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覃国森  周维官 《四川动物》2006,25(2):403-406
分别采用常温养殖法和“两头加温”养殖法对黄喉拟水龟进行为期两周年的养殖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常温养殖法养殖的黄喉拟水龟平均个体重由16 g增加到306.6 g,平均日增重0.40 g,生长增重模式为:W常=14.3186(1.0042)D(r=0.9613,F=2026.38),饵料系数为8.35,成活率75%,增重1 kg活体需成本59.45元;“两头加温”法养殖的黄喉拟水龟平均个体重由16 g增加到642.3 g,平均日增重0.86 g,生长增重模式为:W加=19.2088(1.0048)D(r=0.9661,F=142.35),饵料系数为7.82,成活率为90%,增重1 kg活体需成本93.63元.试验期间,采用“两头加温”法养殖的黄喉拟水龟获利4481.80元,是常温养殖法78.56元的57倍.  相似文献   

2.
不同蛋白质水平的饵料对黄喉拟水龟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单因子梯度设计原理,采用进口鱼粉、豆粕为主要蛋白源制成蛋白质含量分别为50.2%、47.3%、44.3%和41.4%共4种试验饵料,研究不同蛋白质水平饵料对黄喉拟水龟生长的影响.结果 表明,经过120 d对80只黄喉拟水龟幼龟的饲养,当饵料的蛋白质含量为47.3%时,黄喉拟水龟的生长速度最快,均显著高于其他3个组(P<0.05);蛋白质效率最高,极显著高于50.2%组(P<0.01),也分别显著高于44.3%组和41.4%组(P<0.05);耗料增重比最低,分别极显著低于44.3%组和50.2%组(P<0.01),也显著低于41.4%组(P<0.05).但不同蛋白质水平的饵料对黄喉拟水龟龟体蛋白质含量没有明显的影响(P>0.05).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人工配合饲料和鲢鱼肉对大鲵生长、消化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试验选取初始体重为(20.99±0.15) g的大鲵幼体48尾, 随机分成2组, 每组3个重复, 每个重复8尾, 分别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粗蛋白55.67%, 粗脂肪6.83%)和鲢鱼肉(粗蛋白18.03%, 粗脂肪4.11%)共92d。结果显示: (1)饲料组大鲵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蛋白质沉积率(PRR)和肌肉蛋白质合成能力均显著高于鱼肉组, 饲料系数(FCR)和存活率(SR)在两个试验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2)在大鲵摄食人工配合饲料后, 全鲵粗蛋白、皮肤胶原蛋白及粗灰分含量均显著高于鱼肉组(P<0.05), 而全鲵水分、粗脂肪与肌肉的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显著低于鱼肉组(P<0.05)。(3)饲喂鲢鱼肉的大鲵胃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饲料组(P<0.05), 而两个试验组的胃H+-K+-ATP酶和肠道消化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4)饲喂人工配合饲料的大鲵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鱼肉组(P<0.05), 而肝脏丙二醛(MDA)含量低于鱼肉组(P<0.05), 两个试验组的肠道抗氧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 在实验条件下, 大鲵可主动摄食人工配合饲料, 而且相比于投喂新鲜鲢鱼肉, 人工配合饲料饲喂大鲵, 在提高生长性能、促进大鲵合成皮肤胶原蛋白和肝脏抗氧化能力等方面更具优势, 说明人工配合饲料可以替代新鲜饵料成为大鲵的主要饵料。  相似文献   

4.
5.
几种氨基酸及香味物质对黄鳝诱食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黄鳝(Monopterus albus)养殖在我国发展较快,但取得成功的养殖者主要靠投喂动物饵料,而动物饵料的资源有限,限制了黄鳝养殖的发展。黄鳝的规模化养殖生产必须走投喂配合饲料的道路。从配合饲料养殖黄鳝的试验看,存在着黄鳝对配合饲料喜食性差、利用率低等问题,还不能应用于大规模的生产。如何解决黄鳝对配合饲料喜食性差的问题成为攻克其配合饲料难关的关键。为此,开展了用氨基酸和香味物质对黄鳝诱食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黄喉拟水龟摩氏摩根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黄喉拟水龟(Mauremys mutica),俗称石龟、石金钱龟、黄板龟等,为龟科拟水龟属,主要分布于中国江苏、安徽、福建以及越南、日本等。黄喉拟水龟具有食用、药用和观赏价值,近年来野生资源日趋减少,人工养殖发展迅速。细菌性病原感染是黄喉拟水龟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目前已报道黏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1]、松鼠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ciuri)[2]、摩氏摩根菌(Morganella morganii)[3]、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momas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作为家庭观赏动物金钱龟的养殖效果,进行了鲜活饲料、水龟配合饲料及二者混合饲料养殖效果的比较研究.经过320 d实验,利用粗蛋白含量35.2%的水龟配合饲料喂养,饲料成本最低,效率显著高于鲜活饲料组和混合饲料组(P<0.05),但体重增长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从养殖成本、饲料转化率及日常管理考虑,配合饲料优于鲜活饲料.  相似文献   

