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期刊文献:[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例:[1]WangH,Bloom0,ZhangM,eta1.HMG-1asalatemediatorofendotoxinlethalityinmice[J].Sci.ence,1999,285(5425):248-251.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作者在参考文献[3]所提出的利用各世代小区平均数估计遗传参数的加权最小二乘法对玉米穗粒重的遗传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本次试验中,可用加性-显性-二基因互作模型来描述玉米穗粒重的遗传特性;其加性效应[d]、加性效应与显性效应的互作[j]在α=0.01水平上显著,显性效应[h]、显性效应与显性效应的互作[l]在α=0.10水平上显著,加性效应与加性效应的互作[i]不显著;[d]与[h]的差异在α=0.10水平上不显著,但([d] [h])与([i] [j] [l])在α=0.05水平上显著;(2)与利用6个世代平均数相比,利用8个世代小区平均数的加权最小二乘法既节约、又灵敏。  相似文献   

3.
讨论一类具有离散时滞和连续分布时滞的Lotka-Volterra系统,通过构造Lyapunov函数并引入上下平均的概念,将[3]和[6]的方法结合在一起,得到比[6]种群灭绝条件弱的充分条件,同时把文献[3]的结果推广到了时滞非自治系统上.  相似文献   

4.
昆虫卵的超低温冷冻保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Polge等 [1] 首次成功冷冻保存了人精子细胞以来 ,有关细胞冻存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 ,与此同时 ,昆虫细胞和组织的冷冻保藏也在脊椎动物细胞冻存技术的基础上 ,逐步建立了一套自己的方法[2 ] 。但这远不能使数量繁多、形式多样的昆虫种质得到有效保存。随着一些哺乳动物如小鼠 [3~ 8]、兔子 [9]、牛 [10 ,11]和人 [12 ,13]卵的冻存成功 ,80年代中期 ,人们开展了对昆虫卵的超低温 (-1 96℃ )冷冻保存研究 [14 ] ,经 1 0多年的努力 ,目前已有果蝇 Drosophilamelanogaster[15,16 ] 和中华蜜蜂 Apis cerana cer-ana[17]的卵经液氮保存后能…  相似文献   

5.
利用Fluo -3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自由Ca2 浓度([Ca2 ]i),研究了大黄素升高豚鼠结肠带细胞[Ca2 ]i 的量—效关系和动态变化特征,及GDP和胞外Ca2 浓度对其的影响。较低浓度大黄素随药物浓度增加使[Ca2 ]i 显著升高 ,更高浓度大黄素有超最大抑制效应。GDP对大黄素升高细胞[Ca2 ]i 的抑制作用随其浓度增加而增强。GDP和胞外Ca2 浓度影响大黄素诱发的[Ca2 ]i 动态变化的结果表明 :GDP使[Ca2 ]i 峰消失 ,胞外无Ca2 导致[Ca2 ]i 随时间显著下降 ,大黄素升高[Ca2 ]i 作用趋向消失。  相似文献   

6.
草鱼前体脂肪细胞的原代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脂肪细胞体外培养体系,研究脂肪细胞分化过程,是探讨动物脂质代谢规律的重要手段.目前,哺乳动物方面,自20世纪60年代起至今,国内外已成功构建了大鼠[1,2]、人[3,4]、牛[5,6]和猪[7,8]的前体脂肪细胞体外培养模型,鱼类方面的工作则开始不久.  相似文献   

7.
大豆凝集素的纯化及其凝集不同肿瘤细胞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豆凝集素 (SBA)能特异识别N 乙酰氨基半乳糖 (GalNAc)或半乳糖 (Gal) ,引起兔红细胞凝集[1] .正常人体细胞表面糖链上的GalNAc或Gal通常被唾液酸分子覆盖 ,不能被SBA识别 .新近研究表明 ,能被SBA特异识别的异常糖链可在多种恶性肿瘤细胞上表达 ,包括 :大鼠乳腺癌细胞系R32 30AC[2 ] ,小鼠乳腺肿瘤细胞系TPDMT 4 [3 ] ,小鼠T细胞肝转移淋巴瘤L5 178Y F9、SL2 5 [4] ,小鼠Lewis肺癌细胞[5] ,人类结肠癌细胞系HT2 9、SW12 2 2 [6] ,人类胰腺癌细胞系Hup T3、Hup T4 [7] ,人类乳腺癌细胞系T 4 7D[8] ,附睾乳头状囊腺癌[9] …  相似文献   

