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湘南地区稻田蜘蛛对稻飞虱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万福  刘文周 《昆虫知识》1992,29(6):325-328
稻田蜘蛛对稻飞虱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晚稻田间日捕食量0.67~3.58头/蛛。在室内,微蛛、狼蛛和球腹蛛3种稻田蜘蛛优势种类对稻飞虱若虫捕食功能均可用Holling Ⅱ型反应模型极好地拟合,进而导出3类蜘蛛所组成一定群落结构的稻田蜘蛛复合群体对稻飞虱的田间管理模型。经检验,其管理效应与田间笼罩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2008年5~10月,采用随机捕捉法、扫网法和扣管法相结合,对贵州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内的灌丛、竹林、稻田等生境的蜘蛛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共采集蜘蛛标本1937头,隶属于24科81属159种,其中以跳蛛科(38种)、园蛛科(29种)和球蛛科(23种)最多,占总量的56.6%。稻田内结网型蜘蛛数量明显少于竹林和灌丛,而游猎型蜘蛛数量则相对较多,群落稳定性较差;灌丛空间异质性大,蜘蛛数量大、种类丰富,群落稳定性强;竹林生境单一,但受人为干扰较小,地面相对干燥,结网型蜘蛛介于灌丛和稻田之间,游猎型蜘蛛则很少,但均匀度较高。3种生境蜘蛛群落结构为中等不相似,表明植被类型与蜘蛛群落结构密切相关。另外发现5~10月灌丛蜘蛛群落里肖蛸科的西里银鳞蛛Leucauge celebesiana处于优势种地位,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3.
对茭白田中的蜘蛛Spider群落进行了系统的采样调查,对茭白田和蔬菜地、蚕豆地、小麦地、冬闲田、田埂和荒地等生境中的越冬蜘蛛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了比较,并就茭白田对邻近稻田蛛量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茭白田越冬蜘蛛种类有11科、31属、48种.在茭白田中越冬的蜘蛛密度是其它生境的4倍~40倍.拟水狼蛛Piratasubpiraticus是茭白田蜘蛛的优势种,占总数的50%以上.茭白田可提高邻近稻田蛛量约30%.茭白田是蜘蛛尤其是拟水狼蛛在稻田生态系统主要的越冬场所和避难所,对保护稻田蜘蛛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农田蜘蛛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9,自引:5,他引:24  
张永强 《生态学报》1989,9(2):157-162
本文对南宁地区农田自然蜘蛛群落和旱地狼蛛亚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进行了研究。 1.农田区蜘蛛群落有14科、41属、80种。主要成分是食虫瘤胸蛛、拟环纹狼蛛、拟水狼蛛、奇异獾蛛和豹蛛属种类,个体数以食虫瘤胸蛛最多。旱地狼蛛亚群落主要成分是奇异獾蛛和豹蛛属种类。 2.稻田区蜘蛛群落多样性指数以田埂杂草群落最高,早稻田群落最低。多样性、均匀度和种类丰富度时间格局是早、晚稻皆随时间序列增加。平均多样性、均匀度和个体数,晚稻均高于早稻。狼蛛更群落多样性和均匀度以草地最高。 3.应用群落比例相似性和聚类分析表明,拟环纹狼蛛与拟水狼蛛和奇异獾蛛与豹蛛属种类是组成当地农田区的水田和旱地生境具有代表性的两个狼蛛亚群落主要成分。 本文试图揭示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稻田蜘蛛,在不受化学农药干扰下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变化,并以狼蛛亚群落为代表,比较农田区内不同生境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与生境生态特征的关系,为害虫防治和动物资源的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浙江稻田狼蛛,前已报道有9种,据在加善县调查,早稻田狼蛛占蜘蛛总量的10%左右;晚稻一般占20%左右,高的年份占40%,是稻田蜘蛛的优势种类,由于捕食害虫能力强,数量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稻田生态系统中蜘蛛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吸虫器法对稻田生态系统中的稻田与非稻田生境中的蜘蛛群落多样性进行了系统调查,共采集到捕食性蜘蛛81种,隶属于15个科、44个属。其中稻田与非稻田生境有40个共有种。八斑鞘蛛、食虫沟瘤蛛、类水狼蛛是稻田生境与非稻田生境所共有的3种优势种蜘蛛。  相似文献   

