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缺血缺氧再灌注对胎鼠肾组织环氧化酶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宫内缺血缺氧再灌注后,胎鼠肾组织COX蛋白表达及其AA代谢产物PGI2、PGE2和TXA2含量的变化,探讨COX在宫内窘迫胎鼠肾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制备胎鼠子宫内缺血缺氧再灌注模型(缺血缺氧组:缺血缺氧30min;再灌注组:缺血缺氧30min后,分别再灌注30min,2h,6h,12h,24h,30h)缺血氧组:取胎鼠18只;再灌注组各时间点分别取胎鼠18只;对照组取胎鼠20只.将肾组织匀浆后采用Western免疫印迹和放免法检测COX蛋白表达及其PGI2、PGE2和TXA2含量的变化.同时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子宫内缺血缺氧再灌注后胎肾组织COX-2蛋白表达上调,PGI2的稳定代谢产物6-Keta-PGF1α及PGE2均于再灌注2h开始增高(P<0.05).其中6-keta-PGF1α增加迅速,于再灌注12h达假手术组的6倍(P<0.01),PGE2于再灌注24h达假手术组的2倍(P<0.01),而TXB2增加幅度不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宫内缺血缺氧再灌注选择性地诱导胎肾COX-2蛋白表达增强,COX-2可能通过PGI2和PGE2对缺血性胎肾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因此,在围产期肾损伤不宜应用COX-2抑制剂.  相似文献   

2.
Fe2+在缺血缺氧/再复氧所致脂质过氧化中的作用已被许多研究证实。为了探讨在伴随有脂质过氧化激活的其它病理过程中Fe2+的作用,本实验以家兔为模型,采用化学发光(CL)和电子自旋共振(ESR)技术分别对甲状腺病理条件下肝组织中脂质过氧化水平和肝细胞中...  相似文献   

