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分析了西伯利亚鲟细菌性败血症致病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lia)X1菌株、豚鼠气单胞菌(Aeromonas caviae)XL2-T菌株、致病性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W1菌株与无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lia)M3菌株等水产养殖主要病原菌与抗血清之间的免疫交叉反应。结果显示具有致病性的同属菌株X1菌株、XL2-T菌株、W1菌株交叉反应程度较大,说明这3株菌表面存在较多相同抗原决定簇。而无致病性菌株M3与其他3株致病性菌株免疫交叉反应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2.
鲟形目物种是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和CITES附录物种。其人工养殖种群数量众多, 种类丰富, 产品贸易量大, 但种类鉴定困难。本文在厘清当前鲟鱼商业类群的基础上, 通过分析现有种类鉴定方法, 整合了线粒体DNA遗传分析、SNP分析和微卫星DNA分析的鉴定方法, 探讨其鉴定国际贸易所涉鲟鱼的可行性。结果表明: 上述3种方法整合应用可在11种纯种鲟鱼及其正反杂交产生的杂交鲟范围内进行盲检。当前共有贸易鲟鱼36种, 其中杂交鲟14种, 杂交鲟的亲本共涉及9种鲟鱼。整合方法可准确鉴定小体鲟(Acipenser ruthenus)、达氏鳇(Huso dauricus)、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欧洲鳇(Huso huso)、闪光鲟(Acipenser stellatus)、高首鲟(A. transmontanus)两两杂交所产生的杂交鲟, 小体鲟为母本与纳氏鲟(Acipenser naccarii)或富氏鲟(A. fulvescens)或中华鲟(A. sinensis)产生的杂交鲟, 纯种的达氏鳇、高首鲟、富氏鲟和中华鲟, 但无法准确鉴定纯种的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和俄罗斯鲟(A. gueldenstaedti)以及父母本涉及此两种鲟鱼的杂交鲟。由于已开发的分子标记仍有限, 上述结果是对当前CITES贸易所涉鲟鱼鉴定的最大范围, 可以满足一些鲟鱼野生种群保护、贸易产品检测、种质资源管理等情景下的鉴定需求。  相似文献   

3.
从湛江硇洲岛高盐泥样中分离到一株微嗜盐放线菌JMC 06001,该菌株的发酵产物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菌株JMC 06001在多数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气生菌丝白色,基内菌丝淡黄色至浅棕色.在燕麦琼脂(ISP 3)、甘油-天门冬酰胺琼脂(ISP 5)、葡萄糖-天门冬酰胺琼脂及马铃薯浸汁琼脂上产生黄色可溶性色素,在酵母膏-麦芽膏琼脂(ISP2)、蛋白胨酵母膏铁盐琼脂(ISP6)和营养琼脂上产生棕色可溶性色素.生长温度范围为4℃~40℃,最适生长温度28℃.生长pH范围为6.0~9.0,最适pH 7.0.能在含0~1.5 mol/L NaCl的培养基上生长,最适生长盐浓度为0.2~0.5 mol/L NaCl.根据其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细胞化学分类特征和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菌株JMC 06001被鉴定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的有效发表种波赛链霉菌(S.peucetius)的一个菌株.  相似文献   

