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沼虾输精管的结构及其在精荚形成中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光镜和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日本沼虾输精管的结构及其在精荚形成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日本沼虾输精管从形态结构上可分为近端输精管、卷曲输精管、远端输精管和膨大的远端输精管四部分。各部分的管壁皆由分泌上皮、基膜、肌肉层和结缔组织构成,其中分泌上皮包括高度明显不同的低柱状上皮和高拄状上皮两部分。输精管各部分管腔内含有处于不同形成阶段的精荚。进入近端输精管内的精子被支撑在一种嗜酸性基质中。近端输精管的分泌物主要帮助形成精子团,同时形成精荚壁的极小部分。卷曲和远端输精管分泌形成精荚壁的绝大部分,其分泌物由细胞顶端通过外排作用和顶泌机制分泌产生。膨大的远端输精管具有贮存精荚的作用,其分泌上皮也通过外排作用和顶泌机制产生分泌物包裹在已基本形成的精荚外侧,管壁肌肉层在雌雄交配时将管腔内的精荚切割成适宜长度并排出体外。    相似文献   

2.
东方扁虾雄性生殖系统的解剖学和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东方扁虾雄性生殖系统由精巢、输精管及雄性生殖孔三部分组成,输精管可分为前、中、后三段。精巢由卷绕的前、后收集管及持靠其上的许多生精腺囊所组成。同一腺囊内的精细胞发生基本同步,而不同腺囊内则可以不同步。收集管的主要功能是将精细胞团输送至输精管。精荚在输粗管内运行时一直进行着精子的形成过程,直至精子成熟。位于输精管末段不肌层外的索带状细胞团被认为是造雄腺。  相似文献   

3.
长蛸生殖系统的形态学与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运用解剖学和组织学方法对长蛸(Octopus variabilis)生殖系统的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蛸雌雄异体并异形,雄性右侧第三腕茎化.长蛸雌性生殖系统由一个卵巢、成对的输卵管及输卵管腺组成.卵巢壁上发出一条线状具分支的生殖索,米粒状的滤泡以卵柄连接至生殖索上.每个滤泡是由单层滤泡细胞围绕着一个卵母细胞构成.输卵管形成丰富的纵行褶皱,黏膜上皮具有纤毛.输卵管腺含有两种类型腺细胞.雄性生殖系统包括精巢、输精管前段、储精囊、摄护腺、盲囊、输精管后段和精荚囊.精巢内部被结缔组织分隔成许多精小叶,精原细胞由小叶壁中的生殖上皮产生,并向小叶腔中逐步分化成精子.输精管前段、盲囊和摄护腺所分泌的黏液物质共同参与精荚的形成.储精囊和输精管后段形成较多的纵行褶皱,输精管后段上皮游离面的纤毛可运输生殖细胞.精荚囊的作用则是贮存精荚,囊壁中的平滑肌利于长蛸交配时精荚的排出.  相似文献   

4.
运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和细胞化学方法对秀丽虾精子进行了形态和超微结构研究,结是要发现,秀丽白虾精荚中有形似外翻状的成熟精子,精子主体部凸面伸长约6-7um的单个棘突,主体部基部为非电子致密的均匀核,核膜呈半解体状态,帽状体中有约20根放射状纤丝和大量内含电子致密基质的膜泡,棘突和帽状构成顶体复合体,成熟精子中未发现中心体。  相似文献   

5.
日本沼虾精子的形态和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电子显微镜技术结合细胞化学方法对日本沼虾精子进行子形态和超微结构研究。结果显示,日本沼虾精子琪似外翻的伞状,无鞭毛,不运动的精子主要由前端棘突,中间帽状体和后主体部分组成,精子的核属非浓缩型,内布许多絮状物质,外无核膜包被,呈Feulgen阳性反应,位于后主体部内;中间帽状体的细胞质内含有一对中心粒和15-20根放射状排列的纤丝,纤丝在帽状体凸面中央汇聚并延伸成精子的棘突,棘突和放射状纤丝皆具  相似文献   

6.
东海三疣梭子蟹纳精囊形态结构与内含物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2006年通过定期采样,对东海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纳精囊的形态、组织结构、内含物及相应卵巢的发育状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交配前期,4~6月份,纳精囊囊壁较薄,背腹囊腔分离;随后囊壁皱缩(7~9月份),背部囊壁上皮出现分泌层;最后囊壁增厚,单层多核柱状细胞消失,腔内只含琥珀色胶状物质.交配期(10~11月份),囊腔膨大,囊壁变薄.背部近交接处出现"凸"或"丁"字型突起;相应地,腹囊腔内亦出现含角质层褶皱.精子塞是三疣梭子蟹成功交配的特征,是雌雄梭子蟹共同作用的产物,由雄性基质、雌性分泌物、精子塞不定部分和精子塞半透明部分4种物质组成;精荚仅存于雄性基质中.三疣梭子蟹的精子塞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内消失殆尽,并不能保护和滋养精子.背部突起对调控纳精囊容积起主要作用,其形成与消退与精荚运输关系密切.交配后期(12月至翌年3月),纳精囊皱缩完全;裂解完全的精荚在背腹囊腔交接处集中,最后贮藏在腹囊腔内,为后续受精做好准备.纳精囊与卵巢关系紧密,进化上可能有重要意义.纳精囊与卵巢发育相联系,可以更好地反映三疣梭子蟹的资源动态.  相似文献   

