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昆明小白鼠为实验动物,对类球红细菌Z1、沼泽红假单胞菌Z2及光合细菌分离株C2采用急性毒性试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进行安全性评定。结果表明,急性毒性试验:实验组小白鼠的一般状况、器官含水量、器官系数及血常规检查,与对照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与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40 mg/kg)比较,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精子畸形率试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以上结果说明,三株光合细菌均不具有毒性。  相似文献   

2.
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转基因抗矮花叶玉米和常规玉米对大白鼠骨髓细胞微核率与染色体畸变率的影响,以观察该转基因玉米对大白鼠可能产生的遗传毒理效应。实验结果表明:饲喂30%和50%转基因玉米日粮组的大白鼠骨髓细胞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与饲喂常规玉米相比均没有显著差异,而与阳性对照组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这说明转基因玉米与常规玉米对大白鼠骨髓细胞均无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四种杀虫剂:敌敌畏乳剂,灭害灵,甲基对硫磷,叶蝉散对白纹伊蚊细胞株(C6/36)染色体畸变和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的影响。结果表明:0.1%和0.01%浓度的敌敌畏,可使(SCE)频率明显增加,而染色体畸变率只在0.1%浓度有显著增加;0.5%的灭害灵,可使SCE频率明显增加,而染色体畸变增加不明显;甲基对硫磷和叶蝉散的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染色体畸变和SCE频率均没有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继证实抗肿瘤药物平阳霉素(PYM) 不仅能诱发高等植物染色体畸变[+j,而且也诱 发哺乳动物染色体畸变,并提高其姊妹染色单 体交换(SCE)频率f21的研究之后,再次通过染 色体畸变和SCE测试体系,进一步探讨了PYM 三种成份A A,和人对CHO-K 1细胞染色体 畸变和SCE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将孕母鼠整个孕期暴露于不同强度的恒定磁场下(0.04T,0.08T,0.12T)仔鼠出生后一月,以染色体时畸变率、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为指标,以测定恒磁场对仔鼠体内骨髓细胞染色体的影响。结果显示,虽然染色体畸变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但是其染色体畸变率随磁场强度增大频率有升高趋势。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亦随磁场强度增大频率有增高趋势,到0.12T磁场暴露下与对照组相比交换频率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说明磁场出生前暴露对仔鼠遗传物质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30例HBsAg阳性乙型肝炎患者、40例患者子女、20例正常成人对照组和3例儿童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SCE频率的观察结果,表明:(1)HBsAg阳性乙型肝炎患者SCE率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差异高度显著(P<0.01);(2)患者发病后出生子女的SCE率明显高于发病前出生子女和正常儿童对照组,差异也非常显著(P<0.01);(3)在患者发病后出生的子女中,母亲发病后与父亲发病后出生的、母亲妊娠期与非妊娠期发病出生的,双亲一方发病后出生的双胞胎与非双胞胎,SCE平均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都明显高于患者发病前出生子女的SCE率,差异非常显著(P<0.01)。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胆固醇7α-羟化酶基因(CYP7A1)多态性与中国四川汉族人群的分布及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易感性的关系,对183例CHD患者和101例对照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进行CYP7A1基因A-204C基因座Eco31I酶切多态性分析。结果可见CYP7A1基因A-204C多态基因座等位基因C、A频率在CHD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840、0.160和0.822、0.178,基因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berg平衡定律。CYP7A1基因A-204C多态基因座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A、C频率在CHD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冠心病患者组中AA,AC,CC3种基因型之间总胆固醇(TC)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AA基因型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AC,CC基因型患者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中CC,CA基因型个体间总胆固醇(TC)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国汉族与白种人CYP7A1基因A-204C多态基因座等位基因频率比较,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提示CYP7A1基因A-204C多态基因座多态性与CHD无相关性,但与总胆固醇存在较密切的关联(P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4例着色性干皮病病人和3例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经紫外线照射和/或丝裂霉素C处理诱发SCE的观察结果。经紫外线照射的3例着色性干皮病病人淋巴细胞的诱发SCE频率比未照射的自发SCE频率均有显著增高(P<0.01),而正常人的淋巴细胞经紫外线照射诱发的SCE频率与未照射的自发SCE频率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经丝裂霉素C处理的2例着色性干皮病病人和1例正常人淋巴细胞的诱发SCE频率比未处理的自发SCE频率均有明显增加,但病人的增加幅度显著大于正常人(P<0.01)。结果表明,这4例着色性干皮病病人都存在着DNA切除修复功能缺陷。此外,还发现分离淋巴细胞的自发SCE频率比微量全血培养的显著地高(P<0.01)。  相似文献   

