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脑钠肽(BNP)水平与左室重构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AMI患者早期血浆BNP水平;用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收缩末容积(ESV)、左室舒张末容积(EDV)、射血分数(EF)并通过计算得左室质量(LVM).并根据左心室容积指标分组,左心室容积增加率>20%为左心室重构组,否则为非重构组,比较两组血浆BNP水平.结果:重构组恢复期左心室舒张末期及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均高于非重构组(P<0.01),亦高于急性期左心室容积(P<0.01).重构组早期血浆BNP浓度明显高于非重构组(P<0.01),恢复期也较非重构组高(P<0.01).重构组早期BNP浓度与恢复期左心室容积及容积变化量之间呈正相关.结论:AMI早期BNP升高与急性期左室重构密切相关,血浆BNP浓度可以作为溶栓治疗再通的观察指标及预后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摘要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血浆脑肽钠(BNP)、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表达水平及与左心结构及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CHD患者80例(CHD组)和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8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对比CHD组与对照组、不同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的CHD患者血浆BNP、HCY、CysC水平及左心结构和功能指标,分析血浆BNP、HCY、CysC水平与左心结构和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CHD组患者血浆BNP、HCY、CysC水平及室间隔厚度(IV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质量(LVM)水平高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浆BNP、HCY、CysC及IVS、LVEDd、LVESd、LVESv、LVEDv、LVM水平Ⅰ级组低于Ⅱ级组,Ⅱ级组低于Ⅲ级组,Ⅲ级组低于Ⅳ级组(P<0.05);LVEF水平Ⅰ级组高于Ⅱ级组,Ⅱ级组高于Ⅲ级组,Ⅲ级组高于Ⅳ级组(P<0.05);血浆BNP、HCY、CysC水平与IVS、LVEDd、LVESd、LVESv、LVEDv、LVM水平呈正相关,与LVEF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CHD患者血浆BNP、HCY、CysC水平异常升高,与左心结构及功能呈明显的相关性,BNP、HCY、CysC可能参与了CHD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α-酮酸片(α-KA)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脏功能和结构的影响。方法:观察30例α-酮酸片(商品名:开同)治疗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与30例对照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超声心动图测定心脏结构指标:左房收缩末期内径(LA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d)、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d),左房内径指数(LAI)、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相对室壁厚度(RWT),心脏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和晚期最大血流速度比(E/A)各项指标等检测,比较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MHD患者心脏结构指标:左房收缩末期内径(LA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d)、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d),左房内径指数(LAI)、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相对室壁厚度(RWT)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心脏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和晚期最大血流速度比(E/A)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α-酮酸片可以改善MHD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其对MHD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急性高原暴露后左心功能变化及与急性高原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青年男性由平原急进高原后心脏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与急性高原病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218名健康青年男性在平原及急进高原24h内的血压、心卒和血氧饱和度,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左心功能;根据路易斯湖评分标准将受试者分为急性高原病纽(AMS组)和无急性高原病组(无AMS组)。结果:急性高原暴露后心率、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每博指数、心输出量、心脏指数显著增加(P〈0.05),血氧饱和度、左室收缩末容积则显著降低(P〈0.05);急进高原后AMS组心率、收缩压、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无AMS组(P〈0.05),每博指数、左室舒张末容积显著低于无AMS组(P〈0.05)。结论:健康男性青年急性高原暴露后左心室收缩功能增强,左室舒张末容积、心率、每博指数可能作为预测急性高原病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丹参素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的心室重构、心室功能及肢体导联与胸导联心电图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40只,将其鼠随机模型组、假手术组、硝酸甘油组、丹参注射液组。假手术组大鼠给予只在冠状动脉处穿针,不进行结扎,其余步骤同其余3组,其余3组均进行动物模型构建。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鼠均腹腔注射氯化钠注射液,硝酸甘油组腹腔注射硝酸甘油,丹参注射液组腹腔注射丹参注射液。对比4组大鼠的肢体导联与胸导联心电图参数,对比4组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左心室功能及左心室重构。结果:模型组的Ⅰ、Ⅱ、Ⅲ、aVL、aVF、V1、V2、V5、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明显较假手术组、硝酸甘油组、丹参注射液组高,硝酸甘油、丹参注射液组以上指标明显较假手术组高,模型组的的左室舒张末期厚度、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明显较假手术组、硝酸甘油组、丹参注射液组低,硝酸甘油、丹参注射液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厚度、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明显较假手术组低。