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温度和盐度对中华多刺鱼胚胎发育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3-5月,在北京怀柔水库入库河流怀九河的西四渡河河段,采集性成熟的中华多刺鱼(Pungitius sinensis),人工干法授精获取受精卵,观察并记录受精卵的胚胎发育历程;设置温度和盐度梯度,观察温度和盐度对中华多刺鱼胚胎发育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北京地区的中华多刺鱼胚胎发育的起始温度(生物学零度)为4.7℃,适宜的发育水温为14.0℃-16.0℃,与中华多刺鱼繁殖盛期(4月中下旬)自然水体的水温相近;平均水温14.0℃时,中华多刺鱼完成胚胎发育约需183h;水温升至22.5℃时,胚胎的孵化率仅为22.2%;水温升至25.0℃时,受精卵不能孵化,此温度应是中华多刺鱼胚胎发育温度的上限。实验表明,北京地区中华多刺鱼的胚胎对盐度的耐受力较为有限,在与自然水体相同的盐度下(0‰)其孵化率接近100%;随着盐度的升高,孵化率降低,8‰盐度时,仅有56%的受精卵孵化;至20‰时,受精卵全部死亡,此盐度应为中华多刺鱼胚胎发育的盐度上限。  相似文献   

2.
多刺鱼属(Pungitius)隶属于刺鱼科(Gasterosteidae),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水体中。由于趋同进化和种间频繁的杂交,使得该属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和分类有效性仍然存在争议。本文简要梳理了多刺鱼属物种的分类沿革及分布情况,并对全球尤其是中国的多刺鱼属鱼类的系统发育关系和生物地理分布进行了验证。本文进一步证实了Wang等(2021)的研究结果:在中国可能存在4个多刺鱼物种,包括中华多刺鱼(P.sinensis)、短多刺鱼(P.kaibarae)、巴氏多刺鱼(P.bussei)和黑龙江多刺鱼(P.stenurus);其中,中华多刺鱼存在2个不同的谱系。本文也建议保护和管理部门在计划人工放流时应同时依据物种的分子鉴定结果,以便更科学和高效地进行多刺鱼属鱼类的人工放流和物种保护。  相似文献   

3.
多疣狭口蛙不同繁殖时期皮肤显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及HE染色,对多疣狭口蛙不同繁殖时期背腹皮肤结构进行显微观察.结果发现:多疣狭口蛙3个不同繁殖时期皮肤结构无明显变化,其背部腺体要比腹部发达.尤其是颗粒腺,比腹部丰富.背部皮肤的色素层也比腹部发达.繁殖前期、繁殖中期粘液腺含量比繁殖后期略微多.  相似文献   

