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6种杀虫剂对南美番茄潜叶蛾卵、幼虫和成虫的毒力及其在温室番茄上的防治效果,为南美番茄潜叶蛾防治提供高效杀虫剂和施药技术。[方法]采用浸渍法和药膜法测定了6种杀虫剂对南美番茄潜叶蛾卵、幼虫和成虫的毒力,田间调查毒力较高杀虫剂对温室番茄上南美番茄潜叶蛾防效。[结果] 6种杀虫剂中的乙基多杀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阿维菌素对南美番茄潜叶蛾卵有毒力作用,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1.415、13.588和23.194 mg·L-1。6种杀虫剂对南美番茄潜叶蛾幼虫的LC50分别为:阿维菌素0.026 mg·L-1、四唑虫酰胺0.052 mg·L-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0.057 mg·L-1、乙基多杀菌素0.072 mg·L-1、氯虫苯甲酰胺0.484 mg·L-1和呋虫胺2.039 mg·L-1。对于南美番茄潜叶蛾成虫,24 h时,仅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四唑虫酰胺对成虫有较高毒力;72 h时,6种杀虫剂对成虫的LC50分别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0.390 mg·L-1、乙基多杀菌素1.646 mg·L-1、四唑虫酰胺2.630 mg·L-1、呋虫胺5.577 mg·L-1、阿维菌素22.502 mg·L-1和氯虫苯甲酰胺39.636 mg·L-1。在成虫盛发期第4天施药,阿维菌素、四唑虫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乙基多杀菌素在南美番茄潜叶蛾危害严重的温室番茄上防效达80%以上。[结论]阿维菌素、四唑虫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乙基多杀菌素、氯虫苯甲酰胺和呋虫胺对南美番茄潜叶蛾卵、幼虫或成虫有较高毒力,其中阿维菌素、四唑虫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乙基多杀菌素田间防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欧洲甘蓝粉虱B型和L型是近年来新入侵我国的粉虱类害虫。探究当前欧洲甘蓝粉虱2种表型对不同杀虫剂的敏感性水平,能为合理选择高效杀虫剂进行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浸叶法和喷雾法,对油麦菜上的欧洲甘蓝粉虱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原药对B型和L型成虫毒力均最高,LC50分别为0.57、3.54 mg·L-1;甲维盐对B型和L型若虫毒力最高,LC50分别为0.65、2.29 mg·L-1。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阿维菌素EW对B型成虫和L型若虫防效最好,分别为65.77%和94.86%;22%氟啶虫胺腈SC对L型成虫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为92.07%;60%啶虫脒WP对B型若虫的防效最好,为95.65%。[结论] 推荐在田间交替使用5%阿维菌素EW、22%氟啶虫胺腈SC和60%啶虫脒WP防治欧洲甘蓝粉虱B型和L型,同时应加强抗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四环素在水和紫茎泽兰间的传递以及在紫茎泽兰体内的累积特征。[方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紫茎泽兰幼苗在水培过程中对四环素的吸收及其在根茎叶中的积累。