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及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到2014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自身免疫性肝炎及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6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34例,对照组进行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组联合熊去氧胆酸和异甘草酸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34例患者有效率88.2%,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52.9%,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联合异甘草酸镁和熊去氧胆酸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及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有良好效果,治疗可起到抗炎、调节免疫作用,改善患者肝功能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2.
贝飞达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贝飞达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临床疗效,为合理应用贝飞达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60例1个月~2岁的迁延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把他们随机分为贝飞达组和常规组。另30例1个月-2岁的健康儿作为对照组;3组均进行治疗前后粪便中的4种常驻的正常菌群的测定和60例迁廷性腹泻患儿疗效、住院时间及费用的观察。结果贝飞达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且住院时间及费用也明显减少。治疗前60例迁延性腹泻患儿的粪便菌群中双歧杆菌、乳杆菌明显减少,肠球菌、肠杆菌增加,与健康同龄儿比t〈0.05,治疗后贝飞达组粪便菌群中的4种菌群数比常规组增加明显结论贝飞达具有调整肠道菌群失调的作用,从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90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分别测定应用肠疗和贝飞达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数量和红细胞粘附率、红细胞CR1分子数量及临床疗效评价指标,并进行比较。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常规治疗加肠疗、常规治疗加肠疗与贝飞达3个治疗组(各30例)。分析患者治疗前后血液生化指标和肠道菌群数量及红细胞粘附率、红细胞CR1分子数量,并观察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红细胞粘附肿瘤功能及红细胞CR1分子数量明显下降(P〈0.01);应用微生态调节剂组患者的肝功能恢复程度及临床症状的改善好于常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加肠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结肠治疗机治疗联合微生态调节剂贝飞达可以有效改善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肠道菌群失调,提高患者红细胞粘附率及红细胞CR1分子数量,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与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临床表现存在相似性,因而不易鉴别及诊断。本研究对免疫球蛋白在PBC和AIH中的表达情况进行比较并分析其意义,为两种疾病的鉴别和诊断积累临床资料。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20例作为PBC组,另选取20例同期入院治疗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作为AIH组。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患者病变组织中免疫球蛋白IgM和IgG的表达水平,比较两组细胞的阳性表达率,并对阳性细胞含量进行评分。结果:PBC组:17例患者显示IgM阳性(85%),3例患者显示IgG阳性(15%),IgM与IgG比值1,IgM评分为3.2±0.8,IgG评分为1.5±0.6;AIH组:18例患者显示IgG阳性(90%),2例患者显示IgM阳性(10%),IgM与IgG比值1,IgM评分为1.2±0.7,IgG评分为2.4±0.9。PBC组的IgM评分明显高于AIH组,而AIH组的IgG评分则明显高于PB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IgG和IgM的表达水平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鉴别两种疾病的依据之一,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贝飞达在治疗慢性肝病患者时,对血清HA、NL、IV-C及TNF-α的影响。方法血清HA、LN、IV-及TNF-α检测采用放免法。结果60例肝功能减退者,经3个月贝飞达治疗与对照组比较。HA、LN、IV-C及TNF-α值下降水平平均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应用微生态调节剂贝飞达对慢性肝病患者进行抗纤维化治疗。通过调整肠道菌群失调。控制内毒素血症,可以降低血清HA、LN、IV-C及TNF-α水平,从而达到预防和控制纤维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肝活检检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病理分期,并对比血生化、自身抗体等指标进一步明确各期的生化特点,便于指导临床。方法所有患者采静脉血检查肝功,自身抗体,免疫球蛋白,所有患者进行肝脏活检,分析其肝脏病理分期。结果 43例患者血清抗线粒体抗体(AMA)及AMA-M2阳性为31例(72.1%)。27例(62.8%)ANA阳性,37例(86.1%)患者血清IgM水平升高。均有肝功能指标的明显异常,以GGT及ALP升高最明显。结论对胆酶增高而原因未明的肝病患者,早期自身免疫抗体及肝脏病理检查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诊断及治疗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于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9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之后对照组患者采用通胆汤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熊去氧胆酸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根据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完全反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肝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组织相容性抗Ⅱ类HLA-DRB71等位基因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人群的相关性。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95例,健康人群203例,分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组与健康人群组,皆予以序列特异性引物PCR分析,对两组的等位基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组DRB71*07基因频率为36.84%,高于健康人群组13.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组其他基因低于健康人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RB71*07 OR值是2.67,表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组DRB71*07阳性率与健康人群组相比较,是其2.67倍,比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易感性与DRB71*0701高度相关。结论:中国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可能同DRB71*0701较易感染有密切关系,为其临床的治疗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是一种以胆汁淤积及慢性非化脓性破坏性胆管炎为特点的自身免疫介导的慢性肝脏病。熊去氧胆酸(UDCA)作为PBC患者的首选治疗药物可使患者的生化指标、存活指标以及组织学等都得以改善。尽管如此,PBC的治疗仍是临床医师的一大难题,大约40%的PBC患者对UDCA的治疗仅获得了不完全应答,而肝移植则为晚期PBC患者治疗之首选。本文简要介绍近些年治疗PBC药物的新进展,包括熊去氧胆酸、布地奈德、免疫抑制剂、贝特类、6α-乙基鹅去氧胆酸、利妥昔单抗以及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等,期望为PBC的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健脾渗湿汤对脾虚湿盛泄泻的患者肠道微生态及舌象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脾虚湿盛泄泻的患者90例及正常健康人30例为研究对象,90例患者随机分为健脾渗湿汤治疗组30例,双歧三联活菌制剂贝飞达治疗组30例,氟哌酸治疗组30例,30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的舌象等临床表现,测定粪便中4种肠道常驻菌及舌部菌群的变化情况。结果健脾渗湿汤组和贝飞达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氟哌酸组。90例脾虚湿盛泄泻的患者粪便中双歧杆菌比健康人明显减少(P<0.05),并且其舌部(腻苔)的菌群构成与健康人(薄白苔)差异有显著性。治疗后健脾渗湿汤组和贝飞达组粪便中双歧杆菌增加明显,白腻苔及舌部菌群改善明显,说明健脾渗湿汤和贝飞达均具有调整肠道菌群及舌部菌群平衡的作用。结论(1)健脾渗湿汤具有调整肠道菌群及舌部菌群失调的作用,治疗脾虚湿盛泄泻疗效显著。(2)健脾渗湿汤是一理想的微生态调节剂,可起到益生元的作用,与益生菌合用可达到合生元的效果;与抗生素合用,可起到边抗边调的作用,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范久波  李智山  孙方  刘华  李晶  朱宇芳 《生物磁学》2009,(16):3120-3122
