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梯度提取的方法对硬枝树花进行石油醚(30–60)、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提取,浸膏经过色谱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6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松萝酸(1)、黑茶溃素(2)、巴尔巴地衣酸(3)、去甲环萝酸(4)、地弗地衣酸(5)、藻纹苔酸(6),并且都是首次从硬枝树花中分离得到。通过对清除DPPH?和ABTS?+能力的测定,对这6个化合物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藻纹苔酸在检测浓度范围内的?DPPH的清除率和终浓度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在55μmol/L时,藻纹苔酸的清除率为57.05%(P0.01)。黑茶溃素、巴尔巴地衣酸、去甲环萝酸在13.75–55μmol/L检测浓度范围内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与终浓度呈量效关系。松萝酸对DPPH?的清除能力较强,在3.4375μmol/L及27.5μmol/L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74.78%(P0.01)及74.82%(P0.01),接近对照组BHT浓度为55μmol/L的清除率。地弗地衣酸、藻纹苔酸、巴尔巴地衣酸的ABTS?+自由基清除率与终浓度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在浓度为55μmol/L时,地弗地衣酸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50.79%(P0.01),藻纹苔酸为44.53%(P0.01),巴尔巴地衣酸为44.34%(P0.01),在13.75–55μmol/L浓度范围内,黑茶溃素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随着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大。硬枝树花中含有多样的苯骈呋喃类和缩酚酸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是具有开发利用潜力的抗氧化剂资源。  相似文献   

2.
姜宁  刘洋  朱宴妍  王琦 《菌物研究》2014,(3):160-163
为探索黏菌的抗氧化活性,以总还原力、DPPH自由基清除率及O2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首次对煤绒菌原质团和菌核甲醇提取物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煤绒菌原质团和菌核甲醇提取物均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当质量浓度为0.8 mg/mL时,二者对O2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清除率分别为70.39%和86.83%;当质量浓度为0.4 mg/mL时,二者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清除率分别为57.22%和62.91%,通过比较IC50值,菌核粗提物的抗氧化能力略优于原质团。  相似文献   

3.
采用4种方法测定了红花寄生(寄主桑树)叶的水、80%甲醇和80%丙酮提取物对自由基的清除活性,以芦丁和BHT为对照品。结果表明,3种提取物均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且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量效依赖关系;在3种溶剂提取物中,80%甲醇提取物清除.OH和O2-.活性最强,半清除率浓度ρ(SC50)分别为0.212、0.139 mg/mL,而80%丙酮提取物则清除DPPH.和ABTS.+活性最强,ρ(SC50)分别为0.198、0.580 mg/mL。此外,3种溶剂提取物经酸水解后,HPLC均检出槲皮素和山奈酚等2种黄酮醇苷元,其含量范围分别为39.90~73.03 mg/g、4.82~9.19 mg/g间。可见,槲皮素及其苷类衍生物是红花寄生清除自由基活性的主要作用成分。  相似文献   

4.
蝉拟青霉代谢产物清除DPPH自由基和抗真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TLC法和酶标仪法对一株蝉拟青霉P3菌丝体和发酵液甲醇提取物的清除自由基活性进行了定性和定量测定,发现两种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活性,在浓度为5.0mg/mL,于37℃下保温10min时,两种样品对0.4mg/mL的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可达55.52%和74.86%.以一种黑曲霉菌为指示菌,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蝉拟青霉菌丝体和发酵液甲醇提取物进行抑菌活性试验,实验中根据抑菌圈大小判定代谢物抑菌活性的大小.同时,以致病菌白色假丝酵母菌为指示菌,采用牛津杯法对提取物进行进一步抑菌活性验证,结果表明,菌丝体和发酵液提取物样品浓度为5.0mg/mL时,其抑菌圈直径分别可达11.23mm和21.42mm.  相似文献   

