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有关嗜人按蚊的越冬问题,国内虽已证明其蚊卵可以越冬,但幼虫能否越冬尚未见报道,为此,于1986年1至3月在宜宾市旧州、方水等乡进行了此项观察。元月29日首先在一水坑中获Ⅳ龄幼虫和蛹各1只,2月3日和3月3日又在稻田、溪流获Ⅳ龄幼虫4只、蛹2只。分别于3月11、16和25日羽化,共羽化出雌、雄蚊各2只,经鉴定全为嗜人按蚊。我区冬期较短,气候较温和,全年平均气温以元月份最低(7℃左右),霜、雪少见,但在此温度范围内幼虫一般都不能发育,由于在室内以Ⅳ龄幼虫到孵出成虫平均约48天,我们所获Ⅳ龄成熟幼虫,显见是幼虫的越冬而不是由卵(越冬卵)孵化发育…  相似文献   

2.
1989年冬至1990年春在四川宜宾作了蛛形杵蚊Tripteriodes aranoides(Theobald,1901)越冬观察。1方法成虫:选择有蛛形杵蚊分布的江北竹林为观察点,于11月至翌年4月各月捕捉40至60处越冬场所的成蚊毒杀分类鉴定,并根据в.н.веклешишева(1949)的方法观察脂肪体,每次均测记温、湿度。幼虫(蛹):各月采集1至2次竹筒(宜宾仅竹筒孳生)中的蚊幼虫置室内饲养,逐日记录水温,待羽化成虫作分类鉴定。卵:在采集幼虫的同时采集沉积物及润泥装入碗内,加水置室内观察有无该蚊幼虫孵出。幼虫耐寒试验:于元月30日将部分Ⅱ、Ⅲ、Ⅳ龄幼虫移入0—4℃…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雅安地区蚊类越冬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炎 《四川动物》1992,11(1):32-33
1955年至1984年对四川雅安地区25种蚊类越冬情况作了初步调查,结果发现以成蚊越冬者6种;以成、幼虫越冬者1种;以成虫及卵越冬者2种,以幼虫越冬者4种,以幼虫及卵越冬者1种;以卵越冬者2种;无明显越冬期,冬季仍能繁殖发育者9种,各蚊种的越冬情况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凉山按蚊(Anopheles liangshanensis Kang et Tan1984)系新近才定的种,马来丝虫能在其体内充分发育成熟,但对该蚊的生物学情况,尚不清楚,本文从栖息习性、蚊群组成、寿命、不同季节卵甲板宽度变化、发育情况、越冬及抱握器运动次数等作了初步观察,现将结果报道于后:一、材料与方法蚊种来源及饲养:1981年7月31日及1984年7月6日于昭觉县城郊南坪瓦厂牛舍捕蚊。单个置于青霉素瓶内产卵、计数,25±2℃放置24小时,逐日观察孵化数、各龄期幼虫成活数、蛹化数,羽化数及成蚊死亡数。室内栖息习性观察:选择较密闭的瓦顶、土墙牛舍一间,分别捕完房顶…  相似文献   

5.
有关伪杂鳞库蚊Culex pseudovishnui Colless,1957,(即我区过去记载的魏仙库蚊)的越冬问题尚未见报道,为此,于1986年11月至1987年3月在珙县洛表乡进行了此项观察。结果11月至3月共捕获伪杂鳞库蚊幼虫和蛹45只,其中Ⅱ、Ⅲ、Ⅳ龄及蛹分别为9、13、19和4只,成蚊共捕获2只。小结珙县位于东经104°5′,北纬28°30′,27年平均气温17.5℃,最低7.4℃(元月);水温7至11℃,各月均可在稻田及中、小型积水捞取伪杂鳞库蚊幼虫和蛹,2月份能在室内条件下化蛹和羽化,从而证明该蚊可以以幼虫的方式越冬。成蚊于10月30日还能捕到,但无脂肪体形成,11月消失到翌…  相似文献   

6.
1985—1988年对宜宾地区的库蚊Culex Linnaeus,1758越冬情况作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于后。方法每次于11月至翌年3月,各月捕捉40至60处次越冬场所的成蚊分类计数,并根据B.H.BeKпeMишeBa,1949的方法对脂肪体分级。同时对各型积水进行调查,将所获幼虫(蛹)置室内隔离饲养。以各虫期综合分类鉴定。结果捕获9种库蚊成虫276只,幼虫(蛹)2987只(见表)。表1985—1988年越冬库蚊观察蚊虫种类虫态各月捕获数(只)越冬场报1112123小计致倦库蚊成虫*172842189114室内、山洞Culex quinquefasciatus幼虫464298285△207△4811735废粪坑、污水坑小斑翅库…  相似文献   

