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揭示油莎草须根油树脂抗抑郁作用及成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油莎草须根油树脂化学成分;建立慢性不可预见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抑郁小鼠模型,从动物行为学、神经递质含量变化、海马组织病理学考察油莎草须根油树脂抗抑郁作用。结果表明:油莎草须根油树脂含有酮类(68.891%)、酯类(8.787%)、醇类(4.258%)、烯类(0.374%)及其他物质(12.879%),主要成分为α-香附酮(59.536%)、吉马酮(5.875%)。CUMS抑郁模型小鼠给药后,油莎草须根油树脂显著缩短了小鼠强迫游泳静止时间,悬尾静止时间;显著提高了中央总路程、平均速度、中央持续时间,油莎草须根油树脂高剂量组明显提升了小鼠血清中5-羟色胺(5-HT)含量、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油莎草须根油树脂高剂量组小鼠海马细胞排列整齐,神经元细胞膜基本完整。油莎草须根油树脂可能通过参与调节CUMS抑郁模型小鼠血清中5-HT和NE的表达,修复小鼠海马组织损伤来改善抑郁样行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益生菌能够通过“微生物-肠-脑”轴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精神障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因此,精神健康相关的益生菌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小鼠模型(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研究了一株分离自西藏Kefir粒的马乳酒样乳杆菌1207对小鼠焦虑样和抑郁样行为的缓解作用。【方法】本研究构建了CUMS模型,并利用马乳酒样乳杆菌1207 (109 CFU/d)灌胃进行2周的干预。随后,分别利用旷场实验、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评估了该菌株对小鼠的焦虑样和抑郁样行为的影响;通过测定下丘脑、血清和脾脏中生物标记物的含量变化,研究了该菌株对色氨酸代谢、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HPA)轴和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结果】与对照小鼠相比,灌胃马乳酒样乳杆菌1207可显著增加小鼠在旷场实验中中央区域的滞留时间(P<0.05);降低小鼠在悬尾实验(P<0.01)和强迫游泳实验(P<0.05)中的不动时间;可通过降低小鼠下丘脑中5-羟基吲哚...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慢性不可预测性温和应激大鼠抑郁行为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10):对照组(CON组)、二甲双胍组(MET组)、模型组(CUMS组)、模型+二甲双胍组(CUMS+MET组),采用慢性不可预测性温和应激(CUMS)方法,用3周时间建立大鼠抑郁模型。造模完成后,两个二甲双胍组腹腔注射二甲双胍(100mg/kg),对照组和模型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2周。之后检测大鼠体重增长变化、糖水嗜好、强迫游泳和悬尾不动实验、旷场实验等大鼠行为学的改变,采用尼氏染色观察大鼠海马形态结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UMS组大鼠体重增长明显减慢(P<0.05),糖水偏爱率明显降低(P<0.05),强迫游泳和悬尾不动实验中不动时间明显延长(P<0.05),旷场实验中自发活动明显减少(P<0.05),大鼠海马的形态结构有所变化,证实CUMS抑郁模型建立成功。与CUMS组比较,二甲双胍处理后对大鼠的体重无明显影响,但能明显改善CUMS抑郁模型大鼠的糖水摄入、不动时间和自发活动(P<0.05),并能修复CUMS大鼠海马的异常形态结构变化。结论:二甲双胍对CUMS诱导的大鼠抑郁行为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为临床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的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观察天麻素对小鼠抑郁症模型异常行为的改善以及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JAK2 -STAT3)信号通路的表达变化。方法:4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小鼠经过4周CUMS刺激建模,第6周检测小鼠行为学变化以验证建模效果。随后将模型组分为CUMS+生理盐水、CUMS+氟西汀以及CUMS+天麻素3个亚组,第7-8周继续进行CUMS刺激,同时对3个亚组小鼠腹腔注射给药。第9周再次进行行为学检测。取小鼠脑组织进行HE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结果:第6周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重增幅显著降低(P<0.001),悬尾和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增加(P<0.001、P<0.001),糖水消耗率显著降低(P<0.001)。