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6年7~9月我们对山东蒙山蚊种垂直分布区系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组织专业人员,从不同方位登山,在不同海拔高度捞取孑孓,带回实验室,对4龄幼及羽化出的成蚊制作标本进行鉴定,共4属(按蚊属、库蚊属、伊蚊属、阿蚊属)16种。在海拔1156m的蒙山顶部,查到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白纹库蚊、朝鲜伊蚊及环股蚊5种。在海拔501~1,00cm之间,查到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贪食库蚊、棕盾库蚊、朝鲜蚊、潘氏按蚊及环股按蚊7种。值得提及的是在海拔575m的孟良崮一山泉积水小池内孳着棕盾库蚊、朝鲜伊蚊、潘氏按蚊和环股按蚊4种。在海拔201~500Cm之间,…  相似文献   

2.
1985年4~11月在湖北神农架林区共发现蚊虫7属34种,包括按蚊属3种,伊蚊属17种)库蚊属10种,阿蚊属、直脚蚊属、杵蚊属和巨蚊属各1种。其中单环伊蚊(Aedesunicinctus,为我国新纪录,阿萨姆伊蚊(Ae.assamensis),金背伊蚊(Ae.gilli)、金叶伊蚊(Ae.oreophiles)、美腹伊蚊(Ae.pulchriventer)和金毛巨蚊(Toxorhynchitesaurifluus)为湖北省新纪录。原见于文献报道的黄边巨蚊(Tx.edwardsi)经核对实为金毛巨蚊之误。单环伊蚊1985年5月中旬至6月下旬在林区松柏镇附近的山坡上(海拔800—1,200米)的树洞内采集到,其主要特征有:幼虫头毛4细小,常分2—3枝…  相似文献   

3.
向邦成等(1987)曾报道我区嗜人按蚊(Anopheles anthropophagus)幼虫可以越冬。1986—1988年连续两个冬季对其越冬情况作了进一步的观察,并进行了一个冬季的模拟现场实验,结果如下:方法冬季各月分别设点对成蚊、幼虫、卵进行调查,将所获按蚊幼虫置水温18—22℃的实验室内,待羽化出成蚊后结合蛹皮进行鉴定,成蚊和卵则直接鉴定,并对入冬前成蚊体内脂肪体进行了观察。模拟现场则于11月2日起分别投入Ⅰ—Ⅳ龄幼虫各100条以上,于11月上、下旬分别投入该种蚊卵100粒以上并逐日进行观察。结果两年共查人房372间,牛房69间,自1986年12月23日至翌年2月…  相似文献   

4.
1984年4月、1990年10月,我们在南江县海拔最高1525米,最低186米地桃园、正直、玉堂水库、沙河洛坪、金盆、碾盘、城郊、光明、魏家坝等8个乡镇、18个村的不同生境作蚊类调查,采集蚊虫标本4475只,制成雄蚊尾器100张,经培养制作幼虫皮、蛹皮和蚊的标本300份。经四川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鉴定得蚊类5属,10个亚属,26个蚊种。名录如下:1.林氏按蚊An.(Ano.)lindesayi;2.中华按蚊An.(Ano.)sinensis;3.微小按蚊An.(Cel.)minimus;4.帕氏按蚊An.(Cel.)pattoni;5.刺扰伊蚊Ae.(Adm.)vexons;6.银雪伊蚊Ae.(Fin.)albonivens;7.棘刺伊蚊Ae.(Fin.)elsi…  相似文献   

5.
重庆蚊子种类很多,其中与人关系最密切的有中华按蚊、致倦库蚊、白纹伊蚊、骚扰阿蚊等四种,它们如何越冬,在消灭蚊子与疾病防治上,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在我国,关于蚊虫越冬调查以及越冬蚊虫生理的研究,报告得不多,冯兰洲在1937年曾就北京主要蚊种进行研究,观察到以卵越冬者有:仁川伊蚊Aedes(S)chemulpoensis、汉城伊蚊Aedes(F.)seoulensis、朝鲜伊蚊Aedes(F.)koreicus、多斑伊蚊Aedes(O.)maculatus等四种。以幼虫越冬有:帕氏按蚊 Anopheles(M.)pattoni、林氏按蚊Anopheles  相似文献   

