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河北省南大港农场2002年夏蝗发生特点及原因浅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进入 90年代以来 ,南大港蝗区东亚飞蝗Locustamigratoriamanilensis(Meyen)大发生 6次 ,2 0 0 1年夏秋蝗发生面积达 2 6万hm2 ,5龄蝗蝻最高密度为 1 0 0 0 0头 m2 。 2 0 0 2年形势更为严峻 ,仅夏蝗发生面积超过 2万hm2 ;分别造成 1 3 0 0hm2 和 2 70 0hm2 的芦苇被吃成光杆和被啃食的严重破叶。出土时间早、孵化时间长、龄期悬殊大是今年夏蝗发生的主要特点。主要原因是去年越冬卵块基数大 ,其次是受气候条件和农业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昆虫知识》2003,40(4)
《中国植保资讯网》 今年乌鲁木齐地区蝗虫发生面积较历年显著增大 ,虫口数量猛增 ,对农作物正常生长造成严重威胁 ,态势十分严峻 ,预计将造成大量减产和毁种。截止 2 0 0 3年 7月 1日 ,蝗虫在新疆哈密、吐鲁番、塔城、博州、伊犁州、阿勒泰、巴州、昌吉等地发生危害 ,预计发生面积 2 7 8万hm2 ( 4 1 6·9万亩 ) ,平均虫口密度为 1 3·6头 m2 ,最高虫口密度可达 1 0 1 8头 m2 ,蝗蝻 3~ 4龄期 ,防治面积 1 7万hm2 ( 2 0 6·0 4万亩 )。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东山区、乌鲁木齐县蝗虫重发生面积约 80 0 0hm2 ( 1 2万亩 ) ,其中乌鲁木齐县发生…  相似文献   

3.
《昆虫知识》2004,41(3):235-235
(中国植保网讯)由于浙江省自2 0 0 3年出现夏旱、冬旱连春旱,且温度偏高,出现湖泊水位下降,河滩、溪滩长时间断水,荒地、荒滩、荒田的杂草面积增加,特别有利蝗虫的越冬、栖息、繁衍,当前该省部分地区已出现高密度蝗蝻聚集区。据调查,仙居县有4个乡镇,40 0hm2 ( 60 0 0亩)发生蝗虫,其中高密度区( 1 0 0头m2 以上)有3 3 .3hm2 ( 5 0 0亩) ,主要为土蝗发生为害,发生期早、发生程度重为近年所未见。“大旱起蝗灾”。鉴于今年浙江省蝗虫发生早,来势凶,蝗灾重发机率较高的特点,省政府要求各级植保部门要加强虫情调查,特别对河滩、溪滩、大面积的荒…  相似文献   

4.
东亚飞蝗行为和形态型变的判定指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田间、室外罩笼、室内行为测试等一系列实验,研究了东亚飞蝗群居型和散居型之间的行为和形态差异。确立了东亚飞蝗不同生态型个体的形态和行为指标.结果表明,雌雄散居型蝗蝻每分钟的跳跃次数均在1.4以下,转向次数分别在1.3和1.4以下;雌雄群居型蝗蝻每分钟的跳跃次数均在1.6以上,转向次数分别在1.6和1.5以上.群居型蝗虫的跳跃次数、转向次数显著高于散居型蝗虫。所以跳跃次数、转向次数可作为东亚飞蝗行为型变判定指标.在同型不同性别的蝗虫之间行为型变指标没有显著差异.F/C值可作为4龄以上东亚飞蝗的形态型变判定指标。而E/F值可作为东亚飞蝗成虫的形态型变判定指标.两型的F/C值都随龄期的增长而增加,且同龄期雄虫F/C均大于雌虫F/C.F/C、E/F值在不同型态和同型不同性别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因此,确定两型形态型变标准时应将雌、雄虫分开,即雌性和雄性散居型第4、5龄及成虫的F/C值分别大于2.5、2.8、3.3和2.6、2.9、3.5;雌性和雄性群居型第4、5龄及成虫的F/C值分别小于2.5、2.7、3.1和2.5、2.8、3.3.成虫的E/F值也可以作为成蝗形态型变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草地螟第三个暴发周期特点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L.是我国北方农牧区重要突发性害虫,黑龙江省是主要迁入危害区,自1996年进入第3个暴发周期后,每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危害,该周期比上一周期发生时间提前5~7d,周期持续时间也延长了5年。此周期内该省草地螟累计发生面积近1 333万hm2次,比上个周期增加了近800万hm2,草地螟1代幼虫密度最高达每m210 000头以上,尤其2004年在该省大范围内达到特大发生,有13个县(市)田间百步惊蛾达到万头以上,个别高达50 000头以上。作者根据这一周期草地螟发生实况,分析了草地螟种群暴发与气候条件变暖的关系,包括天气、湿度、种植结构、天敌等因素的影响,为草地螟综合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华稻蝗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华稻蝗OapachlvienslkThLlnb,俗称稻蝗,近年来,在河南省新乡沿黄(河)稻区发生面积及危害程度逐年加重,已使水稻造成严重损失I‘-‘]。为有效地控制中华稻蝗的危害,笔者于1991~1994年对其在本稻区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王生活史及生活习性1.l生活史据观察,中华稻蝗在新乡沿黄稻区1年发生1代,以卵在稻区的田梗、渠埂、稻田旁的荒草地以及稻田内等处越冬。越冬卵于5月上旬开始孵化,盛期为5月20日左右。蝗峭共六龄,各龄期出现时间见表1。成虫于7月10日始见,盛期在8月上旬;9月下旬始见死…  相似文献   