4.
以洋河酒厂的酒曲为材料,首先利用盐浓度梯度富集培养和氯化三苯四唑(TTC)染色法初筛获得18株酵母菌株,再通过杜氏小管产气及摇瓶发酵实验,从18株初筛菌株中分离得到1株在1. 4 mol/L NaCl浓度下生长性能较好的菌株,命名为W58。经形态观察和26S rD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该酵母菌株被鉴定为1株库德里阿兹威氏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i)。对菌株的生长性能及耐受性进行研究发现:该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pH为6. 0,在高盐条件下(1. 4 mol/L NaCl),其胞内海藻糖的积累显著增加,比对照菌株高28. 6%。此外,菌株W58在高盐条件下,其ATPase活性比对照菌显著提高(约3倍)。综上所述,菌株W58在高盐条件下能通过胞内积累海藻糖以及维持一定的ATPase活性抵抗外界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5.
从养殖池污泥中分离筛选了1株优良的鲟源嗜水气单胞菌拮抗芽孢杆菌G1,其对鲟源嗜水气单胞菌S1产生的抑菌圈直径为18.50 mm。通过API50CH细菌鉴定系统以及16S rRNA序列分析法,菌株G1被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GenBank登录号HM245965.1,其16S rRNA序列与基因库中芽孢杆菌属菌株的16S rRNA序列有99%100%的同源性,而且与解淀粉芽孢杆菌Ba-74501(GenBank登录号:DQ422953.1)的亲缘关系最近。菌株G1的最适生长pH值为7,最适生长温度为30°C,其在30°C、200 r/min条件下的生长曲线为:0 6 h为生长延迟期,6 54 h为对数生长期,54 90 h为稳定期,90 h以后为衰亡期。此外,菌株G1对其他实验选用的病原性嗜水气单胞菌也表现出良好的拮抗活性。本实验结果有利于填补嗜水气单胞菌拮抗菌在分类地位、生物学特性等方面的不足,为鲟鱼嗜水气单胞菌病的生物防控提供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6.
具抗菌活性放线菌菌株JSM 20.1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药用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根际土壤中分离到1株放线菌菌株JSM20.1,其发酵产物具有广谱抗菌活性。该菌株在多数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具有链霉菌属的典型形态特征。菌丝多分枝,不断裂;基内菌丝黄白色至棕褐色,气生菌丝黄白色至棕红色;孢子链直且长,偶有波曲,孢子柱状、光滑、不运动。在察氏、马铃薯浸汁、葡萄糖-天门冬酰胺、酵母膏-麦芽膏(ISP2)、燕麦(ISP3)、无机盐淀粉(ISP4)和甘油-天门冬酰胺(ISP5)琼脂上均产生可溶性色素,而在营养琼脂上不产生可溶性色素。生长温度范围为7~40℃,最适生长温度28℃;生长pH范围为5.0~10.0,最适pH7.0;能在含0~3%(质量与体积比)NaCl的培养基上生长,而在无NaCl的ISP2培养基生长最佳。根据其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细胞化学分类特征和基于16S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菌株JSM20.1被鉴定为链霉菌属的有效发表种Streptomyces cyaneofuscatus的1个菌株。  相似文献   

7.
玉米根际联合固氮菌57—7菌株基本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四川省灌县地区的玉米根际分离到一株发酵型细菌.编号57-7。经鉴定为日勾维肠杆菌Enterobacter gergovia,其最适生长温度为30C,最适生长pH为8.0。用15N及乙炔还原测定,证实有固氮酶活性。乙炔还原活性最高达8354nmol C2H4·mg蛋白1.h-1。研究了O2、NH+4、NaCl对固氮酶合成、固氯酶活性及菌株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从农药厂排污沟污泥中分离到一株能降解毒死蜱的新菌株,命名为R17,经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为Sphingopyxis terrae.R17可以利用毒死蜱作为唯一碳源生长,该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5℃、最适pH为7~8,在此条件下培养28 h后,菌落浓度达9.18×108cfu/mL.研究了该菌在...  相似文献   

9.
丰产鲫细菌性败血症病原CSS-4-2的生长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患败血症的丰产鲫 (Carassiusauratusofpenze (♀ )×Cyprinusacutidorsalis(♂ ) )脾脏中分离到的病原菌—豚鼠气单胞菌 (Aeromonascaviae)CSS 4 2菌株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CSS 4 2在胰蛋白胨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培养时 ,0~ 3h为延迟期 ,3~ 30h为对数生长期 ,30~ 36h为稳定期 ,36h后为裒亡期 ;其最适生长温度为 2 5℃~ 30℃ ,最适pH值为 5~ 1 0 ,最适培养液NaCl浓度为 0~ 1 %。  相似文献   

10.
德克斯氏菌属的一个新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水稻的种子上分离出编号为7954的菌株。该菌株细胞杆状,单生或成对排列,革兰氏阴性,以周生鞭毛运动,细胞内有许多聚β-羟基丁酸盐颗粒,不形成孢囊,无芽孢。细胞外含有大量浓稠坚韧的胶状物质,呈淡黄色至淡暗棕褐色。需氧性,营呼吸代谢,接触酶阴性。马铃薯块上生长差、薯块不变色,还原硝酸盐,有固氮酶活性。12—42℃范围内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32—35℃;PH5.3—9.5内生长,最适生长pH 6.8—7.9。DNA中的G+c克分子含量为74.3±0.12%,与胶德克斯氏菌的DNA体外杂交的同源性为54%,经鉴定认为菌株7954是德克斯氏菌属(Derxia)的一个新种,定名为周毛德克斯氏菌(Derxia peritricha sp.nov.Wu et Chen)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