[结果] 在10~20 mg·L-1四环素的处理浓度范围内,紫茎泽兰根、茎、叶均能吸收并积累四环素,且吸收累积量均随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升高。当紫茎泽兰在20 mg·L-1四环素的水培液处理20 d时,茎中的四环素累积量最高,为(59.34±3.86)mg·kg-1;根中的次之,为(52.52±5.89)mg·kg-1;而叶中的最低,为(23.19±4.17)mg·kg-1。此外,紫茎泽兰茎的四环素富集系数最大,根的次之,叶的最小。[结论] 紫茎泽兰能够较好地从水培液中吸收并累积四环素,具有吸收净化四环素污染水源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锡兰玻壳蚧是我国余甘子上新发现的重要害虫,对农业生产及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本研究旨在筛选出高效理想的防治药剂,为生产中科学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浸渍法测定8种杀虫剂对锡兰玻壳蚧的室内毒力,采用喷雾法评价5种毒力较好药剂的田间防效。【结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毒死蜱、啶虫脒、吡虫啉、阿维菌素、甲维盐对1、2龄若虫的毒力较强,48 h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11.1245、26.2376 mg·L-1,17.5381、26.1910 mg·L-1,27.5896、34.2868 mg·L-1,26.5876、38.8034 mg·L-1,29.0528、43.0443 mg·L-1;毒死蜱和阿维菌素对3龄若虫、雌成虫的毒力较强,48 hLC50分别为87.3427、495.8339 mg·L-1,95.4751、1131.6430 mg·L-1;螺虫乙酯、吡丙醚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对各虫期的毒力均较弱;吡虫啉、阿维菌素、啶虫脒、甲维盐对各龄若虫的毒力比差异较小,毒死蜱的毒力比差异较大,但后者对各龄若虫的毒力均较强。田间防效结果表明:毒死蜱和阿维菌素对田间种群增长抑制效果最好,药后7 d防效分别为96.90%、92.00%;吡虫啉、甲维盐和啶虫脒对低龄若虫种群速杀效果较好,药后7 d防效分别为78.06%、67.62%、62.78%。【结论】锡兰玻壳蚧的化学防治应于1~2龄若虫期进行,推荐阿维菌素、毒死蜱、吡虫啉、甲维盐和啶虫脒轮换使用;3龄雌若虫及雌成虫盛发期推荐使用毒死蜱和阿维菌素防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 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是害虫综合防治的重要策略,蛹寄生蜂白蛾周氏啮小蜂是一种重要的天敌昆虫,在美国白蛾的生物防控中起关键作用。本研究旨在评估农林生产中常用的广谱、低毒杀虫剂多杀菌素对白蛾周氏啮小蜂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药膜法检测多杀菌素对小蜂的毒力,并检测亚致死浓度多杀菌素处理后,小蜂体内解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 多杀菌素对小蜂无短期(1 h)触杀作用,但随施药时间延长,其对小蜂的毒杀作用增强,25 mg·L-1多杀菌素施药2 h后,可诱导约18.67%小蜂个体死亡。施药4 h后,不同浓度多杀菌素对小蜂的毒杀作用差异最明显,低浓度(5 mg·L-1)多杀菌素可诱导11.33%小蜂死亡,而中、高浓度多杀菌素(≥ 15 mg·L-1)可诱导77.33%~88.00%个体死亡。施药6 h后,LC50值达7.44 mg·L-1,安全系数为0.31,属高风险性农药。此外,亚致死浓度多杀菌素可明显诱导小蜂羧酸酯酶活性提高,对乙酰胆碱酯酶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具有剂量效应。