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引起婴儿和儿童呼吸道疾病的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尤其在早产婴儿、性心性心脏病患儿以及免疫缺陷的婴儿和儿童中易发生严重怀RSV感染。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呼吸道合胞病毒--静脉用免疫球蛋白(RSV-IGIV)的使用对RSV感染有一定的预防、治疗作用。本文介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婴幼儿最主要的下呼吸道病毒病原,对于RSV的预防和治疗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文讨论了RSV预防和治疗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以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沈阳地区婴幼儿RSV感染的病原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查明冬春季沈阳地区婴幼儿RSV感染流行情况.采用APAAP法和IFA法对65例临床诊断为急性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婴幼儿进行了检查.在RSV感染的高发季节由RSV引起婴幼儿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阳性率为44.60%(29/65),0~6个月婴幼儿感染率最高,为74.07%(20/27),并有明显的喘息倾向.以上结果表明RSV仍是引起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特别是肺炎和毛细支气管炎的重要病原体,沈阳地区仍有流行.为防止和控制RSV的流行及为RSV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流感病毒通过感染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而入侵机体,呼吸道黏膜是机体最先接触大量病毒、细菌等吸入抗原的部位。呼吸道黏膜既可以在黏膜局部又可以引起全身对病原体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应答。近年来,随着呼吸道黏膜免疫疫苗的发展,诱导呼吸道黏膜的防御机制得到进一步深入研究。黏膜免疫分子、细胞在其中的作用逐步明确,又为黏膜免疫疫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将从呼吸道黏膜免疫角度论述流感病毒呼吸道免疫防御机制及其滴鼻疫苗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全球范围内人类疾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绝大部分是由呼吸道病毒所引起的。建立切实有效的实验室诊断技术,对于呼吸道病毒的防御和控制至关重要。以核酸为检测目的的分子诊断法,因其快速、简便、高通量、高灵敏度及高特异性,成为新一代呼吸道病毒检测的金标准。简要综述了呼吸道病毒感染核酸检测技术及其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6.
7.
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了解老年人院内呼吸道感染与非老年人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方法 回顾性调查1998年1月至12月老年人院内呼吸道感染(老年组)的285份痰标本和同时期非老年人呼吸道感染(非老年组,含门诊和住院)的1192份痰标本的培养情况。结果 老年组阳性率为89.1%(254/285),其中22份标本为混合感染,共检出病原菌276株,以非发酵菌占绝对优势(97.8%);非老年组阳性率为40.3%(480/1192),病原菌无明显集中趋势,非发酵菌28.3%,肠杆菌科23.8%,革兰阳性菌25.0%,真菌22.9%。结论 老年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X^2=219.6,P〈0.005),病原菌以非发酵菌为主,非老年组病原菌各科细菌所占比例无明显差异,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条件致病菌。  相似文献   

8.
呼吸道病毒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呼吸道上皮细胞是机体防御呼吸道病毒和细菌等外来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因此建立呼吸道上皮细胞体外分化模型,为研究呼吸系统疾病发病机理、筛选有效的治疗药物奠定基础。本文主要介绍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原代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呼吸道病毒和呼吸系统疾病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肖雪林  张桂兰 《蛇志》1997,9(3):78-78
昏迷病人的呼吸道处理肖雪林张桂兰桂林市人民医院桂林541002维持畅通的呼吸道是护理昏迷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呼吸道畅通程度可因正常肌张力丧失或者来自口腔、鼻腔、食道、胃内容物污染性梗阻而减损[1]。而这些因素引起的呼吸道梗阻,得不到及时处理,就会发生...  相似文献   

