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分泌霍乱弧菌肠毒素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本细胞株建于1984年,并于同年6月通过鉴定。用霍乱弧菌(569B)肠毒素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_2/0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用PHA和ELTSA检测抗体并进行克隆化培养,建立了17株分泌霍乱弧菌肠毒素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在体内外培  相似文献   

2.
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和单克隆抗体(McAb)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细菌学研究中。目前,国内外研究制备的抗霍乱孤菌脂多糖(LPC)和抗霍乱弧菌肠毒素(CT)及其亚单位的McAb达100多株,为霍乱弧菌抗原分析、CT及其亚单位的结构与功能研究以及与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LT)的鉴别等,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稳定分泌抗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C3(SEC3)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并对单克隆抗体的性质进行鉴定。方法以SEC3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应用细胞融合技术将小鼠的脾细胞与sR/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经间接ELISA法检测筛选及2次有限稀释法克隆化培养,获得目的杂交瘤细胞株,并对其所产生的单克隆抗体进行效价、亲和常数及抗原识别表位等相关性质的鉴定。结果最终获得了两株能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1C12和2A2,两者细胞培养上清的效价分别为1:3200和1:1600。经分析可知1C12细胞株的亲和力高于2A2细胞株,同时相加实验表明两个单克隆抗体识别抗原表位相同。结论单克隆抗体制备成功,为进一步完善肠毒素SEC3的临床检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小鼠杂交瘤单克隆抗体来源稳定、后期易制备、产量高,是免疫学中使用最为普遍的抗体。传统的耗时费力的杂交瘤制备技术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文中从抗原设计筛选、B细胞富集与筛选、骨髓瘤细胞的改造、融合技术的改进、阳性杂交瘤细胞筛选及单克隆抗体性能快速测定中所涉及的快速制备技术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系统化的小鼠杂交瘤单克隆抗体的快速制备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制青霉素结合蛋白2a(PBP2a)单克隆抗体(Mc Ab),为建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免疫层析检测方法提供检测用抗体。方法以基因工程抗原r PBP2a免疫BALb/c小鼠,通过常规小鼠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采用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ting)分析单克隆抗体特异性。选取敏感、特异的单克隆抗体进行金标记和硝酸纤维膜包被,建立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方法。结果共获得11株分泌抗r PBP2a的杂交瘤细胞,其中6株分泌的单克隆抗体能够与天然PBP2a呈阳性反应。用其中2株单克隆抗体建立的PBP2a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可在5~20 min内完成检测。结论获得了特异性针对PBP2a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并初步建立了检测PBP2a蛋白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方法,为临床快速、简便检测产生PBP2a的细菌提供了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分泌特异性抗人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为建立高灵敏度的Tg检测方法做准备。方法:以天然人源甲状腺球蛋白为抗原经皮下免疫BALB/c小鼠,通过细胞融合制备分泌抗人甲状腺球蛋白单克隆抗体,并对其进行特异性鉴定,建立检测Tg的双抗体ELISA(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夹心法。结果:获得7株可稳定分泌抗人甲状腺球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经ELISA鉴定,筛选抗体可与Tg抗原有良好的特异性反应。建立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敏感性可达1 ng/mL。结论:成功制备了抗人Tg单克隆抗体并建立了检测人Tg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为进一步研发Tg快速诊断试剂盒提供了原料。  相似文献   

7.
霍乱弧菌是引起人和动物烈性肠道传染病霍乱的病原体。在霍乱弧菌的200多个血清群中,只有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能引起霍乱。快速准确检测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是霍乱防治的关键。表面抗原在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检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简要综述了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的脂多糖、霍乱肠毒素、外膜蛋白W、毒素共调菌毛和甘露糖敏感血凝素等5种主要抗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前言     
<正>杂交瘤和单克隆抗体技术是七十年代以来免疫学领域内最重大的技术突破之一。它与重组DNA技术和合成抗原性寡肽检测方法的改进,为自然微生物产物制剂向人工合成生物制剂之间架起了桥梁。迄今为止,各国学者对单克隆抗体的研究犹如雨后春筍,不到十年,从动物细胞系杂交产生单克隆抗体发展到人T细胞系以制备淋巴因子等产物,进展相当快。国  相似文献   