[结论] 多杀菌素对白蛾周氏啮小蜂的毒力作用较强,在美国白蛾生防区需慎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噻虫嗪与噻虫胺2种新烟碱农药对鸟类的风险。[方法]采用经口灌胃法测定98%噻虫嗪或噻虫胺原药、30%噻虫嗪或20%噻虫胺悬浮剂、42%噻虫嗪或46%噻虫胺种子处理悬浮剂对日本鹌鹑的毒性等级。根据供试农药对鸟类的毒性数据,结合田间用药信息,开展了2种农药对鸟类的初级风险评估。[结果]98%噻虫嗪原药、30%噻虫嗪悬浮剂和42%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对日本鹌鹑的半致死剂量(7 d-LD50)分别为1500、481和266 mg·kg-1,毒性等级分别为低毒、中毒、中毒,悬浮剂和种子处理悬浮剂的毒性高于原药。98%噻虫胺原药、20%噻虫胺悬浮剂和46%噻虫胺种子处理悬浮剂对日本鹌鹑的7 d-LD50分别为369、397和1569 mg·kg-1,毒性等级分别为中毒、中毒和低毒,种子处理悬浮剂的毒性最低。噻虫嗪和噻虫胺的悬浮剂在水稻田间使用时,对鸟类急性、短期和长期暴露的风险商值均小于1,风险可接受;噻虫嗪和噻虫胺的种子处理悬浮剂在玉米田应用时,对鸟类急性、短期和长期暴露的风险商值均大于1,风险不可接受。[结论]噻虫嗪和噻虫胺的悬浮剂在田间应用时对鸟类相对安全,2种农药的种子处理悬浮剂可能对鸟类产生危害。在种子处理场景中,播种后尽可能覆土或覆膜,减少种子直接暴露被鸟类取食;在鸟类保护区域,应避免使用噻虫嗪和噻虫胺的种子处理悬浮剂,以减轻农药施用对鸟类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皂荚生物农药活性,开发利用皂荚资源,发展环境友好的绿色植物源农药。[方法]采用室内生测和田间试验研究皂荚壳乙醇提取物的杀螺活性。[结果]皂荚提取物对福寿螺有显著的毒杀活性,对幼螺和成螺72 h的LC50分别为40.56、109.83 mg·L-1。田间试验表明,皂荚提取物对福寿螺有较好的防效,施用40 g·m-2的皂荚提取物处理7 d后卵块减少率为100.00%(成螺失去产卵的能力),防效为(99.12±1.26)%。[结论]皂荚提取物对福寿螺较好的生物防治效果,是一种潜在的生物杀螺剂。  相似文献   

8.
采用药膜法分别测定了10%甲维盐·茚虫威悬浮剂、12%甲维盐·虫螨腈悬浮剂、12%虫螨腈·虱螨脲悬浮剂、14%呋虫胺·螺虫乙酯悬浮剂、22%吡虫啉·螺虫乙酯悬浮剂和6%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悬浮剂6种复配杀虫剂对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innaeus幼虫急性毒性,并进行了初级风险评估.结果 显示,6种药剂对七星瓢虫48 h的LR5o(半致死用量,Median lethal rate)分别为0.812、2.255、4.082、22.735、6.755和0.00467 g a.i/hm2.在农田内暴露场景下,6种复配杀虫剂对七星瓢虫风险均不可接受;在农田外暴露场景下,仅有14%呋虫胺·螺虫乙酯悬浮剂和22%吡虫啉·螺虫乙酯悬浮剂对七星瓢虫风险可接受,其它均不可接受.结果 表明在田间最大推荐用量下,6种药剂对七星瓢虫的初级风险评价均存在高风险.  相似文献   

9.
为了评估转基因棉籽对平菇害虫发生的影响,利用转Bt基因棉籽及其亲本对照棉籽配制平菇培养的菌棒,在菇棚中自然感虫,观察了平菇厉眼菌蚊、粪蚊、蚤蝇和螨类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含对照棉籽菌棒中平菇厉眼菌蚊和螨类发生量高于含转基因棉籽菌棒, 随着棉籽浓度的增加,对照棉和转Bt基因棉对平菇厉眼菌蚊均表现出抑制作用。对照棉籽对粪蚊的抑制作用比转Bt基因棉籽强,但随着棉籽浓度的增加,含对照棉籽菌棒中粪蚊发生量呈递增趋势。随着棉籽浓度的增加,含对照棉籽菌棒中蚤蝇发生量呈递增趋势,含转Bt基因棉籽菌棒中蚤蝇发生量递减;低含量时对照棉籽对蚤蝇的抑制作用强,而高含量时转Bt基因棉籽对蚤蝇的抑制作用强。  相似文献   

10.
