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限制性内切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是一类能识别并切开特定DNA序列的核酸内切酶,利用限制酶处理甲醇、冰醋酸固定后的哺乳动物中期染色体标本,再经Giemsa染色,能产生不同的特征性带纹,这是近几年发展的一种新的显带技术。目前,除用于人的中期染色体研究外,  相似文献   

2.
用限制性内切酶HaeⅢ进行绦虫染色体G分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限制性内切酶(简称限制酶)是一类能识别并切开特定DNA序列的核酸内切酶。近几年来,一些作者用限制酶处理人和小鼠的中期染色体,观察到特征性的带纹,并且认为限制酶的显带作用与染色体上DNA片段的选择性抽提有关。这一新技术的应用,不  相似文献   

3.
限制性内切酶及其它DNA与RNA修饰酶是分子克隆技术的基本工具。1限制性内切醉和DNA甲基化酶限制性内切酶能特异地结合于一段被称为限制性内切酶识别序列的特定的DNA序列或附近的序列,并在此切割DNA双链。它可以分成3类:Ⅰ类和Ⅲ类在同一蛋白分子中兼有修饰(甲基化)作用及依赖于ATP的限制(切割)活性。Ⅰ类酶结合于识别序列,但随机切割DNA;Ⅲ类酶能在识别序列位点切割DNA。在分子克隆中1类和皿类酶都不常用。D类限制一修饰系统限制性内切醇和修饰(甲基化)酶不在同一蛋白分子中,限制性内切酶能专一地切割识别序列,并不依…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1种新的鱼类染色体研究方法——限制性内切酶显带技术。我们应用限制性内切酶Bsp631等分别对黄鳝和长春鳊的染色体进行显带处理,结果表明,Bsp631能使这两种鱼的染色体发生稳定的带纹分化:适度的处理产生多重的G-带状带型,而过度的处理则产生特殊的限制性内切酶抗性带型。根据显带结果分析,我们对鱼类染色体限制性内切酶显带的可行性和实用价值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不仅是分析和操纵DNA序列的工具,而且也为研究DNA-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核酸内切酶如何识别、结合、切割DNA,不少文章已有报道。至今没有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同一DNA分子上具有相同核苷酸顺序的不同限制位,为什么能以不同的速度为同一种内切酶切割。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我们选择P_2噬菌体DNA和EcoRI内切酶作为试验系统,用酶促反应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方法研究其切割机制,所得资料表明,不同限制位点的切割速度  相似文献   

6.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过程中常用的工具酶之一,在不同版本的教材中均作为重点内容要求学生掌握。结合教学实践,从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识别序列、切割位点及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进而总结了几个关于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几个"一定"问题。  相似文献   

7.
三倍体草鱼染色体限制性内切酶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任修海 《动物学研究》1996,17(2):187-192
本文报道运用Giemsa染色、C-带显带、NOR-显带和多种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对草鱼三倍体的染色体进行分析。其中,内切酶HaeⅢ和HindⅢ等使染色体产生G-带,其余内切酶产生与常规C-带不同的分化,即所谓修饰C-带。实验结果表明,限制性内切酶可使鱼类染色体产生多种带型,各种显带技术的结合使用,可探讨鱼类染色体及染色质结构与进化。  相似文献   

8.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DNA重组的重要分子生物学工具。由于其本身对DNA有切割作用导致其重组表达在技术上十分困难,产率低、提纯程序复杂。而商业化生产所采用的利用专一型甲基化酶保护宿主DNA的限制酶表达技术流程繁琐、实用性有限。为表达NotⅠ限制酶,采用来源于Spiroplasma sp.MQ1的DNA甲基化酶M.SssⅠ特异性甲基化CpG序列,甲基化后的DNA会免受识别位点中包含CpG序列的限制酶NotⅠ的切割。将甲基化酶M.SssⅠ导入大肠杆菌表达宿主ER2566后,M.SssⅠ基因在宿主中持续表达并甲基化宿主DNA成CpG甲基化样式;利用此表达体系制备限制性内切酶NotⅠ获得成功。并借助引入纯化标签经过简便的Ni亲和层析和阴离子交换层析2步层析洗脱纯化,制备了高活力高纯度的重组限制酶NotⅠ。此表达体系可应用于一系列识别位点中包含CpG序列的限制酶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杨子恒YANG  Zi-Heng 《遗传》1993,15(5):34-38
本文以人类、小鼠、大鼠和病毒基因组中的DNA序列为材料,分析了其中40种II型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认位点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发现人鼠序列中绝大多数酶的切点数量可以通过序列中单核苷酸或双核苷酸的频率来预测,而切点在序列上的分布也是随机的。例外的情况是人鼠序列中酶EcoRII(识认CCWGG)和MnlI(CCTC)的切点显著偏多,而DpnI*(GATC)的切点显著偏少;MnlI的切点倾向于聚集一处。病毒基因组中酶切位点也基本上是随机分布,但基因组间差异很大,跟人鼠序列差别也大,特别是噬菌体T7中有多达17种酶的切点显著偏少。文中讨论了所得结果对构建限制酶切图谱的理论计算以及对限制酶显带机理的意义,特别指出显带过程在酶的切点达到所要求的浓度时,跟酶的识认片段的专一性、酶切位点的数量都没有关系,而取决于染色体不同区段抵抗酶切破坏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肉色诺卡氏菌C-212株Nocardia carnea C-212中筛选到一种Ⅱ型限制性核酸内切酶NcrⅠ,经与BglⅡ的λDNA降解物的酶谱比较,以及酶识别特异性和切割位点的检测,证明了NcrⅠ是已知的限制酶BglⅡ的同切限制酶,而且其切割位点也与BglⅡ相同,其为:  相似文献   

