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08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研究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及其临床意义,应用以PCR为基础的方法检测了50例手术切除胃癌标本4个微卫星位点(mfd26,mfd41,D17s799,D5s409)的MSI。结果发现,4个微卫星位点MSI检出率如下:mfd26为42%(21/50);mfd41为38%(19/50);D17s799和D5s409均为44%(22/50)。将4个位点综合分析,胃癌MSI总阳性率为66%(33/50),MSI累及两个以上位点者占MSI阳性病例的72.7%(24/33),3例早期  相似文献   
2.
研究外源端粒片段植入胃癌7901细胞后对细胞生长、端粒长度和端粒酶活性的影响.采用lipofectTM2000介导的转染方式,将含有端粒片段质粒pSXneo-1.6-T2AG3转染胃癌细胞SGC7901,PCR在基因水平上鉴定外源性端粒片段的植入后,采用TRAP法检测转染细胞端粒酶活性变化,TRF法检测转染细胞端粒长度变化,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曲线,RT-PCR测定转染细胞hTERT表达变化.染色体核型分析细胞染色体变化.结果显示端粒片段成功导入SGC7901细胞后获得稳定的细胞株,端粒片段植入后细胞生长变慢,端粒长度延长不明显,端粒酶活性明显降低,hTERT mRNA表达水平下降,核型分析显示转染前后细胞染色体数目无明显变化.实验成功将携带了1600 bp端粒TTAGGG重复序列的真核表达载体pSX-T2AG3-neo稳定转染至人胃癌7901细胞中,端粒植入降低细胞端粒酶的活性和下调端粒酶活性亚单位hTERT的表达,但对端粒长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新近研究表明,端粒酶的活化在细胞癌变中扮演重要角色。由于端粒酶的活化,使端粒的长度维持一种动态平衡,细胞得以无限制地增殖下去,由此导致了肿瘤的发生。为探讨端粒酶活化在原发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采用逆转录PCR技术,对42例手术切除原发肝细胞癌及癌旁组织的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发现,42例肝癌组织有34例检出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81.0%。42例癌旁组织有12例检出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28.8%,经组织学检查证实端粒酶阳性者均伴有明显的肝硬变。端粒酶活化与肿瘤  相似文献   
4.
揭示MUC1 粘蛋白核心肽在人正常腺上皮中的表达模式。用BC1 抗体和LAB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中的MUC1 核粘蛋白的表达。MUC1 核粘蛋白主要分布于胃粘膜的上皮层和腺颈部细胞,基底部表达少, 呈均质状, 胃窦、胃底的表达无差异。十二指肠、空肠中的表达呈细颗粒状, 弥漫性, 位于核周; 杯状细胞和柱状细胞的表达类似,杯状细胞的粘液滴内未测得MUC1 基因核心肽。宫颈组织中的腺上皮核周及胆囊内存在MUC1 的表达。MUC1 核粘蛋白广泛地存在于人正常腺上皮细胞内, 但具异质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