9.
多重PCR方法检测霍乱弧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乱弧菌是霍乱的病原体,可以分为O1群、O139群和非O1/非O139群。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产生的霍乱肠毒素(也称霍乱毒素)是产生霍乱的主要原因,也只有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可引起霍乱。其他群的霍乱弧菌毒性不高,但在食品中也不允许被检出。实验以霍乱胶原酶基因和霍乱毒素基因为目的基因,试图建立一种PCR方法对霍乱弧菌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用于食品中的霍乱弧菌检测。  相似文献   

10.
<正>单克隆抗体的生产技术进展终于使很多研究者和商业公司的实验室,迫切地要求发展廉阶、快速和定量的方法检测各种抗原特异性和亚类抗体。筛选杂交瘤的一种方法是  相似文献   

11.
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生物工程技术,已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内得到广泛的应用。我们继建立产生抗北京鸭红细胞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CBH-1后,又建立了一株产生抗北京鸭免疫球蛋白(I_g)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命名为CBH-2。这种杂交瘤细胞经体外培养,能稳定地分泌抗北京鸭I_g的单克隆抗体。此单克隆抗体在以北京鸭抗体进行放射免疫和酶标等测定时,可用作第二抗体。现将主要结果简报于下。北京鸭I_g抗原的制备及免疫:从北京鸭颈动脉采血,分离血清,用50%和33%硫酸铵沉淀法提取二次。每只Balb/cJ小鼠腹腔免疫剂量为0.3毫克,共免疫三  相似文献   

12.
<正>注射杂交瘤细胞于小鼠所产生的腹水,除含有杂交瘤产生的单克隆抗体外,还含有大量的杂蛋白,如白蛋白和转铁蛋白。对于基础研究和医药的许多应用来说,从腹水中分离出单克隆抗体是很需要的。一种理想的单克隆抗体提纯方法应当是简单、快速和经济的。并应能处理大量的腹水,以及能提纯IgG和IgM两种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备抗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单克隆抗体(mAb),并建立侧向免疫层析方法检测血浆中H-FABP。方法:用H-FABP蛋白免疫纯系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建立能稳定分泌抗人H-FABP的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常规制备腹水,纯化后得到特异性抗H-FABP单克隆抗体,进行效价、特异性、亲和力的鉴定分析,并在ELISA平台进行抗体配对,用所筛选到的抗体对初步建立了检测H-FABP的侧向免疫层析方法。结果:成功获得12株稳定分泌抗体的阳性细胞株,并筛选出能相互配对,并应用于侧向免疫层析平台的抗体3D1和5F4,检测临床样品与对照试剂比较总符合率为100%。结论:筛选能稳定分泌抗体的细胞株,配对抗体应用于侧向免疫层析检测方法中,能快速、特异、灵敏的检测出临床样品中H-FABP,为临床应用快速检测H-FABP指标提供了方法和关键材料。  相似文献   

