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胃蛋白酶原是胃蛋白酶的前体 ,是脊椎动物中普遍存在的非特异性蛋白消化酶 ,胃蛋白酶的生物学特性及分子特性已得到了充分研究。虽然有许多关于胃蛋白酶产生细胞的研究报告 ,但胃蛋白酶原基因在这些细胞的表达却知之甚少。本研究采用地高辛标记的RNA探针 ,用原位杂交的方法研究了大鼠胃底腺中胃蛋白酶产生细胞的个体发育。研究发现 ,大鼠胃腺在胚胎 1 8.5天开始出现 ,但没有形态分化 ;胃蛋白酶的mRNA在出生后 3.5天首次被原位杂交法检出。胃蛋白酶产生细胞在出生后 8周发育成熟 ,胃蛋白酶的mRNA表达在主细胞和颈粘液细胞内 ,其发育可分为 4个阶段 :( 1 )胚胎 1 8.5天至出生后 0 .5天 ;( 2 )出生后 3.5天至 2周 ;( 3)出生后 3周至 4周 ;( 4 )出生后 8周。在胃底腺发育过程中 ,胃蛋白酶mRNA的表达只局限于某种特定的细胞 ,这些细胞的分布具有明确的阶段特异性。因此 ,我们认为胃蛋白酶C可作为胃上皮细胞分化的分子标志。  相似文献   

2.
胃蛋白酶原是胃蛋白酶的前体,是脊椎动物中普遍存在的非特异性蛋白消化酶,胃蛋白酶的生物学特性及分子特性已得到了充分研究,虽然有许多于胃蛋白酶产生细胞的研究报告,但胃蛋白酶原基因在这些细胞的表达却知之甚少,本研究采用地高辛标记的RNA探针,用原位杂交的方法研究了大鼠胃底腺中胃蛋白酶产生细胞的个体发育,研究发现,大鼠胃腺在胚胎18.5天开始出现,但没有形态分化;胃蛋白酶mRNA在出生后3.5天首次被原位杂交法检出。胃蛋白酶产生细胞在出生后8周发育成熟,胃蛋白酶的mRNA表达在主细胞和颈粘液细胞内,其发育可分为4个阶段:(1)胚胎18.5天至出生后0.5天;(2)出生后3.5天至2周;(3)出生后3周至4周,;(4)出生后8周,在胃底腺发育过程中,胃蛋白酶mRNA的表达只局限于某种特定的细胞,这些细胞的分布具有明确的阶段特异性,因此,我们认为胃蛋白酶C可作为胃上皮细胞分化的分子标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正常大鼠胃组织中肌球蛋白轻链激酶的表达及分布特点。方法取11只SD正常雄性大鼠,在饥饿状态下,处死后取胃组织。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正常大鼠胃组织中MLCK的表达及分布。结果MLCK在黏膜肌层、肌层和黏膜下层血管壁平滑肌均有大量表达;在胃底腺中,MLCK主要表达于壁细胞和主细胞胞浆内。结论MLCK不仅存在于平滑肌细胞内,还分布于胃底腺壁细胞和主细胞内,可能参与胃底腺腺细胞的分泌活动。  相似文献   

4.
通过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和小鼠胚胎-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共培养体系,研究了前蛋白转换酶Proprotein Convertases (PCs)家族中的Furin和PC7在小鼠妊娠早期子宫和胚胎中的表达及对胚胎植入的影响.结果显示:Furin和PC7在妊娠D1-D4小鼠子宫的腺上皮和D5-D7小鼠子宫的蜕膜、腺上皮高表达;PC7在植入前胚胎的2-细胞和4-细胞期表达很低,8-细胞期表达开始增加,囊胚期滋养外胚层有显著的高表达.Furin的抑制剂Dec-RVKR-CMK可显著抑制共培养体系中胚胎的粘附和扩展.以上结果表明,Furin在植入期胚胎的粘附和扩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Furin和PC7可能参与子宫内膜蜕膜化和早期胚胎发育.  相似文献   