9.
对石油化工企业工人(180人)及非石化企业对照人群(180人)进行染色体畸变的检测,结果表明:(1)石化地区居民染色体畸变频率略高于非石化地区居民,但无显著性差异。(2)石化企业中,炼油厂污水处理车间和塑料厂污水处理车间工人的染色体畸变各项指标和对照组比较(除塑料厂污水处理车间工人的染色体畸变一项指标外)或与其它4个车间(苯酚丙酮、催化裂化、乙二醇和丁二烯)比较,都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升高。4个车间分别和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升高。(3)染色体畸变频率有季节变化,春秋季明显高于冬季和夏季。(4)对照个体中,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及吸烟与否,对染色体畸变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在石化企业不同年龄工人染色体畸变率的比较中,大于或等于40岁的工人组,明显高于30岁以下各组。  相似文献   

10.
金不换鲜三七液对哺乳动物致突变和致畸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金不换鲜三七液特殊毒理学效应的致突变性。以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小鼠睾丸减数分裂染色体畸变及小鼠致畸试验为指标, 研究金不换鲜三七液的安全性。结果: (a) 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低、中、高3 个剂量组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分别为0-7 % 、0-2% 和0-9 % , 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阳性对照组染色体畸变率大大增高。(b) 小鼠睾丸减数分裂细胞染色体畸变: 在本实验条件下, 小鼠睾丸细胞染色体畸变率[ 包括性染色体单价体(X- YU) , 常染色体单价体(AU)] 在各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c) 小鼠致畸试验: 小鼠口服金不换鲜三七液的累积剂量达15 g/kg 体重的1/10、1/5 和1/2 , 小鼠致畸试验也无显著差异。实验结果表明, 金不换鲜三七液安全无毒。  相似文献   

11.
12.
13.
A daily s.c. injection of 0.5 mg leupeptin for 7 days does not influence the digestibility of food-N but seems to improve the N-retention. A daily injection of 1.0 mg leupeptin for 14 days is without influence on the digestibility of N, too, but the N-retention was decreased. At this leupeptin level the half-lives of intestinal proteins were prolonged. The data indicate the possibility to influence the N-retention using leupeptin.  相似文献   

14.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阚劲松 《生物技术》2003,13(1):43-44
抗体研究可分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和基因工程抗体三个阶段。特别是噬菌体抗体库 (phageantibodylibrary)技术[1 ]可达到不经免疫制备人源性小型化基因工程抗体。这一技术将抗体基因的克隆与表达融为一体 ,是一种新的基因操作技术 ;同时将识别抗原与再扩增能力结合在一起 ,是一种高效的表达和筛选抗体的新一代技术。1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的基本原理[2 ,3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是将抗体VH和VL基因与噬菌体的外壳蛋白Ⅲ (cpⅢ )或Ⅷ (cpⅧ )基因随机重组 ,继而感染大肠杆菌 ,经增殖并在噬菌体表面以抗体片段Fab…  相似文献   