14.
优化激活补体试验的条件,完善静注人免疫球蛋白Fc段生物学活性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补体活化经典途径的原理,分别探讨致敏红细胞密度和贮存时间对人免疫球蛋白Fc段生物学活性检测结果的影响;比较手工法和微孔板分光光度法检测Fc段生物学活性的检测结果。结果在致敏红细胞A541 nm=1.3和致敏红细胞贮存5 d时,检测结果较稳定。微孔板分光光度法检测优于手工法。结论完善了人免疫球蛋白Fc段生物学活性的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准确、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5.
单克隆抗体在生物学和医学研究领域中显示了极大的应用价值,是免疫检验中的新型试剂,是生物治疗的导向武器。作为医学检验试剂,单克隆抗体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如特异性好,灵敏度高,更便于质量控制,利于标准化和规范化。传统的方法是利用小鼠腹水制备单克隆抗体,但是近几十年杂交瘤细胞体外大规模培养制备单克隆抗体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特别是单克隆抗体在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的需求,更进一步促进了杂交瘤细胞体外培养生产技术的发展,体外培养杂交瘤细胞生产的单克隆抗体已应用到许多方面。由于杂交瘤细胞的半贴壁性质,无论是悬浮培养还是贴壁培养,均可进行杂交瘤细胞的体外大规模培养。针对应用于体外诊断试剂的杂交瘤细胞体外培养制备单克隆抗体进行综述,主要包括中空纤维细胞培养和生物反应器细胞培养方法,以及不同培养方法优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博尔纳病病毒(BDV)抗原免疫的杂交瘤细胞系的产生抗体能力与抗体特异性。方法随机抽取2株由BDV抗原免疫的杂交瘤细胞系H1和H2,通过体内和体外方法制备单克隆抗体,通过间接免疫荧光、免疫印迹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3种试验方法对制备的抗体进行特异性鉴定及效价测定。结果杂交瘤细胞系H1和H2可以产生一定效价的单克隆抗体,并对BDV的P24和P40抗原具有特异性。结论由杂交瘤细胞系H1和H2产生的单克隆抗体可以用于检测BDV特异性抗原。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室使霍乱肠毒素(CT)B亚单位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并能分泌到胞外。将该菌株培养物上清经过超滤浓缩后,用偶联上霍乱毒素IgG的CNBr-Sepharose 4B进行亲和层析,得到表达产物霍乱毒素B亚单位纯蛋白。经PA-GE、HPLC及琼脂免疫扩散等方法鉴定证明该蛋白与天然霍乱肠毒素B亚单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8.
霍乱是由于霍乱弧菌分泌一种类似酶样的肠毒素作用于小肠上皮而引起的局部细胞代谢紊乱的急性肠遗传染病。霍乱肠毒素的概念是自Koch氏发现霍乱弧菌一百年来的一个重大进展。近年国内一些单位已开展提取工作,所化人力物力甚大,经常一无所获,或产毒很低,在毒素的鉴定与纯化上均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介绍国外霍乱肠毒素的提取与纯化的研究进展。一、肠毒素的发现和早期研究  相似文献   

19.
针对肠道病毒68型(EV-D68)建立一种新型快速、高效的中和试验方法,并初步评价其在EV-D68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以灭活EV-D68病毒免疫Balb/c小鼠,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其单克隆抗体;筛选反应性好、特异性强的抗EV-D68单克隆抗体作为检测抗体,基于酶联免疫斑点检测技术(ELISPOT)建立EV-D68高效中和试验方法;进一步比较该方法与传统中和试验方法 Nt-CPE的一致性,并使用该方法对临床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共获得10株分泌抗EV-D68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选取一株性能最优的15C5进行生产纯化,鉴定其为IgG3亚型;以15C5为检测抗体,建立了快速检测EV-D68中和抗体的Nt-ELISPOT方法;与Nt-CPE方法比较,Nt-ELISPOT方法将检测时间由5~7d缩短至1d以内,并且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性良好;应用所建立的Nt-ELISPOT方法对厦门地区146份人群血清样本进行检测,显示血清样本EV-D68中和抗体阳性率为98.6%(144/146),提示厦门地区可能存在过EV-D68的流行。本研究基于ELISPOT建立的新型EV-D68中和试验方法快速可靠,适合通量检测,可以应用于EV-D68中和抗体水平的血清学调查,为EV-D68感染的防控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庆大霉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试剂盒的配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庆大霉素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方法应用戊二醛法制备庆大霉素完全抗原,通过杂交瘤技术筛选分泌特异性庆大霉素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并建立庆大霉素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检测方法。结果获得3株能稳定分泌庆大霉素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建立了庆大霉素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检测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具有良好的线性、特异性和精密度;庆大霉素质量浓度在1.5625~50.0000 n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r2=0.9913,50%抑制浓度为(IC50)为7.37 ng/mL,检测限(LOD)为1.54 ng/mL,该试剂盒与链霉素等8种药物无交叉反应。结论获得3株能稳定分泌庆大霉素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研制的庆大霉素竞争ELISA检测试剂盒具有良好的线性、特异性和精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