第9周检测结果显示:与CUMS+生理盐水组相比,CUMS+氟西汀组和CUMS+天麻素组小鼠体重增幅显著增加(P<0.001,P<0.001),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降低(P<0.001,P<0.001),悬尾不动时间显著降低(P<0.01,P<0.01),糖水消耗率显著增加(P<0.001、P<0.001)。与CUMS+生理盐水组比较,CUMS+天麻素组小鼠JAK2、STAT3、IL-1β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P<0.01、P<0.05);HE染色结果提示,CUMS+生理盐水组小鼠神经元形态发生改变,细胞结构不清晰,细胞核固缩、深染;与CUMS+生理盐水组相比,CUMS+天麻素组小鼠神经元形态得到改善。结论:天麻素可以有效改善CUMS诱导的小鼠抑郁样行为,其作用可能与JAK2-STAT3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葵花籽蛋白富含芳香族氨基酸。本研究旨在考察其作为食物主要蛋白来源时,对抑郁模型小鼠大脑多巴胺(dopamine,DA)和五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产生的影响,及缓解抑郁发生的作用。将C57BL/6J小鼠分别用大豆蛋白(模型对照,MOD)、葵花籽蛋白(SFSP)和乳清蛋白组(WPC,阳性对照)为主要蛋白源饲料饲养2月,进行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造模处理,用未造模动物作为正常对照(CON,10只/组)。SFSP显著预防CUMS引起的糖水偏好率降低、悬尾或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延长,预防在旷场和高架十字迷宫的焦虑行为,效果与WPC相当。SFSP也提高了大脑海马组织5-HT、DA、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提高了血清色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浓度和色氨酸与中性氨基酸比值。同时降低了血清皮质酮水平,提高抑郁小鼠皮层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和活性氧自由基水平。SFSP通过增加芳香族氨基酸吸收、提高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浓度,和预防大脑皮层氧化应激发挥预防抑郁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丹  杨春  何永林  徐蕾  靳志栋  张鹏  冯鑫 《四川动物》2012,31(1):139-142,146
目的用不同方法建立C57BL/6J小鼠抑郁症模型,为探讨GalR蛋白对小鼠抑郁症的治疗作用打下基础。方法 C57BL/6J小鼠经体重、敞箱实验及反抗抓获实验初筛后,随机分为4组:Ⅰ.CUMS组,Ⅱ.CUMS+CORT组,Ⅲ.CORT组,Ⅳ.正常对照组。每天记录小鼠体重及摄食量。28d后进行液体消耗及强迫游泳实验测试。结果小鼠抑郁模型在第28d建立成功。Ⅱ组小鼠短期内体重迅速下降并死亡。与Ⅰ组小鼠相比,Ⅲ组小鼠液体消耗和强迫游泳实验指标改变更明显。结论成功建立C57BL/6J小鼠抑郁症模型。CUMS和CORT模型结合,小鼠不能耐受,短期内死亡。单独CORT模型造模效果要优于CUMS模型。在后续试验中,将用CORT法建立C57BL/6J小鼠抑郁症模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低剂量氟西汀对慢性不可预知轻度压力(CUMS)抑郁小鼠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方法:取42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7只)和抑郁症模型组(Model,35只),Model组小鼠给予限制塑料管内、鼠笼倾斜、不筑巢、拥挤环境、明暗颠倒、白噪声等6种刺激,每种刺激随机且不同时出现2次,共刺激4周建立CUMS模型。随后35只Model组鼠随机分为CUMS组(8只)、氟西汀组(Fluoxetine,9只)、rTMS组(9只)和rTMS+Fluoxetine组(9只)。Fluoxetine组给予腹腔注射氟西汀5 mg/(kg·d),rTMS组给予10 Hz频率刺激,rTMS+Fluoxetine组给予腹腔注射氟西汀5 mg/(kg·d)和10 Hz频率刺激,Control和CUMS模型组给予相同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和伪刺激,各组均连续干预4周,随后进行行为学实验,最后运用析因设计方差分析方法分析Fluoxetine与rTMS的交互作用。结果:与Control组比,CUMS组小鼠强迫游泳实验中不动时间显著升高(P<0.05),蔗糖实验中糖喜好程度、旷场实验中心运动次数和体重变化率均显著下降(P<0.05)。