模型组的左心室重量指数、左心室截面直径明显较假手术组、硝酸甘油组、丹参注射液组高,硝酸甘油、丹参注射液组的左心室重量指数、左心室截面直径、梗死面积明显较假手术组高(P<0.05),硝酸甘油组与丹参注射液组以上指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丹参素注射液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的心室重构、左心室功能及肢体导联与胸导联心电图参数,可能与其可降低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基于三维超声心动图对比分析扩张型心肌病(DCM)与二尖瓣关闭不全(MI)左室构型和收缩功能的研究。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1月至2021年7月就诊患有左心室(LV)扩张的患者100例,其中DCM患者57例,MI患者43例。LV大小大致相仿,DCM组(43±5)mm/m2,MI组(42±5)mm/m2。另选取同时期5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及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指标主要包括左室大小(LVID)、左室后壁厚度(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室间间隔厚度(IVS)、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相对室壁厚度(RWT)、LV质量指数(LVMI)、三维左室射血分数(3D-LVEF)、三维舒张末期血流速度(3D-EDV)、二维或三维超声心动图球形指数(2D-SI/3D-SI)。结果:DCM组和MI组LVEDD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M组比MI组患者心功能分级III/IV和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M组和MI组患者的LVEDD、LVEDD指数、LVEDV、LVEDV指数、3D-EDV、3D-EDV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DCM组和MI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M组和MI组患者的LV长度、LV长度指数、LVM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MI组高于DC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M组和MI组患者的LVESV、LVESV指数、2D-SI、3D-S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DCM组高于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M组3D-LVEF、RWT均低于对照组和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显示,3D-SI在评估左室扩大患者的左室重构方面优于其他变量,3D-S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5,95%CI为0.816-0.920,3D-SI>0.62对于DCM和MI区分左室构型的特异性(81.66%)和敏感性(92.09%)较高。DCM和MI患者的3D-LVEF和3D-SI均呈线性负相关(r=-0.719,P=0.000;r=-0.682,P=0.000)。DCM和MI患者3D-SI检测心力衰竭的ROC曲线下面积均大于3D-LVEF的ROC曲线下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与MI患者相比,尽管LV大小大致相仿,但DCM患者的左室几何形状更接近球形,且收缩功能更差。收缩功能与3D-SI显著相关,3D-SI较好地描述了左室重构,可能是LV扩张患者心力衰竭的较强指标。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研究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对肥厚型心肌病(HCM)左心室扭转功能和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从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HCM患者30例进行研究,记作病变组,另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常规左心功能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室整体扭转和解旋运动指标、左室局部扭转和解旋运动指标、圆周应变以及应变率。结果:病变组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量(SV)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而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病变组心内膜的左心室扭转角度(LVtw)以及左心室扭矩(LVto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心内膜及心外膜解扭转率(Untw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病变组基底部心内膜旋转速率、心尖部心外膜旋转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心尖部心内膜旋转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心尖部心外膜解旋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变组基底部心内膜圆周应变低于对照组,基底部、心尖部心外膜圆周应变高于对照组(P<0.05);病变组基底部、心尖部心外膜应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HCM患者收缩功能降低,且局部心肌圆周方向的形变能力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realtime three 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对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左室收缩功能及同步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0例左室急性前壁及前间壁心梗并进行急诊PCI术的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应用Philips IE33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仪对PCI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左心室功能指标进行二维常规超声检查及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Q-lab6.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二维超声心动图显示AMI组术前左心室收缩末容量(ESV)及舒张末容量(EDV)较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大(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EF)较对照组明显减小(P0.01);急性心肌梗死(AMI)组术后1个月左心室ESV及EDV较术前比较减小(P0.05),左心室EF较术前增大(P0.05);AMI组术后1个月左心室ESV及EDV较对照组比较增大(P0.05),左心室EF较对照组减小(P0.05);三维超声心动图的各参数比较,AMI组PCI术前梗死节段局部收缩末期容量(RESV)及局部舒张末期容量(REDV)较对照组增大(P0.05),左心室梗死节段局部射血分数(REF)较对照组减小(P0.05);AMI组患者梗死节段RESV及REDV术后1个月较术前比较减小(P0.05),梗死节段REF较术前比较有所增大(P0.05),AMI组术后1个月梗死节段RESV及REDV较对照组增大(P0.05),梗死节段REF较对照组减小(P0.05);左室16节段从QRS波起点到最小收缩容积时间的标准差和最大差值(Tmsvl6-SD、Tmsvl6-Dif)以及用R-R间期校正后的Tmsvl6-SD%(左室收缩不同步指数systolic dyssynchrony index,SDI)和Tmsvl6-Dif%较术前比较减小(p0.05)。