5.
用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TLC法和酶标仪法对一株细脚拟青霉RCEF0394发酵液甲醇提取物的清除自由基活性进行了定性和定量测定,发现该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活性,在浓度为5.0mg/mL,于37℃下保温10min时,它对0.4mg/mL的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可达75.4%。以大鼠肝脏线粒体单胺氧化酶为靶标的体外实验发现供试细脚拟青霉发酵液有较强的抑制单胺氧化酶活性,且其活性和浓度呈量效关系。该发酵液冻干品对单胺氧化酶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18.1μg/mL。其三氯甲烷提取物对单胺氧化酶的抑制活性明显强于发酵液冻干品,表明该抑制剂可能为极性较低的化合物。进一步的分型试验表明该三氯甲烷提取物对A型单胺氧化酶呈混合抑制,对B型呈竞争性抑制,其Km值分别为0.44mg/L,0.34mg/L。  相似文献   

6.
对红冬蛇菰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抑制亚硝化作用进行比较研究。采用DPPH法、ABTS法和普鲁士蓝法分别测定各提取物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力,以评价红冬蛇菰的抗氧化能力;采用盐酸萘乙二胺法和α-萘胺法分别测定红冬蛇菰各提取物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和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率,以评价红冬蛇菰的抑制亚硝化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红冬蛇菰各提取物中乙酸乙酯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IC_(50)=0.06±0.001 mg/mL)和ABTS自由基(IC_(50)=0.07±0.001 mg/mL)能力以及对铁离子还原能力最强,并显著强于其他提取物(P0.01),其中清除ABTS自由基的能力显著高于Vc(IC_(50)=0.10±0.002 mg/mL)(P0.01);在模拟人体胃液的条件下(pH 3.0,温度37℃),各提取物能有效地清除亚硝酸盐以及阻断亚硝胺合成,并随着反应质量浓度增加清除率和阻断率增大最后趋于平缓,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亚硝酸盐的清除能力(IC_(50)=1.91±0.022 mg/mL)和亚硝胺合成的阻断能力(IC_(50)=8.44±0.091 mg/mL)均显著强于其他提取物(P0.01)。红冬蛇菰提取物属天然产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和抑制亚硝化作用,因此在抗氧化剂的研究方面具有潜在的开发利用价值,同时极有可能是一种新的防癌抗癌天然保健品。  相似文献   

