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慢性HBsAg携带者血清里环流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有几种形态;约22nm的颗粒,管形和Dane颗粒。42nm的Dane颗粒有一个复杂的形态学上的构造,包括一个HBsAg外壳和一个27nm的核心,HBcAg。以HBsAg形式表现的D-  相似文献   

2.
尹和平 《生物学通报》1989,(6):19-19,40
乙型肝炎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之一,我国也是高流行区。现在对本病的认识与研究逐渐深入,已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本文仅就乙型肝炎的病原(乙型肝炎病毒)和与疫苗有关的两个问题简述如下: (一)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HBV)属DNA病毒,该病毒与其相关抗原颗粒在电镜下分三种不同形态:直径为22nm小球型颗粒、直径为22nm长为200nm的管状颗粒和直径为42nm的大球型颗粒(又称Dane颗粒)。一般认为Dane颗粒是完整的病毒。这三种形态病毒颗粒的衣膜均由表面抗原(HBsAg)组成,不含核酸。Dane颗粒衣膜内为27nm的核心,核心部分包括核心抗原(HBcAg)和e抗原(HBeAg)、内源性DNA模板及相应的DNA聚合酶。据研究HBV进入肝细胞浆脱去衣膜,其环形  相似文献   

3.
慢性肾衰病人血清和红细胞抗氧化能力的ESR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电子自旋共振(ESR)自旋捕集技术研究了正常人和肾衰病人血清和红细胞对黄嘌呤 黄嘌呤氧化酶体系产生的氧自由基的作用.结果发现:(1)正常人血清和红细胞能够有效地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而肾衰病人血清和红细胞清除O_2~-的能力明显比正常人血清和红细胞低;(2)正常人血清能有效地把黄嘌呤 黄嘌呤氧化酶体系产生的O_2~-转化为·OH,病人血清在这方面与正常人血清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正>包裹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蛋白质,是包被病毒体的剩余产物,它以非感染颗粒的形式存在于人体血清中。因此HBsAg的检出,并不是感染病毒存在的明确标志。在急性和慢性感染的早期,患者血清中可含有大量的病毒颗粒,并有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由于HBV复制的降低,血清中HBsAg消失  相似文献   

