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乌梢蛇幼蛇的人工饲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接棠  黄松 《蛇志》2001,13(1):78-80
乌梢蛇 ( Zaocysdhumnades)俗名 :乌风蛇、乌风梢、乌蛇 ,是游蛇科乌梢蛇属的一种无毒蛇。仅产于我国 ,广泛分布于华中、华东、华南及西南 1 8个省区。乌梢蛇是我国主要的食用蛇和药用蛇之一。制成蛇干 ,中医称“乌蛇”,有祛风、通络、定惊之功效。据《本草纲目》记载 ,乌梢蛇肉主治“诸风顽痹 ,皮肤不仁 ,风骚瘾疹 ,疥癣热毒 ,眉须脱落”等症。乌梢蛇胆有祛风、清热、化痰、明目功效 ,可治大风疠疾 ,木舌胀塞等。  长期以来 ,由于市场需求不断增大 ,大量的乌梢蛇被捕杀 ,野生数量日渐减少 ,虽有一些蛇场进行饲养 ,但大多数都是暂时存放…  相似文献   

2.
乌梢蛇的人工孵化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了提高乌梢蛇的人工繁殖率,更好地保护和利用乌梢蛇的自然资源。方法采用重复实验法、观察法和对比法等方法对乌梢蛇卵进行了人工孵化的研究。结果每年的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乌梢蛇的产卵高峰期,每次产卵数量为7~16枚(平均为11枚);最佳孵化温度为28~32℃,孵化环境的相对湿度为70%~85%,乌梢蛇的人工孵化率为75%6~100%,平均为83.84%。结论只要能满足乌梢蛇卵孵化温度和孵化环境的相对湿度等条件,就能够使乌梢蛇的人工孵化率平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3.
乌梢蛇的人工孵化与冬眠前的人工饲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室内人工孵化乌梢蛇卵16 7枚。平均卵重10 . 4 1g ,孵化出幼蛇14 2条,孵化率85 % ,其中11枚未受精,受精率93. 5 %。对幼蛇做了形体度量,挑选活泼健康的幼蛇98条,平均体重6 . 2 6±0 . 89g ,随机分成3组进行人工饲养,一组为群体饲养,另两组为单个饲养。开口饲料采用两种处理,一种是人工填喂瘦猪肉,另一种是饲喂活幼体泽蛙。饲养时间为冬眠前两个月。群体饲养组冬眠前平均增重率达4 0. 4 % ,单个饲养组平均增重率达4 6. 5 % ,未达差异显著(P >0 . 0 5 )。结果表明,活幼体泽蛙是乌梢蛇幼蛇良好的开口饲料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养蛇业的现状与发展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弘  卢开和 《蛇志》2004,16(4):5-9
目的探讨广东省蛇类养殖业的现状与发展的策略方法在全省范围内按各市县养殖场逐个进行实地考查,调查蛇类养殖场的分布、规模、面积、养殖技术和投资金额以及蛇的种类、数量、来源和贸易情况,分析蛇类养殖存在的问题和经营利用的可能性。并以表格的形式搜集各养蛇场的基础资料、近年来的养殖情况及意见和建议。结果3个养殖最成功的蛇场饲养的主要蛇种类有眼镜蛇、眼镜王蛇、滑鼠蛇、乌梢蛇,目前已基本上解决了蛇类养殖的难题,掌握了蛇类冬眠和管理等关键技术,蛇类存栏量都达到10万条以上,存栏的个体都在第三代以上;养殖成本明显下降,经济效益可观。结论眼镜蛇、眼镜王蛇、滑鼠蛇、乌梢蛇是人工养殖成功的种类,提出发展我国蛇类产业的具体措施和策略,为蛇类养殖产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输精管道结构与其功能之间的关系,该研究用一般光镜技术观察了乌梢蛇输精管道的显微结构及其年周期变化,并结合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雄激素受体(AR)、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芳香化酶(Ar)在输精管和精巢中精子细胞表达的相关性.为验证该文在乌梢蛇输精管中观察到的大量精子和圆球状结构,用一般光镜技术还观察了黑眉锦蛇(Elaphe taeniura)、赤链蛇(Dinodon rufozonatum)与虎斑颈槽蛇(Rhabdophis tigrina lateralis)的输精管道.结果表明,乌梢蛇的输精管道主要由输出小管、附睾管与输精管构成;8-10月输出小管中有精子,8月—翌年1月附睾管中有精子,全年(除7月外)输精管中有大量精子;在输精管内首次观察到由多个精子细胞构成的圆球状结构,该结构与精巢中精子细胞的AR、ER、PR和Ar累计光密度值之间分别无显著差异.由于在乌梢蛇、黑眉锦蛇及赤链蛇的输精管内圆球状结构均可见精子细胞变态形成精子.因此,建议将蛇类输精管内圆球状结构命名为生精小球(seminiferous spherule).该文认为,蛇类精巢是精子形成的主要部位,而输精管内的生精小球是精子形成的另一个部位;附睾与输精管均可以储存精子,但输精管是精子储存的主要器官.  相似文献   

