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初步探讨了环吡酮胺(ciclopirox olamine, CPX)抑制人胶质瘤细胞SHG44生长的作用和机制。该研究用梯度浓度的CPX处理人胶质瘤细胞SHG44后,通过MTT实验检测药物半抑制浓度IC50和细胞增殖能力;应用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 Transwell小室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线粒体内ROS以及细胞凋亡的变化; Seahorse XF96 Flux analysis分析仪检测细胞耗氧率(oxygen consumption rate, OCR);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细胞内m RNA和蛋白的变化。结果表明:SHG44对CPX药物敏感; CPX能使STAT3在m RNA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下降,抑制SHG44的迁移和侵袭,同时,促进线粒体ROS的累积,最终破坏线粒体功能,抑制细胞生长并促进细胞凋亡。该研究结果提示,CPX具有一定的抗胶质瘤细胞SHG44生长的作用,有望成为一种治疗胶质瘤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多胺类似物BENS和TBP对胰腺癌PANC-1细胞生长的影响、促进细胞凋亡的机制以及迁移能力的影响,运用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生长的影响;亚凋亡峰流式细胞分析法及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Bax蛋白、细胞色素C蛋白的表达变化;Ranswell技术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的改变。分析发现,两种多胺类似物均可显著抑制PANC1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加大而增加,其细胞毒性大小依次为BENSTBP。细胞凋亡分析发现,BENS和TBP均可诱导PANC1发生细胞程序性凋亡,导致亚凋亡峰出现和明显的DNA断裂现象。胞浆中Bax蛋白和细胞色素C含量显著增加,同时显著性抑制PANC1细胞的迁移能力。表明BENS和TBP能够抑制人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阻止PANC1细胞迁移的能力;同时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变肿瘤细胞正常的细胞周期,活化线粒体参与的细胞凋亡途径相关。  相似文献   

3.
研究紫铆因对人食管鳞癌细胞增殖和存活的影响。通过MTS和软琼脂集落实验检测紫铆因对食管鳞癌增殖的抑制,生化分析仪检测紫铆因对食管鳞癌糖酵解的影响,并利用免疫印迹检测紫铆因对食管鳞癌细胞增殖和凋亡激活相关蛋白分子的表达。结果发现紫铆因剂量依赖性抑制KYSE150和Eca109细胞增殖,下调EGFR信号通路活化,抑制HK2的表达及糖酵解。一定浓度的紫铆因能诱导食管鳞癌细胞发生凋亡,caspase3和PARP被剪切,Bcl-2和Mcl-1表达下调,但Bcl-XL未见明显改变。结果证明紫铆因抑制食管鳞癌的增殖,可能与EGFR信号通路和糖酵解被抑制,及促存活蛋白Bcl-2和Mcl-1的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4.
在我们以前的研究中,在食管鳞癌细胞株中过表达大肿瘤抑制基因-1(large tumor suppressor kinase 1,LATS1)能够明显抑制细胞增殖、细胞迁移和侵袭,同时能够促进细胞凋亡。为了进一步研究LATS1基因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可能的机制,我们在食管鳞癌组织与配对癌旁组织中,应用免疫组化检测LATS1基因蛋白质表达情况,应用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配对组织LATS1基因mRNA表达差异。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和亚硫酸氢盐测序法(BGS)检测食管鳞癌组织及细胞中LATS1基因的CpG岛甲基化状态。我们发现LATS1基因在癌旁组织中广泛表达,而癌组织中LATS1基因表达明显下调。结果表明LATS1在食管鳞癌中起到抑癌基因的作用,并且与肿瘤的临床分期相关,而其下调与CpG岛的高甲基化无关。在食管鳞癌细胞中过表达LATS1抑制细胞增殖、细胞迁移和侵袭,同时能够促进细胞凋亡。因此,LATS1基因值得进一步探索作为食管鳞癌生物标志物的可能用途和未来分子诊断和治疗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茶多酚对肺鳞癌细胞的抑制效应及相关机制.方法:以肺鳞癌PC10为研究对象,进行裸鼠成瘤实验.观察茶多酚对裸鼠成瘤的影响.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Bc12和Caspas3和增殖相关蛋白PCNA的表达,应用TUN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茶多酚可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茶多酚可促进促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并抑制抑凋亡蛋白Bc12表达,并抑制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TUNNEL实验结果提示茶多酚可促进PC10细胞凋亡.结论:茶多酚可抑制肺鳞癌移植瘤生长,与促进癌细胞凋亡和抑制细胞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6.