7.
灰翅麦茎蜂为害损失结构分析及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灰翅麦茎蜂CephusfumipennisEversmann是甘肃省中部地区部分春麦产区的主要害虫之一,在国内已知为害区有陕西的秦岭山区、青海东部麦作区等地。自80年代以来为害逐年加重,目前兰州市区灰翰麦茎蜂发生面积1.6万hm2,年损失小麦530万kg。因此分析灰翅麦茎蜂为害损失结构,进一步认识其对产量损失的影响过程,合理地确定当前生产条件下该虫的防治指标,及时准确地指导大田防治是非常必要的。1试验材料和方法1.1虫源:在田间麦茬内采集越冬虫茧,置入疏松的土壤内,深度为3cm左右,外用0.5m×0.5m×1.0m的纱网罩住。环境条件与大田相同…  相似文献   

8.
1935年,江西北部的九江、湖口、彭泽等县,曾发生过大批群居型东亚飞蝗为害,根据了解,这是前一年从长江北岸飞来,产卵繁殖的,当年即采取了紧急措施,掘沟围打,加以扑灭。此后江西省内,未闻再有东亚飞蝗的发生。 1956年8月农业部陈家祥先生来江西时曾谈起1955年,广西的柳江、雒容、贵县和柳州市郊,都曾大量发生群居型的东亚飞蝗,吃毁甘蔗2万多亩,和广西毗连的广东省湛江流域,也有发生,面积且在20万亩以上;并推测江西也可能有东亚飞蝗。  相似文献   

9.
黄脊竹蝗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脊竹蝗 ( Ceracris kiangsu Tsai)是危害毛竹林的最主要害虫 ,在南方毛竹主产区常暴发成灾 ,仅闽西武平县近年来黄脊竹蝗的危害面积就达 1 0 0 0 hm2以上 ,受害严重的林分竹叶被食光 ,如火烧状 ,导致成片竹林被毁。黄脊竹蝗三龄后的跳蝻迁移性和成虫迁飞性极强 ,并受竹林郁闭度大小、气候因子和药械性能等因素的影响 ,这二个时期采用施放烟剂或常规喷雾(喷粉 )方法进行防治 ,都很难将竹蝗虫口控制下来 ,常造成年年暴发成灾的被动局面。笔者通过 1 993- 1 994两年的防治试验 ,得出较佳的防治方法 - -虫源区防治法和跳蝻三龄前施烟剂法 ,现…  相似文献   