5.
采用PAGE-Western Blot技术对血源性Dane颗粒的多肽组份进行了分析。并结合HBV感染的其它血清学指标,初步探讨了HBV感染者对这些多肽的抗体应答情况及意义。结果显示:Dane颗粒在PAGE图谱上有12条多肽表型;Western Blot证实除S区的6条多肽和来自C区的具有cAg和eAg两种抗原位点的同一多肽P21外,还有与抗Pol结合的P24-25多肽以及与抗人免疫球蛋白结合的多肽(P45-IgC,P76-IgM),推测血源性Dane颗粒上可能存在有Pol基因表达的产物和结合在表面的人免疫球蛋白或相似的抗原决定簇。调查29例隐性HBV感染自限后人群和185例HBV现症感染者对这些多肽的应答情况发现:P24、P27、P39、P42是引起免疫应答的多肽,两组对它们时应答存在着差异(P<0.01)。表明对它们的有效应答可能有利于HBV感染的清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营养状态及感染的相关关系。方法:按照是否发生感染将2013年2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238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感染组(118例)和非感染组(120例),对两组患者的血清CRP、营养状态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并分析CRP水平与营养状态及感染的相关性。结果:感染组的体质量指数(BMI)、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水平低于非感染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血清CRP水平高于非感染组,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低于非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血清CRP与BMI、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呈负相关关系(r=-0.81、-0.93、-0.85、-0.79、-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RP与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呈负相关关系(r=-0.76,P0.05),与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呈正相关关系(r=0.89,P0.05)。结论: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清CRP水平可作为评估患者营养状态及感染的重要指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人血清白蛋白在医疗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其可作为血容量扩张剂和辅助治疗剂、培养基组分和保护剂、药物制剂、诊断试剂和医疗器械包被剂等。基因重组技术提供了一种规模制备人血清白蛋白的有效途径,并已建立了多种人血清白蛋白的重组表达系统。本文综述了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在细菌、真菌、转基因植物和转基因动物等表达系统中的发展和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8.
深水网箱养殖卵形鲳鲹血液指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深水网箱养殖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成鱼的部分血液性状和血清生化指标进行测定比较.结果显示,雌、雄成鱼红细胞数量(RBC)、白细胞数量(WBC)、血细胞比容(Ht)、红细胞沉降率(ESR)等血液性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血清指标中雌、雄成鱼血糖(GLU)的含量分别为(10.24±1.25)mmol/L、(17.36±1.34)mmol/L,存在极显著差异;雌鱼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钾离子(K+)、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浓度大于雄鱼(P<0.05);雄鱼血清中肌酐(CREA)、钠离子(Na+)浓度大于雌鱼(P<0.05);尿酸(UA)、尿素氮(BUN)、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白蛋白/球蛋白(ALB/GLB)、钙离子(Ca2+)、氯离子(Cl-)、无机磷(PO43-)等指标,雌雄差异不显著.卵形鲳鲹部分生化指标存在雌雄差异,可能与个体的生理状况有关.结果可为卵形鲳鲹血液生理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尿毒清颗粒对慢性肾盂肾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于我院肾内科进行治疗的慢性肾盂肾炎患者60例,根据电脑生成的随机数字表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尿毒清颗粒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变化,并对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TGF-β1、Scr、BUN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血清HGF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TGF-β1、Scr、BUN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较低,血清HGF水平较高(P0.05);临床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尿毒清颗粒能够提高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疗效,可能与其降低患者血清TGF-β1及升高HGF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病毒(Dane颗粒)的直径为42nm,由三部分组成。 一、外壳:厚7nm,由奴层脂质组成,嵌入50~60个亚简位,有些含有HBsAg,有些同时含有前基因产物。 二、核心:为二十面体的对称结构,直径为27nm。 三、HBV DNA(乙型肝炎脱氧核糖核酸)含有小的环状DNA分子。在感染的肝细胞内能够检出游离的或整合的病毒DNA。 HBV的外壳和核心分别在感染细胞核内和胞浆内合成,然后在胞浆内装配成Dane颗粒。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南方鲇血清与其红细胞的交叉反应以鉴定南方鲇的血型.实验结果表明:南方鲇的血清与同种其他个体的红细胞进行交叉反应时均未出现凝集现象,这表明南方鲇可能不存在血型或南方鲇具备血型但血清中相应的凝集素含量不足.以南方鲇的红细胞为抗原免疫日本种大耳白兔制备的抗血清与南方鲇的红细胞进行交叉反应,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凝集反应,这表明南方鲇存在血型.据上述两个实验结果可以推断,南方鲇可能存在4种血型,分别命名为NA、NB、NAB和NO型;同时也证实,在鉴定南方鲇血型的研究中,通过制备抗血清与红细胞进行交叉反应的方法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12.
 1.为了阐明血红蛋白A_2现象的发生机制,研究了红细胞外Hb A_2与HbA有无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这些血红蛋白在离开红细胞后仍能发生相互作用。 2.我们是用交叉电泳来验证这个问题,主要实验结果如下: (1)单向交叉电泳结果表明,溶血液HbA穿过另一溶血液的Hb A_2时,出现明显的交叉电泳图象。 (2)双向交叉电泳实验使上述结果更加明确。 (3)用提纯的Hb A做实验,证实了Hb A与Hb A_2间的相互作用。 (4)血浆白蛋白穿过Hb A_2、Hb A及CA时,没有看到交叉电泳图象。说明Hb A与Hb A_2之间的作用是特异的。 4.初步结论,不仅在缸细胞中Hb A_2是与Hb A结合存在,就是在离开红细胞的条件下,这两种血红蛋白之间仍能发生相互作用。我们认为,这就是血红蛋白A_2现象的发生机制,很可能如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确定用于23价肺炎多糖疫苗免疫后临床血清样本检测的包被用10A型肺炎球菌荚膜多糖(Pn10A)。方法 根据WHO推荐的检测人血清中肺炎球菌荚膜多糖IgG抗体含量的ELISA(PnPSELISA),包被不同来源(ATCC、A公司、B公司、5个公司混合)的10A多糖[Pn10A(ATCC)、Pn10A(A)、Pn10A(B)、Pn10A(mix)],检测38份血清中Pn10AIgG抗体的几何平均浓度(GMC)和相同样本免疫前、后的阳转率(免疫后/免疫前≥2为阳转),确定用于临床血清检测的包被Pn10A。结果 用Pn10A(ATCC)、Pn10A(A)、Pn10A(B)包被检测38份相同样本免疫前、后血清中Pn10AIgG抗体的GMC和阳转率,Pn10A(A)与Pn10A(ATCC)包被的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一致性好(r>0.9);Pn10A(B)与Pn10A(ATCC)包被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一致性差(r<0.8);再以Pn10A(A)、Pn10A(ATCC)、Pn10A(mix)包被检测另46份相同样本免疫前、后血清中Pn10AIgG抗体的GMC和阳转率,Pn10A(A)、Pn10A(mix)与Pn10A(ATCC)包被的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一致性好(r>0.9),免疫前、后GMC值相近,阳转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n10A(A)、Pn10A(mix)与Pn10A(ATCC)均可以作为包被多糖用于检测人血清中肺炎球菌Pn10AIgG抗体;但从长久使用相同抗原检测大批量临床样本的需求考虑,Pn10A(mix)更具有足量、经济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在Dane颗粒(乙肝病毒)的核壳体中存在环状DNA分子和内源性DNA聚合酶。该基因组为3200个核苷酸长并且有特征性的结构,即有长度不等的单链区。Summer等提出了两条不等长度链的模型,即一条具有固定长度的长链(L链)和一条可变长度的短链(S链)。最近的实验证实了此模型并使其更加精细了(图3)。  相似文献   