7.
蛹虫草无性型菌丝体提取液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分别测定了蛹虫草无性型菌丝体不同溶剂提取液在不同抗氧化模型中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各种提取液对二苯基苦味酰基苯肼自由基(·DPPH)和羟自由基(·OH)均有显著的清除作用:在50mg/mL时,去离子水、70%乙醇和70%丙酮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89.2%、83.6%和75.9%;70%乙醇提取物在30mg/mL时对·O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100%;在50mg/mL时70%丙酮和去离子水提取物的·O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95.6%和89.6%。在一定浓度下,各提取液对邻苯三酚自氧化也均有抑制作用;不同溶剂提取物的还原能力强弱为:70%乙醇>去离子水>70%丙酮。各种提取物的抗氧化组分不同,提取物浓度与抗氧化性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金银花尺蠖幼虫粪便乙醇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基过量累积会影响生物体正常机能,筛选具有自由基清除功能的昆虫代谢产物对于开发虫茶至关重要。为了解金银花尺蠖幼虫粪便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在室内测定了金银花尺蠖幼虫粪便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金银花尺蠖幼虫粪便乙醇提取物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对二苯代苦味酰自由基(DPPH)、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ABTS+·自由基均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在0.05mg/m L时的清除率分别为37.78%、25.31%、21.41%和35.82%;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增大,对自由基的清除率逐渐增加,当浓度上升到0.65 mg/m L时的清除率分别为95.52%、69.07%、63.27%和72.46%,分别增加了57.74%、43.76%、41.86%和36.64%,差异达显著水平;对卵黄脂蛋白脂质过氧化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0.05 mg/m L时的抑制率为26.78%,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增大,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率也逐渐增加,当浓度上升到0.65 mg/m L时的抑制率为50.63%,增加了23.85%,差异达显著水平。在0.05~0.65 mg/m L的浓度范围内,对自由基的清除率、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率与浓度之间呈显著的线性关系。综上,金银花尺蠖幼虫粪便提取物具有开发为虫茶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文研究薏苡茎甲醇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方法:以甲醇为溶剂提取;采用比色法测定薏苡茎甲醇提取物对DPPH·、O-2·两种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以及还原Fe3+的能力。结果:薏苡茎甲醇提取物对两种自由基均有明显的清除作用;对Fe3+也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结论:在一定范围内浓度与清除率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当提取物浓度增加时,对DPPH·、O-2·两种自由基的清除作用随着增强;还原Fe3+能力也随薏苡茎提取物的浓度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10.
对鸡骨草进行黄酮提取及抗活性氧自由基作用的研究。以70%乙醇为溶剂,超声波提取法提取鸡骨草中的黄酮;采用比色法测定鸡骨草黄酮对DPPH·和O-·2两种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以及还原能力。鸡骨草黄酮对DPPH·和O-·2两种自由基都有明显的清除作用,清除能力为DPPH·O-·2;对Fe3+也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清除率与浓度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当黄酮的浓度为0.306 mg/mL时,其对O-·2清除率为12.57%;当黄酮的浓度为0.228 mg/mL时,其对DPPH·清除率为50%。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总体强弱是:DPPH·O-·2;还原Fe3+能力随黄酮的浓度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11.
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酸乙酯提取方法获得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Linn.)Blanco〕叶片多酚提取物,研究了该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及其动力学特征,并分析了该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及其抗菌活性。结果显示:多酚提取物得率约为(122.0±31.4)mg·g-1,提取物中多酚含量约为(521.8±17.2)mg·g-1。该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呈明显正相关的量效关系,IC50为0.650 g·L-1,与阳性对照槲皮素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能力相近;该提取物通过降低酶活性实现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且该抑制作用具有可逆性;随提取物质量浓度的提高酶促反应Km值增大、vm值减小,其动力学特征符合混合Ⅰ型抑制类型;对游离酶的抑制常数Ki为0.833 g·L-1,对酶-底物络合物的抑制常数Kis为1.823 g·L-1,表明该提取物与游离酶的亲和力大于其与酶-底物络合物的亲和力。随质量浓度提高,该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逐渐增大并在0.000~0.600 g·L-1范围内呈明显量效关系,且IC50为0.304 g·L-1,与0.036 g·L-1槲皮素等效,显示该多酚提取物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强。随质量浓度提高,该提取物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抑菌圈直径均逐渐增大,显示该提取物对3种供试菌均有抑菌作用,最小抑菌浓度均为25 g·L-1。结果表明:通过深入的开发研究,桐花树叶片多酚提取物可作为兼具辅助防腐抑菌功能的新型酪氨酸酶抑制剂。  相似文献   

12.
高雪岩  王文全  孙建宁  刘思秦  郑巧云 《生物磁学》2011,(14):2609-2611,2641
目的:研究赤芍总苷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DPPH法测定赤芍总苷体外清除DPPH自由基及抗氧化活性,根据清除率曲线,确定EC50值;采用MTT法考察赤芍总苷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细胞增殖的影响,确定起效剂量,并考察其量效关系。结果:赤芍总苷对DPPH自由基具有较强清除作用,其对DPPH的清除率的回归方程为y=7.4432x+0.6111(r=0.9967),EC50值为6.64 mg/L;赤芍总苷对HSC-T6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给药浓度为1.152mg/mL时,其对HSC-T6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可达39.240%。结论:赤芍总苷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对肝星状细胞的增殖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初步评估了4种药用地衣(太白茶、金刷把、黑石耳、红石耳)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其粗多糖的抗肿瘤活性。通过测定清除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还原能力,对4种地衣不同溶剂提取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金刷把和黑石耳的甲醇提取相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高于其它溶剂提取相,其IC50值(半抑制浓度)分别为0.7847 mg/mL和0.5595 mg/mL;黑石耳甲醇提取相(IC50=0.5747 mg/mL)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优于阳性对照物Vc(IC50=0.6126 mg/mL);黑石耳氯仿提取相、金刷把乙酸乙酯提取相和太白茶甲醇提取相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与Vc相当;4种地衣甲醇提取相还原能力均较强,且与其浓度呈较好的量效关系。利用MTT法分析4种地衣多糖对HeLa、A375和Hep G2细胞体外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黑石耳粗多糖对Hep G2细胞的抑制作用较为突出(IC50=0.2567 mg/mL),而金刷把抑制HeLa细胞的生长增殖作用最强,其IC50值为0.4332 mg/mL。  相似文献   

