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1970年发现染色体分带技术后,1971年召开的国际性巴黎会议上,为 G、Q、C 和 R 带四种分带技术建立了命名法。分带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加速了染色体研究的进展。本文所介绍的常用三种带型——G、R 和C 带的显带技术,是我们实验室所采用的效果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我们通过对来自红色亚栖热菌(Meiothermus ruber) CBS-01中的海藻糖合酶(Trehalose synthase)序列比对及三维模型构建, 我们构建了D200G/H165R, R227C, R392A三个定点突变体, 检测其对麦芽糖及海藻糖的转化能力。结果发现: 在50°C时, D200G/H165R、R392A基本失去其原有活性, 而R227C产生海藻糖的能力降低。37°C时, D200G/H165R失去转化能力, 而R392A及R227C保有部分能力。因此我们推测, R392位点可能是维持酶的结构及热稳定性的关键位点, 而D200位点在反应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四种哺乳动物染色体的R带和G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描述了一种简化的细胞同步化技术。在培养基中加入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使细胞同步化6—8小时,可以得到较多的前期和前中期分裂细胞。经分带染色后,能在一张玻片上同时显出良好的R带和G带。我们采用该技术处理人、赤麂、黑麂、中国仓鼠细胞后得到不同比例的R带和G带,带纹较为清晰,易于辨认,分辨率也比较高,有些染色体的带纹数目要比常规方法所作的R带和G带带纹多。  相似文献   

4.
利用全能量收支同步测定呼吸仪系统测定了三种不同蛋白源(鱼粉、豆粕、土豆蛋白)饲料对银鲫生长及能量收支各组分的影响。对照饲料全部以鱼粉为蛋白源,另两种饲料中30%的蛋白质分别来自豆粕和土豆蛋白。试验结果表明,银鲫对三种蛋白源的饲料的摄食率,食物转化效率均有显差异,以鱼粉组最高,豆粕其次,土豆蛋白最低。能量收支各组分也均有显差异,能量收支式如下:鱼粉88.1C=13.77F 2.95U 24.1G 41.8R 豆粕 102.3C=17.1F 2.8U 16.4G 55.4R土豆蛋白105.5C=14.9F 1.3U 14.4G 67.4R式中C、F、U、G、R分别代表摄食能、排粪能、排泄能、生长能、代谢能。  相似文献   

5.
蝗虫染色体分带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本文对采自长沙岳麓山的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 (Thunberg)〕和采自杭州的小稻蝗〔Oxya hyla intricata (Stal) 〕进行了染色体C带、R带、N带和A带的处理研究。结果表明,C带显示结构异染色质,其位置在不同分裂相中较为稳定;R带即G带的反带,带纹较C带丰富,在粗线期最为明显,本文观察到不同的温育条件可影响R带产生的效果;N带和Ag带可相互参照比较,从而为NOR的准确定位提供依据;A带即荧光带,本文对其显带程序作了一定的改进。 Abstract:In this paperOxya chinensis (Thunberg) collected from the Yuelu Mountains in Changsha, Hunan Province andOxya hyla intricata (Stal) collected from H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 were analysed by chromosomal C-banding、R-banding、N-banding、Ag-banding and A-band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stitutive heterochromatin was stained in C-banding, and it relatively stable; R-banding was the reverse of G-banding, its bands were relatively obvious at the pachytene and abundent, it may be because of the selective extracts that cause the bands evident, the different effects were surveyed under the various incubation conditions; Both N-banding and Ag-banding can stain the nucleolar organizer and the two were compared in this paper; The A-banding was a little improved in the light of the banding process.  相似文献   

6.
蝗虫染色体分带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恩波  姚爱玉 《遗传》1999,21(3):28-30
本文对采自长沙岳麓山的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 (Thunberg)〕和采自杭州的小稻蝗〔Oxya hyla intricata (Stal) 〕进行了染色体C带、R带、N带和A带的处理研究。结果表明,C带显示结构异染色质,其位置在不同分裂相中较为稳定;R带即G带的反带,带纹较C带丰富,在粗线期最为明显,本文观察到不同的温育条件可影响R带产生的效果;N带和Ag带可相互参照比较,从而为NOR的准确定位提供依据;A带即荧光带,本文对其显带程序作了一定的改进。 Abstract:In this paperOxya chinensis (Thunberg) collected from the Yuelu Mountains in Changsha, Hunan Province andOxya hyla intricata (Stal) collected from H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 were analysed by chromosomal C-banding、R-banding、N-banding、Ag-banding and A-band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stitutive heterochromatin was stained in C-banding, and it relatively stable; R-banding was the reverse of G-banding, its bands were relatively obvious at the pachytene and abundent, it may be because of the selective extracts that cause the bands evident, the different effects were surveyed under the various incubation conditions; Both N-banding and Ag-banding can stain the nucleolar organizer and the two were compared in this paper; The A-banding was a little improved in the light of the banding process.  相似文献   