15.
建立一种检测抗乳房炎疫苗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用于免疫后具有保护性效果的抗体水平。通过对细胞抗原制备、最佳抗原包被浓度的确定、抗原包被和封闭最佳条件确定、酶标抗体的最佳工作浓度及作用时间等反应体系的筛选和确定,建立了检测抗乳房炎疫苗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停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dysgalactiae)抗原最佳包被质量浓度分别为5 mg.L-1、10 mg.L-1、10 mg.L-1;包被条件为4℃过夜;用2%人血白蛋白作为封闭剂最佳封闭条件是37℃封闭30 min;酶标抗体最佳作用时间为30 min。结论攻毒试验表明,疫苗免疫后,血清中抗体滴度达到或超过免疫前2倍时,奶牛即具有较好的乳腺保护效力。这一指标可作为疫苗效力检验的标准。  相似文献   

16.
在利用血浆交换治疗病人的血浆中分离白蛋白的一种简易技术已被发展起来。 这种白蛋白可以给病人还输以维持病人体内的胶体渗透压而没有传染疾病的危险。病人血浆用单采法获得。将其在70℃下加热60分钟便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和异常球蛋白变性而被去除。结果低浓度的白蛋白溶液(LCAS)保持了其自然特性。凝胶扩散的免疫学分析显示出它与人血清白蛋白完全一致的反应模式。醋酸纤维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白蛋白静脉滴注联合茵栀黄颗粒对新生儿黄疸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总胆汁酸(totalbileacids,TBA)、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lutamyltransferase,γ-GT)、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95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服用茵栀黄颗粒治疗,观察组在服用茵栀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白蛋白治疗。检测两组的血清间接胆红素(indirectreacting bilirubin,,IBIL)、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和AKP、TBA、FFA、y-GT、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IBIL、TBIL水平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IBIL、TBI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AKP、TBA、FFA、γ-GT、HS-CRP水平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血清AKP、TBA、FFA、γ-GT、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蛋白静脉滴注联合茵栀黄颗粒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良好,有助于促进血清胆红素和其他血清学相关指标恢复正常,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免疫磁珠分离技术获得具有良好抗原性的A/B血型抗原,并探究其作为ABO血型抗体吸附剂去除A/B抗体的可行性。方法:将含有血型物质的唾液进行预处理,再与包被了抗体的磁珠混合,分离出纯度较高的A/B抗原,运用酶联免疫及凝集抑制试验验证所得抗原的抗原性及是否存在交叉反应。用未纯化A/B抗原和纯化A/B抗原包被磁珠,对含有抗A/B IgM、IgG的血清进行抗体吸附,用纯化A/B抗原对100份来自O型血孕妇的临床血清样本进行抗体吸附,分别评价其吸附效果。结果:纯化抗原与对应抗体反应后,其吸光度显著高于对照组(A抗原与A抗体0.85±0.12 vs.0.27±0.03,P0.01;B抗原与B抗体0.86±0.09 vs.0.24±0.06,P0.01),与其它类型抗体反应后的吸光度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时,纯化抗原可显著抑制相应抗体与红细胞的凝集反应,对其它类型抗体与红细胞的凝集没有抑制作用。血清抗体吸附实验表明纯化抗原的吸附效率比未纯化抗原的高(97.00%vs.88.00%,P0.001)。临床样本抗体吸附实验显示,纯化A抗原对抗A IgM/IgG的吸附效率分别为96.88%、98.44%;纯化B抗原对抗B IgM/IgG的吸附效率分别为96.88%、98.44%。结论:磁珠纯化抗原能特异性地与对应抗体结合,有效吸附血清中的血型抗体,有望作为合成A/B抗原的替代品。  相似文献   

19.
丁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delta virus,HDV)是一种缺陷病毒,必须在嗜肝DNA病毒的辅助下才能复制并组装成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其毒粒为直径35~37nm,大小介于HBV的Dane颗粒和HBsAg颗粒之间的球形颗粒。病毒颗粒外层由脂双层和HBsAg组成,内包含由HDAg和HDV RNA基因组结合组成的核蛋白体。HDV是目前所知唯一具有  相似文献   

20.
目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具有保护心血管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EPO在血液透析病人中对脂联素(ADPN)水平及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46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用EPO治疗8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2、4、8周后测定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浆白蛋白(ALB),体重指数(BMI),C反应蛋白(CRP),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饱和度(TAST),ELISA测定ADPN水平;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心室心肌重量(LVM)及计算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结果:血液透析患者血清ADPN水平高于正常人;用EPO治疗2周后即出现ADPN水平升高,第4周后ADPN水平进一步升高,第8周与第4周比较无明显变化;应用EPO可降低CRP、SF水平;ADPN是LVMI的重要影响因子,EPO可改善左心室肥厚与功能。结论:EPO可提高血液透析患者ADPN水平,降低CRP、SF水平,减轻左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