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体内叶绿素a荧光诱导动力学鉴定番茄的抗冷性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研究了冷害温度对具有不同抗冷性品种的番茄叶片的体内叶绿素a荧光诱导动力曲线的影响。实验结果指出,在低温处理(8℃,5℃,2℃下,暗中24小时)后,番茄叶片的体内叶绿素a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有了明显的改变,Fv/Fo值、Rfd值降低了,光系统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和潜在的光合活力均受到抑制。我们在苗期和开花期得到的实验结果均表明,在番茄叶片的叶绿素a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和这些荧光参数改变的程度与该品种的已知抗冷性之间呈现较好的相关性。我们认为,体内叶绿素a荧光诱导动力学方法是鉴定番茄抗冷性的一个快速、灵敏和可靠的方法,并可用于其他绿色植物的抗冷性鉴定中  相似文献   

2.
木棉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和SPAD值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控水干旱法模拟干旱逆境,对1年生木棉(Bombax ceiba)盆栽苗进行不同程度的胁迫处理,测定干旱胁迫时其叶片叶绿素SPAD值和荧光参数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木棉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逐渐降低;初始荧光(Fo)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剧而呈上升趋势,而最大荧光(Fm)、潜在光化学效率(Fv /Fo)、最大光化学效率(Fv /Fm)、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下降,在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时差异显著(P<0.05);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变化不显著。干旱胁迫导致木棉植株出现光抑制,植株可通过降低光化学淬灭、增加热耗散的形式增强对干旱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3.
高温胁迫下苋菜的叶绿素荧光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梅  唐运来 《生态学杂志》2013,32(7):1813-1818
为了探明高温胁迫对苋菜(Amaranthus tricolor L.)光合过程的影响,用不同温度(25、30、35、40、45℃)处理苋菜植株1h后,随即测定了其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和快速光响应曲线特征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40℃以上高温胁迫下,苋菜叶片的光系统Ⅱ(PSⅡ)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下降;最大荧光(Fm)、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Yield)、光化学淬灭系数(qP)也均有所下降;而初始荧光(F.)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在40℃以上高温胁迫下显著上升.叶绿素荧光快速光响应曲线测定结果表明,初始斜率α、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ETRmax和半饱和光强Ik在40℃以上高温胁迫下有所下降.研究表明,40℃以上高温胁迫对苋菜的光能的吸收、转换、光合电子传递和强光耐受能力等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盐胁迫对不同抗盐性小麦叶片荧光诱导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以不同抗盐性小麦为材料,研究了NaCl胁迫对叶片叶绿素a荧光诱导动力学的影响。指出150mmol/LNaCl使小麦幼苗生长降低,叶绿素含量下降,同时使光系统Ⅱ的潜在光化学活性和原初光能转化率降低,使光反应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5.
不同发育时期冬小麦旗叶的荧光特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首次对4种不同品种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L.)的旗叶的诱导荧光动力学参数和最大净光合速率(Psat)进行了不同时期的比较,随着小麦从所花期到乳熟期的生长,旗叶的光系统II最大光量子效率(Fv/Fm)变化不大,在乳熟期略有下降,光化学淬灭(qP),光系统II量子产率(φPSII与)和Psat有较大的降低(>15%),非光化光学淬灭(qN)均有明显的增大(>100%),旗叶的φPSII与Psat的存线性关系(r=0.918),说明了在不同小麦品种中生长的衰老使得旗叶光合作用从能量转化到二氧化碳同化速率都降低。  相似文献   

6.
水分胁迫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对不同水分条件下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光合速率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胁迫的加剧.其叶绿素含量降低,且叶绿素a的含量下降比叶绿素b的含量要快。住不同水分条件下,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随生育进程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拔节期到抽穗期迅速上升,灌浆期后迅速下降,且叶绿素含量与光合速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在水分胁迫下旗叶的T12值减少.旗叶光系统Ⅱ(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潜在活性(Fv/Fo)降低.胁迫程度越大其值降低幅度越大,轻度胁迫与对照相比其值降低幅度小。而重度胁迫其值急剧下降,这些值的降低,导致了光合作用的潜在活力降低,影响了光合电子的传递和CO2同化的正常进行,最终导致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7.
采用棚内盆栽方法, 设置pH值5.6 (对照)、4.0、3.0和2.0的模拟酸雨胁迫试验, 探讨其对白簕幼苗叶片MDA含量、保护酶活性、叶绿素含量、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模拟酸雨pH值的降低, MDA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 SOD活性逐渐降低, POD活性逐渐升高, APX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均比对照高, 在pH 4.0时达最大值。气孔限制值(Ls)、PSII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ΦPSII)、光化学淬灭系数(qP)均随pH值的降低而下降, 净光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II的潜在活性(Fv/Fo)、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 且也都在pH 4.0时达最大值。由此推测, pH 4.0的酸雨处理有利于白簕幼苗的生长, 表明白簕幼苗可能喜欢生活在微酸环境中, 但是随着酸度加强, 反而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用脉冲调制荧光仪测定了经过水分胁迫处理的玉米苗叶片的叶绿素荧光,结果表明,脱水不影响原初荧光,而轻微抑制最大荧光,可变荧光,光化学效率和PSⅡ有效活性。只改变光化猝灭在头一分钟内饱和脉冲闪光的变化。然而,当遭受水胁迫的叶再用高光处理30分钟,荧光产量,荧光动力学和qp、非光化学猝灭均发生明显变化。用氧自由基清除剂二叔丁基对甲酚、抗坏血酶和6-BA对叶片进行预处理,能在一程度上改变失水对Q-猝灭和E  相似文献   

