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研究通过比较引种植物和本土植物的生长状况,主要是果熟现象,讨论了引种植物对引种目的地的适应性。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引种和保存了国内外万种以上的热带和亚热带植物,并对多种引种植物进行了长期连续生长监测。本文统计分析了其中观测4年以上的569个编号的引种植物生长适应状况。结果表明:1)引种植物基本适应植物园的环境,但是不同气候区来源的植物适应性表现不同,不同地区来源植物适应性顺序为:热带亚洲植物〉亚热带和热带北缘植物/热带非洲植物〉热带澳洲植物〉热带美洲植物;2)不同科属植物个体适应表现也有差别,无患子科,蝶形花科,楝科和紫葳科等的植物个体适应性和本土植物比较相似,而大戟科植物个体适应性和本土植物差异最大;3)分析表明引种植物对植物园的适应受到来源地气候和区系起源两个因素的影响;4)紫蒇科,桃金娘科和含羞草科的一些引种植物个体果熟年比高于本土植物,其入侵性有待于进一步入评估。  相似文献   

2.
黎颖  左开井  唐克轩 《植物学报》2008,25(5):507-515
植物GH3基因是一种典型的植物生长素原初反应基因, 此类基因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GH3基因在植物生长素信号途径、光信号途径以及植物的防卫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植物GH3蛋白具有植物生长素氨基酸化合成酶活性, 这有助 于维持植物生长素的动态平衡。该文介绍拟南芥等植物中GH3基因的生物学功能研究概况和最新进展, 为植物GH3基因家族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植物多样性而非其土壤遗留效应影响外来植物入侵 植物多样性可以影响外来植物入侵,然而植物多样性的土壤遗留效应是否能够影响外来植物入侵目前仍不清楚。植物多样性能够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这种遗留效应可能会对该土壤中外来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假设植物多样性的土壤遗留效应会影响外来植物的入侵。为了检验该假说,我们开展了一个两阶段的植物-土壤反馈实验。在土壤驯化阶段,我们将12个植物物种(4种禾草植物、3种豆科植物和5种杂类草植物)分别单独种植,或者随机选择8个物种(包含3个功能型)混合种植在土壤中。在反馈阶段,我们将入侵植物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分别与本地禾草荩草(Arthraxon hispidus)、本地杂类草翅果菊(Pterocypsela indica)或者同时与荩草和翅果菊种植在被驯化过的土壤中。研 究结果显示,三叶鬼针草相对于其本地竞争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驯化植物和竞争植物物种的功能型。驯化植物的多样性对三叶鬼针草与其本地竞争植物之间的生长差异没有显著影响。然而,随着本地竞争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增加,三叶鬼针草相对于其本地竞争植物的生长显著降低。这些结果表明,当前的植物多样性可以通过增加入侵植物和本地植物之间的生长不平衡性来减少外来植物的入侵。但是,植物多样性的土壤遗留效应对外来植物入侵的影响可能很小。  相似文献   

4.
植物GH3基因是一种典型的植物生长素原初反应基因,此类基因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GH3基因在植物生长素信号途径、光信号途径以及植物的防卫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植物GH3蛋白具有植物生长素氨基酸化合成酶活性,这有助于维持植物生长素的动态平衡。该文介绍拟南芥等植物中GH3基因的生物学功能研究概况和最新进展,为植物GH3基因家族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浙江瑞安红双林场共有维管植物167科538属1055种,其中已知有一定利用价值的资源植物715种,隶属于157科429属。按其性质和用途可分为材用植物、药用植物、油脂植物、纤维植物、淀粉植物、食用植物、芳香植物、栲胶植物、保健饮料植物、牧草及饲料植物、保护与改造环境植物、观赏植物、土农药植物、蜜源植物等14类,其中药用植物种类最为丰富。以常见药用植物234种为例,根据植物资源可利用量估量法估量当地植物资源利用前景,结果表明,其中46.2%的常见药用植物可利用量估量值在12以上,可供开发利用。文后提出红双林场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6.