10.
11.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引起严重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尽管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努力,至今仍未有安全有效的RSV疫苗上市。近年来在RSV F蛋白结构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新一代RSV疫苗的开发提供了新方向,同时更多的采用不同技术、或针对不同人群的RSV侯选疫苗也在迅速发展,尤其是针对婴幼儿及老年人的RSV侯选苗已有60多种在研究中,大部分已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18种侯选苗已进入临床试验。我们简要介绍RSV疫苗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检测2011-2021年期间住院患儿血清中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抗体IgM,分析并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定性检测患儿血清中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抗体IgM,采用卡方检验对不同年份、性别、年龄及季节的感染率进行分析。结果:呼吸道合胞病毒总感染率为4.3%,每年女性患儿比男性患儿感染率高,性别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在不同年龄段上,从2011-2014年及2020年,RSV感染率主要集中在0-8岁之间,随着年龄增长,住院患儿几乎没有感染RSV。从2015-2019年,0-13岁基本上每个年龄里都有RSV的感染;在2021年,RSV感染率主要是1-3岁。在每年的四季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率各不相同,一般在冬季感染率较高,依次是春季、秋季和夏季,各个季节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可引起儿童毛细支气管炎,是引起儿童哮喘的重要原因,并且可加重哮喘的症状,掌握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病学特征,有助于了解儿童感染特点,有利于儿童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3.
205例小儿科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河源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4年1~12月收治的205例小儿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病原学诊断及药敏结果等临床资料。结果 最常见的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35)、肺炎克雷伯菌(32)、不动杆菌(18)、肺炎链球菌(18)、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8)、铜绿假单胞菌(15)、金黄色葡萄球菌(12)、霉菌(8)、化脓链球菌(7)、流感杆菌(5)、其他革兰阴性杆菌(5);对所有的革兰阴性杆菌,抗菌活性最高的是亚胺培南(94.3%),其次是左氧沙星(83.8%)、环丙沙星(76.2%);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为99%,庆大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唑啉、头孢噻肟和头孢他啶的敏感性 分别为60%,58.2%,55.6%,52.7%和51.6%: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活性最高是亚胺培南(87%)、左氧沙星(85%);葡萄球菌对青霉索的耐药率达100%,对红霉素的耐药率在70%以上;耐苯唑西林凝固阴性葡萄球菌(56%),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42%);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普遍敏感达100%,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链球菌。结论 肠杆菌科细菌、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是河源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亚胺培南、左氧沙星和万古霉素,分别对肠杆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葡萄球菌保持很高的敏感性,氨苄西林、青霉素对肺炎链球菌保持很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268例难治性下呼吸感染的细菌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本组268例难治性呼吸道感染病人标本培养结果分析,阳性246例占91.8%,有154例检出厌氧菌,占57%,104例检出需氧菌,占39%,混合感染133例,占50%,试验结果证实,厌氧菌感染在难治性下呼吸道感染病例中占了很大比例,这一结果为难治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呼吸道感染儿童呼吸道病毒病原学检出情况及其流行规律,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28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患儿呼吸道分泌物中呼吸道病毒的检出情况,并分析呼吸道感染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与年龄、季节、疾病类型的关系。结果:28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共检出98份阳性标本,阳性率为35.00%,其中有2份标本中检出2种病毒感染,混合感染阳性率为0.71%;在所有病毒类型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病毒感染阳性率最高。1岁患儿的病毒感染阳性率最高,与其他年龄段病毒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道感染患儿春季、冬季的病毒感染阳性率明显高于夏季、秋季(P0.05)。不同呼吸道感染疾病类型患儿病毒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喘息性肺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患儿病毒感染阳性率较高。结论:RSV是呼吸道感染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主要致病病原体,1岁的婴幼儿较易感染,春季、冬季为其高发季节,且以肺炎、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性肺炎患儿的病毒感染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17.
呼吸道合胞病毒与哮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流行病学资料统计,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与哮喘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大部分RSV感染病儿数年后出现哮喘症状,且RSV感染可存在于哮喘的各种不同时期中,故可能是哮喘的诱发和加重因素。其致病机制可能与RSV特异性IgE诱导的I型变态反庆,组胺释放因子和嗜酸性粒细胞正性蛋白等细胞因子,组胺等炎性介质的释放以及RSV对上皮的直接毒性等有关。  相似文献   

18.
呼吸系统疾病影响着全世界数百万人,主要病变发生在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病变轻者多咳嗽、胸痛,重者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呼吸衰竭,可造成多种并发症,导致患者严重残疾甚至死亡。治疗性抗体的临床使用为肺癌、哮喘以及各类呼吸道传染病等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目前已有数十种抗体(antibodies,Abs)获得市场批准,而且还有更多的抗体药物正在临床开发中。这些Abs中的大多数是针对哮喘、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特发性肺纤维化以及呼吸道传染病等疾病。其中,呼吸道传染病的爆发具有传播迅猛、传染性强的特点,常引发全球关注,如当下肆虐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针对呼吸道传染病的多种Abs为其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策略。基于此,综述了已获准和正在临床开发的适用于治疗呼吸道传染病的Abs,通过综述抗体治疗的分子机制、优势和发展趋势,以期为呼吸道传染病治疗中抗体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小鼠模型系统中,应用ELISA和~(125)IUdR释放试验分别研究抗呼吸道合胞病毒免疫核糖核酸(RSV—i—RNA)诱生血清特异性抗体活性和以细胞毒活性为指标检测其增强细胞免疫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RSV-i-RNA能诱生血清特异性抗体和提高鼠脾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且明显高于正常核糖核酸对照组。 RSV-i-RNA的上述作用可被RNase所阻断,但不受DNase和Pronase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Deng J  Zhu RN  Qian Y  Sun Y  Zhao LQ  Wang F  Wu H  Shan MN  Deji MD 《病毒学报》2012,28(2):97-102
本研究为了解西藏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及基因型别。首先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2011年4~7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病房因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鼻咽分泌物标本中7种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及人类偏肺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hMPV)的抗原。然后对RSV抗原阳性的标本分别提取RNA,用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法(Nest-PCR)确定RSV型别,同时用实时荧光PCR(Real-Time PCR)方法进行验证。再通过对G蛋白基因PCR扩增产物序列测定确定RSV的基因型。通过与GenBank中不同地区RSV分离株的G蛋白基因序列比对,了解西藏地区RSV G蛋白的结构特点及变异情况。结果表明,从167例标本中检测出呼吸道病毒抗原阳性的为65例,总阳性率为38.9%(65/167),其中RSV 45例,占阳性标本的69.2%(45/65),对其中42例RSV阳性标本进行了PCR分型,其中40例为A亚型,2例为B亚型。对7株A亚型RSV G蛋白基因PCR产物测序结果显示,全部为GA2基因型。西藏RSV与RSV原型株A2株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0.7%~91.8%,氨基酸的同源性只有86.5%~87.2%。氨基酸的变异主要集中在胞外区一个高度保守序列的两端。7株西藏A亚型RSV G蛋白的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中不同的RSV分离株相比同源性为90.7%~91.8%。西藏地区2011年春季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病原主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A亚型是2011年西藏地区的流行优势型别,其G蛋白胞外区基因具有较高的变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