14.
藜叶中黄酮类化合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藜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和色谱柱法对藜叶中化学成分进行提取与分离;以Vc作对照,对分离纯化的芦丁、乙酸乙酯浸膏和正丁醇浸膏进行DPPH·、O2^-·和·OH的清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三者对DPPH·、O2^-·、·OH均具有清除作用,且与浓度呈量效关系,芦丁对·OH清除效果优于Vc,芦丁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能力,其IC50为0.05μg/mL。  相似文献   

15.
对朱砂根抑制α-葡萄糖苷酶与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利用96微孔板法筛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采用DPPH、ABTS和FRAP方法分析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乙酸乙酯部位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最高(IC50=39.27 μg/mL),石油醚部位次之(IC50 =56.11 μg/mL),正丁醇部位活性最弱(IC50=62.05μg/mL),但均远大于阳性对照Acarbose(IC50=1081.27 μg/mL);乙酸乙酯部位抗氧化能力最强,正丁醇部位次之.乙酸乙酯部位清除DPPH自由基(IC50=38.55 mg/L)的能力比BHT( IC50=18.71 mg/L)低1/2,清除ABTS自由基的能力(IC50=3.60 mg/L)比BHT(IC50=7.44 mg/L)强,但比BHA(IC50=1.74 mg/L)弱,还原Fe3+的能力(FRAP=512.99 ±6.80 μmoTE/g)为BHT(FRAP=1581.68±97.41μmol TE/g)的1/3.结果显示朱砂根乙酸乙酯部位抑制α-葡萄糖苷酶和抗氧化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16.
红豆树种子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和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红豆树种子的化学组成及生物活性。本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甲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鉴定,并首次采用不同极性溶剂对红豆树种子的生物活性物质进行萃取;同时,利用DPPH法、ABTS法和抑菌圈法评价红豆树种子生物活性物质的体外抗氧化及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从红豆树种子萃取物中共检测出化合物12个,占萃取物总量的89.03%;种子萃取物的主要成分为5-羟甲基糠醛(52.98%)、D-阿洛糖(7.24%)、2,3-二甲氧基-10,11-二氢二苯并(b,f)恶庚英-10-醇(6.51%)、甲基丁香酚(4.53%)、2,3-二氢-3,5-二羟基-6-甲基-4H-吡喃-4-酮(4.45%)、黄樟素(3.75%)、α-松油醇(3.31%)、2,6-二甲氧基苯酚(2.01%),此8种成分占总量的84.78%。红豆树种子正丁醇、乙酸乙酯和石油醚等萃取物对DPPH和ABTS自由基均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且抗氧化活性与萃取物浓度呈线性相关。当红豆树种子正丁醇、乙酸乙酯和石油醚等萃取物浓度为10.0 mg/mL时,正丁醇萃取物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最佳;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最佳;石油醚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最佳。研究结果为红豆树种子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7.
蝉虫草(蝉花)作为我国传统的中药材,是一种药食两用的虫生真菌,因含有丰富的活性物质而具有广泛的医疗保健价值。本研究以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分析蝉虫草胞内和胞外多糖的化学抗氧化活性,再以H2O2诱导的人肝LO2细胞氧化损伤为模型,进而分析比较二者对肝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在化学抗氧化能力比较上,蝉虫草菌丝体胞外多糖有效清除?O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EC50值分别为1.06mg/mL、0.96mg/mL和0.63mg/mL,而胞内多糖的EC50值分别为3.71mg/mL、2.83mg/mL和1.70mg/mL,表明蝉虫草胞外多糖的化学抗氧化能力更强;在改善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比较上,与模型组对比,二者均能随着浓度递增而显著地提高细胞存活率,但胞外多糖比胞内多糖更强,当多糖浓度为5mg/mL时,胞外多糖细胞存活率达到92.36%,胞内多糖只达到82.07%;在调节细胞抗氧化酶清除ROS的机制上,与模型组对比,胞外多糖分别上调SOD酶活力2.51倍和CAT酶活力2.91倍,极显著地降低了细胞ROS水平(P<0.01)来改善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作用。