8.
笼养太行山猕猴的理毛行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动物行为的归宿 ,无非是获取食物 ,避免伤害或得到最大的繁殖机会[1] 。当今 ,行为生态学已成为灵长类学研究中最为活跃的一个领域。在猕猴的种群生态[2~4 ] 、繁殖行为[5,6 ] 、取食行为[7] 及社会行为[1,8] 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理毛行为作为猕猴日常社会行为结构的一个重要补充已有一些定性描述[4 ,9~ 11] 。作者对笼养太行山猕猴的理毛行为做了长期观察 ,现将研究结果予以报道。1 材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与设施选取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猕猴养殖场笼养且具有档案记录的 38只太行山猕猴为观察对象。成年猕猴为野…  相似文献   

9.
银杏(Ginkgo biloba L.)是中国特有的集叶用、果用、材用、防护和观赏于一体的多功能树种。银杏叶和果实具有独特的药理效应,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和药品中,已逐渐成为全球植物药制剂与保健食品的前列品种。银杏叶为银杏的干燥叶,其提取物制剂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冠心病[1]、高血压[2]、脑梗死[3]、痴呆[4-5]、哮喘[6]、乙型肝炎[7]和糖尿病[8]等疾病。银杏叶主要含黄酮类和萜内酯类成分,还含有银杏酸  相似文献   