6.
有关伪杂鳞库蚊Culex pseudovishnui Colless,1957,(即我区过去记载的魏仙库蚊)的越冬问题尚未见报道,为此,于1986年11月至1987年3月在珙县洛表乡进行了此项观察。结果11月至3月共捕获伪杂鳞库蚊幼虫和蛹45只,其中Ⅱ、Ⅲ、Ⅳ龄及蛹分别为9、13、19和4只,成蚊共捕获2只。小结珙县位于东经104°5′,北纬28°30′,27年平均气温17.5℃,最低7.4℃(元月);水温7至11℃,各月均可在稻田及中、小型积水捞取伪杂鳞库蚊幼虫和蛹,2月份能在室内条件下化蛹和羽化,从而证明该蚊可以以幼虫的方式越冬。成蚊于10月30日还能捕到,但无脂肪体形成,11月消失到翌…  相似文献   

7.
1981—1985年在四川省采集蚊类样本4419份,鉴定成虫和幼虫共65368只,发现四川省蚊虫新纪录19种。1.朝鲜按蚊An.koreicus Yamada and Watanabe,1918孳生地:浸水坑、稻田、溪旁积水。采集地区:名山、雅安、邛崃。2.簇腹按蚊An.kochi Donitz,1901栖息场所:牛房。采集地区:苍溪。3.睦边伊蚊Ae.mubiensis Luh and Shih,1958孳生地:沼泽。采集地区:荥经、雅安。4.北海道伊蚊Ae.esoensis Yamada,1912孳生地:林中清水坑。采集地区:苍溪。5.金肩伊蚊Ae.hurlbuti Lien,1967孳生地:树洞。采集地区:盐边、米易。6.鳞雪伊蚊Ae.watteni Lien,1968孳…  相似文献   

8.
望谟地区蚊种复杂,据张合(1960)报告,按蚊共达十七种。中华按蚊及微小按蚊是我国(包括贵州省)的主要传疟蚊种,是否有越冬现象,对消灭蚊虫和疟疾防治上,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作者对该两种按蚊在望谟地区冬季有无越冬,进行了以下的观察: 一、调查方法与结果 望谟县在我省南部,位于北纬25°30′,东经106°20′,观察地区的海拔约520—550米。该地属山区,溪沟纵横交错,稻田棋布。据望谟县蔗香水文站观察,1958年12月至1959年3月,各月平均气温均在10℃以上(表1);1月4日至1月22日的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下,其中15、17、18日的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上。  相似文献   

9.
广西僮族自治区蚊类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为1957年4月到10月,在广西僮族自治区5个市、34个县以及10个集镇对蚊类采集调查的结果。上述地区共发现蚊虫92种(亚种),分隶13个属:巨蚊属(Megar-hinus Rob-Desv,1827),按蚊属(Anopheles Meig,1818.),伊蚊属(AedesMeig,1818.),阿蚊属(Armigeres Theo,1901.),库蛟属(Culex Linn,1758.),费蚊属(Ficalbia Theo,1903.),钩蚊属(Harpogomyia Meij,1909.),哈蚊属(Heizmannia Ludlow,1904.),曼蚊属(Mansonia Blanch,1901.),直脚蚊属(Ortho-podomyia Theo,1904)局限蚊属(Topomyia Leic,1908),杵蚊属(Tripteroi-des Giles,1904.),蓝带蚊属(Uranotaenia Lynch Arrib,1891.)。 在发现的蚊种中,多数库蚊族和巨蚊族的种类,都是该地区的新载,同时,除了一新种和一新亚种外,并有5种(亚种)为我国的新载: Ae.(C.)ibis(Barraud,1931. Ae.(F.)greeni(Theo.),1903. Ae.(S.)mediopunctatus submediopunctatus Barraud,1923. Ar.(Ar.)theobaldi Barraud,1934. C.(N.)tenuipalpis Barraud,1924. 该地区发现的蚊类主要系东洋区的性质,和云南及广东的蚊虫相近似。 我国已知蚊亚科共有14个属,在此次调查中,除赛蚊属(Theobaldia)未发现外,其余在该地区都采集到。  相似文献   