9.
建兰叶艺品种光合色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建兰栽培品种‘八宝奇珍’Cymbidium ensifolium ‘Ba Bao Qi Zhen’为材料,对其正常绿色叶片及黄化变异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八宝奇珍’黄化变异叶片的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 和叶绿素b 含量均显著低于正常绿色叶片,且随着黄化面积的增大呈现递减趋势;黄化变异叶片的初始荧光量(Fo)、最大荧光产量(Fm)、Kautsky 诱导效应最大荧光(Fp)、稳态光适应光化学淬灭系数(qP)以及光适应稳态荧光产量(Ft_Lss)均显著低于正常绿色叶片;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与正常绿色叶片无明显差异;稳态非光化学荧光淬灭系数(NPQ)高于正常绿色叶片。  相似文献   

10.
谢寅峰  杨万红  杨阳  蔡贤雷  周坚 《生态学报》2007,27(12):5193-5201
为了探讨外源一氧化氮对酸胁迫下植物生理响应的调节作用,以髯毛箬竹为试验材料,以硝普钠(SNP)为一氧化氮供体,研究了一氧化氮对模拟酸雨胁迫下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光合作用日变化以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1)外源一氧化氮(50~450mg/LSNP)预处理可不同程度地缓解pH3.0酸雨胁迫下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其中以450mg/LSNP处理效果最明显;(2)酸雨胁迫下,箬竹叶片光合“午休”现象加重,日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气孔限制值(Ls)均明显降低,而细胞间隙CO2浓度(Ci)增大,经过外源SNP预处理后Pn、Gs、Tr和Ls不同程度增加,而Ci有所降低,以450mg/LSNP预处理的效果最好;(3)酸雨胁迫下,箬竹叶片的最大荧光(胁)、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有效光化学效率(Fv’/Fm’)、最大荧光产额(Fm’)、稳态荧光产额(Fs’)、光化学淬灭系数(qP)、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qbPSⅡ)及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均降低,而暗适应下最小荧光(F0)、光适应下最小荧光产额(F’0)则升高;经450mg/LSNP预处理后,上述荧光参数在胁迫下的变化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可见,一氧化氮预处理能够不同程度地缓解酸雨胁迫下非气孔因素引起的箬竹叶片光合速率的下降以及对光合系统的破坏作用,提高胁迫下光合能力。光化学效率的提高和过剩光能的非光合耗散的增强可能是一氧化氮缓解胁迫对光合机构破坏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水分胁迫对不同抗旱类型冬小麦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62,自引:9,他引:53  
在人工气候室水培条件下,选用3个不同抗旱类型的冬小麦品种,研究了水分胁迫对冬小麦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冬小麦幼苗可变荧光(Fv)、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与最大荧光比(Fv/Fm)、可变荧光与初始荧光比(Fv/Fo)、光化学淬灭系数(qF)均降低;而初始荧光(Fo)与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P)则升高,说明光系统Ⅱ(PSⅡ)受到了伤害,使得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o)降低;光合电子传递、光合原初反应过程受到抑制,起光保护作用的热耗散提高。但水分胁迫下品种间各参数变化幅度不同。除qNF外,其余各参数均为抗旱性越强降低幅度越小,而qNF则升高幅度越大。说明水分胁迫对冬小麦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与其抗旱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水分胁迫对长期UV—B辐射下柚树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水分胁迫下,柚[Citrus maxima(Burm.)Merr.]树苗叶片相对含水量(RWC)、水势(ΨW)、净光合速率(Pn)、可溶性蛋白质和叶绿素(Chl)含量下降,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先上升后下降,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抗坏血酸(As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明显降低。叶绿素荧光参数中光系统Ⅱ光化学原初效率(Fv/Fm)、光系统Ⅱ电子传递量子效率(ΦPSⅡ)和光化学猝灭(qp)下降,非光化学猝灭(qN)和热能耗散系数(KD)升高。显示膜系统和PSⅡ是水分胁迫的主要抑制位点。抗旱性强的品种具有较高的活性氧清除能力。长期紫外线-B(UV-B)增强辐射能缓解水分胁迫下柚树苗叶片RWC、ΨW、APX活性和GSH、AsA含量下降,但对水分胁迫下的Pro含量、Pn和叶绿素荧光特性作用不明显。初步推测:UV-B和水分胁迫对植物有部分相同的作用机制,都导致植株膜脂过氧化程度加剧和PSⅡ的失活,同时存在各自作用方式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3.