植物甾醇是植物中存在的一大类化学物质的总称,包括植物甾醇和植物甾烷醇。植物甾醇的化学结构与胆固醇相似,对脂代谢具有调节作用。本文对植物甾醇/植物甾烷醇降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及其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向刚  容丽 《广西植物》2022,42(Z1):99-104
自2017年参加“国家标本资源共享平台”植物子平台以来,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植物标本室除了数字化植物标本以外,还挖掘、整理了贵州师范大学植物分类学、植物地理学的建设和发展历程。经过3年的艰苦努力,最后向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提供了10 044份信息齐全的植物标本。通过此次植物标本数字化工作,彻底摸清了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植物标本的家底,盘活了标本室的库存,使得老一辈植物地理学家黄威廉等老先生60余年的科研成果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通过植物标本的数字化工作,挖掘整理出老一辈精彩的植物标本采集史和学术故事。在标本数字化的过程中,学生和老师都对植物标本以及植物标本背后的故事有了新的认识,对植物标本数字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有了更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据调查,广西拉沟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186科657属1078种(含变种、亚种),包括材用植物88种、药用植物358种、油脂植物36种、纤维植物70种、淀粉植物29种、杂果植物25种、芳香植物28种、栲胶植物39种、保健饮料植物12种、饲用植物49种、花卉观赏植物75种、水土保持植物23种、珍稀濒危植物43种等资源植物,保护植物资源迫切而重要,对此提出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大洪山位于湖北省中北部,地处中纬度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植物种类非常丰富。初步统计大洪山共有野生资源植物1137种,隶属于132科、529属。对大洪山的野生植物资源按其性质和用途分为观赏植物、能源植物、药用植物、油脂植物、蜜源植物、纤维植物、淀粉及糖类植物、芳香植物、鞣料植物、饲用植物、土农药植物、树脂及树胶植物,并对其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文中列举了一些有代表性、经济价值较高的植物种类,分析了该地区野生植物资源的特点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植物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入侵植物是生物入侵中数量最多的类群,给全世界造成了重大的经济和环境影响。植物入侵的预测研究是口岸防控工作中的重要技术环节之一。本文介绍了入侵植物筛选方法的概念,简述了与之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情况以及3种植物入侵的预测方法。综合来看,入侵植物筛选方法主要采用植物自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作为评估指标来筛选外来植物,能快速可靠地将外来植物评判为严重入侵植物、非入侵植物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一般入侵植物,因此该方法能为我国口岸防范外来植物入侵的管理提供基础技术支撑。当前我国入侵植物筛选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尚处起步阶段,通过本文的简述期望引起相关人员对此问题进行探讨,并为我国口岸入侵植物防控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Flavonoid glycosides and isoquinolinone alkaloids from Corydalis bungeana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wo flavonol O-glycosides identified as the 3-O-alpha-arabinopyranosyl(1'-->6')-beta-glucopyranoside 7-O-beta-glucopyranosides of kaempferol and quercetin were isolated from the whole plant of Corydalis bungeana Turcz. together with eight known flavonol O-glycosides. Two isoquinolinone alkaloids were also obtained from the same source, including the new derivative, 6,7-methylenedioxy-2-(6-acetyl-2,3-methylenedioxybenzyl)-1(2H)-isoquinolinone. The structures were determined by spectroscopic methods (NMR and high-resolution MS).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离体快速称重法对宁夏盐池长芒草天然草地和苜蓿人工草地的水分利用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很干旱的苜蓿草地具有较高的生物量,而在水分条件相对较好的长芒草草地中生产力却很低。苜蓿草地的蒸腾耗水量占蒸散量的86.9%,而长芒草草地中只占40.7%。水分利用强度苜蓿草地为137.32%,而长芒草草地为88.72%,而且有迹象表明,苜蓿草地的水分利用深度超过了180cm,而长芒草草地则保持在180cm范围之内。两草地的蒸腾效率在整个生长季中基本一致,而蒸散效率苜蓿草地为0.82‰,长芒草草地为0.54‰。经过一个生长季,苜蓿草地水分亏缺达-101.8mm,而长芒草草地为-17.6mm。  相似文献   

13.
