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寻找抗衰老活性小分子并研究其作用机制是衰老药物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本文报道了一种新的抗衰老活性小分子琥珀酸,发现琥珀酸可以显著延缓芽殖酵母细胞的衰老并增强细胞的压力抗性。随后,利用DNA Microarray技术及生物信息学手段较系统分析了琥珀酸处理对基因表达谱、基因本体聚类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显示,琥珀酸处理对细胞转录组产生了显著影响,共导致3 485个基因的差异表达(P 0.05),其中1 335个基因显著上调,2 150个基因显著下调。进一步对基因本体聚类及信号通路分析显示,线粒体及核糖体生物合成相关的分子功能、细胞组分、生物学过程和信号通路可能是琥珀酸作用的主要靶点,其他可能的作用靶点还包括蛋白酶体、细胞内吞、过氧化物酶体代谢及细胞自噬等。本研究为进一步阐明琥珀酸介导的寿命及压力调控机制提供了理论参考和研究线索。  相似文献   

2.
寻找抗衰老活性分子并研究其作用机制是衰老药物学的研究重点和热点。前期研究发现天然产物多球壳菌素(一种神经鞘脂合成特异性抑制剂)能够延长模式生物芽殖酵母的寿命,而裂殖酵母在进化上更接近哺乳动物,且在形态和遗传上与芽殖酵母有显著差异的另一种模式生物,本研究考察了多球壳菌素对裂殖酵母寿命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其调控细胞寿命的相关机制。结果显示,多球壳菌素延长裂殖酵母寿命具有保守性,其延长细胞寿命的机制包括:增强细胞压力抗性、促进糖原和海藻糖的积累、降低胞内活性氧的水平,且发现多球壳菌素介导的寿命延长依赖于压力应答类蛋白激酶Sty1。综上,多球壳菌素是一种潜在的抗衰老药物分子,后期有望开发它用于延缓哺乳动物细胞(包括人类)衰老及预防和治疗衰老相关疾病。  相似文献   

3.
舒霖  张群利  屈彦福  计翔 《生态学报》2010,30(8):2036-2042
研究了青海沙蜥(Phrynocephalus vlangalii)成体的选择体温、热耐受性及食物同化和运动表现的热依赖性。结果显示:选择体温、临界低温和临界高温无显著的两性差异,其平均值分别为33.3、0.9℃和46.9℃。在27-35℃实验温度范围内,体温显著影响日摄食量,表观消化系数(ADC)和同化效率(AE)无显著影响。停顿次数随着体温的升高而降低,至39℃时停顿次数最少,但与37℃和41℃处理下的停顿次数无显著差异。疾跑速在17-39℃范围内随体温升高而加快,在39℃体温下最快。体温大于39℃后速度减慢。在17-27℃体温范围内,随体温的升高持续运动距离无显著差异。持续运动距离在29-41℃体温下大于较低体温(17-27℃)下的测定值。  相似文献   

