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欧洲鹅耳枥带芽叶片作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激素种类及其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及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0.2 mg·L-1 2,4-D的出愈率最高为96.76%;0.5 mg·L-1 IBA处理的出愈率为97.22%;0.5 mg·L-1 NAA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为95.03%。而WPM+0.5 mg·L-1 BA+0.1 mg·L-1 NAA+0.5 mg·L-1 IBA的出愈率为92.83%,WPM+0.5 mg·L-1 BA+0.5 mg·L-1 NAA+0.01 mg·L-1 IBA的出愈率为96.44%,而且诱导出的愈伤组织质量要优于单一激素诱导出的愈伤组织,因此最适合作为欧洲鹅耳枥叶片的诱导培养基。WPM+BA 2.0 mg·L-1+KT 2.0 mg·L-1+NAA 0.05 mg·L-1组合愈伤组织增殖效果最好,最适合欧洲鹅耳枥叶片愈伤组织的增殖培养。WPM+BA 0.5 mg·L-1+NAA 0.1 mg·L-1+2,4-D 0.1 mg·L-1组合愈伤组织诱导分化效果最好,分化率达13.54%。  相似文献   

2.
采用L9(34)正交试验等方法,以野生宜昌百合(Lilium leucanthum)鳞片为外植体,分别在光照和黑暗培养条件下,研究了TDZ、NAA、2,4-D不同浓度配比对宜昌百合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效果的影响,并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愈伤组织进行了的组织学观察。在此基础上,探讨了NAA对体胚苗壮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光照条件下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TDZ 0.5 mg·L-1+NAA 1.0 mg·L-1+2,4-D 0.05 mg·L-1,诱导率为62.690%;黑暗条件下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TDZ 0.5 mg·L-1+NAA 1.5 mg·L-1+2,4-D 0.1 mg·L-1,诱导率为59.423%。胚性愈伤组织黄绿色或深绿色,颗粒状明显;非胚性愈伤组织松散易碎、呈水渍状,经石蜡切片观察可观察到胚性愈伤组织细胞核大、胞质浓,且细胞内含丰富淀粉粒,细胞直径为50~80 μm。非胚性愈伤组织细胞较大,未见明显细胞核,直径约为100~180 μm。体胚苗壮苗生根的最适宜培养基为1/2MS+NAA 0.2 mg·L-1+AC 1 g·L-1,培养60 d后,幼苗移至草炭:蛭石:珍珠岩=1:1:1基质中,成活率为90%。本试验成功建立了宜昌百合鳞片胚性愈伤组织的再生体系,为宜昌百合利用胚状体进行无性育种以及种质资源的创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水杉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愈伤组织诱导器官发生途径, 建立了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的植株再生体系, 探讨了不同外植体 (种胚、幼叶切块、茎段、根段)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定芽直接再生和愈伤组织诱导器官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种胚、无菌苗叶片、茎段和根作为外植体, 在MS补加2,4-D、NAA和6-BA不同组合的培养基上都能诱导得到愈伤组织, 其中种胚诱导愈伤组织效果最好, 诱导率可达100%, 茎诱导效果次之, 诱导率为97.1%。诱导愈伤组织效果较好的培养基有:MS+1.0 mg·L–1 2,4-D + 0.5 mg·L–1 6-BA、MS + 0.1 mg·L–1 6-BA + 1.0 mg·L–1 NAA、MS + 0.5 mg·L–1 6-BA+1.0 mg·L–1 NAA、MS+1.0 mg·L–1 6-BA+1.0 mg·L–1 NAA、MS+0.5 mg·L–1 6-BA+2.0 mg·L–1 NAA、MS+1.0 mg·L–1 6-BA + 2.0 mg·L–1 NAA和MS + 0.5 mg·L–1 2,4-D + 0.5 mg·L–1 NAA。以愈伤组织在MS培养基上植株再生效果最好, 再生率为62.5%。  相似文献   

4.