7.
[目的]旨在对3个群体猪MC4R基因进行SNPs筛选,为从江香猪选种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以从江香猪作为研究对象,野猪×从江香猪二元杂交猪和杜×大×长外三元杂交猪作为对照,构建品种DNA池,PCR扩增MC4R基因外显子、内含子和3’非编码区序列,采用直接测序法对3个群体的MC4R基因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不同多态性位点对MC4R基因mRNA二级结构和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影响。[结果]在3个群体中共检测出10个SNPs位点,其中,C860T、G1392A和G1577A位于第2外显子区;G1699A、T1702A、A1870C、G1875A、C2025T、G2073A和A2111T位于3’非编码区序列。C860T为同义突变,G1392A和G1577A为错义突变,分别导致了精氨酸变为组氨酸、天冬氨酸变为天冬酰胺。经分析软件预测,处于第二外显子中的3个SNPs位点对MC4R基因的mRNA二级结构、蛋白质二级结构有一定的影响。[结论]DNA池结合测序技术检测到MC4R基因外显子、内含子和3’非编码区序列共10个SNPs。  相似文献   

8.
家猪品种间染色体显带核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东北民猪和姜曲海猪的几种显带核型,两品种间G带、C带、DA/DAPI带无显薯差异,Ag- NOR的多项频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茅舍血厉螨核型及染色体的C带、G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首次报道了一种革螨——茅舍血厉螨核型及染色体C带、G带的研究。用剖腹取卵法、玻璃纸压片、Giemsa染色,经分析茅舍血厉螨的核型,单倍体n=7,二倍体2n=14。 用氢氧化钡—吉姆萨技术显示茅舍血厉螨染色体C带。在第1、2、4、5染色体上出现恒定的C带部分,第3、6、7染色体上出现不恒定的C带部分。根据C带带型,茅舍血厉螨着丝点的位置可分为近中区域(sm),近端区域(St),末端区域(t)和末端点(T)四类。 G带分析用胰蛋白酶—吉姆萨技术显示。 本文对茅舍血厉螨的核型、革螨染色体研究中螨卵的收集方法和染液的改进、C带带型与着丝粒位置的确定和G带显带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自Caspersson[3],用DNA烷化剂氮芥唆叮 咽(QM)作为荧光染料,发明染色体Q显带法 以后,继之,又发明和Q带带型相同的G带显带 法,显示异染色质的C显带法,和Q及G带带型 相逆的R显带法,显示染色体末端的T显带法, 以及特异地显示核仁形成区的N带法和银染 法。至此,人类和哺乳动物每一对染色体和染色 体上每一区段都可一一加以识别。各种显带技 术的发展,使细胞遗传学进人一个新的阶段,并 推动了体细胞遗传学和基因定位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小鼠肺腺癌LA-795细胞有多个干系,主要干系染色体为82、83、84。现查明这3个干系的G带核型是一个近四倍体的雄性细胞,有相同的标记染色体6—8个。各干系所有染色体均具C带,Y染色体亦有C带,这和正常小鼠Y染色体不具C带不同。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335例遗传咨询病理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培养,并用G带、C带、Ag-NOR和高分辨G显带及基因探针进行原位杂交等技术进行了染色体分析。检出异常核型35例,占10.4%,其中3例较少见,2例国内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335例遗传咨询病理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培养,并用G带、C带、Ag-NOR和高分辨G显带及基因探针进行原位杂交等技术进行了染色体分析。检出异常核型35例,占10.4%,其中3例较少见,2例国内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4.
PON基因簇潜在功能多态位点与冠心病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汉族人群PON基因簇序列筛查研究基础上,系统探讨PON基因簇所有潜在功能多态位点与国人冠心病的关系,以期明确PON基因簇序列变异是否国人冠心病的遗传危险因素。随机入选1997~1999年期间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病房收治的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和/或有明确急性心肌梗塞病史男性冠心病患者474例及年龄(±2岁)匹配的男性健康对照475例。PCR产物直接测序法鉴定PON1基因-1076A/G、-908G/C、-831G/A、-162G/A、-126G/C和-107C/T多态基因型;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方法鉴定PON2基因的A148G和S311C多态;PCR RFLP方法鉴定PON1基因R160G、Q192R和PON3基因-133C/A多态。单变量分析显示192Q, 160R,-162A和311C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中显著高于对照组。以这4个多态性位点作为自变量的多元Logis tic回归分析发现仅R160G和-162G/A多态仍然与冠心病显著关联(P值分别为0.0054和0.0002),并独立于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不同多态组合的单体型分析进一步证实了单一SNP分析的结果,只有包含160R或-162A 等位基因的单体型在病例组中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PON1基因-162G/A和R160G多态与冠心病独立关联,提示PON1基因可能是冠心病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5.
《遗传》1993,15(2):18-20
1976年在英国召开的第一届家畜染色体带型标准化国际会议(Reading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家猪G带模式图.1984年在第六届欧洲家畜细胞遗传学讨论会上,成立了家猪核型标准化委员会.1988年,Gustavsson作为协调者发表了该委员会确定的家猪G带、R带标准化核型.我国家猪染色体显带研究始于1979年(陈文元等),截止现在国内至少有8个单位发表了20多篇论文,涉及21个中国家猪品种和3个国外家猪品种,其中高分辨G带核  相似文献   