林岗  饶小珍 《生态学报》2022,42(21):8628-8639
刺巨藤壶(Megabalanus volcano)是沿海污损生物的优势种,也是沿岸居民常食用的海鲜之一。为探究刺巨藤壶幼虫室内培养的适宜条件,采用生态学单因子梯度实验方法,研究饵料种类及密度、盐度(18、22、26、30、34、38和42)和温度(14℃、18℃、22℃、26℃、30℃和34℃)等生态因子对刺巨藤壶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以Ⅵ期无节幼虫存活率、Ⅵ期无节幼虫发育时间、金星幼虫存活率、金星幼虫发育时间和金星幼虫体长等为观察指标。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和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均设置5×104个/mL、10×104个/mL、20×104个/mL、40×104个/mL和80×104个/mL 5个密度梯度,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设置2.5×104个/mL、5×104个/mL、10×104个/mL、15×104个/mL和20×104个/mL 5个密度梯度。结果表明,3种微藻的低密度组刺巨藤壶幼虫均不能发育至金星幼虫,而达到一定的藻密度幼虫均能发育至金星幼虫阶段;幼虫发育时间随藻密度的提高而降低;幼虫存活率和金星幼虫的体长一般随藻密度的提高而增加。中肋骨条藻80×104个/mL组的金星幼虫存活率高达41.33%、金星幼虫体长681.43 μm;牟氏角毛藻80×104个/mL组的金星幼虫存活率高达43.67%、金星幼虫体长668.39 μm;中肋骨条藻和牟氏角毛藻是培养刺巨藤壶幼虫的适宜饵料,最适密度是40×104个/mL和80×104个/mL。亚心型扁藻20×104个/mL组的金星幼虫存活率最高仅14.33%、金星幼虫体长仅554.60 μm,因此亚心型扁藻不是培养刺巨藤壶幼虫的适宜饵料。除18盐度组幼虫只能发育到Ⅳ期无节幼虫外,22-42各盐度组的幼虫均能发育到金星幼虫阶段,30盐度组的金星幼虫存活率最高为35.67%;幼虫发育时间各盐度组相差不大;在22和26低盐培养下,金星幼虫的体长相对较长。26-34盐度是幼虫发育的适宜盐度。14℃和34℃温度组幼虫最多发育到Ⅴ期无节幼虫,18-30℃各温度组的幼虫均能发育至金星幼虫阶段,22℃的金星幼虫存活率最高为50.67%;随着温度的提高,幼虫发育时间显著缩短;在18℃低温培养下,金星幼虫的体长相对较长。22-26℃是幼虫发育的适宜温度。总之,在合适的藻类密度、盐度和温度条件下,在室内培养刺巨藤壶无节幼虫一般在8 d可达金星幼虫阶段,金星幼虫的存活率可达35%以上。  相似文献   

11.
不同杀虫剂对西花蓟马的室内毒力及田间药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西花蓟马是一种世界性的危险性入侵害虫,筛选防治西花蓟马的有效药剂可为生产中科学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测定了2种化学药剂和8种生物药剂对西花蓟马成虫的致死中浓度(LC_(50))和药后不同时期的防治效果。【结果】室内毒力测定依据LC_(50)值将各药剂对西花蓟马的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排序为乙基多杀菌素(0.1958 mg·L~(-1))、印楝素(0.9399 mg·L~(-1))、苦参碱(1.2483 mg·L~(-1))、阿维菌素(1.8096 mg·L~(-1))、高效氯氰菊酯(4.4458 mg·L~(-1))、藜芦碱(10.7628 mg·L~(-1))、鱼藤酮(18.1898 mg·L~(-1))、吡虫啉(46.3964 mg·L~(-1))、松脂酸钠(131.5214 mg·L~(-1))、苏云金杆菌(446.2318 mg·L~(-1));田间药效试验发现,乙基多杀菌素和吡虫啉防治西花蓟马均表现出较强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药后1~14 d的防效分别可达84%和73%以上;其次是藜芦碱,药后1~14 d的防效可达48.15%~61.37%;高效氯氰菊酯的防效较低,药后14 d的防效为46.22%;生物药剂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苦参碱、印楝素的速效性均较低,但防效随施药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上升;鱼藤酮持效性最低。【结论】乙基多杀菌素和吡虫啉可推荐为生产中防治西花蓟马的首选药剂,植物源药剂藜芦碱和生物药剂阿维菌素可作为交替使用药剂。  相似文献   

12.