5.
米志平  杨智 《四川动物》2001,20(4):214-216
小熊猫的胃属单室腺型胃,它以角切迹为界,可分为胃底部和幽门部两部分。胃壁由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四层组成。四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具有分泌粘液的功能。胃腺有贲门腺、胃底腺、幽门腺三种,但贲门腺不发达。主细胞、壁细胞和粘液细胞的数量与分布呈现规律性变化。肌层发达,特别是内环行肌发达。并与大熊猫胃的结构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小熊猫胃的解剖和组织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四川动物》2001,20(4):214-216
小熊猫的胃属单室腺型胃,它以角切迹为界,可分为胃底部和幽门部两部分.胃壁由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四层组成.四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具有分泌粘液的功能.胃腺有贲门腺、胃底腺、幽门腺三种,但贲门腺不发达.主细胞、壁细胞和粘液细胞的数量与分布呈现规律性变化.肌层发达,特别是内环行肌发达.并与大熊猫胃的结构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自分泌运动因子受体在大鼠胃肠的表达及分布特点。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结果在大鼠胃壁内有自分泌运动因子受体的表达,免疫反应产物主要定位于胃底腺,阳性细胞胞体大,胞核呈阴性,小肠和大肠组织均呈阴性反应。结论正常大鼠胃底腺有自分泌运动因子受体的表达,提示可能参与胃腺的多种生理活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鼠胃组织中是否表达卵泡刺激素(FSH)及其受体(FSHR),为进一步研究FSH对消化系统的功能调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SD大鼠20只,雌雄不拘,经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麻醉成功后,用4%多聚甲醛先快后慢灌流固定2h,开腹取胃组织置于300g/L蔗糖液中直至组织沉底,恒冷箱切片机切成厚度为6/zm的组织切片用于单标记免疫荧光定位研究。另一部分胃组织放入4%多聚甲醛室温固定6—8h,按石蜡包埋程序包埋后制成4pm石蜡切片用于原位杂交研究。结果在大鼠胃底腺的壁细胞和主细胞呈FSH和FSHR免疫反应阳性,阳性物质分布于细胞质,细胞核呈阴性反应;上述细胞同样含有FSH和FSHRmRNA杂交信号,信号物质亦分布于细胞质内,细胞核呈阴性反应。结论FSH及其受体定位于大鼠壁细胞和主细胞,同时大鼠壁细胞和主细胞又能产生FSH及其受体,说明FSH对壁细胞和主细胞功能作用可能是通过旁分泌或自分泌的作用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环颈雉消化系统组织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22,自引:6,他引:22  
1989年4月至1990年4月作者对6只健康成年环颈雉消化系统组织采用常规方法制成显微和超薄切片。研究表明:环颈雉消化管的粘膜层,肌层和管状消化腺发达。食管为角化的覆层扁平上皮,角化层厚0.72-0.80μm,粘液腺丰富,腺细胞内充满粘原颗粒。腺胃内有发达的复管状腺和单管腺二种腺体;单管腺由颈粘液细胞、长柱状细胞和内充泌细胞组成。肌胃内有肌胃腺,无粘膜肌层。十二指肠绒毛长而密集且分支明显;无中央乳  相似文献   

10.
揭示MUC1 粘蛋白核心肽在人正常腺上皮中的表达模式。用BC1 抗体和LAB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中的MUC1 核粘蛋白的表达。MUC1 核粘蛋白主要分布于胃粘膜的上皮层和腺颈部细胞,基底部表达少, 呈均质状, 胃窦、胃底的表达无差异。十二指肠、空肠中的表达呈细颗粒状, 弥漫性, 位于核周; 杯状细胞和柱状细胞的表达类似,杯状细胞的粘液滴内未测得MUC1 基因核心肽。宫颈组织中的腺上皮核周及胆囊内存在MUC1 的表达。MUC1 核粘蛋白广泛地存在于人正常腺上皮细胞内, 但具异质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检测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CWDMs及其宁代细菌型和伤寒杆菌粗糙型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功酶,以了解沙门菌CWDMs生物氧化的特点和机制,探讨CWDMs变异的性质。结果表明,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细菌型及伤寒杆粗糙型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显示出相同的4种具有不同泳动速率的LDH同功酶,但CWDMs仅显示2种LDH。CWDMs的2种LDH同功酶与其亲代细菌型及伤寒杆  相似文献   