10.
喀什蚊类调查,除1930年 Chteherbakoff 氏报告该地有萨氏按蚊外,别无文献可考。今年7月17日—8月8日,我们在喀什进行瘧疾调查的同时,对该地的蚊虫亦进行了初步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列述于后,希望有助于灭蚊和疾病防除工作。喀什自然情况概述喀什位于塔里木盆地西缘,相当于东经75°45′,北纬39°31′,是祖国最西的城市。由于地形闭塞,距海遥  相似文献   

11.
1989年冬至1990年春在四川宜宾作了蛛形杵蚊Tripteriodes aranoides(Theobald,1901)越冬观察。1方法成虫:选择有蛛形杵蚊分布的江北竹林为观察点,于11月至翌年4月各月捕捉40至60处越冬场所的成蚊毒杀分类鉴定,并根据в.н.веклешишева(1949)的方法观察脂肪体,每次均测记温、湿度。幼虫(蛹):各月采集1至2次竹筒(宜宾仅竹筒孳生)中的蚊幼虫置室内饲养,逐日记录水温,待羽化成虫作分类鉴定。卵:在采集幼虫的同时采集沉积物及润泥装入碗内,加水置室内观察有无该蚊幼虫孵出。幼虫耐寒试验:于元月30日将部分Ⅱ、Ⅲ、Ⅳ龄幼虫移入0—4℃…  相似文献   

12.
有关嗜人按蚊的越冬问题,国内虽已证明其蚊卵可以越冬,但幼虫能否越冬尚未见报道,为此,于1986年1至3月在宜宾市旧州、方水等乡进行了此项观察。元月29日首先在一水坑中获Ⅳ龄幼虫和蛹各1只,2月3日和3月3日又在稻田、溪流获Ⅳ龄幼虫4只、蛹2只。分别于3月11、16和25日羽化,共羽化出雌、雄蚊各2只,经鉴定全为嗜人按蚊。我区冬期较短,气候较温和,全年平均气温以元月份最低(7℃左右),霜、雪少见,但在此温度范围内幼虫一般都不能发育,由于在室内以Ⅳ龄幼虫到孵出成虫平均约48天,我们所获Ⅳ龄成熟幼虫,显见是幼虫的越冬而不是由卵(越冬卵)孵化发育…  相似文献   

13.
骚扰蚊亚属一新种描述(双翅目:蚊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龙  张永生 《昆虫学报》1987,(4):450-452
1981年6月5日作者在内蒙克什克腾旗经棚采获一批蚊蛹,获得成蚊,当时鉴定为溪边伊蚊Aedes(Ochlerotatus)riparius Dyar et Knab。1984年5月26日又在上述地区同一生境采获一批幼虫,并将部分幼虫养至成蚊,在形态上与81年获得的成蚊完全相同,但幼虫却与溪边伊蚊幼虫有明显差别。经研究确认此系一新蚊种,因成蚊与溪边伊蚊相似,故命名为类溪边伊蚊,描述于下。  相似文献   

14.
那坡伊蚊 Aedes mubiensis Luh et Shih,1958 系陆宝麟、薛景民于1958年(军事医学杂志1:222—226)根据广西那坡的成蚊标本所记述,迄今未见幼期的形态记述。笔者于1982年8月,在贵州省宽阔水林区王家水库山腰泉水坑(海拨1,500米)采获一批孑孓并隔离培养出两性成蚊,经雄蚊尾器鉴定确证为那坡伊蚊。兹将幼虫和蛹描述于下。  相似文献   

