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耐氧双歧杆菌及其B-CW对荷瘤鼠TNF-α的体内诱导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本文采用放射免疫方法(RIA),检测荷S180肿瘤小鼠外周血中TNF-α的含量,观察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及其细菌壁(CelWalsofBifidobacterium,B-CW)的免疫调节作用,探讨其抗肿瘤机制。结果表明该菌及其B-CW均可明显地促进机体产生TNF-α,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2.
难辨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CD)是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 AAD)的病原菌。抗生素在我国应用非常普遍,但临床报道却不多,主要是尚未建立一种有效的对CD菌培养及毒素的测定方法,另外临床医师也尚未对AAD有足够的认识。最近我们建立了一种用SPA标记CD菌产生的毒素的抗体来检测标本中的毒素(SPA-COA法)及一种简便的厌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兔抗难辨梭菌毒素A标记在难辨梭菌48小时培养物中产生的毒素上,再用葡萄球菌A蛋白(Staphylococcus protein A,SPA)胶体金(PAG)标记,即可在电镜下观察到清晰可见的毒素颗粒。  相似文献   
4.
艰难梭菌(Clotsridium difficiles,Cd)系1935年Hall等从新生儿粪便中首先分离出的,Barttelett等通过动物实验及临床证实Cd是与抗生素相关的结肠类(Antibiotic—Associated colitis,AAC)的病原菌[2],AAC是Cd产生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用脆弱类杆菌抗血清标记SpA(Bf—SpA)做协同凝集试验(CoA)调查123例正常分娩后妇女宫颈处的脆弱类杆菌,阳性率为22.7%,与常规厌氧培养法相比,SpA协同凝集试验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方法简便、快速的优点,适宜在基层单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青春型双歧杆菌对艾氏腹水瘤小鼠腹腔接种,经用肿瘤红细胞花环作为检测指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别(经方差分析F值=5.5 P<0.01)。从这一结果可初步判断双歧杆菌可以经旁路激活补体及促进红细胞的免疫功能,进而达到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7.
耐氧双歧杆菌及其B—CW对荷瘤胃TNF—α的体内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荷S180肿瘤小鼠外周血中TNF-α的含量,观察双歧杆菌及其细菌壁的免疫调节作用,探讨其抗肿瘤机制,结果表明该菌及其B-CW均可明显地促进机体产生TNF-α,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8.
双歧杆菌细胞壁对荷瘤小鼠体内ANAE及NO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是人体内的正常生理菌,它不仅无毒、无副作用,而且具有抗肿瘤、抗感染、抗衰老作用〔12〕;其亚细胞结构成分对免疫系统的免疫调节及抗肿瘤、抗衰老机理目前尚不清除。最近我们用双歧杆菌及其自制细胞壁成分在抗肿瘤及提高...  相似文献   
9.
青春型双歧杆菌超微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主要对青春型双歧杆菌(Bif.adolescentis)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发现细胞壁外有一层厚薄不一的糖被,细胞壁有双层结构即外界膜和内界膜。而有明显分叉的菌体则见不到糖被并可见菌体中心出现大量的糖原颗粒、空泡或液泡,这提示分叉的形成系与环境的不利有关。  相似文献   
10.
双歧杆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双歧杆菌是人类最早发现的生理性细菌之一。双歧杆菌是能在健康人肠道内定植的益生菌 ,母乳喂养的婴儿肠道内该菌占总菌群的 92 %以上 ,现在已确认双歧杆菌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 [1 ] 。双歧杆菌在健康成年人及长寿老人的胃肠道内是优势菌 ,当机体患病或衰老时肠道双歧杆菌较正常人少 [2 ] ,其数量随年龄变化呈动态变化趋势 ,并与许多生理、病理现象密切相关 ,因此引起了医学领域内专家们的广泛关注。国内针对双歧杆菌曾多次召开微生态学术讨论会 ,在国际上 ,1990年在日本举行国际双歧杆菌专题讨论会 ,对双歧杆菌的生理、生化、分类、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