7.
对成年日本新糠虾(Neomysis japonica)雄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特征和组织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日本新糠虾雄性生殖系统由精巢、输精管和交接器组成,整体似“n”形。精巢左右对称,由一条“n”形的精索和其外侧延伸形成的19~21个精母细胞囊及与之相连的19~21个精子细胞袋组成,精子细胞袋位于精母细胞囊背部偏外侧的位置,通过一个短窄的通道与输精管相连。输精管是一个“n”形的管子,位于精索的背面,其前段连着精巢,后段逐渐变细,直至第8胸节向腹部弯曲变得更细,随后膨大形成壶腹,壶腹向后通入交接器中并在末端膨大。交接器位于身体的腹中线附近,其壁由外层的角膜层和内层的上皮细胞层组成,具有防御和保护功能;其内的肌肉层加厚,外层为环肌层,内层为纵肌层。从精索,经精母细胞囊,到精子细胞袋依次分布着不同发育阶段的精细胞。成熟精子有头部和尾部两部分,头部较短,尾部相当长,且头尾之间有一个15°的转角。精子呈簇分布形成精子束,精子束通过精子细胞袋与输精管间的通道被输送到输精管中,并沿输精管向交接器运输。  相似文献   

8.
利用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及透射电镜技术观察研究了嘉庚蛸精子形成过程中微管的分布特征及其作用。结果表明,精细胞早期,核呈圆形或卵圆形,核内染色质由团块状趋向颗粒状均布、或部分凝集成絮状,核周无微管套结构、且微管不均匀分布;精细胞中期,核呈橄榄形,核内染色质呈颗粒状或絮状,微管在核周均匀分布、形成微管套;精细胞后期,核呈长梭形,核内染色质呈纤维状,微管套紧贴核周;未成熟精子,核呈长柱状,核内染色质致密均布,微管套仍紧密围绕核周;成熟精子,核周微管结构消失。嘉庚蛸精子形成过程中微管结构有一个动态变化过程,我们认为,微管套可能在核的形态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于微管套只在精细胞核形变过程中存在和起作用,因此,微管套可能通过特殊的途径参与核内染色质的浓缩。  相似文献   

9.
邱高峰  堵南山 《动物学报》1996,42(4):349-354
运用电镜和细胞化学技术研究了日本沼虾精子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日本沼虾精子属无鞭毛精子,为单一棘突型,呈图钉样,由主体和棘突构成;主体部分为帽状体,精核和细胞质带。帽状体由约20根辐射状纤丝组成,纤丝上具横纹,并汇合帽状基部,由此向后延伸形成棘突。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输精管道结构与其功能之间的关系,该研究用一般光镜技术观察了乌梢蛇输精管道的显微结构及其年周期变化,并结合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雄激素受体(AR)、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芳香化酶(Ar)在输精管和精巢中精子细胞表达的相关性.为验证该文在乌梢蛇输精管中观察到的大量精子和圆球状结构,用一般光镜技术还观察了黑眉锦蛇(Elaphe taeniura)、赤链蛇(Dinodon rufozonatum)与虎斑颈槽蛇(Rhabdophis tigrina lateralis)的输精管道.结果表明,乌梢蛇的输精管道主要由输出小管、附睾管与输精管构成;8-10月输出小管中有精子,8月—翌年1月附睾管中有精子,全年(除7月外)输精管中有大量精子;在输精管内首次观察到由多个精子细胞构成的圆球状结构,该结构与精巢中精子细胞的AR、ER、PR和Ar累计光密度值之间分别无显著差异.由于在乌梢蛇、黑眉锦蛇及赤链蛇的输精管内圆球状结构均可见精子细胞变态形成精子.因此,建议将蛇类输精管内圆球状结构命名为生精小球(seminiferous spherule).该文认为,蛇类精巢是精子形成的主要部位,而输精管内的生精小球是精子形成的另一个部位;附睾与输精管均可以储存精子,但输精管是精子储存的主要器官.  相似文献   