8.
以冰鲜鱼、配合饲料和混合投喂3种饵料, 研究其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性能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生长性能方面, 配合饲料组试验鱼的末均重、体长、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低于冰鲜鱼组和混合投喂组(P<0.05), 混合投喂组最后养成规格最大, 生长速度也最快, 但与冰鲜鱼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肠道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与多样性方面, 配合饲料投喂组丰富度最高, 冰鲜鱼组最低, 但冰鲜鱼组多样性最高, 配合饲料投喂组次之, 混合投喂组最低。在门级水平上, 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蓝藻门(Cya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ot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是大口黑鲈肠道优势菌群。属级水平上, 冰鲜鱼组的优势菌属主要为支原体属(Mycoplasma)、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及聚球菌属(Synechococcus_CC9902); 配合饲料组优势菌属为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罗姆布茨菌(Romboutsia)及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 混合投喂组优势菌属则是支原体属(Mycoplasma)、厌氧氨氧化菌(Candidatus_Brocadia)及罗姆布茨菌(Romboutsia)。功能预测表明, 配合饲料投喂组大口黑鲈肠道菌群在“能量生产与转化”“碳水化合物运输和代谢”“氨基酸转运与代谢”和“脂质转运与代谢”等功能类群的相对丰度最高, 而冰鲜鱼组肠道菌群在“核苷酸的转运和代谢”“辅酶运输和代谢和翻译”“核糖体结构和生物发生”等功能类群的相对丰度占优。饵料对大口黑鲈的生长、肠道菌群组成和功能都具有显著的影响。研究为大口黑鲈的配合饲料开发和健康养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湿度对黄喉拟水龟胚胎发育与新生幼体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喉拟水龟(Mauremys mutica Cantor)为东亚常见的淡水水生龟类之一,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和越南.在中国,黄喉拟水龟已成为潜在的水产养殖品种,研究了湿度对黄喉拟水龟胚胎发育和新生幼体的影响.恒温29℃时,用未受精卵做对比,在-12、-150kPa和-300kPa 3种孵化湿度下,观察并记录了黄喉拟水龟胚胎发育过程中卵重的变化、孵化周期、孵化成功率、卵壳龟裂率、卵壳受精斑变化规律及新生幼体的特征.在-12kPa和-150kPa处理组,受精卵在孵化中期开始持续增重;而在-300kPa处理组,受精卵在孵化中期开始持续减轻;孵化湿度显著影响卵壳受精斑的变化,-12kPa处理组的受精斑绕卵短径合拢的时间显著长于-150kPa和-300kPa处理组;受精卵的卵壳龟裂率随着孵化湿度的增加而增加;湿度显著影响新生幼体体重和背甲宽,但对体高、背甲长、腹甲长、腹甲宽以及尾长无明显影响;孵化湿度对孵化周期及新生幼体的运动能力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饲喂蚕豆对草鱼抗氧化能力及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投喂蚕豆100d左右, 草鱼肌肉的弹性和咀嚼性增强, 肌肉品质显著改善, 此种模式养殖的草鱼俗称脆肉鲩。实验比较了投喂蚕豆与商用配合饲料的草鱼, 在养殖过程中(30d、60d、100d)机体抗氧化能力及免疫机能的异同, 以了解脆肉鲩肌肉品质改变过程中鱼体的生物学变化。实验结果表明, 投喂蚕豆显著影响了草鱼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及肝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 但对肝胰脏T-AOC、MDA含量、谷胱甘肽(GSH)含量及血清SOD活力无显著影响。实验30d和60d时, 投喂蚕豆的草鱼机体抗氧化能力强于投喂配合饲料的草鱼, 但实验100d时两种养殖模式的草鱼机体抗氧化能力无显著差异。投喂蚕豆对草鱼免疫机能有一定的影响, 实验100d时, 投喂蚕豆的草鱼血液红细胞数量(RBC)及白细胞数量(WBC)显著高于投喂配合饲料的草鱼。投喂蚕豆的草鱼血清TP、ALB、GLB含量在实验30d时显著低于投喂配合饲料的草鱼, 在实验60d时与投喂配合饲料的草鱼无显著差异, 在实验100d时又显著低于投喂配合饲料的草鱼。投喂蚕豆显著影响了草鱼脾指数及脾脏中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 实验末期, 在投喂蚕豆的草鱼脾脏中IL-1、MHC Ⅱ、IFN-1、TNF-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投喂配合饲料的草鱼。以上结果表明, 投喂蚕豆初期鱼体抗氧化能力增强, 随着投喂时间的增加, 鱼体抗氧化能力降低至与投喂配合饲料相当的水平; 投喂蚕豆使草鱼产生了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