7.
浙江嘉兴中华按蚊越冬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据前人报告:中华按蚊在多数地区仅由成虫越冬;个别地区发现幼虫也能越冬。为了进一步探究其越冬方式,作者等于1956年2—3月及同年11月—1957年4月在嘉兴县东栅乡进行了本项观察。主要对成虫、幼虫的越冬情况作了较详细的调查,此外也初步探查了卵有无越冬可能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1986年4—10月,在四川南部珙县的洛表乡,对嗜人按蚊成虫的一些生态习性进行了观察,观将观察结果报告于后。观察方法观察蚊体腹侧膜上有无“T”形暗斑决定是否为中华按蚁或嗜人按蚊。同时单个捕捉牛房吸血按蚊,饲养产卵,以卵型结果所得比例来验证“T”形暗斑鉴定的准确性;选择人、牛房各两间,每旬每次定人各捕蚊30分钟,毒杀分类后按人工小时记录密度;选点采用帐诱法(捕蚊前清除帐内原有蚊虫),每月观察一次夜间叮刺活动,从观察日下午8时开始,至次晨8时止,捕捉飞入帐内来吸血的蚊虫,毒杀后分类计数。结果4—10月间,都能从人房、牛房中捕到嗜人…  相似文献   

9.
喷水对提高中华按蚊卵孵化率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有关影响中华按蚊卵孵化的某些因素,我们选用本所饲养传代的驯化中华按蚊所产蚊卵为实验观察对象。以同日收集的同批卵平分成两组进行实验观察。一组为喷水实验组,于蚊卵下水后,用手揿喷水壶对盛蚊卵的水盆喷以脱氯自来水,每日4—5次,每次约1分钟;另一组不喷水作为对照组。置19—30℃室温中,分别于蚊卵下水后8小时和每日分离、计数孵出的幼虫。连续观察10天,至基本不再有幼虫孵出为止。实验重复10次,共观察蚊卵10批,13385只。结果:喷水组蚊卵孵化率为59.34—88.93%(平均72.41%),对照组孵化率为12.25、—68.73%(平均29.56%)。各批喷水…  相似文献   

10.
望谟地区蚊种复杂,据张合(1960)报告,按蚊共达十七种。中华按蚊及微小按蚊是我国(包括贵州省)的主要传疟蚊种,是否有越冬现象,对消灭蚊虫和疟疾防治上,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作者对该两种按蚊在望谟地区冬季有无越冬,进行了以下的观察: 一、调查方法与结果 望谟县在我省南部,位于北纬25°30′,东经106°20′,观察地区的海拔约520—550米。该地属山区,溪沟纵横交错,稻田棋布。据望谟县蔗香水文站观察,1958年12月至1959年3月,各月平均气温均在10℃以上(表1);1月4日至1月22日的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下,其中15、17、18日的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上。  相似文献   

11.
1983及1984年在乐山市全福乡和峨眉县胜利乡牛棚内作了按蚊自然感染牛腹腔丝虫的调查。方法在6—9月,上午及夜间捕捉水牛棚内饱血按蚊,每旬1—2次。蚊虫经单个饲养,待胃血消化或产卵后,以成蚊形态特征及卵型作蚊种鉴定。蚊虫解剖按常规。阳性蚊体内幼丝虫经分期、计数、透明固定后,置显微镜下观察虫体大小、食道占虫体长度的比例、肛比率和尾乳突形状特征,鉴定虫种。结果解剖按蚊五种计3,158只,中华按蚊自然感染率为0.49%(11/2226),检获各期幼虫51条,平均4.6条/只,最高11条/只,6只蚊携带Ⅱ期幼虫25条,平均2.3条/只;雷氏按蚊嗜人亚种自然感染…  相似文献   

12.
石臼港位于山东省东南部,东经119°25′,北纬35°33′,是我国正在崛起的一个深水港口。1986年我们在港区内对蚊虫种类及成蚊越冬场所进行了调查。调查方法7、8、9月份,在港区内寻找积水处(海水及淡水)捞取孑孓,实验室羽化成蚊后鉴定蚊种。1986年1月中旬,对港区的人房、花窖、下水道及暖气管道等查看有无成蚊栖息越冬,采用捕光法或计数法(蚊数/一刻钟)记录蚊密度及种类。结果捞取孑孓38瓶,羽化成蚊后鉴定有3属14种: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潘氏按蚊(济南按蚊)An.pattoni海滨伊蚊(东乡伊蚊)Aedes togoi刺扰伊蚊Ae.vexans朝鲜伊蚊Ae.korei…  相似文献   

13.
本文所用蚊虫系采自北京郊区、人工养殖5年的实验室种群。室内保持25—28℃及70—80%的相对湿度。平均水温24℃±1。必要时对幼虫或成蚊进行单体饲养。以小鼠做为血源。 一、生活史所需时间 取一含203枚卵的卵筏,跟踪观察各期变化。共孵出幼虫169条,孵化率83.25%。幼虫发育所需时间以2龄为最短、4龄为最长。特别间差异不大,见表1。各龄幼虫均有死亡,除2龄死亡率为2.5%,其余均在3—8%之间。羽化出成蚊95只,羽化率为91.35%。雄蚊与雌蚊数量之比为1.2:1。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了1983—1984年天津西郊区中华按蚊成蚊生态学调查结果。 调查方法 于两年同期(6—9月间),以天津西郊区华庄村为观察点,采用定点、定时、定人通宵驴诱方法,每旬调查一次,并将捕来的成蚊按时间分别放入冰壶带回室内,进行解剖,鉴定其生理年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了1983—1984年天津西郊区中华按蚊成蚊生态学调查结果。 调查方法 于两年同期(6—9月间),以天津西郊区华庄村为观察点,采用定点、定时、定人通宵驴诱方法,每旬调查一次,并将捕来的成蚊按时间分别放入冰壶带回室内,进行解剖,鉴定其生理年龄。  相似文献   

