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宗臣 《四川动物》1994,13(2):77-78
血传感染食蟹猴疟原虫B株后虫血症消长类型宋宗臣第三军医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重庆630038食蟹猴疟原虫B株(简称B株猴疟)是研究筛选疟疾根治药物较好的虫株,多种按蚊对该原虫具高敏感性 ̄[1]。1984年我们引进B株猴疟后,曾报告血传感染猴虫血症自然消长...  相似文献   

2.
<正> 多斑按蚊Anopheles(c.)maculatus Theo-bald主要分布在我国东洋区。它在我国虽与疟疾的传播关系不大;但在马来西亚等确是重要媒介之一,并对多种疟原虫均较敏感,特别是对食蟹猴疟原虫P.cynomolgi,其敏感性接近斯氏按蚊A.stephensi (Coatney et al.,1971),因而是研究疟疾较为理想的媒介之一。Ow yang et al.(1963),james et al.(1965)等曾在实验室进行饲养和研究。 我们于1979年7月赴四川省凉山地区,捕捉吸血的多斑按蚊,带回实验室饲养,用人工交配的方法进行传代。截至1980年6月为止,已传17代,并作了6次自然交配,获得成功。用  相似文献   

3.
食蟹猴疟原虫(Plasmodium cynomolgi)的生物学特征、形态、生活史、致病力和引起的真正复发与人体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相似,故作为间日疟的模型,广泛用于疟疾的各项研究。但该疟原虫需要用猴传代,保种,既不经济,猴源也很困难。Vaderberg(1977)和Campbelt(1982)用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感染费氏按蚊(Anopheles freeborni)获得了成熟的子孢子,并成功地感染黑猩猩(Pontroglodytes)和夜猴(Aotus trivigatus)。但体外培养的食蟹猴疟原虫能否感染按蚊尚未见报道。因此试用液氮中保存的食蟹猴疟原虫经体外培养,…  相似文献   

4.
大劣按蚊(Anopheles dirus Peyton & Harrison,1979)是东南亚和我国海南岛山林地区的重要传疟媒介,其生物学特性已有较多文献报道。但由于大劣按蚊是野栖蚊种,分布和栖息于山区森林中,所以较难在自然界中观察到该蚊的交配和产卵行为,我们在实验室建立大劣按蚊自然交配种群之后,对该蚊的郊配、产卵时间进行了观察,这对疟疾的流行病学研究和媒介的防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 大劣按蚊Anopheles dirus Peyton & Ha-rrison是我国及东南亚地区的重要传疟媒介,也是疟疾实验研究中常用的蚊种。早在1966年,Esah等首先用人工交配方法,在实验室饲养大劣按蚊获得成功。国内,1980年马贵恩用同样方法,建立了我国海南岛大劣按蚊品系。1979年8月起我们用人工交配方法,建立了海南岛保亭县大劣按蚊品系,至今保种已传至109代。现将其饲养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大劣按蚊(Anopheles dirus)是一种重要的虫媒,尤其是对疟原虫的传播流行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东南亚地区和我国疟疾的重要传播媒介。黄复生等研究发现,对人疟原虫敏感的大劣按蚊可以通过卵囊黑化包被反应,阻断对鼠疟原虫——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的传播。因此,大劣按蚊约氏疟原虫是研究昆虫先天性免疫和蚊与疟原虫相互关系的理想模型。我室对大劣按蚊已开展了系列的研究。为能更加深入地开展对大劣按蚊的研究,尤其是对其传疟相关蛋白的研究,本研究拟对大劣按蚊的血淋巴进行初步的分析,提供一些基本知识和数据,为今后更深入地开展大劣按蚊的蛋白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1975年我们在广西产的一只熊猴(Macaca assamensis)体内发现了自然感染的猴疟原虫,鉴定为猪尾猴疟原虫广西株(The Guangxi Strain of Plasmodium inui)。在鉴定虫种的过程中,观察了这种疟原虫在雷氏按蚊(Anopheles lesteri)、斯氏按蚊(A. stephen-si)、微小按蚊(A. minimus)。和巴拉巴按蚊(A. balabacensis)体内的孢子增殖。原虫在雷氏按蚊体内不能发育,在微小按蚊体内只见到少许早期卵囊,在斯氏按蚁体内可发育至卵褒分化,但随即退化,始终未见涎腺感染。在巴拉巴按蚊体内则发育良好,用子孢子感染猕猴及熊猴均获得成功。兹将该种疟原虫在巴拉巴按蚊体内的孢子增殖过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Wistar大鼠对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yoeliiyoelii子孢子较为敏感,是研究约氏疟原虫红外期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王兴相等,1985)。但有关该动物的一些生理因素对子孢子入侵和红外期的发育影响所知甚少。本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观察了鼠龄、性别和脾脏对于孢子入侵和红外期发育的影响,以便更好地利用该鼠疟模型进行红外期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材料和方法约氏疟原虫BY265株每周血传一次,每5周蚊传一次,保种于昆明株小鼠体内。斯氏按蚊(An.stephensi)成蚊羽化后3天用于吸血感染,感染后置于24±1℃、RH80±10%温室内饲养,第14天按Pachecoetal(1979)…  相似文献   