水体浊度对菹草(Potamogeton cripus)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文林  王国祥  李强  潘国权  马婷 《生态学报》2006,26(11):3586-3593
用粒径小于100μm的泥沙配置浊度为30、60、90、120、150NTU和180NTU的混浊水体,将菹草(Potamogeton cipus)幼苗分别移栽于上述水体中,观测菹草幼苗在各浊度水体中的生长发育状况,并用水下饱和脉冲叶绿素荧光仪(DIVING-PAM)测定菹草幼苗光合作用PSⅡ最大量子产量(Fv/Fm)、有效荧光产量(Yield)、光化学荧光淬灭系数(qP)、非光化学荧光淬灭系数(qN)等指标。结果表明,菹草幼苗对混浊水体有较强的耐受能力,在30、60NTU和90NTU的混浊水体中,水体浊度对菹草幼苗的存活、生长发育及光合结构PSⅡ影响不显著(P〉0.05)。当水体浊度≥120NTU时,在短期(〈10d)胁迫下,水体浊度对于菹草幼苗的存活、生长发育无显著影响(P〉0.05),但是,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10d),菹草幼苗虽能成活但生长发育明显受到抑制,幼苗叶片受光胁迫时,能通过增加热耗散(qN)保护其光合结构PSⅡ免受伤害;而更长时间的胁迫(80d),在高浊度(120、150NTU和180NTU)水体中的菹草幼苗开始大量死亡,其Fv/Fm、Yield、qP值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qN值的急剧下降,说明光合结构PSⅡ开始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14.
苗期玉米叶片光合特性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以2个抗旱性不同的玉米品种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在苗期设置4个水分梯度,研究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光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随水分胁迫的加剧,除细胞间CO2浓度(Ci)和非光化学淬灭(qN)上升外,其它参数均下降,先玉335(XY335)各参数的变化幅度小于陕单902(SD902);轻度胁迫下品种间气体交换参数差异最大,严重干旱下叶绿素荧光参数差异最大;净光合速率(Pn)和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的光响应曲线拟合结果显示,水分胁迫导致玉米叶片最大光合速率和光能利用率下降,XY335各参数的下降幅度小于SD902;轻度干旱下Pn光响应拟合参数品种间差异最大,严重干旱下rETR光响应拟合参数差异最大。综上表明,水分胁迫导致玉米叶片对强光的敏感性增加,干旱和光抑制对光系统Ⅱ造成的叠加伤害随干旱加重和品种抗旱性弱而加剧,是制约光合作用的主要原因;旱区强光下的玉米幼苗应及时补水,以避免严重干旱和高光强的叠加伤害。  相似文献   

15.
5-氨基乙酰丙酸对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5-氨基乙酰丙酸(ALA)对NaCl胁迫下番茄光合特性的调控作用,以‘金鹏一号’番茄幼苗为试材,研究叶面喷施50 mg·L-1或根施10 mg·L-1 ALA对100 mmol·L-1 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Fm′、PSⅡ反应中心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表观光合电子传递效率ETR、光化学淬灭qP、光化学反应Pc)均显著降低,根施或叶施ALA均可以提高NaCl胁迫下番茄叶片的光合能力,但两种处理方式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叶面喷施50 mg·L-1ALA或根施10 mg·L-1ALA处理均显著提高了番茄叶片Pn、Tr、gs和Ci,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WUE),显著增加了NaCl胁迫下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减轻了光抑制.根施ALA对叶绿素含量的作用效果较好,而叶施ALA对光合参数的作用效果较好,两处理叶绿素荧光参数差异不显著.叶面喷施或根施ALA可以提高番茄幼苗的耐盐性,其调控作用与促进叶绿素合成与稳定、维持正常气孔开闭、降低气孔限制,进而提高NaCl胁迫下番茄叶片的光合能力和PSⅡ光化学效率有关.
  相似文献   