目的:观察SF方案对代偿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代偿性乙肝肝硬化患者63例,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SF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肝疗法,疗程为9~12个月,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变化。结果:SF方案对肝硬化有较好的疗效,一是肝脏炎症反应减轻,肝功能恢复,血清ALT、AST、TBiL经治疗后治疗组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同期对照组;二是阻止肝纤维化进展,肝纤维化指标明显好转;三是免疫功能得以改善,外周血CD4/CD8淋巴细胞比值回升,补体C3水平上升;四是抗病毒效果显著,HBVDNA阴转率达54.5%。结论:SF方案有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恢复患者免疫功能,抑制病毒增殖的作用,可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贝飞达对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采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研究所海斯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贝飞达(长双歧杆菌、嗜酸乳酸杆菌、粪肠球菌)治疗25例IBS患者,与服用安慰剂组25例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IBS特征性症状评分治疗前后的差值,治疗组明显高于安慰剂组,各种症状的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贝飞达的短期疗法有望成为IBS治疗中的一个颇有前途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双歧杆菌对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双歧杆菌对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肝硬化患者采用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回春生胶囊每日2次,每次2粒口服,加常规保肝治疗。对照组为30例肝硬化患者,采用常规保肝治疗。用药时间为4周,治疗前后分别记录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测定。结果治疗组症状、肝功能指标改善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双歧杆菌对肝硬化有良好辅助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微生态制剂贝飞达(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高脂饮食所致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32只,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12只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12只,贝飞达治疗组:8只,均给予高脂饲料喂养;于喂养12周末正常组及模型组各处死4只,经肝组织HE染色确定造模成功后,贝飞达治疗组给予贝飞达[0.113 g/(kg·d)]灌胃,于16周末全部处死.检测大鼠血清AST、ALT、TC、TG、LDL、HDL、血清内毒素水平,观察其肝组织学变化.结果 模型组于高脂饲料喂养12周末出现脂肪肝,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AST、ALT、TG、TC、LDL、HDL及血清内毒素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贝飞达治疗组大鼠各项指标较模型组均有显著改善,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减轻.结论 微生态制剂贝飞达可能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紊乱,减轻内毒素血症,从而调节肝脏脂质代谢紊乱,对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茵陈合剂对急性肝病患者细胞因子及肠道菌群变化的影响。方法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治疗组(n=20),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茵陈合剂,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观察比较治疗组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及肠道菌群变化。结果在经过茵陈合剂治疗后,治疗组的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升高,肠道菌群恢复正常,肝功能有所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茵陈合剂通过改善肠道菌群,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从而调节细胞因子,有利于肝功能恢复,促进肝细胞的再生。  相似文献   

16.
微生态制剂治疗肝硬化肠功能紊乱患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治疗肝硬化肠功能紊乱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80例肝硬化肠功能紊乱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常规保肝治疗加金双歧(4粒/次,2次/d);对照组:常规保肝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腹胀、腹泻、腹部不适症状明显改善,血氨水平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下降,2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微生态制剂对于改善肝硬化患者临床症状有肯定的价值,并可降低血氨及血浆内毒素水平,有利于肝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贝飞达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贝飞达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观察益生菌制剂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选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将贝飞达1 260 mg(治疗组)、柳氮磺胺吡啶1 g(对照组),溶解于100ml生理盐水中,睡前排便后保留灌肠每晚1次,1个疗程2周。治疗2个疗程后复查电子结肠镜。结果 χ^2统计2组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贝飞达灌肠的方法治疗溃疡性直肠炎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预防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后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和肝性脑病(HE)等并发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确诊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制剂,连续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疗效及肝功能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预防SBP的有效率分别为83.3%和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肝性脑病的有效率分别为83.3%和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ALT、AST和ALB水平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础治疗前提下,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可预防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后SBP的发生,且有利于肝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贝飞达(双歧三联活菌)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期间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7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光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贝飞达治疗.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为97.1%,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为89.2%,两组相互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医疗费用以及住院天数与对照组相比,费用降低,住院天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贝飞达联合光疗治疗新生黄疸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低盐饮食、保肝和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0.42 g/次,每天3次,连用8周。对照组患者除不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其他治疗措施同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肝功能和血清细胞因子白介素(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TB)水平较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同时两组患者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较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辅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能明显降低患者肝功能指标,加速肝功能的恢复,并能下调血清细胞因子的水平,抑制肝内炎症反应,加快患者病情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