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6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3篇
  1952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西省农业昆虫的分布问题,前人(包括作者)做过一些调查、整理及分析工作,发表过一些有关论著。比较一致的意见,倾向于马世骏教授的提法,将江西划为东洋区的江南亚热带稻茶区。但对江西省整个农业昆虫的组成仍然缺乏系统了解。作者根据近四十年来在江西所收集到的标本,参考国内外分布资料,分析了1,100种农虫的区系从属关系。现将所得结果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2.
1.本文所述的两种金龟子,其一为茶色金龟子,属鞘翅目,金龟子科中的Rutelinae亚科,其二为铜色白纹金龟子,属Cetoniinae亚科。 2.茶色金龟子在莲塘一年发生二代。其第1次成虫盛期多在6月。第2次则在8月;铜色白纹金龟子,一年仅发生一代,其成虫出现期为6至9月,少数可延长到10月中旬。 3.茶色金龟子的成虫,为夜出性,傍晚7时半后,即开始出土,停息在多种寄主植物的叶片上,取食或交配,拂晓时飞返土中。铜色白纹金龟子的成虫,为日出性,取食成熟果子,玉米苞穗及多种树木的浆汁,亦喜取食。既钻入后,可连续数日不出。 4.两种金龟子的幼虫,都栖息在土中。茶色金龟子幼虫以在菜园土中、丘陵黄土地及属于粘壤性质的田塍内为多,对于土壤性质选择,较不严格。铜色白纹金龟子幼虫则多集中在腐熟的堆肥及腐殖质极丰富的土中,对于土壤,有比较严格的选择性。 5.关于防治方法:茶色金龟子在成虫期曾试用了0.5%γ体666粉及25%DDT乳剂(1份加水250份〕喷撒,第1种药适用于叶面较粗糙的植物,第2种则可用于叶面较光滑的植物,只要喷撒1次,便能在整个成虫发生期中,避免其飞来取食。铜色白纹金龟子的成虫,则可采用竹筒诱杀,筒高12—16寸,筒内盛腐熟果子及蜜,贴靠枝杆悬挂,能将圆内所有成虫,全部诱入筒中。此外,前一种成虫,并可利用外出  相似文献   
3.
各种昆虫耐饥力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昆虫耐饥力的强弱,为昆虫的生物学特性之一。对於这个问题,以前还没有人作过系统性的观察。1950—1951两年,我们在这方面,曾经化了一些时间,并已初步得出一些结果,现在把它整理出来,以供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4.
稻田越冬螟虫死亡率的高低,和第二年水稻螟灾轻重的关系,相当密切;特别是对于早稻螟灾,更有直接影响,所以查清某一地区越冬螟虫的死亡情况,在预测预报工作中,是有它的重要意义的。过去对于螟虫死亡率的计算方法,常只将检查当时所得的死虫数字除以死活虫总数,这种算法,在籼稻地区,据作者近几年来采用的结果,是有很大偏差的,几乎完全不能代表当地越冬蝗虫死亡的实际情况,现特提出修正意见及在取样上存在的几个问题如下,供大家  相似文献   
5.
桑天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桑天牛Apriona germari(Hope)广布国内南北各地,是多种果树、林木和桑树的重要害虫。幼虫蛀食树干,促使植株生育不良,树势早衰,影响桑、果产量,降低木材利用价值;被害严重的易遭风折,甚至整株枯死,损失很大。以往国内对这种害虫,虽有过简单报导,但尚缺乏系统资料,可供参考。我们从1960年起,连续进行观察,三年来已查清其奇主植物、生活史及主要习性,并取得较简便的防治方法。现将研究结果整理如下: 一、寄主植物 根据在南昌莲塘的调查,桑天牛的寄主计有:白杨、刺槐、柳、榆、构、朴、枫杨、无花果、苹果、沙果、枇杷、樱桃、梨、野棠梨和桑树等,而苦楝、乌桕、油桐、樟、泡桐、松、杉、柏、李、桃、梅等树种,未发现寄生。 在同一地区,不同寄主植物,有偏嗜现象。如白杨、无花果的被害株率高达100%,构、柳、苹果、刺槐、梨等在80%左右,其余均在20%以内。每被害株平均产卵数,亦有同样趋向,即白杨最多,为10.4个,无花果8.6个,柳7.6个,苹果6.2个,刺槐4.3个,梨2.6个,枇杷1.3个。 幼虫成活率的高低,亦依寄主植物而有不同,据调  相似文献   
6.
<正> 比较了江西山区不同海拔高度农业害虫发生期上的差异程度,得出如下一些初步概念,现加以整理,供大家讨论和参考。 带有普遍性的特点是:山区海拔渐高,农业害虫的发生期,即渐次推迟;其发生代数,亦有可能比平原丘陵地区减少。至于发生期究竟推迟多少,代数是否减少,减少几代,则视昆虫间的种类不同,其幅度亦不尽同,大致可以分为  相似文献   
7.
通过作在昆虫生物学方面近五十年研究工作的体会.提出了组建昆虫系统生物学的目的性和可行性探索.拟以昆虫分类序列目、科、属、种为单元,将一些已知种类的有关生物学环节.一一列叙.编成《中国农林昆虫系统生物学手册》.再以目、科、属、种为主体,探求彼此间在生物学各环节间的共性和个性,分别加以比较、归纳和分析.作为这—分支学科的蘸本。  相似文献   
8.
混合土农药“七○五”、“七○七”等,是1970年在江西省奉新县和县农药厂工人、贫下中农一起试制成功的。后来在各地较大面积推广使用中又有了进展,现简介于下。  相似文献   
9.
了解农业害虫的发生动态,对制订防治规划,掌握防治的主动权,很有用处。根据在江西三十多年来的了解,将水稻害虫的发生动态,粗分为七种消长类型,加以概述: 1.历年危害严重,只年度间有起落。如三化螟,一向是省内的重要水稻害虫,解放前常年损失稻谷10—20%,严重年份达30—50%。1928年和1929年更是江西螟害最严重的年份。当时南昌郊区几十里宽的田里,几乎尽是白穗,损失很大。解放后,为害较重年份是1949—1950、1953、1956、1959、1961、1963—1964、1970—1971和1974—1975。其中,1964和1974年,是解放后两次特大发生年。大概趋势是:在六十年代以前,每二、三年大发生一次,1965年起出现较长时间  相似文献   
10.
章士美 《昆虫学报》1976,(2):173-177
利用诱杀田来防治水稻螟虫,把分散的螟蛾集中到小面积生长青嫩的水稻上来产卵,然后加以歼灭,是一项经济有效、值得提倡的防治措施。但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农业生产全部集体化以后,并且农药供应量能得到保证,使用技术已普遍为群众所掌握的今天,才有它的真正实践意义。本文将近年来在这方面所做过的一些工作和体会,作一简单归纳,供有关方面参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