3.
酸枣仁总皂甙对缺氧-再给氧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Laarse's方法建立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再给氧(A-R)模型,缺糖缺氧60min,再给氧30min.结果发现,缺氧组心肌细胞MDA含量增加,SOD活性降低,细胞膜脂质流动性下降,再给氧组上述改变加剧.酸枣仁总皂忒(ZS)能剂量依赖性地显著降低心肌细胞MDA含量,提高SOD活性,增加细胞膜脂质流动性,证明ZS有明显抗心肌细胞缺氧-再给氧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注射用内给氧对肝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肝脏能量代谢的影响,将48只健康新西兰长耳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缺血再灌注 周围静脉注射用内给氧组(C组),缺血再灌注 肝动脉注射内给氧组(D组),每组12只,采用Pringle氏法建立肝脏I/R模型,比较4组大白兔缺血再灌注后1、2、24h肝组织内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一磷酸腺苷(AMP)含量、肝脏的细胞能荷(EC)及肝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表明,与A组比较,8、C、D三组肝功能损害重,肝组织ATP含量,能荷值(EC)降低(P<0.05);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P<0.05),B组以上各项指标差异更为显著,与B组比较,C、D二组肝组织ATP含量,能荷值(EC)高(P<0.05);肝组织病理学改变较轻(P<0.05);C组与D组比较,各参数无显著性差异.以上研究表明.注射用内给氧可通过改善肝细胞的能量代谢而减轻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5.
酸枣仁总皂甙对缺氧—再给氧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Laarse’s方法建立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再给氧(A-R)模型,缺糖缺氧60min,再给氧30min。结果发现,缺氧组心肌细胞MDA含量增加,SOD活性降低,细胞膜脂质流动性下降,再给氧组上述改变加剧。酸枣仁总皂甙(ZS)能剂量依赖性地显著降低心肌细胞MDA含量,提高SOD活性,增加细胞膜脂质流动性。证明ZS有明显抗心肌细胞缺氧-再给氧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6.
脂质过氧化作用和缺血性心肌细胞损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缺血性心肌细胞损伤,应称为缺血后或缺血/再灌流损伤,因为大多数损伤不是发生在缺血期间,主要是发生在血供恢复,分子氧重新进入组织时。缺血组织出现一种新的酶活性(黄嘌呤氧化酶)和此酶作用的底物之一(次黄嘌呤)。当分子氧重新进入组织时,又提供了另一底物(O_2),于是大量自由基生成,引发细胞膜脂质过氧化而损伤细胞。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NAS对肝缺血再灌注所诱导的脂质过氧化损伤产生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夹闭肝蒂法30min、再灌注6h制作肝缺血再灌注模型,冰冻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比色法检测损伤后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结果夹闭肝蒂30min、再灌注6h后,肝小叶结构紊乱、肝血窦淤血,其间有白细胞浸润、肝细胞出现变性、坏死;血清中ALT水平升高,肝组织中s0D和GSH—Px的含量降低,MDA升高;NAS可减少缺血再灌注后血清ALT的释放,使肝组织中SOD和GSHPx的含量升高,MDA的含量降低;NAS+Luz可逆转NAS的这一作用。结论NAS对肝缺血再灌注小鼠的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应用凝集素伴刀豆球蛋白A(ConcanavalinA,ConA)为探针,以能量制剂MgATP、氧自由基清除剂SOD及钙阻滞剂异搏定作用于体外缺氧缺糖培养后再给氧给糖,观察对大鼠乳鼠培养心肌细胞的影响。发现心肌细胞膜、肌质网膜、线粒体膜等生物膜上存在ConA受体;缺氧缺糖后再给氧给糖组心肌细胞生物膜上致密阳性产物减少,而用药组不减少,与正常组相近,对照组则无这种阳性产物。提示,尽管这种变化机制尚不大清楚,但与糖蛋白合成、加工、运输和分泌的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变化有关。表明本实验用药对缺氧缺糖后再给氧给糖的心肌细胞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自噬在大鼠海马神经元缺血缺氧/再灌注过程中的表达及自噬在神经元缺血缺氧/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经2 h的氧糖剥夺和不同时段的再灌注处理,MTT法检测细胞活性,透射电镜下检测自噬的特异性结构,免疫荧光化学法检测自噬特异性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B)的表达。应用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检测神经元的活性。结果:经氧糖剥夺/再灌注后,海马神经元的活性比未经氧糖剥夺/再灌注组显著地降低。透射电镜和免疫荧光检测,未经氧糖剥夺/再灌注的神经元自噬的发生率极低,氧糖剥夺后和再灌注的不同时间段,均有自噬的发生。应用自噬抑制剂3-MA阻断自噬后,神经元的存活率显著降低。结论:缺血缺氧/再灌注能激活海马神经元的自噬,并可能在缺血缺氧/再灌注过程中起对抗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孕酮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鼠皮层和海马组织中一氧化氮(NO)的含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活性和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新生鼠缺氧缺血脑病动物模型,孕酮处理组于建立模型前腹腔注射孕酮溶液,24 h后动物被全部处死,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水平和iNOS活性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各组iNOS的阳性细胞数,RT-PCR检测iNOS mRNA的表达。结果:缺氧缺血组新生鼠皮层和海马组织中NO水平、iNOS活性、iNOS的阳性细胞数、iNOS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孕酮处理组明显低于缺氧缺血组(P<0.05)。结论:孕酮可以保护新生鼠缺氧缺血后引起的皮层和海马损伤,其作用机制与抑制iNOS的活性,抑制iNOS的表达,降低NO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金属硫蛋白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属硫蛋白 (MT)是普遍存在各种生物体内、富含硫基的小分子蛋白 ,在缺血 /再灌注 (I/R)损伤中通过清除自由基减轻心肌细胞损伤 ,同时MT参与预缺血保护 (IPC)。目前对MT在IPC中的保护作用机制及功效仍无明确研究 ,本实验以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缺氧 /复氧模拟缺血 /再灌注损伤 ,检测心肌细胞在IPC处理后 2 4hMT的含量、脂质过氧化程度及Na K ATP酶、Ca2 Mg2 ATP酶的活力变化 ,锌诱导产生的MT作用 ,并比较MT与抗氧化剂谷胱甘肽 (GSH)的保护作用 ,初步探讨MT的心肌保护作用机制及应用价值。1 …  相似文献   

12.
d-儿茶精对抗坏血酸和硫酸亚铁诱导鼠肝线粒体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证实:d-儿茶精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对于鼠肝线粒体膜脂质过氧化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实验采用抗坏血酸和硫酸亚铁为鼠肝线粒体损伤的诱导剂,探讨d-儿茶精对其影响。结果表明;d-儿茶精增加受损伤的线粒体膜脂质流动性,减少脂质过氧化物形成和线粒体膨胀。并降低线粒体经ADP刺激后的氧耗量,从而维护了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3.
活性氧与组织缺血再灌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组织的缺血(氧)再灌流(氧合)损伤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或临床治疗密切相关,如冠心病的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体外循环和心脏外科手术、器官、肢体和皮肤移植,以及各种原因导致的休克等。近年的研究说明,自由基及其引发的脂质过氧化作用是再灌流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4.
异丙酚对家兔肝缺血/再灌注后抗氧化能力改变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探讨氧自由基(OFR)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中的作用及异丙酚对其的影响.方法: 实验兔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肝缺血/再灌注组和肝缺血/再灌注加异丙酚治疗组,分别在肝缺血前、缺血45 min、再灌注45 min共3个时相点,检测血浆及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黄嘌呤氧化酶(XO)活性、丙二醛( MDA)浓度及谷丙转氨酶(ALT)值,并行肝组织电镜观察.结果: 肝缺血/再灌注期间,血浆XO、MDA及ALT显著高于、SOD明显低于假手术对照组(P<0.05和P<0.01);肝组织XO及MDA显著高于、SOD明显低于假手术对照组(P<0.05和P<0.01);肝组织超微结构发生异常改变.异丙酚可逆转上述指标的异常变化,与肝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P<0.01).结论: OFR在HI/RI发生发展中起介导作用;异丙酚可通过降低氧自由基水平(增强SOD活性、减弱XO活性),拮抗脂质过氧化反应(降低MDA浓度),从而减轻HIRI.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青藤碱时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探讨其保护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机制.方法:通过建立大鼠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应用硝酸酶还原法测定肝脏缺血再灌注后60min血清NO水平变化;测定再灌注60 min后肝组织内MDA和SOD含量变化;再灌注60min取肝组织完成肝组织显微结构的观察.结果: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清NO水平降低;青藤碱能提高再灌注后血清NO水平,且能改善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微循环,减轻肝细胞内超微结构的损害程度.结论:青藤碱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主要作用机制是清除氧自由基和改善微循环.  相似文献   