【背景】由托拉斯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tolaasii)引起的平菇细菌性褐斑病在国内外大面积发生,导致产量降低,并有潜在的安全风险,寻找安全有效的抑菌剂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的】通过5种不同溶剂提取得到大蒜浸出液,测定其对平菇细菌性褐斑病病原菌托拉斯假单胞杆菌的抑制作用,同时检测其对平菇菌丝生长的作用。【方法】利用抑菌圈法测定5种不同的大蒜浸出液对托拉斯假单胞杆菌的抑菌作用,利用平板扩散法筛选能促进平菇菌丝生长的药剂及适宜的浓度。【结果】5种大蒜浸出液原液对托拉斯假单胞杆菌均有显著的抑菌活性,其中大蒜山杏壳木醋液浸出原液抑菌效果最强。不同浓度的大蒜浸出液抑菌作用比较发现,浓度为10%的大蒜山杏壳木醋液浸出液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其抑菌效果与0.33 mg/mL的链霉素相当,并对平菇菌丝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菌丝生长速度显著大于对照,并且菌丝浓密,边缘整齐。【结论】本研究为大蒜与山杏壳木醋液复配药剂防治平菇细菌性褐斑病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矿物油乳剂因其安全性好、杀虫谱广、不易产生抗性等优点,被广泛用于果蔬、农作物、园林害虫的防治,但有关其对害虫天敌烟蚜茧蜂的安全性尚不明确。因此,本文研究矿物油乳剂对烟蚜茧蜂不同发育阶段的安全性,为更好地协调蚜虫的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药膜法和浸渍法测定了不同浓度(150、250、350、450倍液)矿物油乳剂对烟蚜茧蜂各发育阶段的影响。【结果】矿物油乳剂对烟蚜茧蜂成虫的影响较小,无明显胃毒作用,但有一定的触杀作用,以最高浓度150倍液(4986.960 mg·L-1)处理24 h后的存活率依然高达92%;矿物油乳剂对烟蚜茧蜂寄生蚜有较高的致死率,LC50为859.541 mg·L-1,该浓度远远低于此次供试的最低浓度450倍液(1662.320 mg·L-1),说明矿物油乳剂对烟蚜茧蜂卵和幼虫的安全性较差;矿物油乳剂对烟蚜茧蜂蛹期羽化率的影响较显著,处理组的僵蚜与对照组的僵蚜相比,羽化高峰期均滞后1 d,且羽化率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而下降(450倍液时羽化率为81.25%,150倍液时仅为47.75%)。【结论】当蚜虫发生严重时,可考虑在烟蚜茧蜂成虫期协调使用矿物油乳剂进行联合控制,但矿物油乳剂的使用浓度和施用时间还有待进一步确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不同杀虫剂对重要入侵害虫西花蓟马及其本地近缘种花蓟马的毒力及对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2种害虫的抗性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浸渍法测定5种田间常用杀虫剂对西花蓟马和花蓟马的毒力,并测定杀虫剂亚致死浓度(LC25)下2种蓟马体内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的差异。【结果】不同杀虫剂对2种蓟马的毒力依次为:乙基多杀菌素甲维盐阿维菌素吡虫啉噻虫嗪,乙基多杀菌素对西花蓟马和花蓟马的LC_(50)分别为0.28和0.03 mg·L~(-1)。不同药剂的亚致死剂量(LC_(25))对西花蓟马和花蓟马体内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普遍具有诱导作用。其中,阿维菌素对西花蓟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诱导作用最强,为326.40 U·mg~(-1),是对照的9.37倍,而乙基多杀菌素对花蓟马SOD活性诱导作用最强,为245.35 U·mg~(-1),是对照的9.32倍;吡虫啉对西花蓟马和花蓟马过氧化物酶(POD)诱导作用最强,分别为298.67和246.79 U·mg~(-1),是对照的37.10和20.57倍;阿维菌素对西花蓟马和花蓟马过氧化氢酶(CAT)和羧酸酯酶(CarE)诱导作用最强,分别为298.67、246.79 U·mg~(-1)(CAT活性)和12.53、11.99 U·mg~(-1)(CarE活性);乙基多杀菌素对西花蓟马和花蓟马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诱导作用最强,分别为77527.59、66927.39 U·mg~(-1)(GST活性)和2.34、2.22 U·mg~(-1)(AChE活性)。【结论】5种杀虫剂中,乙基多杀菌素对2种蓟马的毒力最强;西花蓟马对杀虫剂的解毒代谢能力强于花蓟马。  相似文献   

15.