4.
人参皂苷抗衰老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参皂苷的抗衰老作用被认为是人参皂苷的重要作用之一。人参皂苷主要通过四种途径实现其抗衰老功能:通过提高机体内SOD、CAT、GSH2Px活性,诱导SOD、CAT基因表达,减少LPO、MDA含量等实现其抗衰老作用;通过促进神经递质释放、增加神经递质传递者(Ach)含量、促进NBM神经元TrkB mRNA表达、阻止神经原产生过量硝酸盐等实现其抗衰老功能;通过免疫系统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的适度调节延缓衰老;人参皂苷亦能通过影响细胞周期调控因子、衰老基因表达,延长端粒长度、增强端粒酶活性等来实现其抗衰老功能。人参皂苷抗衰老的更完善和更深入的分子作用机制研究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5.
益生菌潜在的抗衰老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机体衰老的过程中,会出现2种明显的生理变化即免疫功能衰退和氧化损伤,本文从益生菌的免疫调节作用和抗氧化作用两方面讨论了它们对衰老过程的影响,提出益生菌潜在的抗衰老作用与其抗氧化和免疫调节作用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目前,在部分加速衰老模型中对益生菌抗衰老的研究结果令人鼓舞。本文分析了现在普遍采用的几种衰老评价模型的机制,并指出在筛选和评价益生菌的抗衰老作用时,有必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采用与衰老过程相关酶作为靶位酶的体外抗衰老模型,如单胺氧化酶抑制模型或可以反应氧化损伤的细胞模型如Caco-2细胞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特定的衰老动物模型对体外试验所获得的结果予以验证,以期更客观有效地评价益生菌发挥其抗衰老功效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酿酒酵母在进行连续传代的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以及细胞内的各项生理指标因受胁迫条件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细胞出现逐渐衰老现象。深入了解酿酒酵母在传代中的生理变化对酿酒酵母抗衰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中综述了酿酒酵母在传代过程中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以期为酵母在工业生产中的抗衰老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急性热暴露大白鼠肝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温调节与能量代谢有密切关系。本文讨论了能量代谢中氧化磷酸化的变化与体温升高的关系。 实验方法是将体重180~230克重大白鼠随机分成六组。其中五个组在环境温度40℃、相对湿度60%的条件下进行热暴露,另一个组为常温对照组。热暴露的动物在体温分别达到预定的39、40、41、42、43℃时,剪头杀死,迅速取出肝组织,立即分离提取肝线粒体,并测定其呼吸活性、ATP酶活性、白发膨胀速度等指标。随体温的增加,呼吸控制率下降。正常体温是6.85±0.16,41℃时是6.37±0.09,42℃是5.98±0.27,43℃是5.44±0.22。呼吸态2氧耗量随体温的增加而增加。ATP酶活力也随体温的升高而增加。在正常体温时是0.104±0.008微克分子Pi/毫克蛋自/30分钟,在40、41、42、43℃时分别为0.141±0.019、0.160±0.027、0.149±0.010、0.264±0.068微克分子Pi/毫克蛋白/30分钟。 结果说明,体温升高的大白鼠肝线粒体发生了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发生解偶联显著变化的动物体温是41~42℃。发生解偶联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线粒体功能发生障碍或膜损伤所致。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人腺病毒41型(Human adenovirus type 41,HAdV-41)的形态发生过程,将其接种于293TE细胞,收获细胞制作超薄切片并染色,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结果显示HAdV-41可以通过非网格蛋白陷窝、网格蛋白陷窝及直接穿入的方式进入细胞;细胞微绒毛可参与HAdV-41进入细胞的过程;进入细胞的HAdV-41包裹于囊泡内、溶酶体内或游离于细胞浆内;HAdV-41最终以游离状态靠近细胞核核孔,并释放核糖核蛋白(Ribonucleoprotein,RNP)进入细胞核;子代HAdV-41最先出现在细胞核内;在HAdV-41复制过程中出现纤维丝状包涵体、致密包涵体及条索状致密包涵体,包涵体结构与HAdV-41的形态发生过程有关;最终,HAdV-41以裂解细胞方式释放。本研究揭示了HAdV-41形态发生的部分过程,进一步丰富了HAdV-41的生物学信息。  相似文献   

9.
双歧杆菌细胞壁对荷瘤小鼠体内ANAE及NO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是人体内的正常生理菌,它不仅无毒、无副作用,而且具有抗肿瘤、抗感染、抗衰老作用〔12〕;其亚细胞结构成分对免疫系统的免疫调节及抗肿瘤、抗衰老机理目前尚不清除。最近我们用双歧杆菌及其自制细胞壁成分在抗肿瘤及提高...  相似文献   

10.
核酸营养的抗衰老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物核苷酸是一种条件型必需营养素,它的吸收和代谢对许多类型的细胞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某些情况下摄入核酸对生长发育、免疫系统的形成和正常功能维持等是有必要的,它能通过抗氧化、减少DNA损伤,促进细胞的更新代谢,影响内分泌-免疫网络,减轻与老化有关的脑形态病理变化与记忆的损伤等机制延缓衰老。核酸是抗衰老的重要物质之一,随增龄而愈重要,加强核酸营养对抗衰老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细胞药物在基础研究领域的成果促进了临床应用。现在细胞药物治疗的疾病种类很多,包括神经系统疾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下肢缺血、整形美容、抗衰老及抗肿瘤等,涉及的细胞主要有各种干细胞、软骨细胞、肝细胞、DC及CIK细胞等。国内外越来越多的机构和组织开展了细胞治疗的临床研究及应用。  相似文献   

12.
Sir2是一个在低等动物中被广泛研究的抗衰老蛋白因子。最新研究发现,哺乳动物Sir2的同源蛋白家族Sirtuin(SIRT)中的SIRT6在抗衰老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的功能缺失将导致碱基切除修复(BER)受阻,而出现细胞对氧化损伤的敏感性增加、皮肤变薄等衰老症状,使人们对哺乳动物的衰老机制有了初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衰老是应激、损伤、感染、免疫反应衰退以及代谢障碍等综合作用积累的结果。细胞在衰老的过程中会分泌大量的炎性因子。相关研究表明,老年人的皮肤及粘膜对细菌、病毒感染、外伤等等方面的抵抗和防御能力明显低于青年人,炎性因子不断增多,加速细胞衰老。由此可见,控制慢性炎症可能是干预衰老的有效途径。生物活性透明质酸可能通过诱导防卫素分泌和与CD44/TLR4受体结合,抑制细菌生长和炎症进展,从而发挥抗衰老作用。本文对有关慢性炎症和衰老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探讨生物活性透明质酸对慢性炎症的调节作用及其抗衰老机制。  相似文献   

