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山东省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20年变化趋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解近20年来山东省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变化趋势, 本文利用山东省1985年、1995年和2005年学生体质调研资料, 分析了7—18岁儿童青少年生长的长期变化。20年间, 7—18岁身高平均增长6.27cm(城男)、5.02cm(城女)、7.62cm(乡男)、5.69cm(乡女); 体重平均增长9.97kg(城男)、6.02kg(城女)、7.96kg(乡男)、4.87kg(乡女)。BMI明显增长, 7—18岁平均增长2.57kg/m2(城男)、1.46kg/m2(城女)、1.71kg/m2(乡男)、0.93kg/m2(乡女)。发育水平上的城乡差别依然存在, 但身高的城乡差别逐步缩小, 体重的城乡差别明显扩大。下肢长指数(身高—坐高)的增长幅度大于坐高的增长幅度。总之,1985—2005年的20年间,山东省7—18岁儿童青少年在身高、体重、BMI和身材比例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6~18岁1993名达斡尔族学生8项体质指标(身高、坐高、体重、肩宽、骨盆宽、胸围、腰围和臀围)的测量结果,并计算了10项体质指数。结果发现,达斡尔族在我国属体质发育较高的民族,并表现为一定的城乡差异;20多年来达斡尔族学生身高、体重、胸围全面增长,男女生身高最大增长年龄均提前约1岁左右,男生高年龄组身高和身体充实度增幅较大,但女生变化不大且肩宽和骨盆宽呈下降趋势。提示达斡尔族青少年体质发育表现为以生长突增提前为主的生长长期趋势,但女生高年龄组身高增长不明显、身体充实度有待提高,应采取营养和锻炼等措施促进其生长发育水平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长安区农村学生身体形态发育的10年动态变化和规律,为学校卫生管理部门制定相应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长安区农村学生1990年与1999年身高、体重两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年间长安区农村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有明显改善,7—18岁男、女学生身高10年平均增长2.23cm、1.93cm,体重平均增长1.74kg、1.21kg,其增长幅度均低于全国农村学生水平。1999年最大年增长值和最大年增长率均低于1990年,身高、体重发育高峰年龄女生分别提前0.77岁、0.32岁,男生推后0.52岁、0.60岁。结论本地区农村学生身体形态发育仍处于生长长期趋势中,但增长速度已经减慢,学生生长发育的潜力有待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4.
哈萨克族学生体质发育状况的10年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新疆阿勒泰地区1995年2589名城镇7—18岁哈萨克族(哈族)中小学生身高、体重、胸围、坐高、肩宽、骨盆宽6项体质发育指标的调查结果。男女生体质发育指标随年龄增加而增长,各项指标的年均增长值皆为男生大于女生。与1985年比较,哈族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皆有不同程度增长。哈族男女生的身高突增年龄仍分别为14岁和10岁,但是其身高增长却不伴有相应比例的坐高增长,女生部分年龄组的肩宽和男女生各年龄组的骨盆宽呈现负增长,提示哈族学生的体型与10年前相比已经开始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5.
分析2014年7-18岁内蒙古汉族、蒙古族和日本学生身高及体质量最大发育年龄差异。汉族和蒙古族数据来自《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研究》;日本数据来源于“平成26年(2014年)度体育与运动调查统计情报”。结果显示:7-18岁各年龄段汉族男女生身高分别比蒙古族高出1.98 cm和1.54 cm;高出日本2.59 cm和2.91 cm(P<0.05)。汉族男生体质量平均高出蒙古族1.97 kg、高出日本4.01 kg;汉族和蒙古族女生体质量分别比日本高出2.59 kg(P<0.05)和2.67 kg(P<0.05)。2014年内蒙古汉族和蒙古族学生身高和体质量发育水平优于日本学生。汉族男生身高最大发育年龄分别提前蒙古族和日本1.73岁和0.9岁;汉族和蒙古族男生体质量最大发育年龄分别比日本滞后1.17和1.07岁;日本女生身高最大发育年龄比汉族和蒙古族提前0.68岁和0.37岁。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探讨自然环境因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本文收集了14个省会城市1996年以来7-18岁107986(男56300,女51686)儿童青少年的身高、体重、胸围资料及体质测量当年的海拔、年降水量、年均气温和年日照时数资料,做海拔等自然环境因素与发育指标的Z-分数和发育分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从低海拔组到中海拔组、高海拔组,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指标逐步下降,其中体重与BMI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身高和胸围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海拔组发育指标明显好于高海拔组;生长发育水平与海拔的相关系数大于年均气温和日照时数,与年降水量不相关;回归分析表明海拔每增加1000m,身高、体重、胸围和BMI分别减少0.112,0.101,0.043和0.118个Z-分数。在四项自然环境因素中,海拔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最大,对身高、体重、胸围和BMI的贡献率分别是28.0%,26.8%,12.0%,16.8%。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探讨自然环境因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本文收集了14个省会城市1996年以来7-18岁107986(男56300,女51686)儿童青少年的身高、体重、胸围资料及体质测量当年的海拔、年降水量、年均气温和年日照时数资料,做海拔等自然环境因素与发育指标的Z-分数和发育分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从低海拔组到中海拔组、高海拔组,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指标逐步下降,其中体重与BMI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海拔组发育指标明显好于高海拔组;生长发育水平与海拔的相关系数大于年均气温和日照时数,与年降水量不相关;回归分析表明海拔每增加1000m,身高、体重、胸围和BMI分别减少0.112,0.101,0.043和0.118个Z-分数。在四项自然环境因素中,海拔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最大,对身高、体重、胸围和BMI的贡献率分别是28.0%,26.8%,12.0%,16.8%。  相似文献   