采用体外培养人食管鳞癌细胞(EC-9706),观察兖州卷柏乙醇提取物对食管鳞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检测兖州卷柏乙醇提取物作用于食管鳞癌细胞后,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环鸟苷酸(c GMP)含量的变化;同时,观察兖州卷柏乙醇提取物对培养小鼠肝细胞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浓度兖州卷柏乙醇提取物能不同程度地抑制食管鳞癌细胞的增殖,降低其细胞中NO、NOS和c GMP含量,且对培养小鼠肝细胞的损伤具有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血清应答因子(serum response factor,SRF)在人食管鳞癌细胞体外侵袭转移中的意义。方法:选用EC9706-H、EC9706-L和EC109-H、EC109-L两对高低转移细胞系,采用细胞划痕实验验证食管鳞癌高低转移细胞系体外侵袭转移能力的差异;Western blot检测SRF在两对食管鳞癌高低转移细胞系中的差异表达;在EC9706-H、EC109-H细胞中加入CCG(SRF抑制剂)抑制SRF的表达后,检测其侵袭转移能力的变化。结果:细胞划痕实验验证了两对食管鳞癌高低转移细胞系侵袭转移能力的差异;Western blot结果提示SRF在EC9706-H、EC109-H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EC9706-L、EC109-L细胞;在EC9706-H、EC109-H细胞中加入CCG抑制SRF的表达后,其侵袭转移能力明显减退。结论:SRF在高转移性食管鳞癌细胞系中呈现高表达,在低转移性食管鳞癌细胞系中呈现低表达,抑制高转移性食管鳞癌细胞系中SRF的表达后,其侵袭转移能力下降,提示SRF和食管鳞癌的侵袭转移能力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探讨lnc RNA MIR31HG对食管鳞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利用定量PCR检测MIR31HG在食管鳞癌标本及其癌旁组织、人食管上皮细胞系Het-1A和食管鳞癌细胞系Eca-109、EC-1、KYSE30中的表达;采用过表达质粒pc DNA3.1-MIR31HG在食管鳞癌细胞系中过表达MIR31HG;MTT法和SRB法检测细胞增殖率;细胞周期分析试剂盒检测细胞周期进程;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分析Caspase3活性;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p53、Caspase3及Bcl-2的m 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显示,食管癌组织中MIR31HG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与Het-1A细胞相比,Eca-109、EC-1、KYSE30细胞中MIR31HG的表达均显著下调(P0.05),提示MIR31HG可能介导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转染pc DNA3.1-MIR31HG可显著上调食管癌细胞中MIR31HG的m RNA表达(P0.01),且MIR31HG过表达可显著抑制食管癌细胞增殖活性(P0.05),减少S期细胞数(P0.05),增加G1期细胞数(P0.05),提示MIR31HG可能通过阻碍细胞周期G1期~S期进程抑制食管癌细胞增殖活性.此外,MIR31HG过表达显著增加Caspase3活性,增加Caspase3和p53的m 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同时抑制Bcl-2 m 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这表明,MIR31HG可通过抑制食管癌细胞的增殖活性阻碍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这可能为食管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策略.  相似文献   

9.