16.
1963年12月上旬至1964年4月中旬,作者于名山永兴地区对嗜人按蚊(Anophelesanthropophagus)成蚊的越冬情况进行了观察,凡可能栖息该蚊的场所,每日或每2—3日调查一次,共调查16种场所666处次。结果从牛棚内共捕获嗜人按蚊27只,其中12月上、中旬7只,3月中旬至4月中旬20只。解剖镜检胃血22只,Ⅱ、Ⅲ期者17只,Ⅵ期者5只;观察卵巢22只,其中Ⅱ、Ⅲ期者18只,Ⅴ期者4只,成熟卵粒105—225枚;4月5日发现1只产卵不久的雌蚊;92.6%的雌蚊的生殖营养周期与卵巢发育是协调的。脂肪:共计观察26只,其中Ⅰ、Ⅱ期者25只,Ⅲ期者1只(出观于3月上旬),没有发现Ⅳ期…  相似文献   

17.
分析蚊虫的生殖营养周期,对研究蚊媒性疾病流行病学和制定防制规划,都有重要意义。我们在乐山市中区全福乡,对我省传播间日疟和马来丝虫病的嗜人按蚊(Anopheles anthro-pophagus)、中华按蚊(An.sinensis)的生殖营养周期进行了观察和比较。方法与结果以人房蚊帐60顶和牛栏3间为捕蚊点。于6—9月每旬捕蚊一次。将所捕Ⅱ期胃血按蚊置室内阴凉处单只饲养。每隔2小时观察一次产卵情况。记录每只蚊产卵时间和产卵数。根据成蚊形态和卵型鉴定蚊种。每日6:00、12:00和20:00分别记录室内温度和湿度。观察嗜人按蚊499只、中华按蚊163只。一般在吸血次…  相似文献   

18.
滕斌 《昆虫学报》1959,(2):190-194
1.济南地区淡色库蚊是以雌性成蚊越冬的,但在越冬期间并未见有雄蚊;其主要越冬场所为:地瓜井(窖)、防空洞及人工山洞。从11月份开始隐伏过冬,至翌年2月下旬即开始飞离越冬场所;隐伏时间共约100—120天之久;越冬后持续飞出的时间,约30天左右。 2.蚊虫隐伏过冬的处所除温度有着直接影响以外,湿度(70—80%以上)及光线(较暗)亦属重要条件。 3.过冬蚊虫在初冬的隐伏及早春的飞出之主要因素,乃取决于初冬转冷与早春转暖的外界气温之变化;尤其在早春飞出场所的观察,若外界气温升高(日平均气温最高7℃,最低-3℃以上),同越冬场所之温度接近(7—9℃)时,则蚊虫即能飞离越冬场所。  相似文献   

19.
重庆蚊子种类很多,其中与人关系最密切的有中华按蚊、致倦库蚊、白纹伊蚊、骚扰阿蚊等四种,它们如何越冬,在消灭蚊子与疾病防治上,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在我国,关于蚊虫越冬调查以及越冬蚊虫生理的研究,报告得不多,冯兰洲在1937年曾就北京主要蚊种进行研究,观察到以卵越冬者有:仁川伊蚊Aedes(S)chemulpoensis、汉城伊蚊Aedes(F.)seoulensis、朝鲜伊蚊Aedes(F.)koreicus、多斑伊蚊Aedes(O.)maculatus等四种。以幼虫越冬有:帕氏按蚊 Anopheles(M.)pattoni、林氏按蚊Anopheles  相似文献   

20.
按蚊亚属一新种的记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笔者等1960年和1981年在昆明市郊龙潭坝水田内,采得一批唇基内毛分枝的按蚊幼虫。1980年在滇西北的德钦县采到同样的幼虫及羽化的成蚊。1981年又专程到龙潭坝再次采集该蚊,经隔离饲养,获得由卵至成蚊各虫期的成套标本,经鉴定为新种——昆明按蚊Anopheles kunmingensis,sp.nov。 雌蚊 中型蚊虫,翅长3.9—4.3毫米。顶鳞在中央处为乳白色,扩展至两侧为棕灰色。后头竖鳞深棕色。触角梗节及鞭节2—5有较多的窄白鳞,唇基两侧各有一小丛深棕色鳞片。触须(图1)较为粗糙,基部鳞片蓬松状,在中央处杂有白鳞,有白环4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