9.
配子增殖是疟原虫生活史中的一个重要发育阶段。掌握配子体的发生及其活力的周期性和规律性,便于在实验研究中确定最佳感染蚊媒时间,以期获取大量子孢子,并为开展抗疟药试验,进行免疫研究,制备疫苗创造条件。Hawking等(1966、1968、1971)根据鸟疟、鼠疟和猴疟的实验,配子体成熟时间有周期性或节律性,感染高峰见于夜间,低谷见于白昼,由此推论疟原虫配子体活力之所以出现昼夜周期变化,并与蚊媒吸血的高峰时间相一致,是满足其世代延续的生物学需要。支持这一推论的学者将这种现象称为“Hawking”现象。Jeff-ery等(1960)的实验结果显示疟原虫…  相似文献   

10.
大劣按蚊(Anophelesdirus)是我国海南岛和东南亚山林地区重要的传疟媒介。本文主要就其吸血量多少、受精与否对雌蚊卵巢发育、产卵的影响进行的初步观察。材料与方法大劣按蚊为我室建立的自然交配繁殖种群。饲养条件见刘连珠等(1986)。卵巢发育的观察标准:饱血雌蚊:腹部膨隆,时可见雌蚊尾部排出淡色液体;半饱血雌蚊:腹部不膨隆,仅见部分血液或腹部可见部分糖水、部分血液。常规喂血,吸血后雌蚊按饱血、半饱血组分笼,24、48、72小时后分别解剖,检查受精囊受精与否,卵巢发育按Chri-Stophers分期进行观察。交配和空间大小对大劣按蚊、斯氏按…  相似文献   

11.
猴疟原虫的宿主属灵长类,而且它的生物学特征与人体疟原虫相近似,因而对于研究人类的疟疾具有重要价值。现在,疟疾的猴模型已较广泛地应用于有关疟疾的抗疟药药理、生理生化、免疫和病理等方面的研究。同吋,由于某些猴疟原虫可以传播给人而特别引起人们的重视。Garnham(1966)、Eyles(1963)和Coatney等(1971)分别对猴疟原虫的资料作了较详细的叙述。目前在实验研究中常以Plasmodium cynomolgi作为间日疟型的代表,而以Plasmodium inui与Plasmodium coameyt分别代表三日疟型和恶性疟型。  相似文献   

12.
为预防疟疾,开展疟原虫生物学、免疫学等方面的研究,从而设想建立疟原虫蚊期(配子生殖、孢子增殖)的体外培养系统。有关鼠疟原虫蚊期配子生殖的体外培养,国内外曾有不少的报道。近年来,国内曾用多种培养基对离体培养鼠动合子进行了初步观察;同时又在鼠疟动合子的形成和离体培养方法上进行了研究;国外学者罗萨利斯-龙奎尔(Rosales-Ronquillo)等在使用含斯氏按蚊细胞原代培养物的Eagle MEM.培养基和鲦鱼上皮细胞系Eagle MEM培养基对离体培养伯氏疟原虫的动合子进行了活体观察;斯皮尔(Speer)也使用了含该种蚊细胞的Eagle MEM培基进行鼠疟  相似文献   