【背景】人参菌核病是人参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人参的产量。【目的】探索白花蒲公英内生菌(Endomelanconiopsis microspora)发酵产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人参核盘菌的抑制机理。【方法】采用人参核盘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试验测定抑制效果;采用显微镜观察菌丝形态变化,通过电导率和核酸含量的变化测定细胞膜通透性,通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力的变化测定膜脂过氧化程度。【结果】内生菌E. microspora发酵产物乙酸乙酯提取物能显著抑制人参核盘菌菌丝生长,最小抑菌浓度为3.75 mg/mL,培养6 d后抑制率为76.22%。该提取物能显著抑制人参核盘菌孢子萌发,15.00 mg/mL时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达90.69%。提取物影响菌丝形态,增加人参核盘菌细胞膜通透性,造成菌丝内含物外渗,7.50 mg/mL处理10 h后电导率和核酸含量分别比对照组增加30.11%和62.85%。同时提取物显著增加人参核盘菌MDA含量和SOD、POD、CAT活力,7.50 mg/mL处理组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并在12 h时达到最高值。【结论】内生菌E. microspora发酵产物乙酸乙酯提取物通过改变人参核盘菌细胞膜通透性,加剧膜脂过氧化,破坏细胞膜完整性,导致细胞内含物流失,显著抑制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16.
【背景】亚硝酸盐是虾类集约化养殖过程中最常见的毒性污染物之一,研究亚硝酸盐胁迫对罗氏沼虾血细胞的毒性以及抗氧化酶在抗胁迫防御中的作用,能够为罗氏沼虾养殖过程中的亚硝酸盐中毒防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不同浓度(0、1、5和10 mg·L~(-1))的亚硝态氮(NO_2~--N)对罗氏沼虾进行胁迫,于胁迫后的0、6、12、24和48 h取样,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细胞活性氧(ROS)含量和细胞凋亡率,同时测定血细胞总数(THC)和胞内抗氧化酶活力。【结果】1 mg·L~(-1)NO_2~--N在48 h内对血细胞ROS含量、凋亡率和THC均无显著影响。5 mg·L~(-1)NO_2~--N胁迫24 h,血细胞ROS含量显著上升,THC显著下降,胁迫48 h凋亡率显著提高。10 mg·L~(-1)NO_2~--N胁迫6 h,血细胞ROS含量和凋亡率均显著上升,胁迫12 h THC显著下降。血细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活力均不同程度地被NO_2~--N胁迫所诱导,CAT活力主要在胁迫前期提高,而GPx活力在胁迫后期提高。【结论与意义】亚硝酸盐存在浓度和时间毒性效应,一定浓度的亚硝酸盐会诱导虾血细胞产生ROS,这些ROS的过量产生诱导了血细胞发生凋亡,继而导致THC下降,这一氧化胁迫过程可能是亚硝酸盐对罗氏沼虾产生细胞毒性的重要机制之一。抗氧化酶活力的诱导表明抗氧化酶在亚硝酸盐胁迫过程中发挥防御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