相应地,胞内多糖只上调了1.85倍和2.33倍,显著性地清除了ROS(P<0.05),表明蝉虫草菌丝体胞外多糖具有更显著的抗肝细胞氧化损伤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蝉虫草菌丝体胞外和胞内多糖均具有良好的抗肝氧化损伤活性,且胞外多糖比胞内多糖活性更好,为蝉虫草菌丝体多糖在保肝产品中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首次采用96微孔板法检测贵州和河南产凹叶厚朴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并采用DPPH、ABTS和FRAP三种方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贵州产凹叶厚朴乙酸乙酯(IC50 =7.22 μg,/mL)和正丁醇提取部位(IC50=36.59 μg/mL),河南产凹叶厚朴石油醚(IC50=107.04 μg/mL)和乙酸乙酯提取部位(IC50=17.17μg/mL),它们的活性都远高于于阳性对照Acarhose( IC50=1081.27 μg/mL).贵州产凹叶厚朴乙酸乙酯提取部位清除ABTS自由基的能力最强(IC50=8.81 μg/mL),强于阳性对照BHT(IC50=11.94 μg/mL);其次为河南产凹叶厚朴乙酸乙酯提取部位(IC50=12.73 μg/mL).研究结果表明,贵州产凹叶厚朴乙酸乙酯提取部位抑制α-葡萄糖苷酶和抗氧化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19.
青橄榄浸膏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青橄榄浸膏提取工艺,并探讨其抗氧化性。以茂名盛产的青橄榄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法,以总黄酮和总多酚得率为评价指标,考察各因素对青橄榄浸膏提取效果的影响。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结晶紫法和DPPH清除能力评价青橄榄浸膏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浸膏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18 (g∶mL),超声提取温度50℃,时间6 min(超声提取阶段);单纯有机溶剂提取温度60℃,时间45 min(有机溶剂浸提阶段);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为1. 76%,总多酚得率为15. 53%。终产物浸膏在0. 3 mg/mL浓度下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抑制率为22. 74%,相当于同等质量浓度的抗坏血酸抑制效果的23. 47%;在0. 02 mg/mL浓度下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为67. 32%,相当于同等质量浓度的抗坏血酸清除效果的112. 58%;在0. 2 mmol/mL的DPPH溶液体系中,0. 15 mg/mL的浸膏对DPPH的清除率为95. 40%,相当于同等质量浓度的抗坏血酸清除效果的140. 83%;总体来讲,浸膏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虽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抑制率弱于抗坏血酸,但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及DPPH清除率均优于抗坏血酸。  相似文献   

20.
孟菲  宗雯雯  王纯  庄晶云  江晓路 《菌物学报》2020,39(7):1391-1399
为明确日本虫草子实体多糖(CJPs)的抗氧化活性及免疫调节作用,本研究以子实体为原料,采用热水浸提法得多糖,通过对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OH自由基清除能力评价CJPs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探讨CJPs对氢化可的松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表明,CJPs对ABTS、DPPH、·OH自由基均有明显的清除效果,且存在量效关系,IC50分别为0.165、0.098、0.253mg/mL;灌胃CJPs的小鼠与模型组相比,免疫器官指数、巨噬细胞吞噬指数、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免疫球蛋白含量均有所提高,脾脏中乳酸脱氢酶(LDH)和酸性磷酸酶(ACP)的活力显著增强(P<0.05或P<0.01)。该研究表明CJPs是一种潜在的抗氧化剂,并能显著提高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功能,为其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