与CUMS组比,rTMS组、Fluoxetine组和rTMS+Fluoxetine组抑郁症小鼠强迫游泳实验中不动时间显著降低(P<0.01)、蔗糖实验中糖喜好程度和旷场实验中心运动次数显著升高(P<0.05),其中rTMS+Fluoxetine组联合应用效果更显著(P<0.05),但体重变化率仅rTMS+Fluoxetine组有变化(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和/或氟西汀均能不同程度的改善CUMS小鼠抑郁状态,其中联合应用的干预作用优于单独使用氟西汀或rTMS的效果,且有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探讨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NMDA)受体与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在慢性应激抑郁发生中的作用与关系。建立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抑郁模型,海马单侧分别微量注射非竞争性NMDA受体拮抗剂MK-801、NPY-Y1受体阻断剂GR231118和NMDA后,利用体重测量及糖水偏爱测试、强迫游泳及敞箱实验等方法观察动物行为变化,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海马CA3区和齿状回(dentate gyrus,DG)内NPY的表达。结果显示,CUMS组大鼠表现出抑郁样行为变化,海马NPY表达显著降低;海马微量注射NMDA或NPY-Y1受体阻断剂GR231118,动物行为学表现均与CUMS组相同,注射NMDA可使NPY表达显著降低;海马微量注射MK-801能明显改善应激引起的抑郁样行为表现,并使海马NPY表达增加。联合注射GR231118与MK-801后,GR231118可以显著减弱MK-801的抗抑郁样行为的效应。以上结果表明,CUMS可能使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过量释放,NMDA受体过度激活,抑制NPY表达,导致抑郁发生。NPY抗抑郁作用主要是通过NPY-Y1受体实现。  相似文献   

9.
中药柴胡具有改善抑郁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作用,柴胡皂苷A(saikosaponin A,SSA)是柴胡主要药效成分,本研究以SSA为研究对象,利用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 CUMS)模型小鼠悬尾(tail suspension test, TST)和强迫游泳实验(forced swimming test, FST)明确SSA的抗抑郁作用。利用计算机分子对接技术分析并验证SSA的作用靶点,并利用细胞热转移测定实验(cellular thermal shift assay, CETSA)和药物亲和力靶稳定性实验(drug affinity responsive target stability, DARTS)验证SSA的靶标;采用Western blotting等技术研究SSA的抗抑郁作用机制。CUMS模型TST和FST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SSA能够显著缩短小鼠的不动时间,表明SSA具有显著的抗抑郁作用。计算机分子对接证明了SSA与催产素受体(oxytocin receptor, OXTR)结合效果较好,表明SSA抗抑郁...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探讨在慢性应激性抑郁发生过程中海马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的关系。建立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定位并分别微量注射NPY、NPY-Y1受体阻断剂GR231118和NOS抑制剂L-NAME,测量、计算动物体重变化并通过糖水偏爱测试、旷场和强迫游泳实验等方法检测大鼠行为,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海马内NPY、神经元型NOS(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和诱导型NOS(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的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UMS组大鼠表现出明显的抑郁样行为变化,且海马NPY表达下降、NOS表达显著升高;海马微量注射NPY明显改善应激引起的抑郁样行为表现,并降低海马NOS表达;用GR231118选择性阻断NPY-Y1受体后,大鼠的行为学表现能力下降,海马NOS表达升高;而CUMS以及GR231118所导致的行为学表现能力下降的现象均可被海马微量注射L-NAME所反转。以上结果表明,CUMS引起海马NPY表达下降,NOS表达升高,NO过量产生,导致抑郁发生;而NPY通过NPY-Y1受体抑制NOS的过量表达是NPY抗抑郁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木豆素于抗抑郁方面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小鼠慢性不可预见温和应激模型(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进行糖水偏好实验评价经木豆素处理的小鼠的快感缺失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小鼠血清皮质酮的含量,采用LC-MS/MS法检测小鼠皮层和海马中多种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木豆素可以逆转CUMS引起的糖水偏爱指数降低和血清皮质酮水平升高。