结论:PCI手术前、后应用RT-3DE能够准确评价左心室17节段的局部收缩功能及运动同步性,对AMI患者心功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内正压对正常人左室射血及充盈的影响及其力学原理。方法:超声心动图观测30例正常人初始时与标准乏氏动作张力期10s时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每搏量(SV)、射血分值(EF)、流入道血流速度(E峰、A峰)、E/A值、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及舒张早期充盈压(E/e)的变化。结果:与初始时比较,标准乏氏动作张力期LVEDV、LVESV及SV减低而心率(陬)增快(P均〈0.001),EF值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E峰与E/A值减低(P均〈O.05);e没有变化(P〉0.05).E/e值减低(P〈O.05)。结论:胸内正压对左室游离壁的力学作用促进了左室收缩运动而阻碍了左室舒张运动,会引起EF值增加,E峰及E/A值减低;2,胸内正压降低了肺静脉系统与心脏的跨壁压力,增加了血流阻力也是导致肺静脉系统与左室血液回流减少.E峰减低.E/e值减低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心肌梗死患者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对左心室重构和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2月到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择期行PCI治疗的患者60例(研究组),另选同期单纯心绞痛行PCI治疗的患者60例(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每搏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压(LVESP)和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结果:治疗后研究组LVEDV、LVESV、SV、LVEF、LVESP和LVEDP均显著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LVEDV、LVESV、SV、LVEF、LVESP和LVED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左心室重构和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变化及与心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2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B型钠尿肽(BNP)。结果:AMI患者血清CRP显著高于健康对照,AMI伴心功能III,IV级者血清BNP、CRP显著高于AMI伴心功能I,II级者。结论:血清CRP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N末端B型尿钠肽前体(NT-proBNP)的水平与心肌缺血及预后的关系。方法: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患者是否行直接PCI手术治疗,分为PCI手术治疗组和非PCI治疗组,观察缺血改善情况与NT-proBNP水平的关系,同时根据治疗后NT-proBNP的水平分为三组,A组NT-proBNP〈125pg/ml、B组125pg/ml≤NT-proBNP〈450pg/ml、C组NT-proBNP≥450pg/ml,观察NT—proBNP的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行PCI组NT—proBNP的水平下降程度(438.3±134.5)明显高于未行PCI组者(158.6±146.1,P〈0.05),MACE的发生情况C组明显高于A组(P=0.006〈0.01),也高于B组(P=0.028〈0.05),A组与B组相比,B组的MACE发生率有上升的趋势,但是无统计学意义(P=0.432〉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血浆NT-proBNP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心肌的缺血程度,且与患者的预后成明显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郑芳  胡孝贞  刘乐斌  高文华 《生物磁学》2011,(20):3927-3929
目的:探讨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早期康复训练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192例AMI患者经PCI治疗后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各96例,分别予早期心脏程序康复训练与传统康复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心脏结构、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在住院期间及随访1年后,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左室后壁厚度及左室射血分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心律失常、心绞痛及死亡率等并发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多于康复组(P〈0.05)。结论AMI患者PCI术后行早期心脏程序康复训练安全、有益,可明显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病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联合硝酸甘油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左心衰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脑钠素(BNP)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入住我院的高血压伴急性左心衰患者15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在强心,利尿的基础上予以硝酸甘油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美托洛尔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血浆VEGF,hs-CRP和BNP的表达。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67%,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VEGF,hs-CRP和BN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的降低水平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而两组治疗后的血氧饱和度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观察组的提高水平更为明显(P〈0.01)。