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口服软骨复合物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预防作用。方法口服软骨复合物两周后,再注射弗氏完全佐剂(Freund’s complete adjuvant,FCA)诱发小鼠RA模型,通过观察小鼠关节炎分数的变化,测定小鼠各器官的指数,检测小鼠血清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关节组织病理学的变化来评价口服软骨复合物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预防作用。结果软骨复合物能较有效的改善关节的肿胀度,并显著地提高小鼠的胸腺指数(P〈0.01),显著地提高脾指数(P〈0.05),明显降低NO和TNF-α水平;组织病理学显示给药组关节的变形破坏得到减轻。结论软骨复合物能有效地起到预防佐剂性关节炎的作用,然而其治疗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种特殊染色法在骨关节组织中的染色规律及其在骨关节炎形态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月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各10只,根据改良Hulth法造模,6周后膝关节取材。对标本固定、脱钙后进行石蜡包埋和切片。分别采用HE、番红-固绿、AB-PAS、甲苯胺蓝、Van Gieson染色和Mallory染色,观察骨关节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并对几种染色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HE染色显示关节一般组织形态结构,可见模型组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发生骨性关节炎病理变化;番红-固绿染色法中软骨和软骨下骨的界限(黏合线)以及潮线显示清晰,软骨基质中糖胺聚糖含量减少,纤维成分增多;AB-PAS染色显示骨关节炎软骨基质糖胺聚糖尤其是酸性糖胺聚糖含量减少;甲苯胺蓝染色显示骨关节炎软骨的酸性糖胺聚糖减少;Van Gieson染色和Mallory染色可显示骨关节组织中的胶原纤维,但组织结构界限不够清晰。结论在骨性关节炎的组织形态学研究中,通过常规HE染色,结合番红-固绿染色法和AB-PAS染色法,能较客观全面地获得关节组织形态学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的目的,是用扫描声学显微镜在显微水平,对人的梗塞心肌进行超声组织定征。对10例心肌梗塞患者的心肌标本进行研究,标本用福尔马林固定,石腊包埋,并切片到10μm的厚度。使用一套特别设计的、100~200MHz超声频率的声学显微镜进行测量。正常心肌衰减的系数值是0.94±0.04dB/mm/MHz,变性心肌是0.71±0.12dB/mm/MHz,肉芽组织是0.88±0.47dB/mm/MHz,纤维化组织是1.75±0.11dB/mm/MHz。正常组织的声速是1620.2±8.2m/s,变性心肌是1572.4±10.6m/s,肉芽组织是1590.2±32.5m/s,纤维化组织是1690.3±9.1m/s。病变心肌在显微水平的超声性质,将提供大体水平的重要的超声组织定征资料。  相似文献   

4.
美国 Biomatrix 公司(新泽西州 Ridgefield)在加拿大开始销售畸形性关节炎治疗药透明质酸钠衍生物。相同关节疾病有2种,一种是,慢性关节炎,另一种是畸形性关节炎。慢性关节炎是自身免疫疾病,但是畸形性关节炎是由于老化和外伤或关节的驱使使关节的骨骼变形的病。因老化等在关节软骨处发生退化变形,由于关节液的粘性下降而发生。透明质酸钠是这种关节液的主要成分。含于活体内几乎所有结合组织中。关节液防止关节磨损,即起到润滑油的作用。Biomatrix 公司在加拿大及欧洲以重度膝关节变形患者为对象实施临床试验。使用透明质酸钠的小组确认对膝关节的疼痛及可动性有显著效果。据说这种效  相似文献   

5.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以软骨下骨改变和软骨退化为特征的关节退行性疾病.研究证实软骨细胞凋亡在骨性关节炎发生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因此,研究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机制及研发或筛选抗软骨细胞凋亡的药物必将给骨关节炎的防治开辟一条崭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聚蛋白多糖酶(aggrecanase)是新发现的降解软骨组织重要成分聚蛋白多糖(aggrecan)的金属蛋白酶,是治疗关节炎的新靶点.Aggrecanase的发现使得关节炎的治疗有望取得新的突破,为能从根本上治疗和预防关节炎提供了基础.