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丹参酮IIA 磺酸钠注射液辅助治疗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液流变学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突发 性耳聋患者78 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9 例。对照组给予三磷酸腺苷二钠、辅酶A、复合维生素、双密达莫片 及高压氧治疗,而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丹参酮IIA 磺酸钠注射液治复合组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听力恢复 等级分布以及治疗前后的电测听情况和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听力恢复Ⅰ级患 者的比例更高,电听力平均值均显著降低,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IIA 磺酸 钠注射液辅助治疗能够显著提高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这可能其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联合巴曲酶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及对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140例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7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长春西汀联合巴曲酶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巴曲酶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纯音听阈值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及红细胞压积明显改善,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纯音听阈(PTA)值均较治疗前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西汀联合巴曲酶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管微循环,抑制血栓形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突发性耳聋患者(SD)治疗前后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SD患者106例(106耳)进行研究,使用药物治疗后,根据疗效情况进行分组,主要分成观察组(治疗有效者)及对照组(治疗无效者)各53例(53耳)。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的血脂及血流变水平,并分析治疗前后两组与患者听阈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TG、TC及LDL-C水平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高切粘度、中切粘度、低切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红细胞变形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听阈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听阈与HDL-C呈负相关,与低切粘度及血浆粘度呈正相关,而治疗后听阈与血脂指标及血流变指标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SD患者治疗前血脂及血流变指标均处于异常状态,且听阈与HDL-C呈负相关,与低切粘度及血浆粘度呈正相关,对上述指标的监测有利于临床SD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压氧和丹参粉针剂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125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3例(79耳)采用高压氧和丹参粉针剂治疗,对照组62例(75耳)采用丹参粉针剂治疗.两组疗程结束观察对比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听力恢复痊愈19耳,显效28耳,有效25耳,无效7耳,总有效率91.1%;对照组听力恢复痊愈10耳,显效20耳,有效26耳,无效19耳,总有效率为74.7%.两组疗效经Ridit分析,u=2.796,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 高压氧和丹参粉针剂治疗突发性耳聋可收到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解毒通络生津颗粒联合羟基氯喹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清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A(Ig A)、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pS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给予硫酸羟基氯喹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解毒通络生津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Ig G、Ig A和CRP水平,同时评价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沉降率(ESR)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全血低切粘度和血浆粘度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Ig G、Ig A和CRP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g G、Ig A和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低于对照组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3.33%,低于观察组的为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通络生津颗粒和硫酸羟基氯喹联合应用能够有效改善pSS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免疫学指标,增强患者免疫力,且安全性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钠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疗效,并分析其对患者血清高迁移率蛋白-1(High mobility protein-1,HMGB1)、中性粒细胞激活肽-78(Neutrophil activating peptide-78,ENA-78)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接诊的9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纯音听阈测试结果、凝血功能、血清HMGB1、ENA-78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75%vs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纯音听阈测试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32.14±4.94)dB vs.(37.23±5.12)dB](P0.05),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Partial activated prothromb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明显短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神经节苷脂钠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用高压氧治疗,其可有效促进听力恢复,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HMGB1、ENA-78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蛇志》2018,(4)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联合巴曲酶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96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巴曲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银杏达莫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纤维蛋白原水平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93.75%和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8.33%和1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联合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有效降低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的疗效及对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因子-1(sVCAM-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0月到2019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4)。对照组使用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s VCAM-1、CGRP水平、平均听阀比、耳鸣残疾量表(THI)评分的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73.53%,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 VCAM-1、CGRP水平、平均听阀比、TH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血清s VCAM-1水平、平均听阀比、TH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CG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11%,显著低于对照组(32.35%,P0.05)。结论:银杏达莫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用地塞米松治疗,这可能与其显著改善患者血清s VCAM-1、CGR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对老年开胸手术患者应激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了100例开胸手术患者,按手术顺序编号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开胸手术术前给予全身麻醉,观察组(54例)开胸手术前给予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通过观察并记录术前、术后1 h、6 h的应激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心率、呼吸频率,评价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对老年开胸手术患者应激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术前两组血糖、皮质醇和肾上腺素水平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 h,6 h两组血糖、皮质醇和肾上腺素水平均升高(P0.05),观察组术后1 h,6 h血糖、皮质醇和肾上腺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h,6 h两组全血低切粘度、高切粘度均下降,且观察组全血低切粘度、高切粘度更低(P0.05),术前术后两组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1 h心率增加且高于观察组(P0.05),术后6 h心率趋近于术前心率。