15.
近十多年来,我国已知的骚扰蚊亚属(subgenus Ochlerotatus Lynch Arribálzaga)伊蚊种类不断增加(陆,1959),多达二十余种。1972年,我们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银川又发现本亚属的一新种——黄背伊蚊Aedes(O.),flavidorsalis sp.nov.。它是属于背点伊蚊群(dorsalis-group)的种类。背点伊蚊群是骚扰蚊亚属中比较显著的一群,其中背点伊蚊Ae.(O.)dorsalis(Meigen)是本亚属最常见的代表;在我国东北和西北有些生境,它也是侵袭入畜的优势种。为此,我们在报告上述新种的同时,并对我国本群伊蚊也作一简单的记述。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观察大劣按蚊(Anopheles dirus)雄蚊交配能力和日龄、交配及交配后间歇期对其生殖系统形态学的影响。羽化后1小时可见丝状精子,22小时尾器全部旋转180°。3—12日龄雄蚊交配能力最强。随着日龄增加,精囊数逐渐减少,睾丸内成熟精子占据整个睾丸的比例逐渐增加,附腺透明区宽度变窄直至消失。多次交配比一次交配后,其睾丸内精子量减少、透明区宽度增加明显;交配后经过一定间歇期后,生殖系统能重新恢复活力,但多次交配后其恢复程度和速度远比交配一次者为慢。大劣按蚊雄蚊生殖系统的变化可初步判断其日龄和交配史。  相似文献   

17.
Aedes(Finlaya)alboniveus Barraud,1934(银雪伊蚊)是我国发现的又一种白雪伊蚊亚组(niveussubgroup)种类。本种的成蚊外表与本亚组的novoniveus Barraud,1934(新雪伊蚊)近似;幼虫则与albolateralis(Theobald,1910)(侧白伊蚊)和watteni Lien,1968(鳞雪伊蚊)不易区分。但这种伊蚊雄蚊器具有明显的特点,即抱肢基节的背脊作时子状,末端并有一典型的粗弯刚毛。这与本亚组所有种类都尾不同,因而是鉴别本种的良好特征。 采集地:福建(谭璟宪等,1958)。幼虫孳生在树洞。  相似文献   

18.
1986—1987年对实验室驯化的中华按蚊Anophelessinensis、多斑按蚊A.maculatus和斯氏按蚊A.stephensi的产卵习性作了比较详细的观察,现报道于下:材料和方法斯氏按蚊系1976年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转引保种于本所实验室。多斑按蚊是本实验室驯化繁殖传代的蚊媒。中华按蚊来源于本所丝虫室(引自上海昆虫研究所)参照曹仲华等(1985)方法饲养。至幼虫化蛹后,捞入盛水的蛹缸内,放入蚊笼,羽化为成蚊,用10%葡萄糖液棉球,饲喂2天以后,逐日喂豚鼠血,待卵巢发育成熟,在同一蚊笼内放两个产卵器,一个是小酒杯,内装半杯清水,另一个是平皿,…  相似文献   

19.
1990年9月,我们从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竹筒内采集的蚊类幼虫标本中,发现一种伊蚊头毛1-c形态特殊,经饲养,获得幼虫及皮、蛹皮和成蚊,鉴定为赖氏伊蚊Aedes (Finlaya)reinerti Rattanarithikul and Harrison,1988,是中国新记录。该蚊种形态特征易与近缘种台湾伊蚊区分,将其各期的主要形态鉴别特征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凉山按蚊(Anopheles liangshanensis Kang et Tan1984)系新近才定的种,马来丝虫能在其体内充分发育成熟,但对该蚊的生物学情况,尚不清楚,本文从栖息习性、蚊群组成、寿命、不同季节卵甲板宽度变化、发育情况、越冬及抱握器运动次数等作了初步观察,现将结果报道于后:一、材料与方法蚊种来源及饲养:1981年7月31日及1984年7月6日于昭觉县城郊南坪瓦厂牛舍捕蚊。单个置于青霉素瓶内产卵、计数,25±2℃放置24小时,逐日观察孵化数、各龄期幼虫成活数、蛹化数,羽化数及成蚊死亡数。室内栖息习性观察:选择较密闭的瓦顶、土墙牛舍一间,分别捕完房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