研究白杨素和咖啡酸苯乙酯对不同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正常培养的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肺腺癌细胞(A549)、宫颈癌细胞(Hela)及血管内皮细胞(HUVECs)经不同浓度的白杨素和咖啡酸苯乙酯(20、40、80、160μM)分别处理24和48 h,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SRB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吖啶橙染色和Hoechst 33258检测了对MDA-MB-231细胞凋亡的影响;划痕法检测了对细胞迁移的影响;荧光探针DCFH-DA、JC-1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和线粒体膜电位,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了NF-κB p65水平。结果表明,白杨素和咖啡酸苯乙酯以时间和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迁移,上调MDA-MB-231细胞内的ROS,下调细胞内的线粒体膜电位和NF-κB p65水平。白杨素和咖啡酸苯乙酯是潜在的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10.
该文通过shRNA干扰技术敲低IscU2干扰细胞IscU2的表达,研究了干扰IscU2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NCI-H520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构建了稳定低表达IscU2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NCI-H520;采用CCK-8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凋亡、ROS、线粒体膜电位变化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干扰IscU2后,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殖及克隆形成能力降低;细胞周期停滞在G1/G0期,同时伴随有p-AKT和Cyclin D1蛋白含量的下降;细胞晚期凋亡率明显增加,凋亡蛋白Cleaved-caspase3和Cleaved-PARP表达上调;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降低,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表达上调,间质标志物N-Cadherin和Snail表达下调;细胞ROS积累和线粒体膜电位下降。该研究结果表明,干扰IscU2显著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和上皮–间质转化,这为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和视角。  相似文献   

11.
色胺酮对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色胺酮(Tryptanthrin,Try)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MTT方法检测Try(1.56-100μmol/L)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凋亡情况及线粒体跨膜电位等指标。结果:MTT结果显示,Try在12.5-100μmol/L浓度范围内能明显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并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透射电镜下可见Try作用48h后,MCF-7细胞有典型的凋亡样改变。Annexin V-FITC与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50、100μmol/LTry作用后,细胞的凋亡情况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且影响了MCF-7的细胞周期分布,将细胞阻滞于G1期,抑制其DNA的合成;并导致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下降。结论:色胺酮能明显抑制MCF-7细胞增殖并具有诱导细胞发生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桑叶茶对MDA-MB-231细胞增殖、凋亡、线粒体膜电位、细胞周期和对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的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本实验采用体外培养MDA-MB-231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桑叶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及线粒体膜电位,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桑叶茶对MDA-MB-231细胞细胞周期的改变,采用Western Blot印迹法检测桑叶茶对Survivin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发现,桑叶茶使MDA-MB-231细胞增殖受到抑制,细胞的凋亡明显增加,线粒体膜电位丧失,细胞周期改变,同时桑叶茶实验组中的Survivin蛋白表达相对于对照组而言,表达量均有所下降,且表达量随着桑叶液浓度的升高而降低。本实验研究表明,桑叶茶能够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改变细胞周期,同时能够降低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表达。  相似文献   

13.
微丝结合蛋白是微丝细胞骨架的重要组成成分,它们通过促进微丝的聚合和解聚来影响微丝的动力学。大量研究已经表明,微丝和微丝结合蛋白参与细胞癌变的所有阶段。我们通过对食管癌蛋白质组数据挖掘结果显示,微丝结合蛋白Eps15同源结构域包含蛋白2(EHD2)在食管癌组织中低表达,且EHD2低表达的食管癌患者预后不良。以往的研究已经证明,EHD2参与调控糖代谢、自噬和肿瘤迁移。然而,EHD2在食管癌进展中的作用和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究EHD2在食管鳞癌细胞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免疫荧光和细胞组分分离结果显示,EHD2 不仅定位于细胞膜和细胞质,还存在于细胞核中。使用克隆形成实验、EdU细胞增殖实验和细胞流式术检测EHD2对食管鳞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过表达EHD2 和EHD2-3×NLS(核定位信号)抑制食管鳞癌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G1/S转换;同时,双荧光素报告基因结果显示,过表达EHD2 和EHD2-3×NLS抑制Wnt 信号通路活性。而siRNA敲降则获得相反的结果。免疫共沉淀和Duolink-PLA实验证明,EHD2与Wnt信号通路关键分子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T细胞因子3(T-cell factor 3,TCF3)相互作用。蛋白质印迹和荧光定量PCR结果证实,过表达EHD2 和EHD2-3×NLS抑制TCF3下游与增殖和细胞周期相关的靶基因的转录,以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细胞周期蛋白激酶4(CDK4)和pRb的蛋白质表达。以上结果表明,核EHD2与β-catenin和TCF3 复合体相互作用,通过Cyclin D1-CDK4-pRb信号轴来调控食管鳞癌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周期进程。  相似文献   

14.