并且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皮层和海马中相关神经递质的含量发生了显著的改变,而木豆素给药对于CUMS小鼠体内相关神经递质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结论木豆素可能通过降低血清皮质酮水平和调节脑内神经递质来实现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探究不同运动类型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小鼠肠道机械屏障及相关调节信号的影响。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和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 STZ)制备T2DM小鼠模型。将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自由活动)、抗阻运动组(每周5次尾部负重爬梯运动)、有氧运动组(每周5次无负重跑台运动)和联合运动组(每周第一、三、五天进行有氧运动,第二、四天进行抗阻运动)。8周干预完成后,用ELISA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脂质水平和炎症因子,用HE和PAS染色法观察回肠病理学变化,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分别检测肠道紧密连接相关蛋白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并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 (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 HIF-1α)和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yosin light chain kinase, MLCK)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和模型组相比,三种运动都能降低血糖,减轻体重。有氧运动和联合运动降低血清脂质(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水平,上调回肠组织紧密连接相关蛋白和HIF-1α的表达,提高肠道碱性磷酸酶(alkalin...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观察自主跑轮运动对慢性浸水束缚应激(chronic water immersion restraint stress, CWIRS)所致的大鼠抑郁样行为的作用及可能机制。用CWIRS诱导Sprague-Dawley (SD)大鼠产生抑郁样行为,给予大鼠4周自主跑轮运动干预,同时在大鼠侧脑室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或STAT3过表达载体(pcDNA-STAT3)。用行为学实验检测大鼠抑郁样行为,用ELISA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多种炎症因子水平,用Westernblot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离子钙结合接头分子1(ionizedcalcium binding adaptor molecule 1, Iba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精氨酸酶1 (arginase 1, Arg1)、磷酸化STAT3 (p-STAT3)和总STAT3 (t-STAT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应激组相比较,应激+运动组大鼠抑郁样行为显著改善,海马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 (interleukin-1...  相似文献   

14.
Yuan TT  Qiao H  Dong SP  An SC 《生理学报》2011,63(4):333-341
本文旨在探讨在慢性应激性抑郁发生过程中多巴胺D1受体对谷氨酸及其离子型受体的影响。实验通过建立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抑郁模型,结合海马微量注射多巴胺D1受体激动剂SKF38393、非竞争性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NMDA)受体拮抗剂MK-801和α-氨基羟甲基异恶唑丙酸(α-amino-3-hydroxy-5-methylisoxazole-4-propionic acid,AMPA)受体的拮抗剂NBQX,运用糖水偏爱测试、旷场实验和悬尾实验等方法检测动物的行为表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和Western blot实验来检测海马内谷氨酸含量及其离子型受体关键亚基的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UMS组大鼠表现出明显的抑郁样行为变化,且海马谷氨酸含量升高,其NMDA受体的NR1亚基与AMPA受体的GluR2/3亚基也明显下调;注射SKF38393后可明显改善应激引起的抑郁样行为,且海马谷氨酸含量显...  相似文献   

15.