10.
中华稻蝗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正> 近几年,由于对稻蝗高效六六六农药的停用,以及减少对水稻害虫的防治次数与面积,致使稻蝗的发生量与为害程度逐年加重,如信阳地区1983年前极少见到稻蝗,1984年各县主要集中在山边田块成灾,而1985年在全区450万亩稻田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成灾面积约150万亩,发生密度一般每亩秧田有蝻12000~46000头;本田每亩有蝗4000~34000头。鉴于国内尚无稻蝗的系统资料,为此,我们从1984年开始对其发生规律和防治进行了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1.
我县南临渤海,地势比较低洼。既有沿海蝗区又有内涝蝗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在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推动下,全县治蝗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在全国“依靠群众、勤俭治蝗,改治并举,根除蝗害”的治蝗方针指导下,经过艰苦奋斗,蝗区面积压缩了近40万亩,除治面积由解放初期的每年60—100万亩,下降到l万亩左右,投入的人力、物力也大为减少,除治用工由每年150万个劳动日工下降到1万个左右,国家投资由过去的每年15万元左右减少到不足2万元。同时螟区面貌也大大改变,蝗区境内河流、渠道、水库、堤坝、埝埂已基本绿化,建立了22个社队办的蝗区林场,各种排水能力达385平方公里,蝗区垦荒事业大发展,巳挑挖台田、条田16万多亩,开稻田3万多亩,防治设备发展很快。1976年已基本实现地面机械化作业。  相似文献   

12.
菏泽市地处鲁西南 ,是山东重点棉区之一 ,常年种植面积 1 0万 hm2 - 30万 hm2。棉蚜、棉铃虫是棉花害虫的优势种 ,自九十年代以来 ,由于生态、气候、品种等变化 ,对棉花害虫发生产生了较大影响 ,同时给防治工作提出了新的问题 ,为此我们进行了以防治棉铃虫为主的棉花害虫综合治理技术的研究 [1 - 5] ,现综述如下 :1 棉花种植结构的变化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菏泽市棉花种植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是由于种植结构调整 ,蔬菜、果树面积扩大 ,棉花种植面积调减。 2 0 0 1年全市植棉 1 9.5万 hm2 ,较 1 992年 2 9.6万hm2 减少 34.2 % ;二是纯…  相似文献   

13.
《昆虫知识》2004,41(3):231-231
(中国植保网讯)柑橘蚧壳虫在重庆市以矢尖蚧为主,其次主要有黑点蚧、褐园蚧、红蜡蚧等,是柑橘生产上的重要害虫。据测报,预计重庆市2 0 0 4年第1代矢尖蚧为中等发生,局部地区为中等偏重发生,并在部分成年果园发生较重。预计全年发生面积约7 3 4万hm2 ( 1 1 0万亩) ,其中1代发生面积约5 3 4万hm2 ( 80万亩)。依据:( 1 )成虫基数较大。据各测报点5月上旬调查情况,渝北区目前百叶虫量平均为2 1 0 ( 1 80~3 60 )头;永川市百叶虫量平均5 0 4头,最高达1 1 4 3头;长寿区百叶虫量平均3 5头,最高76头;垫江县百叶虫量平均1 0 69 6头,最高达1 90 0头…  相似文献   

14.
东亚飞蝗二型的形态测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亚飞蝗的群居型、散居型,不仅在生物学特性上有显著差异,而且在形态学上也有显著不同。由于二型的发生特点不同,在研究飞蝗的发生规律时,必须弄清二型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首先从形态学来区别二型。国外对沙漠蝗及亚洲飞蝗二型的形态研究已做了很多工作,对不同蝗虫种类所采用的指标是不同的,除了普通所采用两个比较明显的区别特征——体色及前胸背板以外,还采用其他部分的测量指标。关于东亚飞蝗二型的形态测量比较,前人研究较少。作者自1958年开始,从蝗区采集了部分标本进行测量,并以在不同密度饲养下的成虫进行形态比较。现将初步研究结果简单报导,以供参考。 一、工作方法 野外材料采自河北漳河蝗区,饲养的材料分别来自室内及田间。窒内饲养时温度控制30℃,饲养笼容积39×39×39厘米,分别置放蝗蝻6头、54头。田间  相似文献   

15.
稻蝗卵巢发育级别和体重关系及其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明庆  张建平 《昆虫知识》1997,34(5):257-258
稻蝗由于不属于迁飞性害虫,在国内对其卵巢发育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作者在1994~1995年通过系统解剖,对稻蝗群体的产卵期及其一段时间内精蝗产卵的比例,有了一个量化指标,为预测其发生期提供科学依据。三材料和方法在汉中平坝稻区的同一生态环境内,自稻蝗成虫羽化盛期后第5天,即8月5日~10月10日,每5天从稻田网捕1次。并将当地优势种,中华稻蝗ocyachinensis(Thunbefg)和日本稻蝗ovajaranica(Thunbefg)[1]逐头称重、解剖,同时记载卵巢发育的级别。(称重天平感应量0.029)。2结果与分析2.l卵巢发育分级标准根据稻蝗卵巢小管…  相似文献   