以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3个芍药品种的茎段、叶片、叶柄为外植体,诱导体细胞胚发生,并采用石蜡切片法对该发育过程进行组织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Going Bananas’的茎段愈伤诱导率达100%,增殖率在4.0以上,表现最佳;非胚性愈伤组织最佳诱导、增殖培养基为WPM+IAA 1.0mg·L-1+6-BA 1.0mg·L-1+NAA 0.5mg·L-1+TDZ 0.5mg·L-1+CH 0.625g·L-1;愈伤组织转入到1/2 MS(Ca2+加倍)+2,4-D 2.0mg·L-1+ABA 0.5mg·L-1或ZT 1.0mg·L-1的培养基中,连续暗培养90后得到胚性愈伤;之后转入到成熟培养基1/2MS(Ca2+加倍)+6-BA 1.0mg·L-1+NAA 0.2mg·L-1中,见光培养60d,逐渐发育至球形胚和心形胚。在石蜡切片观察中,芍药的体细胞胚起源方式包括外起源和内起源两个途径。在外起源方式中包括单个表层细胞的外起源和多个表层下细胞的共同起源。3种方式的区别主要在于起始的位置和起始细胞数量,后期均形成原胚结构。胚性细胞的分裂方式为对称分裂,未发现不对称分裂细胞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微型月季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微型月季(Rosa hybrida)幼嫩离体叶片(叶龄12天)为外植体, 以MS为基本培养基, 研究不同配比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诱导和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 (1) 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配比为1.0 mg·L–16-BA+3.0 mg·L–12,4-D, 诱导率为100%; (2) 6-BA在微型月季不定芽诱导中起着关键作用, 诱导不定芽产生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为1.0 mg·L–16-BA +(0.05–0.5) mg·L–1NAA+(0.02–0.2) mg·L–1TDZ, 其中最适配比1.0 mg·L–16-BA+0.1 mg·L–1NAA+0.02 mg·L–1TDZ的愈伤组织再分化率达到92.6%; (3) 生长素对微型月季的生根有重要影响, 以1/4MS+0.1 mg·L–1NAA为生根培养基可获得100%的生根率。实验最终建立了微型月季组织培养和高频离体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6.
以"凤丹"花丝为外植体,探究了外植体发育时期、基本培养基和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s,PGRs)对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并对不同类型的愈伤组织进行了形态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花蕾直径为13~19mm时、半透明或白色的幼嫩花丝更适宜愈伤组织的诱导;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SH添加2,4-D 1 mg·L-1、NAA 2 mg·L-1及BA 0.2 mg·L-1,最高诱导率和诱导量分别为99.12%和5.68 g;愈伤组织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SH添加2,4-D 0.5 mg·L-1、NAA 0.5 mg·L-1及BA 0.25 mg·L-1,增殖率为3.86;花丝愈伤组织根据形态结构可分为三类,Ⅰ类愈伤组织具有典型的胚性愈伤组织特征,可进一步分化产生体胚;Ⅱ类愈伤组织和Ⅲ类愈伤组织内部呈现大量维管组织分化,其中Ⅱ类愈伤组织中观察到了不定芽的分化,Ⅲ类愈伤组织未见分化。上述结果表明"凤丹"花丝具有重要再生潜力,是一种良好的新型外植体,对研究建立牡丹体外再生体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研究不同培养基和光照条件对铁皮石斛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植体直接接种于培养基上,最适宜培养条件是MS 5.92 g·L-1+2,4-D 5 mg·L-1+IAA 1.5 mg·L-1+KT 0.62 mg·L-1+蔗糖37.5 g·L-1+琼脂0.8% (pH 5.9~6.0),暗培养15 d后再光培养;外植体捣碎后平铺于培养基上,最适宜培养条件是MS 4.74 g·L-1+2,4-D 1 mg·L-1+IAA 1.5 mg·L-1+KT 0.25 mg·L-1+蔗糖30 g·L-1+琼脂0.8% (pH 5.9~6.0),25 ℃持续光培养。  相似文献   

8.
