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AD的精准诊断技术,特别是早期诊断技术是临床亟需的.近年来,以生物标志物为基础的非侵入性体外诊断技术发展迅速,特别是利用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高表面活性、独特的光电特性、生物相容性好、易于表面修饰、小型化、集成化等特点,发展了新型的...  相似文献   

2.
肺癌早期诊断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率。肺癌发生发展进程伴随机体代谢物变化,因此通过对体内代谢通路的全面检测,进而结合生物信息学工具分析代谢应答变化,可高效筛选肺癌相关代谢标志物,有助肺癌早期发现。近年来已开发多种代谢检测技术用于肺癌代谢标志物筛选,其中质谱技术在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分析速度、多指标平行检测等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因此在癌症诊断、疾病监测和治疗等领域有重要地位。该文概述了质谱技术方法在肺癌临床诊疗应用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应用质谱方法学研究生物标志物的前景进行了系统性展望。通过对近期研究的深入了解,预期将进一步理解肺癌代谢特征,为肺癌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精准评估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3.
《生命科学研究》2017,(4):370-376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目前发病率较高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不可逆的记忆力丧失与认知功能的衰退。AD起病隐秘,不易察觉,病程长达数十年,尚无有效治疗手段,因此AD早期的诊断与干预尤为重要;但是,当前AD早期诊断缺乏灵敏、简便的检测方案。体液(特别是血液)中的生物标志物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可能成为AD早期诊断的有效手段。现主要综述了与AD病理进程相关的脑脊液、血液、尿液中的生物标志物,并对其应用与前景做一展望。  相似文献   

4.
理想的生物标志物是实现阿尔茨海默病(AD)早期精确诊断和预测疾病发展的重要前提。新版AD 诊断标准从临床无症状期到 痴呆阶段的区分也有赖于生物标志物的应用。介绍目前临床应用的AD 生物标志物及其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重点对AD 血液生物标志 物研究的现状和瓶颈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作为一类复杂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临床潜伏期长发病治愈率低等特点使得该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脑脊液和外周血理化分析等手段可以对具有指示神经功能受损情况作用的生物标记物进行评估以用于AD的早期临床诊断。神经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中含有与其细胞功能改变密切相关的蛋白质和核酸,在疾病的早期临床诊断中具有潜在价值。本文总结了AD患者脑内外泌体microRNAs的研究进展,探讨外泌体microRNAs是否可作为AD早期生物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随着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结构可控、表面多功能化、生物相容性良好的纳米材料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各个方面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作为一种重要的血液生物学标志物,循环肿瘤细胞(CTC)是肿瘤转移的"种子",活力较强的肿瘤细胞随着血液的流动可穿出血管在远端聚集形成微小的癌栓,对CTC的检测可用于癌症的早期诊断和转移的评估.新型纳米材料以及纳米表征测量技术的应用对CTC分析技术的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近年来,基于纳米材料和微流控技术对CTC的捕获和检测已成为液体活检的研究热点,这一技术也被逐步推广到临床应用中.本文对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在CTC的捕获和检测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该领域生物分析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食管癌是一种全球性的恶性肿瘤,由于其进展迅速并缺乏早期发现和有效预后的生物标志物,造成了患者较高的死亡率和较差的预后情况。近些年来,在精准肿瘤诊疗的大背景下,液体活检作为一种新兴的非侵入性检测方法,在食管癌疾病进展中可以实现动态监测,逐渐在临床上引起关注。液体活检通过从体液中获取肿瘤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如循环肿瘤DNA、循环肿瘤细胞、外泌体内容物等,来评估肿瘤的存在、特征和预后等。对食管癌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预后评估有助于改善其临床结局,故该文将对液体活检在食管癌的诊疗和预后中的科学研究及临床应用现状进行详细阐述,并指出目前液体活检中存在的挑战及其未来发展方向,期望能为食管癌的早期和超早期诊断、疗效动态监测、预后评估、个体化精准治疗决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因为疾病本身很难被治愈,因此早期预测诊断对AD的防治尤为重要。目前,痴呆前期AD的主要诊断方法是脑脊液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和正电子发射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但是这两种诊断方法侵入性强,价格昂贵,不容易普及。而对血液中的AD相关标志物进行检测,可以使AD的诊断更为普及且更为方便。该文总结了目前AD主要的几种生物标志物,概述了它们在AD患者和正常个体脑脊液和血液中的变化,最后也讨论和分析了未来AD生物标志物在血液检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是关节软骨进展的退化性疾病,并累及周围组织结构的病变,是致老年人伤残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以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诊断为主,缺乏早期检测和预后评估的有效方法。生物标志物的检查是具有前景的研究方向,在关节软骨结构改变之前,各种生物标志物代谢发生变化,其能帮助诊断和预测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及其预后。然而,生物标志物在临床诊断和治疗相关的应用仍需加以证实。通过广泛查阅近年有关骨关节炎相关分子生物诊断的相关文献,有助于了解生物标志物对于骨关节炎的早期诊断意义和临床应用前景。本文就关节软骨、骨和滑膜等不同组织类型相关的生物标志物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陈钰  刘仲明  王捷 《生物磁学》2009,(16):3166-3168,3197
联合检测几种肿瘤标志物,在肿瘤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随着纳米技术、流动注射分析技术、微流控技术以及丝网印刷术的迅猛发展,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可以在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原理及其在肿瘤蛋白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情况,并介绍了纳米材料、流动注射分析、微流控等技术在肿瘤标志物免疫传感器中的运用,展望了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机体各种变化是生物标志物研究的核心内容.因为机体固有的稳态调控机制,在血液中早期产生的变化容易被清除.而在尿液中不存在稳态调控机制,允许容纳更多的变化因素存在.尤其在疾病发生的早期阶段,从尿液中更有可能发现新型的早期生物标志物.在尿液生物标志物研究中,亦应当考虑药物的影响.使用尿液生物标志物研究路线图,能够有效规避各种影响因素对于尿液生物标志物研究的干扰;同时,结合膜处理新技术,有利于经济、高效地大规模收集尿液样本,促进尿液生物标志物的大规模研究.另外,本文介绍了最容易在尿液中体现出变化的肾脏疾病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尿液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将赋予人类在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及预后监测等诸多方面实现更多进步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肿瘤生物标志物可以实现对癌症的早期诊断,监测肿瘤的发展和预后.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各种类型的核酸被发现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可作为核酸肿瘤标志物,而且它们对癌症的早期诊断有着重要意义.由于核酸大都具有不稳定性、表达的动态性和低丰度等特点,因此快速灵敏并特异地检测该类肿瘤标志物就显得尤为重要.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作为一类快速发展的检测方法能够满足这些需求.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电化学分析法彰显高效、灵敏、简便等优点,而且电化学检测设备装置轻便、廉价且易于微型化和集成化.近年来,用于检测核酸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在精准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从各种类型的核酸肿瘤标志物入手,介绍检测核酸标志物的电化学传感器在近年来的发展情况,特别是对电化学传感器体系中的探针设计和信号放大策略两个方面进行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13.
临床蛋白质组学———蛋白质组学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临床蛋白质组学是将蛋白质组学技术应用于临床医学研究,它主要围绕疾病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开展研究,其中,恶性肿瘤是临床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一个重点研究对象.由于肿瘤生物标志物对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所以临床蛋白质组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寻找合适的肿瘤生物标志物,多分子生物标志物已成为寻找肿瘤生物标志物的一个研究趋势.简要介绍了临床蛋白质组学的基本概念,实验设计,临床样本收集与预处理以及蛋白质组学技术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  相似文献   