16.
大鼠常温肝缺血再灌注肝组织化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采用大鼠49只,常温肝缺血再灌注模型,对肝缺血不同时间及再灌注后肝组织化学活性变化进行了分组定性对比观察.结果显示:1.缺血期,肝细胞PAS反应和SDH、AKP.Mg~(++)-ATPase活性随缺血时间延长逐渐减弱,LDH活性于缺血初期有所增强,随后逐渐减弱,到缺血90min时,上述各酶组织化学活性及糖原(PAS反应)均几乎消失,而ACP活性则显著增强.2.再灌注期,肝酶组织化学活性及PAS反应的变化趋势与缺血时间长短有密切关系,缺血20、40min再灌注后,肝酶组织化学活性及糖原(PAS反应)可逐渐恢复正常水平,而缺血60、90min再灌注后,肝脏SDH、AKP、LDH、Mg~(++)-ATPase和PAS反应均消失,ACP活注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和方法:应用胎鼠皮层细胞原代培养,建立神经元的体外“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神经元缺血/再灌注后DNA链的损伤。应用PANT和TUNEL染色分别检测缺血/再灌注后DNA单链和双链损伤。结果:神经元缺糖缺氧2h引起极少量细胞死亡,4h引起少于30%的细胞死亡,而6-8h的缺糖缺氧引起的细胞死亡数量达到80%以上,6h缺糖缺氧再灌注10-18h,细胞死亡达高峰,而在8h缺糖缺氧再灌注2h细胞死亡已经达高峰。在缺糖缺氧2,4,6,8h灌注5min,PANT阳性细胞分别达30%,50%,80%,90%。而在同样的情况下,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没有明显增加。结论:体外神经元缺糖缺氧再灌注早期即出现DNA链的损伤,且以单链损伤为主。  相似文献   

18.
脑红蛋白是继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后由Burmester等[1]于2000年发现的体内第3类携氧蛋白,脑红蛋白在视网膜组织中的含量高达100μmol/L,占视网膜总蛋白量的2%-4%,其浓度约为脑中浓度的100倍,而体内不同组织脑红蛋白表达量的增加均与组织的缺血缺氧密切相关。视网膜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氧的需求远远大于其他神经组织,临床实践中存在着与视网膜相关的大量的缺血缺氧性疾病,视网膜的这种特征为我们深入研究脑红蛋白与视网膜细胞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临床基础。本文就脑红蛋白在缺血缺氧疾病中的表达展开论述,为视网膜缺血缺氧损伤中脑红蛋白的表达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19.
茶多酚对沙土鼠脑缺血后再灌注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蒙古沙土鼠(Gerbil)制作脑缺血后再灌注模型,用化学发光法(Chemiluminscene,CL)测定缺血后再灌注、喂饲茶多酚后脑组织内源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脂质过氧化程度(LPO)及脑组织ATP能量代谢的变化;运用顺磁共振法(ESR)检测了缺血后再灌注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氧(ReactiveOxygenSpecies,ROS),探讨了脑缺血后再灌注的损伤机制及抗氧化剂的保护作用。在整体模型的研究中表明,茶多酚对沙土鼠脑缺血后再灌注氧化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内源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提高,脂质过氧化程度下降,ATP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20.
本文应用凝集素亲和细胞化学的方法,通过荧光标记的麦胚凝集素(FITC-WGA)对培养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进行染色,观察了WGA凝集素受体在缺氧-再给氧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上的表达。通过图像分析定量细胞表面的荧光强度,发现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单纯缺氧6小时后凝集素受体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其显著改变发生于再给氧1小时后,WGA的结合位点明显增加,荧光强度达峰值;再给氧3小时及6小时后有所下降,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仍具有显著性差异。上述结果与我们以往的动物在体实验,即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内皮细胞WGA受体的表达趋势相吻合。说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凝集素受体在细胞损伤后发生改变,并显示了在单纯缺血损伤和再灌注损伤的表达有所不同,它与其它内皮损伤后的变化,如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粘附分子等的关系有待于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