11.
应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拟目乌贼(Sepia lycidas)精子的发生过程和超微结构。结果表明,精子发生经历了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和成熟精子5个阶段,其中精细胞可以分为Ⅰ、Ⅱ、Ⅲ、Ⅳ、Ⅴ5个时期,精细胞Ⅱ期又可分为前期和后期。细胞核经历了一个横向收缩、纵向拉长的过程,由圆形或椭圆形,变为不规则的纺锤形、稍弯曲的长柱形;核内染色质由絮状,变为絮块状、致密颗粒状、细纤维状、粗纤维状和片层状,直至高电子密度均质状;顶体由圆形,变为头盔形、圆锥形、倒"U"字形,直至子弹头形;线粒体由空泡状经过融合和迁移,变为内嵴丰富的椭球形,形成不完全包围鞭毛的线粒体距。成熟精子全长101.28μm,由头部和尾部组成,头部呈长辣椒状,长7.73μm,宽1.51μm,由顶体和细胞核组成;尾部细长,为93.18μm,为典型的"9+2"结构,由中段、主段和末段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2.
东方扁虾精子发生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电镜技术研究了东方扁虾(Thenus orientalis)精子发生的全过程,精原细胞呈椭圆形,其染色质分布较均匀,线粒体集中于细胞一端形成“线粒体区”。初级精母细胞较大,染色质凝聚成块,次级精母细胞核质间常出现大的囊泡,胞质内囊泡丰富而线粒体数量却明显减少,早期精细胞核发生极化、解聚,部分胞质被抛弃。中期精细胞外观呈金字塔形,分为三区;正在形成的顶体位于塔顶,核位于塔基部,居间的细胞质基质内富含膜复合物,后期精细胞顶体进一步分化。形成顶体帽和内、外顶体物质等三个结构组份。成熟精子核呈盘状或碗状,具有5-6条内部充满微管的辐射臂。  相似文献   

13.
罗氏沼虾精子棘状部的结构生化组成和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探讨了罗氏沼虾精子棘状部的组成,生化成分和受精时所起的作用。棘状部主要由具周期性横纹的纤丝组成,在近尖端横切面的中央有絮状颗粒存在。棘状部Feulgen反应呈阴性,不含核物质,而HgBpB反应呈强阳性,蛋白质含量很高。  相似文献   

14.
蕨类植物海金沙(LygodiumJaponicum(Thunb.)Sw.)的游动精子发育过程中,生毛体在精母细胞的细胞质中出现,它是直径为0.5-0.6μm的椭球体,其结构紧密,由辐射排列的具轮辐结构的管状亚单位和无定形基质组成。大量微管从生毛体伸向细胞质。随着精细胞的发育,生毛体结构变得松散,亚单位分化形成的中心粒彼此分开扩散到外围,中心为无定形物质。伴随着中心粒的分化,多层结构出现,一端与无定形基质相连。多层结构由外侧的微管带及内侧的片层组成,形成后与一线粒体相连,移向靠近核的位置,并正对着核上出现凹点。研究发现在精原细胞后期出现一团絮状结构,为无定形基质,其中有深染色的小管状结构分布,同时可见微管从絮状结构边缘伸出,这一絮状结构可能与生毛体的产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池塘养殖是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的主要养殖方式,但关于池塘养殖三疣梭子蟹雄体的生长和性腺发育规律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定点连续采样,首先系统研究池塘养殖过程中三疣梭子蟹雄体的生长和成熟雄体生殖系统的外观及组成的变化,其次研究池塘养殖三疣梭子蟹雄体性腺发育过程中性腺各部分组织学特征及其指数的变化,以及不同月份雄体性腺发育的情况和比例。结果表明:(1)三疣梭子蟹雄体的体重和壳宽增长率及特定增长率均在8月份最高,且体重与壳宽呈显著正相关关系。(2)三疣梭子蟹成熟雄体的生殖系统由体外(阴茎、交接器)和体内(精巢、输精管)两部分构成。(3)根据精巢和输精管的外观、组织学特征及其指数的变化,可将三疣梭子蟹雄体性腺发育分为3期。精子发生期,即精巢内主要细胞类型是精原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精巢指数为0.07%~0.16%,此时输精管呈透明状,肉眼很难发现;精荚形成期,精巢内主要细胞类型为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精巢指数为0.10%~0.51%,输精管内有大量精荚和分泌物,输精管指数为0.01%~0.41%;成熟期,精巢内主要细胞类型是精子细胞和成熟精子,精巢指数为0.10%~0.41%,输精管进一步膨大,输精管指数为0.20%~0.65%。(4)在雄体性腺发育期间,性腺指数和输精管指数呈显著上升趋势,而精巢指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统计分析发现性腺指数与肝胰腺指数无明显的相关性。(5)池塘养殖雄体性腺发育不同步,7月份主要处于精子发生期,8月底,有76%的雄体性腺发育达到精荚形成期,至9月底,达到成熟期雄体的比例为47%,此后雄体性腺发育趋于成熟,10月中下旬至12月份池塘养殖雄体均主要处于成熟期。  相似文献   