6.
红脖游蛇(Rhabaophis subminiatus) 属游蛇科游蛇亚科,国内尚未把其归于毒蛇分类中[1].长期以来这种蛇一直被认为是无毒蛇.2001年我们报道红脖游蛇咬伤致中毒引起血液失凝、伤口流血不止的病人以后[2] ,引起大家的重视,并开展了相关课题研究.有研究[3]表明,该蛇是有毒蛇,被红脖游蛇咬伤的患者体内凝血系统被激活而继发纤溶亢进完全脱纤维蛋白状态的类DIC样血液学改变可持续1周以上[4].临床上见红脖游蛇咬伤病人有伤口出血难止,甚至全身出血倾向,但一般情况并不严重,很少出现循环功能不全及MODS,除非因出血不能止住,而引起出血性休克,或重要器官出血如脑出血而致死[3].2005年以后,我们又诊治了4例被该蛇所伤的中毒病例,均出现类DIC样综合征,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邱泉 《蛇志》2013,25(2):213-214
小叶三点金,别名斑鸠窝、辫子草、碎米柴、爬地香、哮灵草、小叶山绿豆,为豆科三蚂蝗属植物小叶三点金草[Desmodium microphyllum (Thunb.) DC.],以根及全草入药.小叶三点金的功能主治:健脾利湿,止咳平喘,解毒消肿.用于小儿疳积,黄疸,痢疾,咳嗽,哮喘,支气管炎;外用治疗毒蛇咬伤,痈疮溃烂,漆疮,痔疮.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通络、消炎止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在民间用于治疗尿路感染、糖尿病、泌尿系结石、慢性胃炎、慢性气管炎等症[1,2].现就其的化学成分研究及在蛇伤中的应用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人类学学报》2018,37(1):120-120
经过本刊编委的投票,下列4篇被评选为2017年度《人类学学报》优秀论文:·李法军.鲤鱼墩遗址史前人类行为模式的骨骼生物力学分析[J].人类学学报,2017,36(2):193-215·高星.人类起源与演化研究的共业:体质人类学、考古学与遗传学的交叉与整合[J].人类学学报,2017,36(1):131-140  相似文献   

9.
陈康德  羊梅兰 《蛇志》2004,16(3):39-41
蛇伤溃疡是国内外蛇伤防治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也是临床外科多年来的研究课题.治疗毒蛇咬伤,不仅要抢救生命,还要认真保护肢体的完整及功能.蛇伤后伤口感染或化脓,组织坏死,溃疡久治不愈引起的肢体畸形、残废,目前在国内外还是比较棘手的一大难题.我院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制成蛇创溃疡散.该药用于治疗376例蛇伤溃疡患者,治愈率达91.5%,总有效率为97.6%[1].由于该药的应用,使我院蛇伤后残肢率明显下降,使许多患者免除了截肢(终身残废)的痛苦.蛇创溃疡散的科研成果已被中国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研究院确认,为此谨就蛇伤溃疡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有关问题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黄松  汪文清 《蛇志》2006,18(3):213-213
冻疮是由于气候寒冷潮湿引起皮肤局部微循环障碍而发生的冬天常见皮肤病,复发率高,表现为局部皮肤呈紫红色水肿性不规则红斑,有灼热和瘙痒感,重者出现水泡、溃疡。目前治疗冻疮的药物较多,多数是以祖国的传统医药为主,以温通祛寒、活血化淤为原则。我们于2005年12月~2006年2月,应用黄山市蛇类科学研究所研制的,以混合蛇油为原料(以尖吻蝮、蝮蛇、眼镜蛇、乌梢蛇和王锦蛇)的蛇油冻疮膏治疗冻疮21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两种蛇消化道5-羟色胺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及比较   总被引:39,自引:7,他引:32  
应用5-羟色胺特异性抗血清,对眼镜蛇和乌梢蛇消化道含5-HT的内分泌细胞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定位和比较。5-HT细胞的形态在两种蛇中大致相同,消化道各部位都有呈圆形和长梭形(具胞突)的阳性细胞。食道和胃以圆形细胞为主,肠道段则以长梭形细胞为主。眼镜蛇5-HT细胞以十二指肠密度为最高,食道最低;乌梢蛇以幽门部密度为最高,直肠最低。肠道段两者分布特点相同,从十二指肠至直肠分布密度渐疏。本文还对两种蛇5-HT细胞分布型的原因、形态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纯蛇粉胶囊中乌梢蛇的薄层层析鉴别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熊学敏  曹珏 《蛇志》1998,10(4):5-6
目的用薄层层析和紫外分析方法对纯蛇粉胶囊中所含的乌梢蛇成分进行分析鉴别。方法以中药乌梢蛇作为对照品,以硅胶G铺板,在丙酮、乙醇、氨水和正丁醇、乙醇、氨水2个系统中分别展开,后置于紫外254nm下检视,同法作空白试验。结果在同一薄层色谱中,和对照品相同的位置上,显清晰分离很好的4个斑点,其中2个斑点呈强烈的荧光。空白阴性对照品无此斑点。结论该方法具有定性检查的鉴别意义,为制定纯蛇粉胶囊质量标准提供了实验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两种蛇Sox基因的PCR-SSCP分析 *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PCR技术,以特异扩增人SRY基因HMG-box保守区的一对引物,扩增了乌梢蛇和赤链蛇的Sox基因。结果 两种蛇雌雄个体与人一样,均能扩增出大小为220bp左右的基因片段。对扩增产物进行的SSCP分析发现两种蛇之间以及种内雌雄个体间单链迁移率略有差异,而与人有较大差异。本文为研究蛇类的性别决定机制及Sox基因的演化提供了分子生物学资料。  相似文献   