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心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1 h、6 h呼吸频率增加且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呼吸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硬膜外复合全麻对老年开胸手术患者的生命体征影响较小,可降低术后应激反应,改善患者体内血液流变学参数,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究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与突发性聋(SSHL)患者听力曲线类型的关系,并分析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103例SSHL患者设为SSHL组,另选取103例体检健康者设为健康组,分析两组血脂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不同听力曲线类型的SSHL患者血脂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Spearman相关分析血脂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与SSHL患者听力曲线类型的关系,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SSHL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健康组比较,SSHL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与全血高切、中切、低切粘度及血浆粘度明显增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C(HDL-C)、低密度脂蛋白-C(LDL-C)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听力曲线类型的SSHL患者各项血脂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听力曲线类型的SSHL患者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全聋型患者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高于低频下降型患者(P<0.05)。血脂四项与SSHL听力曲线类型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血液流变学指标与SSHL听力曲线类型显著相关(P<0.05)。治疗无效组患者双耳患病比例、听力曲线类型为全聋型比例、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显著高于有效组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双耳患病、听力曲线类型为全聋型、血浆粘度增加为SSHL患者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SSHL患者存在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异常,血液流变学与SSHL患者听力曲线类型和临床疗效有一定关系,其中双耳患病、全聋型、血浆粘度增加为SSHL患者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检测血脂和血液流变学对于SSHL诊治具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内皮功能、血液流变学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将纳入病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给予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和观察组(n=50,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两组疗程均为10 d。对比两组疗效、血液流变学、内皮功能、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纯音听阈值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10 d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2.00%(P<0.05)。观察组治疗10 d后纯音听阈值明显较对照组小(P<0.05)。观察组治疗10 d后纤维蛋白原、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0 d后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 (sVCAM-1)、内皮素-1(ET-1)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0 d后CD8+较对照组低,CD3+、CD4+/CD8+、CD4+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采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可有效改善内皮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效果确切,安全性佳。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观察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高压氧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脑能量代谢和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0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例数分别为51例和5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核心稳定性训练,观察组患者接受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血液流变学、脑能量代谢指标和血清NGF、NSE、MBP水平及相关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上肢/下肢Lovett肌力评分升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下降,且观察组的改变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高切黏度、血细胞比容、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下降,且观察组的改变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氧饱和度升高,空腹血糖、乳酸水平下降,且观察组的改变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GF水平升高,NSE、MBP水平下降,且观察组的改变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高压氧应用于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可促进其血液流变学、脑能量代谢改善,有效调节血清NGF、NSE、MBP水平,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复方右旋糖酐40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下肢软组织开放性损伤负压封闭引流(VSD)术后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为下肢软组织开放性损伤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下肢软组织开放性损伤VSD术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甘露醇治疗,观察组应用复方右旋糖酐40注射液及甘露醇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国际骨关节炎评分标准(Lequesne指数)、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皮肤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血液流变学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0%、97.5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和Lequesne指数评分均降低,Lysholm评分及FDA皮肤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和Lequesne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Lysholm评分及FDA皮肤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细胞比容较治疗前升高,全血比高切黏度、全血比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细胞比容高于对照组,全血比高切黏度、全血比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复方右旋糖酐40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下肢软组织开放性损伤VSD术后患者疗效确切,可减轻膝关节疼痛,促进皮肤软组织恢复,改善膝关节功能和血液流变学,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甲基强的松龙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突发性感音神经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于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内分泌科、耳鼻喉科住院治疗的60例合并单侧突发性感音神经聋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患者均给予营养神经、胰岛素降糖和高压氧治疗,治疗组给予甲基强的松龙静脉滴注3日后,减少甲基强的松龙剂量继续治疗4天,两组总疗程为14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听力障碍改善情况,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开始前、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分别测定纯音听阈均值(PTA)、听性脑干反应(ABR)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听力障碍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的PTA和70dB、80dB、90dB声波刺激ABR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基强的松龙联合营养神经、降糖和高压氧等综合治疗,可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合并突发性感音神经聋患者的听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木丹颗粒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血液流变学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DPN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木丹颗粒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和对照组(60例,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均治疗8周。对比两组疗效、神经传导速度、血液流变学和氧化应激,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传导速度(SNCV)均较治疗前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丙二醛(MDA)较治疗前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MDA较对照组低,SOD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木丹颗粒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DPN患者疗效确切,可提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和抗氧化应激能力,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