8.
中国学生体质发育的生长加速及与日本学生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德珍 《人类学学报》2000,19(4):284-297
在 1 98 5年和 1 995年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卫生部、国家民委、国家科委共同领导和组织的全国性的学生体质健康调查基础上 ,及本世纪 30年代起个别省城 (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丹阳市 (县 )、南京市、辽宁省、黑龙江省及山东省 )学生的体质调查资料基础上 ,作者经数理统计 ,并就我国学生的体质发育状况和生长加速问题对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分别加以分析讨论 ,从而了解了我国学生体质发育的现状 ;经与近邻的日本国的学生的体质发育和生长加速状况比较后也找到了差距。
我国学生的体质发育水平目前虽有些不足 ,但我国学生的体质发育指标的生长增长值比日本国学生在身高指标上 ,男学生大2.10cm,女学生大1.65cm;在体重指标上 ,男学生大2.22kg,女学生大1.54kg,身高和体重指标相对日本国而言都仍呈较大的增长趋势 ,存在发展潜力 ,我国学生的体质定将有提高的可能。但胸围指标与身高和体重指标相比 ,除城市男女学生增长值还较大外 ,乡村学生的增长值却为偏低 ,这将影响我国学生的身体素质 ,影响整体生长发育水平的提高。这些将为我国有关部门制定方针政策和实施措施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我国的经济正在迅速发展 ,对我国学生的营养已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加以改善和提高 ,并加强了学生的体育锻炼,中小学学生的学业负担也正在减轻,因此,对我国学生体质发育的促进的效果是可能达到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汉族儿童少年身高发育城乡差别的变化趋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迎修 《人类学学报》1999,18(4):307-310
本文分析了1985—1995年中国26个省市7—18岁城乡儿童少年身高的发育趋势。总体上看 ,城乡差别明显缩小 ,男女生 7—18岁平均缩小0.55cm和0.64cm,其中以青春发育突增期缩小幅度最大。各省市的变化趋势不一致 ,南方省市缩小较北方明显。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抽样测量会宁地区高一学生身高、体重、肱三头肌皮褶厚度, 肩胛下皮褶厚度, 腹部皮褶厚度, 分析BMI值, 估测身体密度, 计算体成分, 目的是分析会宁高一学生皮褶厚度和体成分发育规律和特点。结果发现, 调查对象主要存在问题是体重过低, 仅有2.96%男生和8.33%的女生处于超重状态。男女生身高、体重和身体质量指数随年龄增加而增加,整体状况好于甘肃省状况而低于全国状况。调查对象三个部位皮褶厚度值男生以16岁组, 女生以15岁组为最低; 男生三个部位皮褶厚度16岁组以前均呈递减趋势, 16岁以后呈上升趋势。男女生随年龄增加16岁以前体脂含量呈下降趋势, 16岁以后逐渐成上升趋势。男生肱三头肌和肩胛下联合部位体脂含量高于肱三头肌而低于肩胛下角部位体脂含量。男生去脂体重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女生去脂体重随年龄增加变化趋势不明显, 但由联合部位皮褶厚度计算出来的去脂体重均最高。调查对象皮褶厚度百分位数男生P3, P5, P10高于全国正常值, 其余低于全国正常值; 女生14岁高于全国正常值, 其余均低于全国正常值,这说明会宁高一学生目前的体脂含量不高。结论认为, 调查结果符合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生长发育特征, 主要存在问题是体重过低。会宁高一学生男生主要以去脂体重增长为主, 女生主要以体脂增长为主。建议加强宣传教育, 加强体育锻炼, 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增加膳食热量和优良蛋白质摄取。  相似文献   