4.
野生大鲵繁殖洞穴生态环境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探明野生大鲵(Andrias davidianus)自然繁殖所需要的主要生态条件,给人工养殖条件下大鲵的自然繁殖提供生态学依据,对张家界国家级大鲵保护区境内野生大鲵的栖息繁殖洞穴进行生态学考察。对海拔、洞口的宽度与高度等10个生态因子进行定量观测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大鲵选择繁殖洞穴的主要因子是海拔、洞口高度、洞底组成,以及洞穴中水的透明度、pH、流速、饵料丰度7个因子。对大鲵繁殖洞穴相连河段进行调查,发现多为山溪流。对繁殖洞穴中水的溶解氧、化学耗氧量、硫化物等5项主要指标进行检测,除硫化物外,其他指标多达到国家饮用水的水质标准,可见大鲵自然繁殖对洞穴与水质的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5.
两栖类的繁殖迁徙是其繁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能否成功完成繁殖迁徙将直接影响到繁殖成功率。两栖类的繁殖迁徙研究对于了解物种和种群对繁殖栖息地的需求、物种的繁殖活动规律,以及科学合理地进行繁殖湿地以及相应栖息地的规划、管理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国际上对两栖类的繁殖迁徙已有大量的研究,内容涉及多个方面,而国内的研究还非常少。本文从两栖类的繁殖迁徙物候、迁徙模式、迁徙方向与定向、迁徙距离等方面总结了影响两栖类繁殖迁徙时间、繁殖迁徙方向的因素以及两栖类的定向和导航机制,分析了两栖类不同类群和性别在繁殖迁徙距离上的差异及其原因,介绍了两栖类繁殖迁徙常用的研究方法及其优缺点。开展两栖类繁殖迁徙的研究将对我国的两栖类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葡聚糖凝胶层析、酶联免疫等实验方法,对多疣狭口蛙Kaloula verrucosa繁殖前期、繁殖期、繁殖后期的皮肤分泌物进行初步的成分分离,并对其不同时期皮肤分泌物成分中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及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进行了免疫检测和定量比较.结果 表明:多疣狭口蛙皮肤分泌物中FSH的含量在其繁殖前期处于三个时期中的最高,繁殖期次之,繁殖后期最低;而LH则是在繁殖期含量最高,繁殖前期含量略偏低,到繁殖后期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7.
粘液繁殖体及其生态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君玲  刘志民 《生态学杂志》2006,25(11):1400-1404
对粘液繁殖体的概念、粘液性质、粘液繁殖体的研究现状及粘液繁殖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分布在干旱区的十字花科、爵床科、菊科等植物具有粘液繁殖体。有关粘液繁殖体的研究集中在具有粘液繁殖体植物的识别、粘液形态结构及成分、粘液溶出机制及过程、粘液繁殖体的生态功能等几个方面。尽管已有研究表明,粘液繁殖体具有促进种子远距离传播、促进繁殖体的萌发及苗的发育、使种子免受摩擦损害和动物捕食等生态功能,但目前人们对粘液繁殖体的生态意义尚不十分清楚,从多物种比较研究中阐明粘液繁殖体生态意义的研究尚很少见。继续识别具有粘液繁殖体的植物,改善现有的研究手段,加强粘液繁殖体对植被恢复价值的研究是目前粘液繁殖体研究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鸟类婚配制度的生态学分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Emlen和Oring鸟类婚配制度生态学分类系统的基础上,根据近年来鸟类行为生态学研究的成果,对鸟类的婚配制度进行了补充分类,并强调了应以进化稳定策略的观念来认识乌类的婚配制度。补充的鸟类婚配制度生态型包括:合作型一雄一雌制(cooperative monogamy)、临界型一雄一雌制(critical monogamy)、保卫雌性型一雄一雌制(female defense mognogamy)、从领域型一雄多雌制(poly-terri-tory polygyny)和社群繁殖制。合作型一雄一雌制的鸟 类雌雄个体爱力合作才保证繁殖的成功;临界型一悲欢离合一雌制鸟类雌雄个体都有多配倾向,但迫于生态压力必须共同抚育后代才能繁殖成功;保卫雌性型一雄一雌制的鸟 类通过保卫一个雌鸟不被其它雄鸟占有而保证繁殖成功,多领域型一雄多雌制的雄鸟通过占有多个领域而多个雌鸟交配;社群繁殖制的鸟 类由三个以上个体参与工部分参与繁殖,所有个体共同抚育一批后代,现有的鸟类婚配制度可以归为一雄一雌制(monogamy)、一雄多雌繁殖,所有个体共同抚育一批后代。现有的鸟类婚配制度可以归为一雄一雌制(polygyny)、一雌多雄制(polyandry)快速多窝型多配制(rapid-multiple-clutch polygamy)和社群繁殖制(social breeing systen)五大类型。  相似文献   

9.
凤头百灵(Galerida cristata Leautungensis)是内蒙古准格尔旗的一种较常见的留鸟。我于1965—1974年在沙圪堵镇附近,对其繁殖习性进行了观察。 成鸟多成对活动,幼鸟出飞后至次年初春多按小家族三五成群或集体十多只的小群。3、4月间配偶成对,占据巢区,选择巢址,营巢繁殖。繁殖期间常见雄鸟在几十米至百米的上空悬飞停留,久久鼓翼鸣唱,然  相似文献   