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SERPINE1基因编码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已被报道在多种类型癌症患者的肿瘤组织中存在高表达并参与癌症进展。为探讨PAI-1蛋白在食管鳞癌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本研究首先利用Westernblot实验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各食管鳞癌细胞系中PAI-1的表达和分泌水平,结果显示,PAI-1高表达的食管鳞癌细胞系分泌至细胞外的PAI-1水平相对较高。进一步选取PAI-1表达及分泌水平均较高的KYSE150和KYSE450细胞系作为研究模型,通过si RNA(小干扰RNA)瞬时转染和Transwell实验证实敲降SERPINE1可显著抑制食管鳞癌KYSE150和KYSE450细胞的侵袭和迁移。同时,构建了慢病毒介导的SERPINE1稳定敲降细胞株KYSE150和KYSE450,将SERPINE1稳定敲降的细胞培养基中外源加入PAI-1蛋白进行Transwell回复实验,结果表明PAI-1过表达可增强食管鳞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体内实验结果显示,降低PAI-1表达可显著抑制食管鳞癌细胞的成瘤和肺转移能力。分子水平检测表明PAI-1过表达可激活AKT和ERK信号通路,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实验结果进一步显示PAI-1可能与膜受体LRP1(LDLreceptor related protein1)存在相互作用。上述研究结果表明,PAI-1可能通过与LRP1相互作用进而促进食管鳞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Survivin表达对肺鳞癌细胞的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利用siRNA阻抑人肺鳞癌细胞内survivin基因的表达,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析survivin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细胞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结果:(1)Survivin在肺癌细胞中表达.转染Survivin siRNA可在RNA和蛋白水平阻断其表达;(2)转染Survivin siRNA的肺癌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3)转染Survivin siRNA的肺癌细胞的集落形成率显著降低.结论:阻断Survivin表达可通过增加细胞凋亡率和降低细胞增殖增加肺鳞癌细胞的放疗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肺癌的发病率和致死率高居世界恶性肿瘤首位。尽管肺癌的诊断与治疗治疗已取得进展,但其发病率和致死率仍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急需寻找有效的干预靶标和治疗手段。方法本文验证了通过自噬抑制剂干预铁蛋白自噬、增加肺癌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多药联用策略。通过免疫印迹分析及免疫荧光测定了细胞中铁蛋白的自噬性降解(铁蛋白自噬),通过分析细胞数量及细胞周期测定了细胞增殖,通过分析细胞耗氧速率评估了细胞线粒体氧化磷酸化水平。结果铁螯合剂去铁胺可诱导肿瘤细胞发生铁蛋白自噬;氯喹等自噬抑制剂可有效抑制去铁胺诱导的铁蛋白降解,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并引发细胞周期阻滞、抑制细胞增殖;去铁胺、氯喹与一线化疗药物顺铂或依托泊苷的联合给药可显著增强化疗药物对肺癌细胞的毒性。结论通过自噬抑制剂和铁螯合剂干预细胞铁代谢有望成为提升肺癌化疗治疗效果的潜在新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细胞基质Ⅰ型胶原(Col-Ⅰ)对头颈鳞癌细胞转移和增殖能力的影响,以头颈鳞癌细胞株为对象,运用transwell小室检查细胞的体外迁移能力,用倒置显微镜成像系统检测细胞的运动速度和扩散能力,Western blotting或/和免疫细胞荧光染色检测细胞表面黏附分子E-cadherin的表达和β-catenin的细胞定位,采用MTT以及PCNA的表达水平评价细胞增殖.结果显示,Col-Ⅰ能够促进头颈鳞癌细胞迁移、提高细胞运动速度、加快细胞扩散,其可能机制是通过上调β-连环蛋白磷酸化,从而下调黏附蛋白E-cadherin的表达.Col-Ⅰ还能促进头颈鳞癌细胞的增殖,其可能机制是增加β-catenin的核移位,提高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表达.研究结果表明,Col-Ⅰ通过上调β-catenin磷酸化水平,以及促进β-catenin核移位,从而增强头颈鳞癌细胞的转移和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18.