14.
蛇油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植飞  郑卫平 《蛇志》2004,16(1):67-70
蛇油为蛇科动物蛇的脂肪经炼制提取而成.蛇油的应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入药始见于<五十二病方>[1].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蛇油的功效:蛇脂"绵裹塞耳聋,亦傅肿毒",又"摩着物,皆透也".说明蛇油渗透力强,并且有消肿毒的作用.民间常用蛇油治疗冻疮、皲裂、湿疹及水火烫伤.现就蛇油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自1987年首次在美国发现以来[1],几年之内便席卷了北美洲和欧洲大陆[2],后蔓延至许多亚太国家和地区 [3,4].我国1995年首次暴发此病,该病在我国普遍存在,给我国养猪业的健康发展造成巨大障碍[5].目前国内外尚无理想防疫疫苗.当前用于预防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主要疫苗是弱毒苗和灭活疫苗.灭活疫苗免疫效果差,弱毒苗能提供较好的免疫保护,但毒力返强的几率相当高,这一点已在几年前丹麦等国因广泛使用弱毒苗而导致该病大暴发中得以证实[6].  相似文献   

16.
正"五脏应时"说是《黄帝内经》(简称《内经》)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学术观点.它的核心思想认为人体五脏功能活动与自然四时之间存在协调共振的变化规律.这也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向—《内经》"四时五脏阴阳"理论的文献、临床、实验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1].1"四时五脏阴阳"理论的概念与研究  相似文献   

17.
1.期刊文献:[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例:[1]Wang H,Bloom O,Zhang M,et al. HMG-1 as a late mediator of endotoxin lethality in mice[J]. Science,1999,285(5425):248-251.2.专著文献:[序号]作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M图书、S标准、C会议论文集、D学位论文等).版本项(第1版可省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例:[1]余敏.出版集团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1:179-193.  相似文献   

18.
蛇用人工配合饲料的制备和使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荷超  李有源  李兴翠 《蛇志》2003,15(1):64-65
蛇类养殖成功 ,获得较大效益的关键有四点 :一是选择和驯化适合养殖的优良蛇种 ;二是科学的饲养方法 ;三是要有效防治蛇病虫害的良药 ;四是有较好的人工配合饲料及其科学的使用方法。目前 ,前 3个问题已经有较多的经验报道 ,本文探讨蛇用人工配合饲料的制备和使用。下面以王锦蛇的人工配合饲料为例加以说明。该方法也适合于喂养蟒蛇、滑鼠蛇 (水律蛇 )、虎尾蛇 (棕黑锦蛇 )、黑眉锦蛇、乌梢蛇等。1 王锦蛇的野外食性  王锦蛇适应性强 ,是广温、广食性蛇 ,分布地区广、肉质好、个体大、生长快的无毒蛇 ,最大个体达 6kg以上 ,它的养殖目前…  相似文献   

19.
几种游蛇的Cytb基因片段序列分析及其演化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义权  周开亚 《动物学报》1999,45(3):332-338
分别从蛇类药材和冷冻保存的新鲜蛇类肌内标本中提取DNA,经PCR扩增出12种蛇共25个样品的Cytb基因片段,并用银染测序的方法对DNA序列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用MEGA软件重建的系统发生树表明,研究的11种游蛇科蛇类可以分为3组;第一级来赤链蛇和水赤链游蛇,第二组为乌梢蛇和灰鼠蛇,第三组为锦蛇属的蛇,它们与第二组较近,锦蛇属是一高芳分化的属,该组至少可分为两类,一类包括百花锦蛇和黑眉锦蛇,另一  相似文献   

20.
<正>1.期刊文献:[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例:[1]Wang H,Bloom O,Zhang M,et al.HMG-1 as a late mediator of endotoxin lethality in mice[J].Science,1999,285(5425):248-251.2.专著文献:[序号]作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M图书、S标准、C会议论文集、D学位论文等).版本项(第1版可省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例:[1]余敏.出版集团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1:179-1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