10.
研究在分析鱼类Ⅰ型与Ⅱ型胶原蛋白基因系统进化基础上, 以有肌间骨的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和无肌间骨的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为研究对象, 探究了Ⅰ型与Ⅱ型胶原蛋白基因在二者不同发育阶段及不同部位肌肉组织中的表达模式。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 胶原蛋白基因col1a1、col1a2和col2a1在有刺鱼和无刺鱼中均各自聚为一支, 团头鲂和罗非鱼3个基因的氨基酸同源性都在90%以下。不同部位肌肉组织(背部上方、尾部上方和尾部下方)的基因表达结果显示, 团头鲂col1a1a和col1a1b基因与罗非鱼该同源基因col1a1在不同肌肉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存在明显差异。在团头鲂中, Ⅰ型与Ⅱ型胶原蛋白基因在背上肌肉中的表达量高于尾部; 而在罗非鱼中, 其表达模式则相反。团头鲂和罗非鱼不同发育时期的基因定量结果显示: 团头鲂col1a1a和col2a1b基因的表达在肌间骨出现以前(15 dph)和基本出现之后(50 dph)显著(P<0.01)增加, 且Ⅰ型胶原蛋白基因和col2a1b的相对表达量在不同时期差异明显, 其中col1a1a基因在50 dph的表达丰度极高; 与团头鲂相比, 罗非鱼中相应基因的表达量变化较小, 整体波动不大。研究揭示了Ⅰ型和Ⅱ型胶原蛋白在有刺鱼与无刺鱼肌肉中的表达模式, 结果表明col1a1在团头鲂和尼罗罗非鱼两种鱼类中表达模式显著不同(P<0.01), 推测其与肌间骨发育潜在相关。  相似文献   

11.
问题解答     
问:苍蝇的繁殖能力有多大? 答:苍蝇的繁殖力主要决定于卵巢小管数目、世代厉期和繁殖季节的长短等因素。如果卵巢小管数目多,世代历期短即生活史短,而且当地的繁殖季节长,则繁殖能力就很高。此外营养条件、温度与湿度等对苍蝇的繁殖都有影响,其中营养的丰富与否影响最大。雌蝇卵巢的发育必须有蛋白质食物,如家蝇成虫单食蔗糖水,则卵巢不能发育;幼虫期的营养丰富或缺乏对成虫卵巢的发育也是有影响的。一般说来,卵生的蝇类,繁殖力是相当惊人的,一只雌蝇一生可产400-2000粒卵。如家蝇的卵巢小管总数多于100支,所以每批产卵在百粒  相似文献   

12.
李春启  张力  郭富  张桂琴 《遗传》1979,1(4):27-28
林木组织培养是国内外新近出现的一种繁 殖技术,具有快速、多量、遗传性状较均一等特 点。前此,新西兰已用此法对黑杨派和青杨派 成功地进行了繁殖试验,但对不易生根的白杨 派的繁殖正在试验,迄今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3.
褪黑素是由松果体分泌的一种多功能吲哚类激素,在动物繁殖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褪黑素可通过多条途径调控动物的繁殖功能,主要包括:G蛋白偶联受体途径;作为神经内分泌激素对动物繁殖进行调控;与其核受体结合在转录水平上调控动物繁殖;通过抗氧化作用调控卵泡发育.本文就褪黑素对动物繁殖功能的调控途径进行综述,旨在为褪黑素调控动物繁殖的相关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褪黑素是由松果体分泌的一种多功能吲哚类激素,在动物繁殖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褪黑素可通过多条途径调控动物的繁殖功能,主要包括:G蛋白偶联受体途径;作为神经内分泌激素对动物繁殖进行调控;与其核受体结合在转录水平上调控动物繁殖;通过抗氧化作用调控卵泡发育.本文就褪黑素对动物繁殖功能的调控途径进行综述,旨在为褪黑素调控动物繁殖的相关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藏猪繁殖性状多基因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轩  强巴央宗  王强  凌遥  辜雪冬  吴克亮  张浩 《遗传》2010,32(5):480-485
藏猪是我国特有的高原型地方猪种, 具有适应高海拔恶劣气候环境、抗病、耐粗、肉质鲜美等特点, 但繁殖力低。文章以促卵泡素b亚基(FSHb)、雌激素受体(ESR)、促乳素受体(PRLR)和视黄醛结合蛋白4(RBP4)等基因作为繁殖性状主要候选基因, 测定76头藏猪的基因型, 分析单基因和多基因合并对繁殖性状的影响效应。结果说明, 在藏猪群体中, FSHb、ESR和PRLR基因不同基因型繁殖性状差异显著, 优良基因型分别为BB、BB和AA。藏猪RBP4基因只有2种基因型, 对繁殖性状影响不显著。FSHb-ESR-PRLR基因的合并优良基因型为BB-BB-AA, 多基因聚合效应高于单基因效应。  相似文献   