姚志刚  梁良  刘羽  王响  朱华  黄澜  秦川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2,20(2):16-20,36,I0002
目的 研究中药Ⅰ号方( PN-1)对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模型行为和精神症状的影响.方法将5月龄的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vehicle)、安理申(Aricept)治疗组(2 mg/kg)、PN-1低(0.6g/kg)、中(1.2 g/kg)、高(2.4 g/kg)剂量组,并以同窝阴性的C57B L/6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WT),每组16只,雌雄各半.绘药组小鼠每天灌胃给药1次,同时模型组及正常组小鼠给予等体积的双蒸水灌胃.给药前称量小鼠初始体重、摄食量和饮水量;给药期间,每两周逐只称量体重一次,同时称量并计算摄食量和饮水量.给药3个月后(8月龄)依次进行社会互动行为检测、旷场实验、Rota-rod实验和蔗糖饮水实验来观察PN-1对APP/PS1小鼠行为和精神症状的作用.结果 给药期间,相同月龄下各组小鼠间的体重、摄食和饮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社会互动行为检测发现PN-1显著减少模型小鼠异常增多的攻击、追逐和嗅闻次数(P<0.05).旷场实验结果显示,PN-1能够减少转基因小鼠水平和垂直方向的运动(P<0.05)和高速运动时间(P<0.05),同时减少其进入中心区域的探究次数(P<0.05)并增加其修饰次数(P<0.05).Rota-rod实验结果发现,PN-1能够增加转基因小鼠在滚轴上停留的时间(P<0.05).蔗糖饮水实验结果显示,给予PN-1的转基因小鼠蔗糖偏嗜度有增高趋势,但与模型组相比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N-1能够改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的社会互动行为、减少过度增强的运动能力和探究行为,提高其耐力和平衡学习能力,并减轻其焦虑、烦躁、易激惹等精神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布洛芬辅助治疗对氟西汀疗效不佳抑郁小鼠海马炎症因子表达及抑郁样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制备抑郁模型,通过糖水偏爱试验、强迫游泳试验以及新奇环境抑制摄食试验等筛查氟西汀疗效不佳抑郁小鼠,将该小鼠随机分为2组,一组继续氟西汀治疗,另一组给予布洛芬辅助治疗,2周后评价2组小鼠抑郁样行为的变化及海马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的表达情况。结果:大约20-30%的抑郁小鼠氟西汀治疗效果不佳,其海马IL-1β、PGE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以及氟西汀治疗有效小鼠(P0.05)。布洛芬辅助治疗下调氟西汀疗效不佳抑郁小鼠海马IL-1β、PGE2水平,小鼠的糖水消耗及糖耗比值均较单纯氟西汀治疗组明显提高(P0.05);小鼠强迫游泳的不动时间明显缩短(P0.05)。并且在新奇环境中的摄食行为增强,摄食潜伏期缩短(P0.05)。结论:布洛芬对氟西汀治疗效果不佳(难治性)抑郁小鼠具有辅助抗抑郁治疗作用,能够下调炎症因子表达,改善其抑郁样行为。  相似文献   

17.
该文探讨了有氧游泳运动(aerobic swimming, SW)与黑枸黄酮(Lycium ruthenicummurrflavones,LRMF)对抑郁症小鼠的抗抑郁作用及TLR4/MyD88/NF-κB相关因子在脑和血液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该研究构建了50只雄性KM小鼠抑郁症模型,采用游泳运动和/或黑枸黄酮(200 mg/kg)灌胃干预。通过行为学评估、Elisa酶联免疫、脑组织尼氏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法(IHC)及qRT-PCR法研究有氧运动与黑枸黄酮干预下小鼠的行为、脑组织形态学改变及相关因子蛋白、mRNA的表达。行为学评估结果显示,建模后,与对照组比较,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 CUMS)组行为学评估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行为学评估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 P0.01)。干预组脑组织单胺类递质5-HT(5-hydroxytryptamine)、NE(norepinephrine)、DA(dopamine)含量较M组上升,黑枸黄酮联合游泳运动组最高(P0.01),其次为游泳运动组。显微观察发现,模型组脑组织神经元损伤程度最高,核固缩、深染及空泡明显,黑枸黄酮联合游泳干预效果最佳(P0.01)。IHC结果显示,干预组TLR4、MyD88、NF-κB、IL-1β蛋白表达水平较模型组降低(P0.05, P0.01),且黑枸黄酮联合游泳组蛋白表达水平最低(P0.01),游泳组优于黑枸黄酮组。qRT-PCR检测结果显示, TLR4、MyD88在脑组织中表达水平均高于血液组织(P0.05),且呈正相关。与模型组比较,黑枸黄酮联合游泳组TLR4、MyD88、NF-κB、IL-1βmRNA表达最低(P0.01),游泳组低于黑枸黄酮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有氧游泳运动及黑果枸杞黄酮能缓解或治疗小鼠抑郁症所导致的脑损伤,增强免疫及神经元修复,联合干预效果最佳。具体机制可能是有氧运动和LRMF抑制TLR4的活性,同时,下调MyD88的表达,从而上调抗炎症基因的表达。此外, TLR4、MyD88在脑组织和血液组织中存在中度相关关系。