紫堇属藏药的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紫堇属植物在藏药中具有较悠久的历史,而且随着历史的发展藏医所使用的该属药用植物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本文采用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中的文献研究法,对文献中有关藏医用该属药用植物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结果发现,藏医对该属植物的命名具有一定的规律,但目前还没有人对此进行系统研究;不同地区的藏医在使用该属药用植物资源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这可能与不同地区该属的种类分布不同有关;该属藏药植物中藏医主要用于治疗止血、肝胆疾病和流感等疾病.与丰富的该属植物种类相比,并结合藏医的利用情况,从该属植物中寻找新的药用资源具有一定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高山离子芥(Choraspora bungeana)是一种稀有高山冰缘植物,其生活环境具有低温、强紫外线等胁迫因子。PLD在膜磷脂降解及磷脂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活性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该研究以高山离子芥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4℃、0℃和-4℃胁迫下,ABA对高山离子芥试管苗叶中线粒体膜结合态PL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50和100μmol·L~(-1)脱落酸(ABA)处理高山离子芥后,线粒体膜结合态PLD活性均较未添加ABA的处理组线粒体膜结合态PLD活性高,其中以50μmol·L~(-1) ABA对离子芥叶中线粒体膜结合态PLD活性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外施0.3 mmol·L~(-1)的ABA合成抑制剂钨酸钠处理高山离子芥后,线粒体膜结合态PLD活性较对照组线粒体膜结合态PLD活性降低;在50μmol·L~(-1) ABA+5 mmol·L~(-1) EGTA处理组中,高山离子芥叶中线粒体膜结合态PLD活性低于未添加EGTA处理组线粒体膜结合态PLD活性;在0.3 mmol·L~(-1)钨酸钠+10 mmol·L~(-1)CaCl_2处理组中,高山离子芥叶中线粒体膜结合态PLD活性高于未添加CaCl_2处理组线粒体膜结合态PLD活性。由此推测,低温胁迫下ABA可能通过Ca~(2+)介导影响高山离子芥叶中线粒体膜结合态PLD的活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南京紫金山紫堇属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现状的调查,结合相关资料,从观赏特性、生态习性、园林应用等方面探讨了紫金山紫堇属植物的应用方向和前景,以期对紫堇属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物种分布预测,对于物种的保护、利用和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广义相加模型(GAM,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对延河流域典型地带性物种本氏针茅(Stipa bungeana)的空间分布预测进行研究,以期为该流域本氏针茅草地的保护、恢复等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本氏针茅分布的环境梯度较广,在坡度、坡向、温度与降雨的各个梯度上都有分布,除高平地和侵蚀剧烈的沟道外,各种地形部位上亦可以存在.建立的广义相加模型表明,本氏针茅的分布主要取决于年均蒸发量和温度季节变化两个因子,而非单纯的降雨、温度因素.从其分布概率看,本氏针茅在延河流域大部分地区都有可能分布,但其分布集中区主要在中北部,与实际观测相符.模型检验表明,建立的模型满足统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吕梁山南端白皮松的群落特征及其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选择白皮松群落分布较集中的黑虎沟和柳家山两个地段设计26个样地,用样方法进行调查,共作样方426个。分析了白皮松群落的种类组成,区系特点,群落外貌,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群落学特征,并对该群落的环境概况进行分析,计测了不同地段上群落的频盖度指标和不同层次上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指数和种间相遇指数。结果表明:白皮松主要分布于海拔900~1400米之间,在吕梁山南端白皮松群落组成种类约70种,北温带分布属占优势。矮高位芽植物种类多,数量大,是白皮松群落的优势层片。柳家山乔木层为白皮松单优组成,H值为0.706;灌木层H值最高为2.351;草本层H值为1.257。黑虎沟乔木层为多优树种组成,H值为1.825;灌木层H值为2.308;草本层H值为2.400。本研究为白皮松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典型草原铁杆蒿种群化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改进的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和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研究了典型草原草地建群种与优势种之间的生态竞争关系;并利用建群种(铁杆蒿)茎叶浸提液对不同优势种的化感种子进行发芽试验,分析铁杆蒿的化感潜力及其在封育草地中的生态地位.结果表明:封育草地中,本氏针茅的生态位最宽(0.99),其次为百里香(0.94)、铁杆蒿(0.82)和大针茅(0.76),赖草最窄(0.73);铁杆蒿与本氏针茅、本氏针茅与百里香、百里香与大针茅、铁杆蒿与百里香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值分别为0.90、0.95、0.94和0.86.不同浓度的铁杆蒿浸提液对植物的化感作用强度不同,表现为“低促高抑”.铁杆蒿浸提液对本氏针茅幼苗根系生长的化感促进作用要强于百里香,而对百里香幼苗芽生长的抑制作用要强于本氏针茅.甲醇浸提液的化感作用要强于水浸提液.铁杆蒿、本氏针茅、百里香和大针茅之间高的生态位重叠,说明该草地群落将继续向本氏针茅群落演替,铁杆蒿群落仅是一个重要的过渡演替阶段.铁杆蒿的化感作用在其中担负着驱动力的角色.  相似文献   

20.
赵南星  韩其晟  黄建 《生态学杂志》2017,28(12):3855-3861
为更好地恢复和保存白皮松天然林,在陕西省白皮松残存林地采集根际土壤,采用幼苗检测法获取土壤外生菌根真菌繁殖体,用形态观察分类与ITS-PCR-sequencing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菌根鉴定,研究白皮松林地外生菌根真菌土壤繁殖体库的组成.结果表明: 在白皮松幼苗菌根中共获得73个特异性序列;按照97%的相似度阈值,将序列划分为12个可操作分类单元(OTUs);稀疏曲线分析表明,本研究基本获得了白皮松土壤外生菌根繁殖体库的多样性.常见种有土生空团菌、Tomentella sp.、Tuber sp.等.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OTU(80%)与已知种类相似度较低(75%),说明其可能是一个新的菌根菌种类.白皮松残存天然林地的外生菌根繁殖体库中具有其他松科植物土壤繁殖体库常见的种类,但是频率最高的种类未能鉴定到已知属或科,说明白皮松菌根繁殖体库具有其宿主特异性.这种群落特异构成也说明研究和利用白皮松土壤外生菌根真菌繁殖体库具有特殊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