16.
李成  孙治宇 《四川动物》2002,21(3):181-182
四川察青松多自然保护区共有两栖动物5种,区系组成以喜马拉雅-横断山区特有种属为主,位点选择和繁殖习性的多样性降低了不同物种间对繁殖微生境的竞争。  相似文献   

17.
李啸 《生物学杂志》2005,22(3):39-40
以多刺裸腹蚤为动物筛选模型,从药效学方面研究了益智仁提取液对多刺裸腹蚤的生命力和寿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0.25%的益智仁提取液使多刺裸腹蚤的体长增加为2.37mm;产仔时间提前了2天;繁殖代数为12代;平均寿命延长了71.11%。充分显示出益智仁对多刺裸腹蚤的生长发育、繁殖和寿命方面都有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芦荟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华春  王仁雷 《生物学通报》2001,36(7):F003-F003
芦荟 ,系百合科芦荟属 ,多年生常绿多肉质草本植物。据文献报道 ,世界野生芦荟品种大约 30 0多个 ,原产分布在非洲大陆 2 50个品种以上 ,另外还有自然变异和人工杂交 2 0 0多个品种。研究发现芦荟的化学成分达16 0种之多 ,有效成分达到 72种。药理活性极其广泛 ,具有免疫功能 ,能抗辐射、抗癌、抗炎、保肝等作用。芦荟所具有的医疗、美容、保健、食用、观赏等多种功能 ,早被世人所公认。近年来 ,芦荟系列产品正处于研究和开发阶段 ,芦荟产业在我国的发展潜力很大。芦荟苗的繁殖可用种子繁殖、分株繁殖和扦插繁殖及组织培养等方法。但由于芦…  相似文献   

19.
2015年10月,河南省鱼类资源调查队在河南省林州市进行鱼类资源普查时,采集到30尾刺鱼目Gasterosteiformes鱼类,综合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的方法确定其为中华多刺鱼Pungitius sinensis,为河南省新纪录种,标本保存于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鱼类标本室。本文对该鱼的主要鉴定特征、分布区域、可能的来源、生存环境等做了初步分析。该鱼在我国北方(辽宁、黑龙江、吉林、天津、河北等省市)及韩国、日本北方均有分布,记录最南分布区域为北京市,为北京市二级保护鱼类。此次报道进一步扩大了该鱼最南端分布界限,为进一步开展该鱼的基础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0.
已有多种植物通过组织培养进行快速繁殖。苎麻[Boehmeria nivea(L.) Gaud]是我国重要的多年生纤维作物之一,生产上急需解决快速繁殖优良品系问题。1980年作者从苎麻“黑皮蔸”品种的子叶、下胚轴、茎、叶等诱导出再生植株后,又开展了腋生株繁殖技术的研究,并对大田生长的组培植株进行了观察。近年来颜昌敬等也用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