结论:美托洛尔联合硝酸甘油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左心衰疗效显著,其机理可能与降低血浆中的VEGF,hs-CRP和BN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新西兰大白兔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45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三组,即:假手术组(S,n=15),心肌梗死对照组(MI,n=15),心肌梗死瑞舒伐他汀干预组(R,n=15)。MI组和R组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AMI模型。心肌梗死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术后24h灌等量的生理盐水..瑞舒伐他汀干预组于术后24h直接灌胃法给药,给药剂量以10mg/kgtd计算。干预2周后,进行心脏超声测定,随即处死新西兰大白兔、取出心脏,观察病理组织形态,并通过Westernblot方法检测Bcl-2,Bax在心肌梗死边缘区的蛋白表达。结果:①心脏超声检测表明干预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较心肌梗死对照组降低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心肌梗死对照组增高。②干预组心肌梗死边缘区Bax表达与心肌梗死对照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而Bcl一2表达高于心肌梗死对照组。结论:瑞舒伐他汀上调Bcl一2的表达,改善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变化及相关因素,为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94例,分为窦性心律组和心房颤动组。分别抽取两组患者的血液样本并检测血浆中的BNP浓度,比较不同NYHA分级患者血浆内的脑钠肽水平的变化情况,记录左心房和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及房颤持续时间等。结果: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组与窦性心律组血浆BNP水平比较,心房颤动组高于窦性心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YHA不同分级相互比较,Ⅱ级、Ⅲ级和Ⅳ级间的BNP水平,心房颤动组BNP水平均高于窦性心律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BNP水平与患者年龄、左心房大小、左心室大小、房颤持续时间因素呈正相关(r分别为0.0.801,0.748,0.854和0.703,P0.05),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41,P0.05)。结论:BNP血浆浓度与心功能状态密切相关,BNP浓度的检测有助于临床心血管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宋俊燕  孔涛  吴娜  宁阳根 《生物磁学》2011,(11):2037-2040
目的:研究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病理性心肌肥厚大鼠心肌组织及血浆中钠氢交换体1(sodium—hydrogen exchanger1,NHE—1)的表达,探讨NHE1在心肌肥厚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并平均分为2组:病理性心肌肥厚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病理性心肌肥厚组(以下简称ISO组)予以ISO(异丙肾上腺素)连续每日以20、10和5mg/kg的剂量递减皮下注射,再以3mg/kg的剂量维持皮下注射7d,对照组予相同剂量生理盐水皮下注射。给药结束后进行心脏超声检测左室舒张末径(LVEDD)、左室收缩末径(LVESD)、室间隔厚度(IVST)、短轴缩短率(FS)、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别测定各组大鼠体重(Bw)、心室重量(VW)、左心室重量(LVW),计算心室重量指数VWI(VW/BW)、左心室重量指数LVWI(LVW/BW)。取血检测血浆中NHE.1的浓度,并取心肌组织观察病理形态学特征,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中NHE—1的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SO组大鼠LVEF、IVST显著增加(P〈0.05),LVESD明显降低(P〈0.05),VWI、LVWI明显增加(P〈0.01),血浆NHE—1浓度明显升高(P〈0.01),心肌组织NHE-1表达增多(P〈0.01)。结论:NHE-1可能在病理性心肌肥厚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青  崔传玉  张冲  郭士勇  张琦 《生物磁学》2013,(34):6653-6656
目的:探讨小儿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4月收治的法洛四联症患儿52例,所有患儿行法洛四联症根治术治疗,并于术前、术后3h、12h、48h、1周、1个月和3个月测定患儿血浆NT-proBNP水平,应用心脏彩超机检查肺动脉跨瓣压差、右室舒张末期容积(rightventricularend.diastolicvolume,RVEDV)、左室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和右心Tei指数(Teiindex)。结果:①术后3hNT—proBNP水平开始逐渐升高,术后48h达最高,明显高于术前水平(P〈0.01),术后1个月、3个月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②术后1周,右心功能不全组血浆NT.proBNP水平、肺动脉跨瓣压差、RVEDV明显高于右心功能正常组,LVEF明显低于右心功能正常组(P〈0.05)。③术后3个月,重度返流组、中度返流组患儿术后48h、1周、3个月血浆NT—proBNP明显高于轻度返流组(P〈0.05);重度返流组患儿术后1周、3个月血浆NT—proBNP明显高于轻度返流组(P〈0.05)。结论:NT.proBNP在小儿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早期的变化水平与右心功能的变化一致,可以作为评估右心功能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ysophatidic acid,LPA)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ACS中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入选100例ACS患者,根据病情将其分为怠性心肌梗死(AMI)组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50例,并入选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用无机磷定量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血浆LPA、MMP-9水平。结果:AMI组血浆LPA、MMP-9水平显著高于UAP组(LPA:3.29±0.42vs2.67±0.37;MMP-9:481.7±86.5VS237.85±65.34,P〈0.01)并且两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LPA:1.82±0.31;MMP-9:87.42±23.85P〈0.01);LPA与MMP-9水平呈正相关(r=O.224,P〈0.05)。结论:UIA与MMP-9可能是提示不稳定斑块的形成、破裂,进而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危险信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