东北延胡索愈伤组织培养及延胡索乙素形成的适宜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东北产两种延胡索各器官的愈伤组织发生情况,采用单因子和正交设计试验,对齿瓣延胡索(Corydalis remota)愈伤组织生长及延胡索乙素形成的适宜条件做了研究。结果表明,齿瓣延胡索各器官对培养基的响应性均显著高于东北延胡索(C. ambigua),其块茎愈伤诱导率高达93.3%;MS培养基对于愈伤组织诱导较White有利, 2 mg·L-1 2, 4-D与1 mg·L-1 KT的组合愈伤诱导率最高,并适于继代培养。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愈伤组织生长和延胡索乙素形成的适宜条件存在差异,在27组处理中, 1号培养基有利于培养物鲜重的提高, 9号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 10号则有利于的延胡索乙素形成;培养基中几种无机离子和有机成分均显著影响愈伤组织生长和延胡索乙素形成,NH4+/NO3-与Ca2+和K+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于生物量积累和延胡索乙素含量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黑木相思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峰  施琼  黄烈健 《植物学报》2014,49(5):603-610
以黑木相思(Acacia melanoxylon)优良单株(AMY12004)的当年新生枝条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 灭菌后接入MS培养基上培养, 以其无菌萌芽的叶片、茎段和叶柄为实验材料, 通过间接器官发生途径建立黑木相思愈伤组织诱导及高频植株再生体系。研究结果表明, 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外植体为茎段; 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1.5 mg·L–16-BA+0.2 mg·L–1NAA+3%蔗糖, 诱导率为93.33%; 愈伤组织再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2.0 mg·L–16-BA+0.5 mg·L–1NAA+3%蔗糖, 分化率为79.17%, 再生系数为9.58; 再生芽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MS+0.5 mg·L–1IBA+0.5 mg·L–1NAA+4%蔗糖, 生根率为96.05%, 移栽存活率为81.40%。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胁迫条件对虎杖叶愈伤组织白藜芦醇含量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低温、热休克、紫外辐射、高盐、真菌诱激子、水杨酸(SA)、茉莉酸甲酯(MJ)处理虎杖叶愈伤组织,HPLC测定其中白藜芦醇的含量。结果:经过低温、紫外辐射、真菌诱激子、SA处理,白藜芦醇含量分别提高38%、20%、24%和18%(P<0.01),而热休克、NaCl高盐和MJ处理后,白藜芦醇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适当的胁迫条件能促进虎杖叶愈伤组织中白藜芦醇的合成。  相似文献   

11.
球花石楠离体培养及快速繁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萍  普晓兰 《植物研究》2003,23(3):280-284
取球花石楠的不同器官、不同部位的材料进行离体培养及快速繁殖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根部萌蘖条和盆栽大苗的嫩茎为首选外植体,在MS+6-BA 2 mg·L-1+NAA 0.5 mg·L-1的培养基上有较高的腋芽萌发率,增殖阶段以MS+6-BA 4 mg·L-1+NAA 0.1 mg·L-1培养基上的小苗最多,生长健壮,生根可在1/2 MS+IBA 0.25 mg·L-1的培养基上进行。分析了生根较低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以野生红花白芨成熟蒴果为外植体,建立了白芨植株的再生体系。结果表明:白芨种子萌发最佳培养基为1/2 MS+6-BA 1.0 mg·L-1+NAA 0.1 mg·L-1+AC 0.5 g·L-1;原球茎增殖最适培养基为MS+KT 1.0 mg·L-1+NAA 0.1 mg·L-1+AC 0.5 g·L-1;原球茎分化培养基为MS+6-BA 0.5 mg·L-1+KT 1.0 mg·L-1+NAA 0.1 mg·L-1+AC 0.5 g·L-1;不定芽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6-BA 0.5 mg·L-1+KT 1.0 mg·L-1+NAA 0.1 mg·L-1+AC 0.5 g·L-1 +土豆汁150 g·L-1,30 d后的芽增殖率达343%;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5 mg·L-1+AC 0.5 g·L-1+土豆汁100 g·L-1,生根率达100%;试管苗移栽的最佳方式是以水苔+树皮+椰糠+锯木粉(2∶2∶1∶1,V/V/V/V)为混合基质进行多株移栽,成活率可达99%。  相似文献   

13.