16.
大绒鼠的分带核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G带、C带和银染核仁组织者(Ag-NORs)等技术,对大绒鼠(Eothe nomys miletus miletus)的核型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2n=56,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皆为单臂染色体。X染色体的长度接近于No.1染色体,Y染色体的长度相当于14号染色体。G分带可鉴别每对染色体的特征,C-带核型中全部着丝点C带均显示不同程度的阳性。Y染色体整条呈阳性。Ag-NORs有5对,分别分布于1、2、6、14和27号染色体的着丝粒附近。通过核型分析,对大绒鼠的分类地位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小麦族披碱草属、鹅观草属和猬草属模式种的C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改良的Giemsa C带技术,分析了小麦族披碱草属、鹅观草属和猬草属模式种的染色体C带带型。Elymus sibiricus、Roegneria caucasica和Hysrix patula的染色体在Giemsa C带带型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显示了这3个属模式种的物种特异性。3个模式种的Giemsa C带核型表明,C带带纹主要分布在染色体的末端和着丝粒附近,而中间带相对较少。对E.sibiricus、R.caucasica和H.patula的St、H、Y染色体组C带带型与其它物种的St、H、Y染色体组C带带型的差异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用PCR-SSCP技术研究了涉及肉牛和奶牛共计7品种HTR1B基因的编码区和3′侧翼区的多态性,以期为牛性情的标记辅助选择积累数据。扩增得到4个片段, 有3个片段存在(SSCP)多态性。对不同的SSCP带型对应片段进行测序, 共发现6个SNP多态位点(G205T、C507T、C546G、C744T、G816A和G942A)。各遗传群体内G205T、C744T、G816A和G942A 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 而C507T和C546G位点只有鲁西牛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奶牛205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其他肉牛品种(χ2 = 6.87)。奶牛G205T位点多态信息含量为0.25, 其余各位点在不同群体内均小于0.10, 说明牛HTR1B基因较保守。  相似文献   

19.
白眉长臂猿(Hylobates hoolock leuconedys)的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本文对两只雄性白眉长臂猿的染色体的C带、G带及Ag-NORs分布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证实染色体数2n=38,并对该种的分类地位提出了一些新看法。  相似文献   

20.
本工作以中国仓鼠Don细胞和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作为研究材料,经适当低渗和固定,用水面漂膜气干法使染色体充分铺展在Parlodion载膜上,然后通过水面下沉法制成电镜铜网标本。染色体标本经过酸、碱、酶、热等多种处理,得到未经染色的电镜水平的G带、C带、Cd带、C亚分带、R带以及未经任何差别染色处理的姐妹染色单体“色差”。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染色体结构上的松紧是带谱的物理基础。G带似乎反映了染色体内在结构原有的紧缩程度的差异性,各种处理可以使这一差异性增强,甚至发生转变,从而出现多种带谱。姐妹染色单体“色差”可能是由于BrdU等碱基类似物不同程度的掺入DNA,致使DNA和蛋白质的结合发生变化,从而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染色单体的螺旋和凝集,导致姐妹染色单体在结构上发生致密和疏松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