16.
褶纹冠蚌精子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光镜和透射电镜研究结果表明:褶纹冠蚌精子发生是非同步的,精子发生经历了一系列重要的形态和结构变化,主要包括:核逐步延长、染色质浓缩、线粒体逐渐发达与融合、胞质消除以及鞭毛的形成。精原细胞胞质中含有许多致密的轴纤丝,它们后来形成鞭毛轴丝。精母细胞质中含有线粒体、中心粒、内质网和电子透明的囊泡。精细胞分化为4个时期。成熟精子属原始类型,由头部、中段和尾部三部分组成。多核结构和细胞间桥自始至终存在于精子  相似文献   

17.
应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拟目乌贼(Sepia lycidas)精子的发生过程和超微结构。结果表明,精子发生经历了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和成熟精子五个阶段,其中精细胞可以分为Ⅰ、Ⅱ、Ⅲ、Ⅳ、Ⅴ五个时期,精细胞Ⅱ期又可分为前期和后期。细胞核经历了一个横向收缩、纵向拉长的过程,由圆形或椭圆形,变为不规则的纺锤形、稍弯曲的长柱形;核内染色质由絮状,变为絮块状、致密颗粒状、细纤维状、粗纤维状和片层状,直至高电子密度均质状;顶体由圆形,变为头盔形、圆锥形、倒“U”字形,直至子弹头形;线粒体由空泡状经过融合和迁移,变为内嵴丰富的鸡冠状,形成不完全包围鞭毛的线粒体距。成熟精子全长101.28μm,由头部和尾部组成,头部为稍弯曲的长柱形,长7.73μm,宽1.51μm,由顶体和细胞核组成;尾部细长,为93.18μm,为典型的“9 2”结构,由中段、主段和末段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8.
中华绒螯蟹精荚分级分离及其蛋白组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精荚进行分级分离,获得的精液、精荚基质和精子等不同组分,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对其可溶性蛋白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中华绒螯蟹精荚的各个组分均含有其特定的蛋白谱带。经糖蛋白特异染色发现,精液中含3种糖蛋白,精荚基质中含2种糖蛋白。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可口革囊星虫(Phascolosoma esculenta)精子发生过程及结构上的特殊性,用显微及亚显微技术研究了可口革囊星虫的精子发生和精子结构。可口革囊星虫的精巢位于收吻肌基部,为一曲折的带状组织。成熟精巢内可观察到精原细胞、精母细胞以及精细胞等各阶段的生精细胞。在精子形成早期,很多精细胞脱离精巢,以精细胞团的形式掉落到体腔中。精细胞团内的精细胞同步发育为精子后,脱离精子团进入肾管。成熟精子由头部和尾部组成。头部由钟形顶体与鼓形细胞核构成。顶体后段下包于精核的前端。顶体分内、中、外三层,外层有横隔;顶体下腔内有颗粒状物质不均匀分布,中央有一束丝状纤维组成的顶体棒。核物质电子密度高,核内含空泡。无核前窝,具浅的核后窝。尾部分中段和末段,中段由6个(偶见5个或7个)线粒体围绕近、远端中心粒构成;末段细长鞭状,由轴丝及包绕轴丝的质膜组成,轴丝为典型的"9 2"结构。分析认为:可口革囊星虫精子发生过程以及超微结构上存在特殊的结构与机制:①精细胞团保证了精子形成的同步性;②顶体后段下包于精核的前端使精子头部小而灵巧,利于快速运动;③顶体的横隔使精子顶体的牢固性增强,确保受精时顶体反应的正常进行;④中段较多的线粒体使精子具有更强的环境适应性,有利于有效的受精。  相似文献   

20.
黑脊倒刺鲃精巢结构和精子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研究了黑脊倒刺鲃精巢的组织结构和精子发生过程。精巢属于小叶型,由精小叶、小叶间质、壶腹腔和输出管构成。精小叶由各期生精细胞和支持细胞构成。除初级精原细胞以外的各期生精细胞和支持细胞组成了精小囊。每一精小囊中的生精细胞发育同步。成熟的精子从精小囊中释放出来,进入小叶腔中。在精巢的腹侧,小叶腔与壶腹腔连接。在壶腹腔的外侧,有一条与壶腹腔平行的输出管。壶腹腔与输出管相通。在壶腹腔和输出管中都充满精子。精巢的后端与贮精囊相连。贮精囊中充满形状不规则的腔隙。腔隙中有精子分布。输出管从精巢延伸出来,进入贮精囊中,位于贮精囊的一侧。左右两个贮精囊通向一条共同的输精管。输精管上皮具有分泌功能。精子发生在精小叶中进行。精子发生经历了初级精原细胞、次级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阶段。精子细胞经过精子形成过程,形成精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