16.
高山草原狭翅雏蝗的生物学特性及种群空间分布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刘长仲  王刚 《应用生态学报》2003,14(10):1729-1731
在甘肃省夏河县甘加高山草原,对狭翅雏蝗的发生期、食量、空间格局及动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虫1年发生1代,以卵在土中越冬,翌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开始孵化出土,6月中旬至下旬为孵化出土盛期,蝗蝻多数为4龄,少数(约23%)为5龄,整个蝗蝻期为70.45±15.76d,成虫寿命42.36±13.46d;取食量随龄期增大而增大,蝗蝻期平均食量为368.3mg,成虫期平均食量为743.8mg,狭翅雏蝗在前期低龄蝗蝻阶段为聚集分布,高龄蝗蝻及成虫阶段以均匀分布和随机分布为主。  相似文献   

17.
国营南阳湖农场位于山东省济宁市的南阳湖畔,建场前原系湖水泛滥、杂草丛生的地区,由于湖水涨落不定,经年耕作失时,大片一地荒芜,因而成为微山湖蝗区飞蝗发生的严重地带。发生面积厂,蝗蝻密度每平方丈1,000—2,000头左右。农田常因蝗害、水灾、草荒等而颗粒无收。1956平建场后,通过机耕垦殖、规划土地、栽培作物和人工捕打及药剂防治等措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蝗害仍较严重。亦曾有小麦穗头被全部咬掉,或因蝗害减产3—4成。1959年之后,由于贯彻了改治并举的方针,在农场党委正确领导下,从1960年春季开始,采取了根除蝗害的一系列措施,几年来已收到了良好效果,不仅大大压缩了飞蝗发生的面积,而且夏、秋蝗密度亦大为减少(表1)。  相似文献   

18.
斑角蔗蝗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学锋 《昆虫知识》1996,33(6):326-327
斑角蔗蝗Hieroglyphusannulicornis(Shiraki)主要分布在丘陵及山区。成虫食害水稻叶成缺到,严重时全叶吃光,仅留主脉;穗期咬食穗颈、小枝便和嫩谷粒,造成断梗、白穗,损失较大。对该虫的研究国内外报道较少,为了给测报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此虫进行了系统观察与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饲养方法设置观察圃1个,面积200m2,四周开挖宽1.5m,深0.5m深沟,种植水稻,中间种植玉米、大豆、棉花以及各种杂草,供斑角蔗煌取食,外图用铁丝网保护。观察圃内放入蝗卵20块,计1218粒,每天观察1次,记载蝗蝻出土及若虫发育蜕皮情况…  相似文献   

19.
长翅黑背蝗(Euprepocnemis shirakii I.Bol.)系黄淮平原广大蝗区主耍有害蝗虫之一。在安徽淮北蝗区发生面积广、密度大且为害较重,甚而可造成作物新翻重种。1962年安徽省五河县发生蝗虫总面积中黑背蝗约占70%以上,虫口密度一般为每平方丈20—30头,较多的约100—200头,最高者可达1400余头。 作者在安徽省五河县蝗区,对此种黑背蝗之生活史及习性作了初步观察。现简要介绍如下供各地蝗虫  相似文献   

20.
苏云金杆菌对中华稻蝗的毒力和致染色体畸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用注射法测定了苏云金杆菌 (Bacillusthuringiensis,B .t)对中华稻蝗 5龄蝻和初羽化成虫的毒力。结果显示 ,B .t对中华稻蝗蝻和成虫均有一定的杀伤力。在 4 8h ,B .t对蝻和成虫的毒力回归线分别为 y =1 15 2 61x (相关系数r =0 993 8)和 y =2 0 6 2 11x (r =0 992 1) ,LD50 分别为 0 18IU/头和 0 2 0IU/头 ,蝗蝻较成虫对药剂稍敏感 ;成虫在 2 4h的LD50 ( 0 2 7IU/头 )比 4 8h的LD50 ( 0 2 0IU/头 )大 ,在较短的作用时间达到同样的杀伤效果需要较高的作用效价。此外 ,还观察分析了B .t悬浮液对 5龄蝗蝻精巢细胞染色体的致畸效应。结果发现 ,B .t可诱发蝗蝻一定比例的染色体畸变 ,其畸变类型主要是染色单体断裂和染色体断裂。统计分析认为 ,它是一种较强的致蝗虫染色体畸变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