14.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作为一类复杂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临床潜伏期长发病治愈率低等特点使得该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脑脊液和外周血理化分析等手段可以对具有指示神经功能受损情况作用的生物标记物进行评估以用于AD的早期临床诊断。神经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中含有与其细胞功能改变密切相关的蛋白质和核酸,在疾病的早期临床诊断中具有潜在价值。本文总结了AD患者脑内外泌体microRNAs的研究进展,探讨外泌体microRNAs是否可作为AD早期生物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规范随访是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肿瘤标志物,在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归纳总结了子宫内膜癌肿瘤标志物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以胞外淀粉样蛋白(amyloid-β, Aβ)沉积和胞内神经纤维缠结为主要病理特征。AD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探明,并且缺乏有效的早期临床诊断方法,AD患者往往在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和痴呆(dementia)阶段才会就医,错过治疗的最佳有效期。生物标志物可以帮助诊断特定疾病的有无及其病理进程,因此,研发AD生物标志物对筛查早期AD患者和及时干预治疗MCI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与现有AD可能的致病假说相似,AD生物标志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Aβ、微管相关蛋白(tau protein, Tau)和炎症相关因子等方面。该文对近年来AD生物标志物的类别、应用依据及优缺点等方面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7.
脓毒症是由致病微生物感染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合并血压降低且经快速液体复苏后血压仍不能恢复正常者称为脓毒性休克(Septic shock),其中一部分患者发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由于目前临床上仍缺乏早期敏感性诊断手段,脓毒症病死率居高不下。每10万人口中约50-300人会发生严重脓毒症,其短期死亡率达20%-25%,当发展为脓毒性休克时其死亡率达50%。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发现多种生物标志物在脓毒症的早期诊断、病情及预后判断,疗效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深入了解脓毒症病理生理机制中不同生物标志物的意义及价值,对于脓毒症及其并发症的早期识别及干预,降低患者病死率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对脓毒症的诊断和预后有一定价值的主要标志物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8.
王健  武晓丽 《生命科学》2023,(8):1105-1114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临床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由于AD的病理变化发生在临床症状之前几十年,早期诊断和干预有助于缓解疾病进展。目前,研究正在从基于症状的临床诊断转向基于病理标志物的生物学诊断。本文综述了AD最常用的早期诊断成像技术,介绍其成像原理、局限性和最新研究进展,并展望了AD早期诊断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预测多模态成像和诊疗一体化可能是未来AD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9.
神经胶质瘤(glioma)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占颅内肿瘤的81%。神经胶质瘤的诊断手段与预后评估主要以影像学为主,但因神经胶质瘤的浸润性生长特点,影像学不能完全作为诊断及预后评估依据。因此,发现和鉴定全新生物标志物对神经胶质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显得尤为重要。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在神经胶质瘤患者组织和血液中,多种生物标志物可用于神经胶质瘤的辅助诊断和预后评估。其中,诊断标志物包括IDH1/2基因突变、BRAF基因突变与融合、p53基因突变、端粒酶活性增加、循环肿瘤细胞和非编码RNA等。预后标志物包括1p/19p共缺失、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8、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和CD26的表达上调和Smad4的表达下调。本文重点介绍了上述神经胶质瘤生物标志物在诊断和预后评估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细胞形态学检验是一门传统的血液病实验诊断技术,方便快捷,实用性强。细胞形态是病理诊断最直观的依据,但现行的普通光学显微镜镜检技术已不能完全满足血液肿瘤精准诊断的需求。如何开发研究或完善相关技术,最大发挥形态学的优势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系统阐述了细胞形态相关技术在血液系统肿瘤的早期诊断、疗效及预后评估及疾病复发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相信细胞形态相关技术必将为血液系统肿瘤的诊疗带来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