综述了aggrecanase从克隆到对其性质的研究,阐明以该酶为靶点寻找抑制剂是治疗与预防关节炎的一条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太湖梅梁湾沿岸带水体生物学与光学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 1998~ 1999年周年 4季原位水下光场观测资料及中国科学院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站 1992~ 2 0 0 1年悬浮物、叶绿素 a、透明度长期历史观测资料分析了太湖梅梁湾沿岸带第 2号站点水体的生物学与光学特性 ,探讨了水下光合有效辐射(PAR)总量的日变化、垂直分布 ;光衰减系数的季节变化及光谱分布 ;影响光衰减系数的主要水色因子。结果表明 ,无论是 PAR还是光谱衰减系数其值都很高 ,其中 PAR衰减系数在 1.4 0~ 5 .30 / m间变化 ,均值为 2 .4 3± 0 .5 5 / m,秋季最大、夏季最小 ,真光层深度在 0 .87~ 3.2 9m间变化 ,均值为 1.98± 0 .4 1m;水下光谱在蓝光波段衰减最强烈 ,其次是红光、绿光 ,随着深度增加光谱成分出现绿移和红移现象 ,绿红光占得比例越来越大 ;光谱衰减系数随着波长的增加大致呈下降趋势 ,但在 6 70 nm附近有个峰值 ;基于线性相关分析发现在混浊的沿岸带水体中影响光衰减主要因子为水体中的悬浮物和有色可溶性有机物 ,叶绿素 a对 PAR衰减系数的贡献率只占到 1.5 9%~ 14 .2 1%。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以纤维蛋白封闭剂(FS)为载体复合人胚关节软骨细胞体内构建可注射性组织工程软骨的可行性。方法:常规分离消化,体外单层培养胎儿关节软骨细胞,观察软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分别将1×107、2×107、3×107第4代软骨细胞与FS混合接种于裸鼠皮下, 并于第10周取材判断体内形成软骨的能力。结果: 3~4代软骨细胞保持了很高的增殖和分泌基质的能力。软骨细胞与FS的复合物体内接种后各组均可形成软骨样组织块,其湿重、GAG含量随着接种细胞数量的增多而增高,各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3×107细胞组GAG含量与正常人胚关节软骨没有差异(p>0.05)。组织切片显示软骨细胞位于类似正常软骨组织的陷窝中,阿尔新蓝染色及II型胶原表达阳性,细胞内富含高尔基体、粗面内质网及大量分泌泡。结论: FS和人胚关节软骨细胞可以作为理想的支架材料和种子细胞应用于可注射软骨组织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软骨细胞移植联合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取24只14周龄成年大白兔,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6只,于双侧膝关节软骨处制作软骨缺损模型,A组采用软骨细胞移植联合应用BMP/bFGF处理,B组采用单纯软骨细胞移植,C组采用单纯BMP/bFGF修复,D组采用磷酸盐缓冲液(PBS)作为阴性对照,于处理后8、12、24周行形态学、电镜观察及组织学评分。结果:8周时,A组关节修复面与周围结合紧密,可见大量软骨细胞出现,电镜下有软骨基质形成;B、C组仅有少量软骨细胞;D组未见修复。12周时,A组关节修复面与周围组织界限模糊,软骨细胞增殖活跃,电镜下可见成熟软骨基质;B、C组修复块周围有肉芽组织生成,电镜下可见未成熟的软骨基质出现;D组可见肉芽组织形成。24周时,A组修复面周围组织融合,电镜下软骨细胞纵行排列;B、C组关节面修复不完全,电镜下软骨细胞分布不均;D组见大量肉芽组织形成。24周时,A组组织学评分(1.87±0.65),明显低于B组(3.49±0.71)、C组(3.43±0.83)组和D组(13.45±0.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均明显低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软骨细胞联合BMP/bFGF移植能够促进软骨生长,提高软骨损伤的修复质量。  相似文献   

10.
腰椎骨性关节炎(Lumbar osteoarthritls,LOA)是指以腰椎小关节肥大变性等病理改变引起的以腰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病症.临床上又称为腰椎退行性关节病、腰椎增生性关节炎及老年性腰椎关节炎等,其病理特点为关节软骨变性、破坏,软骨下骨硬化,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骨赘形成.  相似文献   

11.