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蔗糖、IBA、茉莉酸甲酯(MJ)及水杨酸(SA)对木豆不定根生物量和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蔗糖浓度对木豆不定根的生物量和次生代谢产物合成有显著影响,蔗糖浓度为30 g·L-1时,木豆不定根的生物量和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均达到最大值。低浓度的IBA有利于木豆不定根的生长和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高浓度的IBA表现出抑制作用。IBA浓度为0.1 mg·L-1时,生物量、染料木素及芹菜素含量均为最大值,分别为对照组的1.1、1.1和2.8倍。在0~200 μmol·L-1浓度范围内,MJ对不定根的生长几乎无影响(P>0.05),但对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有重要影响。MJ浓度为100 μmol·L-1时,染料木素和芹菜素的含量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对照组的1.9和2.1倍。SA抑制木豆不定根的生长和染料木素的合成,但对芹菜素的合成有一定促进作用,SA浓度为100 μmol·L-1时,芹菜素的含量最高,为对照组的1.5倍。木豆不定根的悬浮培养是获得次生代谢产物的一条有效途径,为大规模生产染料木素和芹菜素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以4种葡萄风信子Muscari armeniacum、Muscari aucheri ‘Dark Eyes’、Muscari aucheri ‘Ocean Magic’、Muscari azureum的叶片以及M.aucheri ‘Dark Eyes’的花器官为外植体,进行诱导愈伤组织分化的研究,建立了葡萄风信子的组织培养体系。研究结果表明:葡萄风信子抽梗期叶片最适升汞灭菌时间为7 min;筛选出四种品种的叶片最佳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均为:MS+2,4-D 0.5 mg·L-1+TDZ 0.1 mg·L-1;同一叶片不同部位的愈伤组织诱导率由高到低依次是叶片基部、叶片中部、叶片尖端;M.aucheri ‘Dark Eyes’品种的花器官出愈率由高到低依次是花梗、花瓣、花药;筛选出M.aucheri ‘Dark Eyes’花药的最佳诱导培养基:MS+2,4-D 0.1 mg·L-1+6-BA 0.5 mg·L-1。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杭白菊为试验材料,分析茉莉酸甲酯对菊花抗蚜性的影响。供试幼苗叶面喷施不同浓度(0.01、0.05、0.1、0.5、1 mmol·L-1)茉莉酸甲酯后接种菊姬长管蚜,测定外源茉莉酸甲酯对蚜虫胁迫下菊花叶片的保护酶、防御酶活性、渗透性物质、次生代谢物和茉莉酸途径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探究菊花抗蚜性与茉莉酸信号途径的关系。结果表明: 0.01、0.05、0.1、0.5、1 mmol·L-1浓度的茉莉酸甲酯均显著提高了杭白菊叶片的保护酶、防御酶活性及次生代谢物含量,降低了丙二醛和可溶性糖含量,外源茉莉酸甲酯处理诱导杭白菊CmAOSCmCOI1的表达,并使内源茉莉酸含量显著增加,杭白菊的抗蚜性增强。  相似文献   

16.
以四数九里香新生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取材时期、6-BA浓度及生长素种类对外植体生长的影响,探讨不同浓度活性炭对外植体褐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四数九里香组织培养适宜的取材时期为4月;外植体腋芽诱导率在6-BA浓度为2.5 mg·L-1时表现较高;IBA是较适宜外植体生长的生长素;活性炭浓度为1.5 g·L-1可有效减轻外植体褐化;组织培养适宜的启动培养基为MS + 6-BA 2.5 mg·L-1 + IBA 0.1 mg·L-1 + GA3 0.3 mg·L-1 + 活性炭1.5 g·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