7.
报道海南省琼山县稻田蜘蛛群落的物种组成及其优势种群的动态变化。已鉴定的稻田蜘蛛种类有49种,分属11分科。食早 瘤蛛Ummeliata insecticeps Boes.et Str.、草间钻头蛛Hylyphantes graminicolum(Sundevall)、拟水狼蛛Pirata subpiraticus(Boes.et Str.)、拟环纹豹蛛Pardosa pseudoannulata(  相似文献   

8.
稻田蜘蛛生态位变化及杀虫剂对捕食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对稻田各蜘蛛和害虫空间生态位的研究发现,空间生态位宽度随季节而变化,狼蛛的生态位宽度值逐渐变小;肖蛸两头高中间低;微蛛在7月下旬最大;球腹蛛在8月下旬9月上旬最大,各类群的数量是影响该类群空间生态位的重要因素。空间生态位具有明显的日节律,狼蛛在7-8月份以中午最宽,微蛛变化不大;肖蛸在7-8月份下午的生态位宽度值大于上午,9月份则上午大于下午;球腹蛛7-8月份以上午为最大;跳蛛下午大于上午,不同种类农药在一天中不同时间施用对各类蜘蛛存活率及捕食功能的影响不同,杀虫双上午用药对蜘蛛集团的捕食功能减退率影响较小,甲胺磷则相反。  相似文献   

9.
长沙望城县早稻田蜘蛛群落有9科20种,以微蛛科中的食虫沟瘤蛛所占比例最大,为第一优势种,其次是拟水狼蛛、锥腹肖蛸、八斑鞘蛛。八斑鞘蛛在早稻生长中后期发生量上升。综防田与化防田的优势种一致,施用化学农药对蜘蛛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有明显降低作用。稻田蜘蛛数量变动与白背飞虱及黑尾叶蝉的消长基本一致,稻田蜘蛛具有明显的控虫效应。综防田与化防田对照试验证明:现有化学农药用量减少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香蕉园蜘蛛群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永强  韦绥概 《蛛形学报》2000,9(2):101-106
香蕉园蜘蛛群落组成隶属于17科48属71种。跳蛛科、球蛛科、狼蛛科、肖峭科、皿蛛科和抚蛛科是优势科。种类以跳蛛、数量以抚蛛最多。群落垂直分层结构明显。广西抚蛛与草间钻头蛛,幼豹蛛与类奇异獾蛛分别是植株叶片和地面群落的优势种群。群落多样性地面高于植株。植株层间的相似性高于植株与地面之间的相似性。植株叶片上的蜂蛛与昆虫数量消长相关极显著。  相似文献   

11.
农田狼蛛亚群落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永强 《动物学报》1993,39(2):139-145
本文对南宁市郊农田九种生境狼蛛亚群落结构进行了讨论。群落有7属37种狼蛛。文中揭示了农田各生境区间狼蛛亚群落的主要成分及其主要属性差异的原因。以狼蛛类群为指示动物,用群落相似性比例和聚类分析法,能较好地区分幼豹蛛(Pardosa pusiola)与奇异獾蛛(Trochosa ruricola)和拟环纹豹蛛(Pardosa pseudoannulata)与拟水狼蛛(Pirata subpiraticus)是构成农田区旱地和水田生境型具有代表性的两个狼蛛亚群落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2.
廖艳阳  方俊  王智 《蛛形学报》2010,19(1):61-64
探讨了做好稻田蜘蛛越冬保护和增加稻田斑块异质性对稻田蜘蛛群落重建的作用及稻田蜘蛛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做好稻田蜘蛛的越冬保护和增加早稻田斑块异质性有利于早、晚稻田蜘蛛群落的重建,使早、晚稻田蜘蛛群落重建的速度分别加快8天和7天。同时也能维持蜘蛛群落较高的物种多样性,为防止水稻害虫的早期爆发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3.
稻田害虫和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西南宁市郊稻田害虫和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由46科159种组成,其中害虫21科65种;捕食性昆虫12科39种;蜘蛛13科55种。早、晚稻构成群落的物种基本相似,但各物种的数量结构及优势种差异明显。文中分析了晚稻害虫、捕食性昆虫和蜘蛛亚群落的垂直分层、时空格局及其数量变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稻田蜘蛛群落优势种群的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稻田蜘蛛群落优势种食虫沟瘤蛛Ummeliata insecticeps Boes.et Str.和拟水狼蛛Pirata subpiraticus(Boes.et Str.)种群的重建过程。食虫沟瘤蛛种群的重建过程基本上体现过程基本上体现了由近而远、由稀而密的规律;拟水狼蛛种群则只能观察琉由稀布密的现象。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种库,增加种库中食虫沟瘤蛛和拟水蛛的数量,将有助于稻田蜘蛛群落优势种群的重  相似文献   

