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蛋白微阵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微阵列是随着基因微阵列技术发展起来的,用于基因微阵列的制备方法、信号的检测及分析系统,也可用于蛋白微阵列。各种蛋白微阵列基质的发展,提高了蛋白的固定效率。放射性同位数、化学发光、激光共聚焦荧光扫描等技术都已用于微阵列的检测。重组蛋白技术的发展,提高了蛋白微阵列检测的通量和灵敏度。蛋白微阵列具有通量高、使用样品少、重复性好、可定量的特点,使其在生物医药科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综述了蛋白微阵列的制备及其在免疫检测、医学诊断及蛋白组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高密度DNA微阵列技术可以通过一次杂交获得大量的基因组信息,广泛用于基因组结构和基因表达谱分析。本文简介DNA微阵列技术在结核分枝杆菌的功能基因组学,致病机理以及耐药机制,诊断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于蛋白质功能而言,蛋白质定位与蛋白质的表达和修饰等同等重要。传统的蛋白质定位一直沿用单个基因、逐个的研究方法,本实验拟建立一种通量蛋白质定位研究体系。方法:采用并优化了细胞微阵列技术,结合绿色荧光蛋白(GFP)标签、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及反转染技术,用于大规模蛋白质定位研究。结果:初步建立的蛋白质定位微阵列包含107个GFP标记的cDNA表达载体,分别编码107个重要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蛋白质,并与定位数据库中的已知结果进行了比对;对该系统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评价。结论:本定位系统可有效地用于通量化蛋白质定位研究,并可以发展用于蛋白质相互作用、泛素-蛋白酶体通路底物筛选等进一步的功能研究。  相似文献   

4.
黄健  李一勤 《植物学报》2003,20(4):453-461
cDNA微阵列是当前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的一种强有力的工具。由于微阵列能检测全基因组水平上的基因表达,它能帮助人们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这正是以往孤立地研究特定基因的研究方式所不能比拟的。本文简要介绍了cDNA微阵列技术的发展渊源和大致的操作流程,侧重于原理和策略,突出了它与传统方法在思路上的不同之处,同时也分析了它目前的瓶颈和局限,最后,展望了其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cDNA微阵列在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健  李一勤 《植物学通报》2003,20(4):453-461
cDNA微阵列是当前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的一种强有力的工具。由于微阵列能检测全基因组水平上的基因表达,它能帮助人们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这正是以往孤立地研究特定基因的研究方式所不能比拟的。本文简要介绍了cDNA微阵列技术的发展渊源和大致的操作流程,侧重于原理和策略,突出了它与传统方法在思路上的不同之处,同时也分析了它目前的瓶颈和局限。最后,展望了其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微阵列技术(又称生物芯片技术)是在国际上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高效、快速、高通量的微阵列技术已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并被广泛地应用于生命科学的研究之中。本文主要讨论了它在植物生物学中的应用。例如植物DNA测序、基因表达分析、检测基因突变和多态性位点等。  相似文献   

7.
几种鉴定植物抗大气污染能力指标的介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文章从植物形态、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cDNA微阵列技术和综合评价等方面,对鉴定植物抗大气污染的各种指标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8.
DNA微阵列(或芯片)技术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DNA微阵列或芯片(DNA microarray or chip)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又一新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工具.它是利用光导化学合成、照相平板印刷以及固相表面化学合成等技术,在固相表面合成成千上万个寡核苷酸探针,或将液相合成的探针由微阵列器或机器人点样于尼龙膜或硅片上,再与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物标记的DNA或cDNA杂交,用于分析DNA突变及多态性、DNA测序、监测同一组织细胞在不同状态下或同一状态下多种组织细胞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发现新的致病基因或疾病相关基因等多个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9.
微阵列计划(MICROARRAY PROJECT,μAP)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HGP)的完成,探明人类全部基因的结构功能及其表达调控已成为后基因组(功能基因组)时代的主要目标,DNA微阵列(又称基因芯片)技术的出现为此提供了光辉的前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微阵列计划(MicroarrayProject),率先运用微阵列技术进行人类功能基因组的研究。目前介绍微阵列制作原理、杂交信号检测原理及微阵列技术应用的文献已有不少,但涉及微阵列技术的实验操作、阵列机和阅读机的结构和性能、阵列图像分析及软件和数据库的设计开发的文献较少。本文分五个部分介绍了微阵列计划的最新的主要成果,分别是:微阵列计划简介、实验操作、阵列机和阅读机的结构和性能、图像分析及数据库设计和开发。  相似文献   