11.
大连学生体质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大连地区城乡学生生长发育状况及其规律,采用人体测量学方法,调查测量了大连地区7—18岁3834(城市男630,城市女645,乡村男1285,乡村女1274)名汉族学生23项形态指标,并利用以往资料,研讨了大连学生主要形态指标的生长发育规律、生长发育趋势、性差和地区差别。结果表明:1生长发育特点:大连学生测量项目的均值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生长曲线呈上升趋势并且男女有交叉现象。2性差:大连学生各测量项目均有明显的性差,除女生青春期(10—12岁)外,在其他年龄组均为男生大于女生。3生长的长期变化:大连7—17岁男女学生26年来身高、体重、胸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其每10年平均增长值分别为2.52cm和1.92cm、4.05kg和2.39kg、1.77cm和1.38cm。4城乡差:大连男女学生身高、体重、胸围仍存在城乡差别。  相似文献   

12.
哈萨克族中小学生体质发育资料及身体发育指数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报告了新疆阿勒泰地区7—18岁哈萨克族中小学生体质发育的调查结果。重点分析3456名城镇哈萨克族学生的体质发育资料。体质发育调查指标包括身高、体重、胸围、坐高、肩宽、骨盆宽六项,其增长幅度及变异度皆以体重为大。哈萨克族学生的身高不论男女,在多数年龄组小于国内同龄汉族学生,而体重则多数年龄组大于国内同龄汉族。本文还分析了哈萨克族学生的六项身体发育指数。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兴安盟汉族体质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320例城市汉族(男145人, 女175人)和突泉县太平乡514例乡村汉族(男256人, 女258人)的85项体质指标, 计算了32项指数及其分型。研究显示, 1)内蒙古兴安盟汉族的主要体质特征为:大多数人有上眼睑皱褶, 44.5%的人具蒙古褶,眼裂高度以窄、中型为主, 眼裂倾斜度以外高内低型最高; 鼻根高度以中、低型为主, 鼻基部多上翘或水平, 鼻梁侧面观多为直型, 鼻翼高度中等, 鼻孔最大径多横位或斜位; 上唇皮肤部高度多为中等型; 耳垂类型多为圆形、三角形; 黑发, 眼色褐色, 肤色黄或浅黄。男女均以特圆头型、高头型、中头型、狭鼻型、中面型、宽胸型、宽骨盆型、宽肩型及中肩型、长躯干型、亚短腿型居多。城市男女身高均以高型为主, 乡村男女身高中等或亚中等类型占优。2)兴安盟汉族城市人群的体质状况总体上优于乡村。3)兴安盟汉族的体质特征与蒙古族、回族、锡伯族等北方族群接近。  相似文献   

14.
甘肃东乡族和汉族青少儿体质状况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季成叶 《人类学学报》2000,19(4):298-304
分析甘肃临夏地区 7— 18岁东乡族青少儿体格发育状况并和该省汉族青少儿比较。两族样本共10160人。东乡族青少儿的体格发育水平低于汉族乡村 ,更低于汉族城市水平。与1985年的资料比 ,东乡族青少儿1995年的身高明显增长 ,平均男为1.9cm,女为2.0cm,增长幅度男生低于汉族男生 ,而女生与汉族持平。但是 ,东乡族青少儿的体重和胸围增长相对缓慢 ,体型趋瘦长化增长趋势。对东乡和汉族青少儿生长发育差异的产生原因作分析 ,同时根据分析所展示的趋势 ,预期该族青少儿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生长发育水平将有稳定的增长。  相似文献   

15.
百色地区壮族学生体质发育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调查了4800名广西百色地区壮族7-18岁学生的身高、坐高、体重、胸围、肩宽和骨盆宽6项指标,用医学统计程序集(POMS)进行统计运算,并把所得体质数据进行了城乡比例,不同年份比较,壮族与汉族比较,壮族与蒙古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比较,壮族与日本学生 的数据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蒙古族学生体质发育现状分析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了4747名7—18岁蒙族学生体质发育1985年的调查结果,调查指标为身高、坐高、体重、胸围、肩宽和骨盆宽6项。文中还就城乡、蒙族与全国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以及蒙族与日本的数据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乌兰浩特市朝鲜族,汉族学生体质发育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告了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7-18岁873名朝鲜族学生与1176名汉族学生三项体质发育指标(身高、体重、胸围)资料,并计算出四项体质发育指数(体重指数、胸围指数、Vervaeck指数、Rohrer指数),分析了乌兰浩特市朝鲜族、汉族学生生长发育的特点和民族间的差异,并与全国汉族学生、日本国学生Vervaeck指数资料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