15.
氢气是一种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气体分子,可以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抑郁、睡眠障碍和毒瘾戒断症状等的治疗和改善,普遍认为和氢气的选择性抗氧化有关,但氢气对神经功能的调控机制尚不清楚。为了探究氢气对神经功能的调控机制,通过脑片膜片钳技术分别检测了氢瞬时作用大鼠大脑切片皮层神经细胞和饮用富氢水(8周)大鼠大脑切片皮层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变化,以判断氢的干预是否能够影响神经兴奋的传导;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iquid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LCMS)检测饮用富氢水(8周)大鼠大脑切片皮层神经递质的含量变化,以进一步探究氢气影响神经兴奋传导的具体机制。结果表明,氢气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大鼠皮层神经细胞的阈值电压、动作电位间隔和输入抗阻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氢气处理组静息膜电位升高,神经细胞爆发动作电位阈值升高,表明氢气可能对神经细胞膜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有影响,氢处理能够使皮层神经细胞兴奋性明显降低。大鼠在连续饮用富氢水8周后大脑皮层同样显现出兴奋性降低趋势,经LCMS测定,发现神经递质的含量没有明显变化。研究提示,氢气可能是通过改变细胞内外电荷差异变化或者直接影响神经细胞表面钠、钾等离子通道的打开或关闭,从而实现对神经细胞兴奋性的调节。  相似文献   

16.
围封对草地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闫玉春  唐海萍  辛晓平  王旭 《生态学报》2009,29(9):5039-5046
围封是草地管理的重要手段.围封通过排除家畜的践踏、采食及排便等干扰,从而使其群落向着一定方向演替.由于草地生态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和放牧历史、环境因子等的迭加作用导致退化草地群落围封后出现3种可能的演替模式,即单稳态模式、多稳态模式和滞后模式.由于围封后种群的消长、某些种群的消失及新种的进入导致草地在围封后的植物多样性也发生变化.从"中度干扰"理论、对放牧敏感性植物种消失、以及特殊环境因子下群落恢复缓慢等方面总结了草地围封后植物多样性的3种可能变化方向.总结了围封对土壤种子库的影响及其在草地恢复中的作用.阐述了围封对草地土壤理化性质的作用机制.总之,围封对草地的作用具有两面性.对围封作用要有全面的科学认识,把握好围封的时间尺度,以充分发挥其在退化草地恢复中的作用,避免由于利用不当而对草地产生的负面影响.建议加强对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总结与分析,对不明确和有争议的课题进一步深入研究,并建立长期的围封研究项目,增加围封研究的站点建设.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春季天气状况对针叶树叶面颗粒物附着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蕾  哈斯  刘连友  高尚玉 《生态学杂志》2006,25(8):998-1002
对北京市侧柏、圆柏、油松和云杉冲洗与未冲洗植株春季1个月内叶面颗粒物附着密度进行了观测,并对照逐日气象数据和测试树种叶表面微形态,分析了天气状况对叶面颗粒物附着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降雨、大风、沙尘等天气状况交替出现导致叶面颗粒物附着密度随之变化,大多数时间低于冬季。测试树种叶面部分颗粒物附着牢固,不能被中等强度15 mm降雨冲掉。5~6级大风不会使叶面颗粒物附着密度减少。与本地扬尘相比,外来入侵沙尘可使叶面颗粒物附着密度较大增加。侧柏和圆柏叶表面密集脊状突起间的沟槽可深藏许多颗粒物,且颗粒物固着牢固,不易被降雨和大风去除。油松叶表面光滑、粘性大,易于小颗粒物的附着,但颗粒物容量较低,附着不牢固。云杉气孔周围较宽凹槽利于牢固滞留较大颗粒物,能有效捕获粒径较大的外来沙尘。  相似文献   

18.
19.
20.
研究了综防区和非综防区稻田飞虱卵寄生蜂群落的重建和维持。结果表明:早稻生长期,稻虱缨小蜂Anagrus nilaparvatae 和拟稻虱缨小蜂 A. paranilaparvatae 在水稻移栽后第9天进入综防区稻田,在第13天进入非综防区稻田,同在第21天完成群落重建,重建速率分别是0.28种/天和0.21种/天。晚稻生长期,综防区和非综防区稻虱缨小蜂和拟稻虱缨小蜂均在水稻移植后第1天进田,至第21天完成群落重建,重建速率分别是0.12种/天和0.04种/天。维持阶段综防区群落较非综防区稳定。群落重建和维持受温度、种库中卵寄生蜂种类和数量、种库距稻田的远近、稻田中害虫种类和数量以及害虫防治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