10.
陈宁 《生物数学学报》2004,19(3):303-309
通过文[3,4,5]研究一类非线性发展系统在给出相应系统的初值能量的基础上,结合文[1,2]及[7]种群生态学、相应的生态环境和意义,讨论一类双曲型波方程的初边值问题,应用文[6]、[8]得到了其整体解在有限的相应作用过程中的破裂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原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出产表面活性剂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SX-20,并对其产物进行提取及结构分析。【方法】采用氯化十六烷基吡啶和溴百里酚蓝混合溶液(cetylpyridinium chloride-bromothymol blue,CPC-BTB)显色反应结合血琼脂平板简单高效的筛选得到产脂肽的枯草芽孢杆菌。通过酸沉淀、甲醇萃取和旋转蒸发提取发酵所产生的粗产物,该产物对痤疮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运用傅里叶红光变换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氨基酸分析和液相质谱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对粗产物的成分进行分析。【结果】筛选所得的菌株所产物质是含C15脂肪酸链和7个氨基酸形成的环状的脂肽表面活性剂。【结论】本研究为筛选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路线,有利于后续获得高产的低成本的生物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12.
【背景】碱性蛋白酶是工业用酶中占比最大的酶类,广泛应用于清洁、食品、医疗等行业。近期研究发现碱性蛋白酶在生产生物活性肽方面有巨大潜力,这将进一步拓宽其在保健食品领域中的应用。【目的】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异源表达地衣芽孢杆菌来源的碱性蛋白酶SubC。【方法】通过筛选3种枯草芽孢杆菌宿主菌株(Bacillus subtilis 1A751、MA07、MA08)和6种信号肽(AmyE、AprE、NprE、Pel、YddT、YoqM),同时优化诱导剂浓度、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时长,最终得到最优重组菌株MA08-AmyE-subCopt。【结果】重组菌株MA08-AmyE-subCopt的胞外酶活力为3.33×103 AU/mL,胞外蛋白分泌量为胞内可溶蛋白表达量的4倍,与携带野生型信号肽的对照组菌株WT相比,酶活提高了73.4%。【结论】异源碱性蛋白酶SubC在枯草芽孢杆菌中成功表达,为碱性蛋白酶SubC的表达和在保健食品领域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 LM)硫氧还蛋白Lmo1903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细菌环境适应过程中的抗氧化应激生物学作用。【方法】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Lmo1903的进化关系和关键活性位点,使用酶切连接的方法构建Lmo1903蛋白表达载体,获得纯化的重组蛋白,以胰岛素为底物分析其氧化还原酶学活性;同时制备鼠源多克隆抗体,分析其在细胞内的定位;采用核苷酸定点突变技术构建CX1X2C基序中的半胱氨酸点突变蛋白,分析关键位点半胱氨酸对Lmo1903酶活的影响;采用同源重组原理构建lmo1903基因缺失株Δlmo1903和回补株CΔlmo1903,研究lmo1903在单增李斯特菌生长、运动和抗氧化应激方面发挥的功能。【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Lmo1903含有CX1X2C基序,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的TrxA的亲缘关系较近,属于硫氧还蛋白家族成员,主要定位在细菌细胞质中,具有较强的还原酶学活性,突变CX1X2C基序中的半胱氨酸残基会显著降低Lmo1903的还原酶活能力。缺失lmo1903不影响单增李斯特菌的生长能力,但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枯草芽孢杆菌能有效诱导肠道黏膜免疫应答,但活化黏膜下树突状细胞(DC)的具体机制不完全清楚。【方法】本研究首先用不同浓度枯草芽孢杆菌刺激小鼠肠上皮CMT93细胞,用荧光定量PCR和ELISA检测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然后将枯草芽孢杆菌刺激细胞的培养上清与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BMDC)进行共孵育,用流式细胞术检测BMDC活化标志,最后用RNA干扰技术证明IL-33在活化BMDC中的作用。【结果】枯草芽孢杆菌能显著刺激CMT93细胞分泌IL-6、IL-33和IFN-γ等细胞因子,对刺激IL-33表达呈现剂量依赖性;枯草芽孢杆菌刺激CMT93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能活化BMDC,在RNA干扰IL-33基因表达和枯草芽孢杆菌刺激后,CMT93细胞培养上清活化BMDC的能力显著降低。【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刺激肠上皮细胞产生的IL-33在BMDC活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在茄科作物上引起严重的细菌性青枯病,本研究旨在发掘青枯劳尔氏菌与致病相关的基因。[方法]利用Tn5转座子构建随机插入突变体,分析生物膜形成、细胞运动和致病性;对有表型变化的突变体,运用TAIL-PCR方法鉴定Tn5插入位点,确定所突变的基因。[结果]以模式菌株GMI000为出发菌,总共获得了400个突变体,其中2个突变体不能形成生物膜,在软琼脂平板上的运动能力下降;接种感病番茄植物,这2个突变体都不能引起萎焉症状。TAIL-PCR结果显示,2个突变体的Tn5插入位点都在NADH脱氢酶F亚基(nuoF)中,距离翻译起始位点分别为103-bp和225-bp。ripAY基因启动子推动的nuoF基因互补载体,完全恢复了2个突变体的表型。[结论]NADH脱氢酶复合物是微生物呼吸电子传递链中的第一步催化酶。我们的结果表明,NADH脱氢酶复合物对R.solanacearum生物膜形成、细胞运动和致病性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茎瘤固氮根瘤菌ORS571中c-di-GMP合成酶AZC-2412的编码基因缺失的突变表型,初步探究其功能机理。【方法】本实验构建基于cre-loxp重组酶系统的根瘤菌基因敲除系统,以及采用三亲接合技术构建突变株。测定野生型和突变株的生长速率、趋化能力、胞外多糖产量、生物膜形成等表型。【结果】突变株与野生型生长速率几乎相同。与野生型相比突变株由于细胞内c-di-GMP水平降低,胞外多糖、生物膜产量等均有所下降。【结论】实验表明,环二鸟苷酸合成酶AZC-2412缺失,使得c-di-GMP水平降低,对胞外多糖生成、细菌的运动能力、生物膜的形成、细胞絮凝、与植物的互作等均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ZntR是一种金属调控蛋白,可催化锌外排基因的转录激活,防止细胞内二价Zn离子过量,但其对细菌生理功能的影响目前尚不清楚。【方法】本研究构建了嗜水气单胞菌ATCC7966(Aeromonas hydrophila,A.h)的zntR缺失株及补救株,对菌株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溶血活性、运动能力和响应金属离子胁迫等生理表型进行评估。【结果】敲除zntR基因的菌株对锌和铬离子胁迫敏感、对钴离子胁迫耐受,并且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下降、运动能力增强,这些表型在其补救菌株中均能得到恢复。进一步利用DIA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比较野生株和zntR缺失株的蛋白表达差异,发现ZntR还可能参与双组分系统、细菌的趋化性等代谢通路的调控。【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今后深入探讨zntR转录因子参与细菌生理功能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萜类化合物广泛分布在生物界,是重要的生命物质。目前发现有两条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即甲羟戊酸(MVA)途径和2-甲基-D-赤藓糖醇-4-磷酸(MEP)途径。MEP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1-脱氧-D-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化酶(DXR,EC1.1.1.267)催化1-脱氧-D-木酮糖-5-磷酸生成MEP。枯草芽胞杆菌中dxr基因编码DXR酶,而在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Bt)中有2个基因(dxr1和dxr2)编码DXR酶。通过分析BtHD73菌株的dxr1基因的转录活性和dxr1突变体表型,明确dxr1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和功能。【方法】通过5?RACE分析dxr1的转录起始位点;β-半乳糖苷酶活性测定分析dxr1基因启动子(Pdxr1)的转录活性;采用同源重组技术分别敲除BtHD73菌株的dxr1和dxr2基因;利用总蛋白定量确定Cry1Ac蛋白产量;利用DXR检测试剂盒检测Bt菌株的DXR活性。【结果】dxr1基因的转录起始位点位于起始密码子上游39 bp处的G碱基;与出发菌株HD73相比,Pdxr1在sig H突变体中的转录活性明显降低;dxr1或dxr2基因的缺失对菌体生长、芽胞形成率和Cry1Ac蛋白产量无显著影响,但使DXR活性下降。【结论】Bt中dxr1基因的转录受Sig H控制,dxr1基因的缺失影响DXR的活性。  相似文献   