作为一种早期检测手段,检测血浆中相关因子循环RNA可诊断和监测抑郁症致脑损伤的情况,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肥胖抑郁大鼠模型建立并对比研究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变化。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和CUMS经典造抑郁方法建立肥胖抑郁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组)、单纯肥胖组(F组)、单纯抑郁组(Y组)和肥胖抑郁组(FY组),整个造模持续5个月,通过糖水偏好实验、旷场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来评估大鼠抑郁样行为,检测模型鼠血清雌激素水平和血脂4项,并采集各组大鼠粪便样品,通过16S rDNA高通量测序法和生物信息分析软件分析测序结果,比较各组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变化。结果 高脂饮食和CUMS方法成功制作肥胖抑郁鼠模型,肥胖和肥胖抑郁雌性大鼠雌激素水平明显升高,而雄性各组间雌激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雌雄鼠的FY组肠道菌群α多样性具有显著差别,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B/F比值下降,且雄鼠肥胖抑郁B/F值只有雌鼠的一半左右。在属水平,研究结果表明雌雄鼠FY组和F组肠道菌群中Blautia等8个菌群变化一致,但是雌性与雄性在拟杆菌属等各有少量菌群的变化不一致。雌雄肥胖抑郁模型中,肠道菌群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的组成出现差异,G+的构成,雌性和雄性均由由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构成,但构成比例不一样。...  相似文献   

19.
中枢神经递质中,5-羟色胺(5-hydroxtryptamine,5-HT)作用广泛,对情绪调节、感觉传输和认知行为等都有重要调节作用。5-HT能神经元数量较少,主要分布于脑干中线的中缝背核(dorsal raphe nucleus,DR)和中缝中核(median raphe nucleus,MR)。之前的研究主要聚焦于DR核团的功能,对MR核团5-HT能神经元的功能知之甚少。本研究以Pet1-Cre转基因小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DREADDs技术特异性操控MR核团5-HT能神经元的活动,进而观察MR核团5-HT能神经元在焦虑和抑郁样行为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在旷场实验与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抑制小鼠MR核团5-HT能神经元能减轻小鼠焦虑样行为。在蔗糖偏爱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中,抑制小鼠MR核团5-HT能神经元能减轻小鼠抑郁样行为,激活MR核团5-HT能神经元则增强小鼠的抑郁样行为。这些结果提示MR核团5-HT能神经元在调节焦虑和抑郁样行为中发挥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两种不同电针方法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CUMS)下丘脑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健康雄性SPF级SD大鼠编号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正常喂养)、模型组(仅建立CUMS模型,不予治疗)、观察组A(建立CUMS模型后,脉冲电针治疗)、观察组B(建立CUMS模型后,音乐电针治疗)、氟西汀组(建立CUMS模型后,氟西汀治疗)各12只,对除对照组之外的其他各组大鼠进行1只/笼的孤养结合方式建造CUMS模型,利用开野实验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改变,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各组大鼠下丘脑组织中TRH m 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TRH蛋白的表达。结果:在刺激21 d后,模型组大鼠的水平运动次数、垂直运动次数显著的低于对照组、实验组A、实验组B、氟西汀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A、实验组B、氟西汀组大鼠的水平运动次数、垂直运动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A、实验组B、氟西汀组大鼠的水平运动次数、垂直运动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的下丘脑TRH m RNA、TRH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实验组A、实验组B、氟西汀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A、实验组B、氟西汀组大鼠的大鼠的下丘脑TRH m RNA、TRH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A、实验组B、氟西汀组大鼠的大鼠的下丘脑TRH m RNA、TRH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UMS大鼠下丘脑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表达水平降低,脉冲电针与音乐电针能有效逆转这一现象,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