13.
大劣按蚊在实验条件下交配习性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在实验室建立了大劣按蚊自然交配种群之后,对其交配习性进行了观察。饲养初期,养蚊笼大小对其交配有一定的影响,在大蚊笼饲养交配受精率高,反之则低,饲养23代以后,两者已无明显差异。在同笼内,雌雄蚊的比例,以1:1.5者交配受精率高;1:1者低;1:2者则处于不稳定状态。大劣按蚊羽化至少在48小时后才能进行交配,随着蚊龄增长,交配受精率逐步增加,初步认为21天的蚊龄仍有交配行为存在。  相似文献   

14.
微小按蚊实验室养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室于1977年开始进行微小按蚊(Anophcles minimus)在实验室养殖的研究。迄今国外关于微小按蚊养殖的研究仅有依靠强迫交配繁殖传代的报告。我们经过将近3年的养殖研究,终于成功地能使微小按蚊在实验室自然交配连续传代,大量繁殖。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抗鼠疟红内期原虫单克隆抗体,并与猴疟及恶性疟原虫的交叉试验,Taylor,et al.(1981)曾有报道刘尔翔等(1984);李文渌等(1984),用抗约氏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单克隆抗体与间日疟原虫进行交叉试验,但用抗间日疟单克隆抗体与同种疟原虫及与其他动物疟原虫作比较试验,尚未见正式文献报道。鉴于目前间日疟原虫抗原来源还十分困难,若能找出其他种疟原虫与间日疟原虫的共同抗原成分,作为替代抗原,将有利于免疫诊断及免疫预防的研究。此外,在我国间日疟原虫是否存在地域株差别的问题,尚没有统一结论。针对上述,本文用现已…  相似文献   

16.
1986年—1988年对昆明按蚊(Anopheles kunmingensis Dong et Wang.)在云南的地理分布、生态习性、传疟作用等进行了研究。从地理分布、种群数量、嗜血习性、栖息习性、季节消长、自然感染率以及防治试验证实,昆明按蚊是云南省北纬24°以北,海拔1600米以上地区的重要传疟媒介。用常规的化学杀虫剂滞留喷洒,可有效地控制该蚊的密度及有关疟疾流行病学指数。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内对鸡疟、猴疟在蚊体内的发育进行了较详细的观察(北京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组,1978;陈佩惠等,1979),国外也有类似的报告(Bano,1959;Garnham,1966;Yoeli,1965;Yoeli和Most,1960)。1968年Yoeli和Upmanis及Alger相继报告了对鼠疟原虫(P. berghei)配子体到动合子的离体培养以来,国内外学者陆续作了许多工作(Rosales-Ronquillo和Silverman,1974;Rosales-Ronquillo等,1974;Weiss和Venderberg,  相似文献   

18.
国外自60年代中期起重视疟疾病因性预防研究工作。但报道的多是伯氏疟原虫-斯氏按蚊系统方面的资料。约氏疟原虫1965年被发现、1974年被用于疟疾病因性预防药物筛选研究,关于各品系小鼠对约氏疟原  相似文献   

19.
宋宗臣 《四川动物》1995,14(1):27-28
食蟹猴疟原虫B株子孢子感染后供蚊血餐感染时间的初步观察宋宗臣第三军区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重庆630038食蟹猴疟原虫B株-按蚊-恒河猴系统是疟疾根治药物研究较理想的模型。在使用此模型时,获得好的感染蚊批是重要环节。1984年我国引进此株疟原虫后,对子孢...  相似文献   

20.
猴疟原虫对于研究人类疟疾的基础理论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1975年秋,我们在广西产的一只熊猴(Macaca assamensis)体内发现了自然感染的猴疟原虫,并对其形态和生活史作了实验观察。兹将结果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