14.
槲皮素对线虫抗衰老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秀丽线虫作为研究体内抗衰老作用的模型生物,研究槲皮素抗衰老作用及其机制.通过对秀丽线虫上进行的寿命分析实验、生殖能力测试和压力应激测试所得指标,探讨槲皮素延缓线虫衰老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高剂量的槲皮素组能显著延长线虫的平均寿命和最大寿命百分率分别为35.97%、20%(p<0.001),对其生殖能力没有损害.提高线...  相似文献   

15.
转染E1B55K基因提高Hep2细胞包装肠腺病毒Ad41的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F组腺病毒Ad40、Ad41难以在体外培养的细胞中传代,被称为难养腺病毒(Fastidious adenovirus).本研究观察了在Hep2细胞表达Ad41 E1B55K基因对Ad41复制的促进作用.从Ad41阳性粪便标本中用PCR的方法获得E1B55K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ep2细胞,筛选单克隆,用RT-PCR检测了E1B55K基因的表达.用引起293细胞完全CPE比较产毒量的方法对所得细胞克隆进行初步筛选,获得一株产毒相对较强的细胞Hep2-E1B#4.与对照细胞Hep2、Hep2-DNA3相比,等量Ad41接种Hep2-E1B#4产生的细胞病变效应(CPE)程度明显加深.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测定产毒的感染滴度,等量Ad41接种后,Hep2-E1B#4产生的子代腺病毒滴度大于对照的9倍;半定量PCR测得Hep2-E1B#4子代病毒基因组拷贝数约为对照细胞的4倍.结果说明转染E1B55K基因促进了Ad41在Hep2细胞的复制,获得的Hep2-E1B#4细胞株可用于Ad41的分离、培养和体外扩增.  相似文献   

16.
应用免疫荧光检测U41蛋白的细胞内定位,RT-PCR检测U41RNA的表达时相,DNA结合试验检测U41蛋白对单、双链DNA的不同结合能力,对人类疱疹病毒7(human herpesvirus 7,HHV-7)U41的部分功能进行分析鉴定.免疫荧光检测显示,无论在HHV-7感染细胞或HHV-7 U41转染细胞,U41蛋白都是仅在其胞核中呈弥漫性分布.在分别加入环己酰亚胺(cycloheximide)和磷甲酸(phosphonoformic acid)作为蛋白合成和核酸合成抑制剂的感染细胞中,U41的表达时相检测结果显示,U41蛋白在HHV-7感染细胞中是一早期表达蛋白.通过DNA结合试验发现,U41蛋白能结合单链DNA而不能结合双链DNA.提示U41的主要功能是保持DNA模板的合适构型,以便DNA的延伸和病毒DNA的合成.  相似文献   

17.
端粒、端粒酶与细胞衰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端粒和端粒酶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热点,端粒的缺失与细胞的衰老,端粒酶的活性与细胞的老化及癌化均有密切的关系。章综述了端粒和端粒酶的结构和功能,及其与细胞衰老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之上展望了端粒酶在抗衰老、抑制肿瘤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19.
量热法可测定伴随化学反应而产生的热变化。现代量热计的灵敏度可达万分之一摄氏度。该技术已应用到生物医学的许多方面,如代谢产物的研究、酶活性测定、细胞热量代谢的研究以及微生物种属鉴别等。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中华花龟(Ocadia sinensis)幼体的热耐受性和运动表现热依赖性,设计了具有和缺乏温度梯度两种热环境,研究幼龟体温的昼夜变化。高、低温耐受性分别用临界高温和临界低温表示,体温为泄殖腔温度,水温和气温分别是幼龟所处位置的水温和1cm高气温。临界高温和临界低温分别为41.9℃和1.8℃。在有温度梯度的热环境中,体温、水温和气温平均值有显著的昼夜差异,水温和体温的日平均值无显著差异,两者均大于气温的日平均值。在缺乏温度梯度的热环境中,体温、气温和水温平均值亦有显著的昼夜差异,但气温、水温和体温的日平均温度无显著差异。温度梯度是幼龟进行体温调节不可或缺的条件,选择体温有显著的昼夜变化,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29.2℃和25.4℃。在02:00—06:00时间段内,幼龟选择体温明显较低,其它测定时刻的选择体温无显著差异。幼龟各测定时刻的平均体温与平均气温和水温均呈正相关。处于温度梯度中幼龟特定气温的体温比处于缺乏温度梯度中的幼龟高3.7℃,这种差异是前者利用温度梯度进行体温调节的结果;处于不同热环境中幼龟特定水温的体温无显著差异。体温显著影响幼龟的运动表现。18—39℃体温范围内,疾跑速随体温增加而增加,36℃和39℃体温的幼龟疾跑速最大;体温达到41℃时,疾跑速显著下降。体温较高的幼龟的最大持续运动距离大于体温较低的幼龟。偏相关分析显示,疾跑速与最大持续运动距离和停顿次数呈显著的正相关,停顿次数与最大持续运动距离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