16.
利用叶绿素荧光技术,对强光胁迫下以及叶黄素循环抑制剂-二硫苏糖醇(DTT)和D1蛋白合成抑制剂-硫酸链霉素(SM)处理后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 (Carr.) Lehaie)的光抑制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夏季中午强光或人为强光胁迫下,毛竹叶片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均显著降低;在下午光强减弱或黑暗、弱光条件下,Fv/Fm可有效恢复。DTT和SM均可抑制毛竹叶片非光化学淬灭(NPQ),且DTT效果明显优于SM。另外,在强光下,DTT和SM处理均能使毛竹叶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Y(Ⅱ)和光化学淬灭qP等荧光参数下降幅度增大。研究结果表明毛竹叶片具有完善的光破坏防御机制,NPQ与叶黄素循环和D1蛋白周转紧密关联,在叶片光保护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干旱胁迫0~15 d露地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品种‘纽9717’(‘Niu 9717’)野生型和3个转ClNAC9基因株系(ClNAC9-5、ClNAC9-6和ClNAC9-13株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干旱胁迫0~15 d,野生型和3个转ClNAC9基因株系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总体上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与干旱胁迫0 d相比较,除初始荧光(F_o)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外,干旱胁迫15 d时3个转ClNAC9基因株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最大荧光(F_m)、可变荧光(F_v)、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PSⅡ潜在光化学活性(F_v/F_o)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的降幅均小于野生型。总体上看,干旱胁迫15 d,3个转ClNAC9基因株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Pn、Gs、Tr、WUE、F_m、F_v、F_v/F_m、F_v/F_o、qP和qN值显著高于野生型,而F_o值显著低于野生型。研究结果显示:将ClNAC9基因转入露地菊品种‘纽9717’可以增强该品种对干旱胁迫的耐受性,其中,ClNAC9-5和ClNAC9-6株系对干旱胁迫的耐受性较强,ClNAC9-13株系对干旱胁迫的耐受性较弱,但均强于野生型。  相似文献   

18.
利用叶片体内荧光测定技术,检测了南北5个地区华山松种源的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南方种源具有较强的最大荧光(Fm)和可变荧光(Fv),其光系统Ⅱ(PSⅡ)的潜在活性(Fv/F0)与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也明显高于种源,并与其树高生长成正相关。另一方面,北方种源的非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QN)比南方种源要大,与它们的树高长生成正相关,而与纬度成正相关。这些实验结果说明,利用荧光诱导动力学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甘露醇、氯化钠的渗透胁迫和脱落酸、茉莉酸甲酯、乙烯利、水杨酸等信号物质对海南粗榧(Cephalotaxus hainanensis)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本研究以海南粗榧新鲜叶片为试材,分别选用甘露醇、氯化钠、脱落酸、茉莉酸甲酯、乙烯利、水杨酸处理海南粗榧叶片,测定PSⅡ实际量子产量Y(Ⅱ)、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vPQ)、光化学淬灭系数(qP)等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甘露醇处理和氯化钠处理在短时间内可以造成这些参数的波动,然而在24 h后,这些参数趋于平稳,大多数可以恢复到对照水平,但渗透胁迫处理后的Y(Ⅱ)值显著降低,NPQ值却显著升高.在脱落酸、茉莉酸甲酯、乙烯利、水杨酸等信号物质处理后,叶绿素荧光参数多呈现出和甘露醇处理或氯化钠处理相似的趋势,表明了渗透胁迫可能通过不同的信号转导通路影响叶绿素荧光特性,其中水杨酸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叶片实际光能转换效率适应调节.  相似文献   

20.
渗透胁迫对小麦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61,自引:4,他引:57  
用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技术,研究模拟干旱条件对小麦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即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φPSⅡ)、qP(光化学猝灭)、qNP(非光化学猝灭)、ETR(表观光合量子传递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渗透胁迫对小麦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影响较大.随着渗透胁迫的加剧,Fv/FmFv/Fo都表现出现降低-增加-降低的趋势,在渗透胁迫2 h以前,小麦叶片内部没有发生光抑制,但随着胁迫的加剧,Fv/Fm值增加,使得小麦幼苗叶内发生光抑,导致ΦPSⅡ和ETR的下降;在渗透胁迫过程中,小麦叶片吸收光能的光化学猝灭(qP)的下降和光化学猝灭(qNP)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说明小麦在受到干旱胁迫前期,PSⅡ反应中心的开放比例降低;在胁迫2h后,随着胁迫的加剧,qP和qNP增加有利于提高PSⅡ反应中心开放部分的比例,将更多的光能用于推动光合电子传递,提高了光合电子传递能力,同时非光化学能量耗散的提高,有助于耗散过剩的激发能,以保护光合机构,缓解环境胁迫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体现了小麦叶片的自我保护机制.两个品种相比,长武13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幅度比陕253小,具有更强的抵御干旱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