19.
【背景】假交替单胞菌属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海洋环境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存在于海底沉积物中,能分泌大量的胞外产物形成海洋微生物被膜,从而诱导海洋无脊椎动物的附着。【目的】探究海假交替单胞菌鞭毛蛋白fliC基因对生物被膜形成及厚壳贻贝诱导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基因敲除构建海假交替单胞菌fliC-02330基因缺失突变菌,研究突变菌和野生菌菌落形态、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胞外物质以及对厚壳贻贝幼虫附着变态的诱导能力等的差异性。【结果】与野生菌相比,突变菌菌落表型出现褶皱,运动能力下降,形成被膜膜厚增加,以及对幼虫附着变态诱导活性下降。共聚焦扫描发现,fliC-02330基因缺失突变菌胞外多糖含量下降,而蛋白含量上升。【结论】海假交替单胞菌鞭毛蛋白fliC-02330基因缺失促进生物被膜形成,但抑制厚壳贻贝幼虫附着变态。本研究为探究细菌鞭毛蛋白基因与厚壳贻贝幼虫的作用机制,以及后续进一步探索微生物参与海洋无脊椎动物附着变态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初步探究田菁根瘤菌Sinorhizobium alkalisoli YIC4027中唯一含有PAS结构域可溶性趋化受体Tlp1的功能机理。【方法】本研究基于Red重组系统以及三亲接合技术进行缺失突变株的构建。对野生型和突变株的生长情况、趋化能力、趋氧性、细胞凝结、生物膜的形成、胞外多糖产量、在宿主根表的定殖及竞争性结瘤等表型进行了测定。【结果】与野生型相比,突变株的生长不受影响,趋化和趋氧能力降低,在宿主根表的定殖及竞争性结瘤能力降低,而细胞凝结能力、生物膜形成以及胞外多糖产生能力等均有所提高【。结论】本研究首次证实了S. alkalisoli YIC4027中可溶性趋化受体Tlp1影响细胞的趋化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