15.
荧光物示踪法定量测定水稻-叶蝉-蜘蛛食物链的营养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首次采用稀土元素铕荧光物示踪法,对水稻-叶蝉-蜘蛛这一食物链营养关系进行了初步的定量测试,结果表明,所选用的稀土元素铕可以通过该食物链而传递,证明铕用于食物链营养关系定量分析是可行的,早稻孕穗期,晚稻分薛期施铕7d后,其含铕量均表现为叶片>茎及叶鞘;根据叶蝉取食水稻后测定的含铕量和叶蝉体重的不同进行折算,每100头叶蝉每天可取食水稻0.71-1.13g;根据拟水狼蛛,锥腹肖蛸,食虫沟瘤蛛捕食叶蝉后含铕量计算,每头拟不狼蛛,锥腹肖蛸,食虫沟瘤蛛平均每天捕食叶蝉分别为4.63头,2.81头,1.0头,捕食能力,拟水狼蛛>锥腹肖蛸>食虫沟瘤蛛。  相似文献   

16.
拟水狼蛛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运用田间观察与室内外饲养相结合的方法,对稻田蛛蛛优势种拟水狼蛛Pirata subpiraticus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进行了研究。拟水狼蛛在重庆地区1a发生3-4代,第4代不完整,以第2代历期最短,第3代(越冬代)历期最长;以成蛛或幼蛛越冬;5月初即由田埂向稻田内迁移,在水稻生育期间出现3次卵高峰、2次种群密度高峰;在田间具掘土作穴习性,室内发现4龄后的幼蛛在袋状网内蜕皮、交配期和携卵期有结袋状网或幕状网的习性;属游猎型蜘蛛,可步行、跳跃在植株、水面、陆地等处捕食飞虱、叶蝉、粘虫、螟虫等多种稻虫,捕食量与龄期、蜕皮和性别有关;受惊时,能入水中潜行和潜伏。雌雄蛛均可多次交配,雌蛛一生可产卵3-6次,卵囊含卵量25-130粒,平均75粒。平均孵化率90.5%。孵化的幼蛛,先群集在雌蛛的背部,3-5d后离开雌蛛分散捕食。幼蛛一般蜕皮7-8次,出卵囊前已蜕皮至少1次。拟水狼蛛的产卵前期2-6d,平均3d;卵期9-15d,平均11.4d;幼蛛期57-133d,平均81.6d;成蛛期128-186d,平均140d左右,雌蛛较雄蛛长24-51d,平均39.6d。性比除第1代外的各代均为雌多于雄蛛。论文详细记载了拟水狼蛛求偶与交配行为过程、产卵与护卵习性、孵化及携幼行为、幼蛛生长、蜕皮、各龄期形态特征、亚成蛛及性成熟。幼蛛出卵囊后至性成熟的成活率为21.4%-56.3%,平均达35.0%。室内饲养发现在一定湿度条件下,不提供食物成蛛可存活28-57d,平均42.7d。  相似文献   

17.
稻田蜘蛛群落的重建及与其种库的相关性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稻田生态系统是一个不稳定的生态系统,包括稻田和非稻田生境2个部分。随着水稻的移栽与收割,稻田蜘蛛群落周期性地呈现出群落重新形成、群落发展和群落瓦解3个阶段。这一群落的发展不同于自然群落的演替。因此,将稻田生境内蜘蛛群落的重新形成过程定义为群落的重建,而非稻田生境内的蜘蛛群落称之为稻田生境内蜘蛛群落的种库。群落重建是一个季节性的、可重复的动态变化过程,以群落的周期性彻底瓦解和周期性重新形成为最主要特征。种库为群落的重建提供移居者并接受群落瓦解时所迁出的蜘蛛.二者之间呈现出互补的相互关系。保护群落的种库将有助于自然天敌群落的重建。自然天敌群落的重建是自然天敌保护和持续利用的生态学基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天敌的保护利用和天敌效能的提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The results make it clear that there are total 11 families, 29 genera and 43 species of spiders in the rice field of Dong Fang Hong Farm. Among them, there are 8 families, 19 genera and 28 species in the early rice field, and 10 families, 27 genera and 36 species in the late rice fiel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mixed spider populations in rice fields was different during different development stages of rice plant. During the prophase, metaphase and anaphase of early rice plant developmen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mixed spider populations was aggregative, random and aggregative respectively. During the prophase, metaphase and anaphase of late rice plant developmen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was uniform, aggregative and uniform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