11.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以下简称限制酶)是一类水解DNA的磷酸二酯酶。因为它能识别特定的碱基序列并能在特异位点切割DNA,在分子生物学、遗传工程等研究中已成为一种极有用的工具酶,并为研究蛋白质与核酸的相互作用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模型。限制酶是在研究噬菌体与寄主相互关系这个问题时发现的。Meselson等人在1968年从大肠杆菌K_(12)中分离到第一个限制酶。从1968年至今,已发现了近500种限制酶,具有103种不同的专一性。  相似文献   

12.
目前应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进而得到克隆化基因的方法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尽管在引物两端引入限制性内切酶识别位点定向高效地克隆目的基因这一设计思路极富魅力,但在实践这个思路的过程中经常遇到困难,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当多种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序列位于DNA片段的两端时,其酶切效率变得很低。这是因为限制性内切酶的切割效率同其识别位点两侧DNA的长度有很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我们自编的能在TRS-80(Ⅰ)型微处理机上执行的用于构造DNA分子的限制性内切酶酶谱的计算机程序。并给出了73种不同专一性的限制性内切酶在噬菌体M13 DNA(6407个核苷酸残基)上的识别位置(或切点位置)处理结果。该程序的最大优点是被检索的核酸序列,其长度在原则上是不受限制的(即不受计算机内存容量的限制),用户可根据需要对输入的序列进行任意的插入和删改。  相似文献   

14.
IIB型限制内切酶能够识别并切割特异酶切位点两端特定距离的DNA,形成粘性末端的30 bp左右的等长DNA片段。利用其特性与限制性酶切位点关联测序技术(RAD)相结合发展出2b-RAD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应用于遗传图谱构建、种群遗传结构分析、性状定位以及细菌分型等多种研究领域。构建2b-RAD测序文库之前,需要对基因组中的IIB型限制内切酶位点进行预测与统计分析,制定有效的测序文库构建方案。本文利用Python语言构建分析基因组中IIB型限制内切酶位点的流程,预测并统计6个鳞翅目代表物种基因组含有的8个商业化IIB型限制内切酶的酶切位点,比较了各个基因组与IIB型限制内切酶之间含有的酶切位点总量、重复序列数量以及酶切间隔长度的关系,为在昆虫基因组中进一步试行2b-RAD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董伟峰  张思仲 《遗传》1987,9(6):15-18
一些限制性内切酶能够诱发CHO细胞染色体畸变已经不同实验所证实[11,4.5.77。有作者提出 限制性内切酶的致染色体畸变作用类似于电离辐射,即这种作用是非S期依赖性的闻。最近,又 有作者详细研究了Alul对处于细胞周期各个时相的染色体的作用〔17o Alul识别序列为4个碱基 对,产生平切末端,而对另一大类识别序列为6个碱基对,产生粘性末端的限制酶则尚无研究。为 此,我们以CHO细胞为材料,观察了EcoRI对处于细胞周期不同时相染色体的效应。现将结果报 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的研究以及产品的制造得到广泛普及,其中的有功之臣就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具有识别特定的碱基序列并加以切割的功能。日本东京大学的小宫山真教授为我们就其有关机理及应用用研究进行阐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颜炳学  李宁  吴常信 《遗传》2002,24(4):420-422
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切割识别序列分为回纹对称和非回纹对称结构两类,由于DNA是互补双链,所以对于识别序列为回纹对称结构的限制酶,其识别序列在DNA的两条链上是一致的,可以写为一个,但对于识别序列为非回纹对称结构的限制酶来说,其识别序列应为两个,而一些工具书、参考书中仅写为一个。本通过一个酶切实验证明其识别序列为两个。同时希望通过本,敦促一些工具书、参考书更正其错误。  相似文献   

18.
斯托氏变形杆菌印rovidencia stuartii)含 有一种限制性内切酶Pst I,其切割位点是 CTGCAG[1];球芽抱杆菌(Bacillus globiggi)含 有两种不同的限制性内切酶Bgl I和Bgl I,) Bgl I的识别位点是GCCNNNN}NGGC, Bgl II的识别位点是A杏GATCT[1]。这些限制性内 切酶在DNA重组、基因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中都是常用的工具酶。本文参照Greene等121的 方法分离和纯化了Bgl I和Pst I酶。在所采 用的球芽抱杆菌的菌株中,Bgl II的含量似乎 较少,未能得到较好结果。现简略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构建了重组质粒pSV2gpt-SV40ori-antisense-ras(简称P1),利用这一重组体进一步证实了识别序列外DNA甲基化对限制性核酸内切酶PvuⅡ切割活性的抑制作用,并对这一抑制作用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邻近PvuⅡ识别位,点的DNA甲基化可降低PvuⅡ对该位点酶切活性的70%左右。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择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glⅠ和pBR322-DNA为试验系统,用酶促反应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方法来研究内切酶对环状DNA分子的专一性和非专一性结合及切割过程,求得了各限制位点的切割速度k及活化能E,各限制位点催化速度常数k_c,酶同限制位点专一性结合的平衡常数k_S非专一性结合的平衡常数k_N及其热力学参数△H,△S。研究表明:不论底物的构型如何(线状还是环状),内切酶都以相似的动力学和热力过程对其进行结合与切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