岩藻糖基转移酶IV(fucosyltransferase IV,FUT4)是催化蛋白质岩藻糖基化的关键酶.已经证明,FUT4-siRNA能够抑制鳞癌细胞的增殖.5-氮杂-2-脱氧胞苷(5-aza-dC)是临床常用化疗药物,但5-aza-dC是否对鳞癌有治疗作用,以及与FUT4-siRNA联合使用能否加强对鳞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抑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以鳞癌细胞系A431和SCC12为对象,探讨5-aza-dC及其与FUT4-siRNA联合使用对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MTT结合流式细胞周期分析显示,5-aza-dC处理A431和SCC12细胞4 d后,细胞增殖被明显抑制,抑制率分别为18%和20% (P<0.05);与对照组比较,加药处理组G1期细胞数量减少,S期细胞数量明显增加.Western印迹结果揭示,A431细胞FUT4表达水平较SCC12细胞高.经5-aza-dC处理后SCC12细胞FUT4表达有所增加,但仍低于A431细胞中的表达.FUT4-siRNA转染结合台盼蓝活细胞记数证明,FUT4-siRNA明显降低细胞FUT4表达,5-aza-dC处理同时转染FUT4-siRNA的A431和SCC12细胞增殖进一步被抑制,抑制率分别为54%和60% (P<0.05).细胞划痕法显示,5-aza-dC与FUT4-siRNA联合使用,对细胞迁移能力的抑制作用比5-aza-dC单独使用增强.上述结果提示,5-aza-dC通过诱导细胞S期阻滞抑制鳞癌细胞增殖,FUT4-siRNA与5-aza+dC联合使用可加强对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抑制.  相似文献   

19.
维生素C诱导人宫颈癌Caski细胞凋亡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维生素C对人宫颈癌Caski细胞体外抑制、诱导凋亡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使用不同剂量维生素C处理人宫颈癌Caski细胞,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as-ki细胞周期变化;琼脂糖电泳法观察凋亡细胞DNA Ladder现象;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和E6的表达以及Caspase 3的激活;荧光染色观察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分析发现,维生素C可显著抑制人宫颈癌Caski细胞增殖,呈现明显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将细胞阻滞于S期;诱导细胞凋亡,下调Bcl-2和E6、上调Bax蛋白表达,促进Caspase3活化,降低线粒体膜电位.表明维生素C在体外可有效抑制人宫颈癌Caski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长裂苦苣菜水提取物对肺癌细胞A549的影响,本研究用不同浓度的长裂苦苣菜水提取物作用于体外培养的A549细胞,从细胞形态(显微镜观察)、细胞增殖活力(CCK-8法)、细胞凋亡(Annexin V-FITC/PI染色)、线粒体膜电位(JC-1染色)和细胞内活性氧水平(荧光探针DCFH-DA染色)几个方面检测长裂苦苣菜水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A549细胞的影响。当处理浓度达到1 mg/mL作用细胞48 h后,细胞出现明显皱缩的凋亡形态学特征,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细胞增殖活力明显下降(P0.05)。进一步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1mg/mL的处理浓度作用细胞48 h后细胞凋亡率显著提高(P0.05),同时检测到处理组细胞的膜电位都明显下降,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明显上升,都呈剂量依赖关系。这些结果表明长裂苦苣菜水提取物可以诱导A549细胞凋亡,并抑制其生长和增殖,是一种潜在的预防和抑制肿瘤生长的药食两用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