12.
沙门菌CWDMs氨基酸代谢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易旭  王和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0,12(3):142-143,145
采用氨基氨利用生长试验和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酶(GOT)、乳酸脱氨酶(LDH)、肌酸激酶(CK)、α-闳丁酸脱氢酶(α-HBD)、γ-谷志肽酶(γ-GT),酸性磷酸酶(ACP)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检测伤CWDMs变异的特点及其机制,探讨CWDMs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DMs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DMs在仅含蛋氨酸或脯氨  相似文献   

13.
沙门菌CWDMs脂代谢检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毛地黄皂苷敏感试验和菌细胞胆固醇、甘油三脂及胆碱酯酶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检测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经L 型变异后形成的细胞壁缺陷突变株(CW DM )的脂类代谢活性,了解这些CW DM 变异的性质和探讨细菌细胞壁缺陷突变与细菌演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 DM s 具有显著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活性、对毛地黄皂苷高度敏感并且还具有与白色念珠菌相似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含量,但未能检出胆碱酯酶活性。CW DM s返祖菌丧失了脂类代谢酶类和胞浆膜不含胆固醇,恢复了与其亲代细菌型相似的代谢特征。提示在沙门菌天然即存在有与脂类及胆固醇代谢相关的基因,细胞壁的缺陷导致这些脂类及胆固醇代谢基因活化,以致 CW DM s 能够表达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活性和胞浆膜含有胆固醇  相似文献   

14.
15.
16.
光照对蕨类植物配子体假根向重力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8种蕨类植物配子体假根向重力性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除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 Spring配子体假根无向重力性反应并且其生长方向与光照方向无关外,其它7种的配子体假根均有向重力性反应,并且假根的向重力性反应在配子体发育初期,因光照的方向不同而异,表现为负向光性。随着配子体发育至片状体阶段,光对其向重力性反应的影响逐渐减弱,而重力的影响增强。在蕨类植物配子体发育初期,光对  相似文献   

17.
作者解剖观察了33种,隶于4目、7亚目、15科、19属的中国鳐类脑颅的形态。研究结果认为:锯鳐目和鳐目是原始类群,它们均具吻软骨,其中圆犂头鳐科和团扇鳐科是特化类群。电鳐目亦具吻软骨,它们是特化和退化类群。在较高等的鲼目则无吻软骨。依据鳐类不同的分类阶元,其脑颅亦各具有不同的式型。  相似文献   

18.
19.
20.
实验在64只乌拉坦腹腔麻醉的大鼠身上进行。以电刺激(0.5ms,80—100Hz,10—30μA,40s)或L-谷氨酸(L-Glu)兴奋大鼠延髓腹面加压区(VSMp),肾交感神经电活动增强,肾血流阻力上升,与此同时血压上升。肾血流阻力的增加明显依赖于肾神经的完整性。非特异性α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和特异性α_2受体阻断剂育亨宾阻断VSMP兴奋时增加肾血流阻力的作用并表现剂量依赖性关系,但特异性α_1-受体阻断剂哌唑嗪没有这种影响。特异性α_2-受体激动剂可乐宁灌流去神经肾血管表现与电刺激VSMp近似的结果。结果表明:VSMp兴奋时通过肾交感神经末梢释放以α_2受体为介导的儿茶酚氨类递质,影响肾血管的收缩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