老年男性教师骨密度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为了解老年性骨质疏松情况,用超声骨密度仪对150例老年男性教师做跟骨超振幅衰减值的测试研究。方法:用DMS公怀UBIS5000型骨密度超声仪检查跟骨,研究受检者的年龄、体重、身高和巳患病咎与测得超声振幅衰减值(BUA),声速(SOS),骨硬度(STI)和相对骨折危险性(RRF)等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本仪器输出3种结果供医师参考:1.一幅灰阶图,2.一幅彩色图和曲线图,3.感兴趣区所测得的参数,受检者的平均BUA为63.87dB/MHz,SOS为1485.21m/s,本文数据经Statpal软件处理,得出回归公式:体重=189.1417 0.2062BUA-0.0224SOS,R=0.0466,P值有显著意义。结论:BUA值为主要参数,SOS为补充参数,作为评估老年男性教师的骨密度情况,假如BUA值突然下降则提示近期可能发生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2.
为了明确大鼠背根节(DRG)神经元中存在慢的Ca2 激活K 电流成分,本实验在新鲜分散的DRG神经元胞体上,采用全细胞电压箝技术,给予DRG神经元一定强度的去极化刺激,记录刺激结束后30ms时的尾电流幅度。结果发现:(1)随着去极化时间从1ms延长至180ms时,尾电流幅度由9.3±2.8pA逐渐增大至64.1±3.4pA(P<0.001);(2)当去极化结束后的复极化电位降低时,尾电流幅度先逐渐下降到零,然后改变方向,逆转电位约为-63mV;(3)细胞外施加500μmol/LCd2 或细胞内液中施加11mmol/LEGTA时尾电流明显减小甚至完全消失;(4)尾电流中慢成分的幅度在细胞外给与200nmol/L蜂毒明肽后,减小了约26.32±3。9%(P<0。01);(5)细胞外施加10mmol/LTEA,可明显降低尾电流中的快成分。结果提示,在DRG神经元启超极化中存在Ca2 激活K 电流的蜂毒明肽敏感成分──IAHP。  相似文献   

13.
类风湿性关节炎风寒湿痹与风湿热痹动物模型的病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的诱导阶段,给予风寒湿、风湿热刺激(实验Ⅰ)或同时给予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外涂(实验Ⅱ),第31天取踝关节标本作组织切片观察,结果显示,滑膜细胞增生与关节炎症积分呈显著正相关;单纯风湿热显著加重雌性鼠关节软骨侵袭程度,且有加重滑膜内炎症细胞浸润及血管增生的趋势;风寒湿与SEB外涂协同作用有加重雄性鼠的炎症细胞侵润及血管增生趋势。上述结果支持雌性鼠风湿热CIA及雄性鼠风寒湿CIA加SEB分别作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风湿热痹及风寒湿痹模型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分析予以早期胃癌患者胃肠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的效果,为此类患者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于我院诊治的早期胃癌患者中筛选60例为主体,以电脑随机法将患者分成常规组(30例)、实验组(30例)。予以常规组外科切除术治疗,予以实验组胃肠ESD治疗,完成治疗后对比各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血清肿瘤标志物、PG水平(PGⅠ、PGⅡ)、随访情况,病例选取时间为2019年11月-2021年11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常规组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EA、CA199、CA125水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EA、CA199、CA125水平均降低,并且实验组患者降低幅度大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输血率少于或小于常规组患者相应指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GⅠ、PGⅡ、PGⅠ/PGⅡ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GⅠ、PGⅠ/PGⅡ水平均升高,PGⅡ水平降低,实验组患者变化幅度大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复发率与常规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胃肠ESD治疗早期胃癌患者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改善血清蛋白酶原及肿瘤标志物水平,具有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等优势,同时还可降低并发风险,可在此类疾病治疗中应用并推广。  相似文献   

15.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是关节软骨进展的退化性疾病,并累及周围组织结构的病变,是致老年人伤残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以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诊断为主,缺乏早期检测和预后评估的有效方法。生物标志物的检查是具有前景的研究方向,在关节软骨结构改变之前,各种生物标志物代谢发生变化,其能帮助诊断和预测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及其预后。然而,生物标志物在临床诊断和治疗相关的应用仍需加以证实。通过广泛查阅近年有关骨关节炎相关分子生物诊断的相关文献,有助于了解生物标志物对于骨关节炎的早期诊断意义和临床应用前景。