10.
为了高通量地检测大量培养细胞中基因原位表达, 发明了一种制作细胞微阵列的新方法,成功地制作含20种细胞系共100个供体细胞石蜡混合物点阵的细胞微阵列.免疫组化检测P53, P21, PTEN、P16基因在细胞微阵列中的蛋白质表达.原位杂交检测BRD7、NGX6 基因在细胞微阵列中mRNA原位表达.建立了P53、P21、PTEN、P16蛋白和BRD7、NGX6 mRNA 在不同培养细胞中的原位表达谱.细胞微阵列为基因功能研究提供一种新的高通量工具.细胞微阵列可广泛用于DNA、RNA和蛋白质水平上的基因原位表达研究.细胞微阵列还可用于筛选药物作用靶标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蛋白质点阵/芯片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蛋白质点阵/芯片技术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重要进展,在功能蛋白质组研究方面具有广阔的潜在应用价值.目前发展起来的印迹蛋白微阵列、分子扫描技术和传感器生物芯片质谱,将应用于药靶检测、疾病诊断、蛋白质结构鉴定和/或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等方面,具有分析速度快、效率高、样品消耗少等特点,将成为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新的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12.
蛋白质芯片技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前对蛋白质的研究集中在一次研究一种蛋白质 ,通常费时费力 ;而蛋白质芯片技术是研究蛋白质组的新技术 ,是高通量、微型化和自动化的蛋白质分析技术。它可以用来研究蛋白质的亚细胞定位和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以及对蛋白质的功能进行生物化学分析 ,将对蛋白质组研究及医学生物学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较系统地介绍了蛋白质芯片的概念、制作及检测方法 ;同时也讨论了蛋白质芯片的两种功能形式、存在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蛋白质芯片技术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 ,引起人们对蛋白质组研究的热忱。蛋白质作为生命活动的执行者 ,种类繁多 ,结构复杂 ,并且其活性与空间结构密切相关 ,需要更为先进的技术去研究和探索。近来出现的蛋白质芯片以并行、高通量检测、分析和处理蛋白质样品 ,发展迅速 ,应用前景广泛。介绍蛋白质芯片的种类、蛋白质固定的表面化学以及不同的检测方法 ,简述蛋白质芯片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并讨论蛋白质芯片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蛋白质芯片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费嘉  马文丽  郑文岭 《生命科学》2005,17(2):132-136
蛋白质芯片是以高度并行性、高通量、微型化和自动化为特点的蛋白质组检测技术。本文综述了蛋白质芯片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多种作用,包括普通蛋白质芯片在微量蛋白质分离、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以及蛋白质与其他小分子间相互作用和蛋白质定量检测方面的作用,普通蛋白质芯片通过与质谱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的结合而拓展其应用范围,以及蛋白质组芯片、活性的蛋白质芯片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应用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Protein microarrays are considered an enabling technology, which will significantly expand the scope of current protein expression and protein interaction analysis. Current technologies, such as 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 (2-DE) in combination with mass spectrometry, allowing the identification of biologically relevant proteins, have a high resolving power, but also considerable limitations. As was demonstrated by Gygi et al. (Proc. Nat. Acad. Sci. USA 2000,97, 9390-9395), most spots in 2-DE, observed from whole cell extracts, are from high abundance proteins, whereas low abundance proteins, such as signaling molecules or kinases, are only poorly represented. Protein microarrays are expected to significantly expedite the discovery of new markers and targets of pharmaceutical interest, and to have the potential for high-throughput applications. Key factors to reach this goal are: high read-out sensitivity for quantification also of low abundance proteins, functional analysis of proteins, short assay analysis times, ease of handling and the ability to integrate a variety of different targets and new assays. Zeptosens has developed a revolutionary new bioanalytical system based on the proprietary planar waveguide technology which allows us to perform multiplexed, quantitative biomolecular interaction analysis with highest sensitivity in a microarray format upon utilizing the specific advantages of the evanescent field fluorescence detection. The analytical system, comprising an ultrasensitive fluorescence reader and microarray chips with integrated microfluidics, enables the user to generate a multitude of high fidelity data in applications such as protein expression profiling or investigating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 In this paper, the important factors for developing high performance protein microarray systems, especially for targeting low abundant messengers of relevant biological information, will be discussed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will be demonstrated in experimental examples.  相似文献   

16.
Protein chip based on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 was developed for detection of pathogens existing in contaminated environment, such as Escherichia coli O157:H7, Salmonella typhimurium, Legionella pneumophila, and Yersinia enterocolitica. Protein G was immobilized to endow the orientation of antibody molecules on the SPR surface. The pathogen binding of the protein chip was investigated by SPR spectroscopy. Consequently, it was found that the four kinds of pathogen could be selectively detected by using SPR-based protein chip.  相似文献   

17.
Most modern protein sequence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using classical, wet-chemical Edman degradation technology. However,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studies on both natural and recombinant genetically engineered proteins demands the use of new technologies capable of assigning structural features such as glycosylation, which cannot be assigned by Edman sequence analysis. The most important alternative and complementary procedure at present is the use of high-mass mass spectrometry. This brief article introduces some of the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the technique. Protein research laboratories, both academic and industrial will make increasing use of these techniques to complement classical gas phase sequencing, and to identify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 including glycosylation, phosphorylation, SS bridge assignment and processing events, including the formation of ‘ragged ends’.  相似文献   

18.
基因芯片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因芯片技术是近十几年来生命科学领域的一大发展,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就该技术在转基因食品、食品中的微生物、食品原料、食品中营养成分检测中的应用做一全面的回顾,因其快速、准确、高通量的特点,今后必将成为食品检测的主要方法,促进食品检测的发展,提高食品的安全性,保证人类的健康。  相似文献   

19.
20.
蛋白质微技术及其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蛋白质微阵列是生物芯片的一种,其主要优势在于应用平面上的有序排列的许多管、腔(孔)或各自独立的点来进行样本检测,使大量样本的平行分析成为可能。应用此技术可同时分析诸多蛋白质的生物化学活性、蛋白质与蛋白质间、蛋白质与DNA间、蛋白质与RNA间,以及蛋白质与配体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在临床诊断、药物研究、环境监测、食品卫生等方面显示出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