本文就关节软骨、骨和滑膜等不同组织类型相关的生物标志物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Jagged1蛋白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中表达的特点,探讨Jagged1蛋白的表达对关节软骨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选取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骨科2018年11月1日至2019年10月31日34例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取术中去除的股骨髁软骨组织,磨损较重的一侧为负重区(实验组),磨损较轻的一侧为非负重区(对照组)。通过番红、HE染色观察软骨组织形态学变化,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Jagged1蛋白在不同软骨组织中的表达强度,对比分析Jagged1蛋白表达的差异对关节软骨病变的影响。结果:外观照可见实验组软骨面色泽暗淡,表面粗糙,有大量软骨缺失,对照组软骨面较平整,呈白色,未见软骨明显缺失;HE染色可见实验组软骨面不整,软骨细胞排列紊乱,呈簇状分布,对照组软骨面平整,软骨细胞数量多,胞质丰富;番红染色见实验组软骨组织残留较少,软骨层结构模糊不清,软骨细胞较少,对照组软骨层次结构清晰,软骨细胞及软骨下骨细胞排列整齐;免疫组化可见Jagged1蛋白实验组软骨中有较多阳性表达,在对照组中表达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Jagged1蛋白在软骨中的表达强度与关节软骨的磨损程度呈正相关,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理变化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80年代以来,超声组织定征(Ultrasonic Tissue Characterization)已成为超声生物物理学研究中一项前沿课题.其明显的应用背景是寻求新的超声诊断参量,以开拓定量超声诊断的新途径.所谓超声组织定征,系指研究组织的各种声学参数(如声速、频散、声阻抗、声衰减、散射及非减性参量B/A等)的量值与组织状态之间的关系及相应的测试方法.近年来我们在这一领域已做了一系列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携带针灸补泻信息的激光联合多部位照射对膝骨关节炎兔血清和关节液中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4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穴位照射组和联合照射组。兔左侧膝关节腔内注入木瓜蛋白酶造成关节炎的病理模型,穴位照射组和联合照射组分别以低能量激光(输出功率10—20mW)连续照射犊鼻穴和携带针灸补泻信息的脉冲激光联合照射口咽部及犊鼻穴,10min/d,5d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采用放射免疫的方法测定血清及关节液中相关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常规病理学切片观察膝关节软骨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和关节液中IL-1B及TNF—α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穴位照射组和联合照射组血清和关节液中IL-1β及TNF—α含量均下降,但以联合照射组效果显著(P〈0.05);穴位照射组和联合照射组之间的IL-1B及TNF-饯含量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激光联合照射口咽部和犊鼻穴和激光照射犊鼻穴都能减少细胞因子IL-1β及TNF-α的生成,减轻关节软骨细胞的结构损伤,起到保护关节软骨、防治骨性关节炎的作用,但联合多部位照射效果优于单独穴位照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采用软骨细胞外基质材料制备的定向结构软骨支架复合软骨细胞,在体外静态培养条件下生成组织工程软骨的可能性。方法:制备牛关节软骨细胞外基质材料,利用温度梯度热诱导相分离技术构建具备垂直定向孔道结构的软骨支架,同时采用传统冷冻干燥方法制备非定向支架,检测两组支架的力学性能;提取兔关节软骨细胞,分别接种两组支架,体外静态培养2周及4周后取材,对构建的组织工程软骨进行组织切片染色、生物化学分析及生物力学检测。结果:定向软骨支架的压缩弹性模量数值明显高于非定向软骨支架,体外培养时定向支架上种子细胞在3-9d内增殖高于非定向支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静态培养4周后形成的两组新生组织工程软骨进行软骨特异性染色均呈阳性,在定向组新生软骨切片中在垂直方向上可见大量呈规则平行排列的粗大胶原纤维,两组新生软骨的生物化学检测包括总DNA、总GAG及总胶原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定向组织工程软骨压缩弹性模量在2周及4周时均高于非定向组织工程软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组织工程软骨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正常关节软骨(P〈0.05)。结论:软骨细胞外基质材料制备的定向结构软骨支架复合软骨细胞,在体外静态培养条件下能够成功生成具有定向纤维结构的组织工程软骨,并可以有效促进新生软骨组织力学性能的提升,在软骨组织工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是一种高分辨率、非创伤性成像技术,它能够利用近红外光产生软骨组织的解析图像.实验的研究目的是验证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对软骨组织解剖分层结构的成像能力.以猪膝关节软骨为样本,选择OCT检测的软骨区域运用解剖学方法获得组织切片,显微镜下观察.调查软骨OCT成像与组织学成像的相关性.结果显示OCT所测得的所有软骨的厚度值与切片显微镜结果一致,差异无显著意义 (P〉0.05).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能够呈现软骨组织解剖分层,该技术在软骨检测和临床关节病变诊断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