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琳  裴毅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7(4):596-597,600
观察肿瘤患者外周血中CD8 CD28 (CTL)、CD8 CD28-(Ts)T细胞绝对数值的变化,分析其与肿瘤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118例肿瘤患者外周血CTL、Ts细胞数,按能否手术和复发转移分成3组,即A组:手术后组;B组:肿瘤无法切除组;C组:复发转移组。并选择1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各组间比较分析。结果: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CTL细胞绝对数明显下降,Ts细胞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A组CTL细胞计数与B、C组有显著性差别,三组的CTL、Ts细胞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别(p<0.05),B、C两组之间CTL、Ts细胞均没有明显差别。结论:肿瘤患者外周血CTL细胞低表达、Ts细胞高表达,而且在肿瘤的不同发展阶段,其绝对值也存在显著差异。观察肿瘤患者外周血中CTL、Ts细胞绝对数值的变化,对了解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有一定的价值,从而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宝福凯 《生命科学》1994,6(5):25-27
细胞粘附分子是指由细胞合成、存在于细胞膜或胞外、可促进细胞粘附的一大类分子的总称。研究表明,细胞粘附分子在胚胎发育、伤口愈合、学习与记忆的神经机制以及病毒感染、肿瘤转移等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研究细胞粘附分子既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机体的重要生理过程和病理机制,并为肿瘤、AIDS的治疗提供新的手段。细胞粘附分子(celladhesionmolecules,CAM)是多细胞生物的重要功能分子,在形成组织器官的正常结构与功能、细胞的游走与运动、机体的发育与成长、伤口的愈合、神经的再生、病毒感染、肿瘤转移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提高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杀伤能力是肿瘤免疫学上目的,随着对免疫肿瘤抗原的了解以及对T细胞免疫反应和肿瘤逃逸机制的进一步认识。方面军一目的已取得了进展,体内含量稀少的抗原递呈细胞-树突状细胞(DC8)是这些机制的关键。体外从外周血祖细胞诱导扩增这些细胞为肿瘤治疗开辟了新纪元。DC8作为肿瘤疫苗,在B细胞淋巴瘤、黑色素瘤、前列腺癌等病人身上已有了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一直是肿瘤生物学关注的热点.流行病学与临床研究均表明,炎症反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关联,但是其中的分子作用机理和遗传学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显示,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大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会浸润到肿瘤微环境中,协同调控肿瘤生长、免疫逃逸和侵袭转移.本文就近年对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功能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正确认识这些免疫细胞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对于发展更优的肿瘤免疫治疗手段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细胞自噬是一种细胞自我降解的过程,在适应代谢应激、保持基因组完整性及维持内环境稳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肿瘤治疗中,凋亡耐受是产生肿瘤耐药的重要机制. 细胞自噬可防止抗肿瘤药诱导的凋亡,促进肿瘤耐药. 然而,自噬性细胞死亡可能是凋亡耐受肿瘤细胞的一种死亡方式. 因此,细胞自噬对肿瘤细胞的耐药性有双重影响. 本文综述了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细胞自噬与凋亡的关系、细胞自噬与肿瘤耐药以及治疗的主要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观察橘络活性成分小分子果胶在离体细胞水平及整体动物模型中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作用并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小分子果胶处理人非小细胞肺癌PC-9细胞72 h后,MTS法检测细胞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以PC-9细胞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小分子果胶体内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Ki67表达水平,TUNEL法检测组织中肿瘤细胞凋亡程度。结果表明小分子果胶(1.5~3 mg/m L)可显著抑制PC-9细胞增殖,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且具有浓度依赖性;小分子果胶(56.25 mg/kg)可显著抑制非小细胞肺癌小鼠体内肿瘤生长,肿瘤组织中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研究证明小分子果胶可显著抑制非小细胞肺癌小鼠体内肿瘤生长,该作用可能与小分子果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7.
陈缘  高福  谭曙光 《生物工程学报》2023,39(10):4004-4028
T细胞是机体抗肿瘤免疫的核心,以T细胞功能调控为基础的免疫检查点疗法已经在多种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重大突破,以基因工程化T细胞为基础的过继性免疫细胞疗法在血液瘤治疗中取得了重要进展,免疫治疗已经对肿瘤的临床治疗产生了深刻变革,成为肿瘤临床治疗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TCR)赋予了T细胞识别肿瘤抗原的特异性,能够识别由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呈递的包括胞内抗原在内的广泛肿瘤抗原,具有高度的抗原敏感性,因而具有广泛的抗肿瘤应用前景。2022年第一款TCR药物的上市开启了TCR药物开发的新纪元,多项TCR药物临床研究表现出潜在的肿瘤治疗价值。本文综述了以TCR为基础的免疫治疗策略研究进展,包括T细胞受体工程化T细胞(T cell receptor-engineered T cell,TCR-T)和TCR蛋白药物,以及基于TCR信号的其他免疫细胞疗法,以期为以TCR为基础的免疫治疗策略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细胞间隙连接通讯与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连接蛋白构成的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JIC)广泛存在于脊椎动物中,可以直接介导细胞间小分子物质的传递,而不需要通过细胞间质。GJIC与肿瘤密切相关,多数肿瘤GJIC能力降低或丧失,连接蛋白不表达或胞内定位,而恢复GJIC可以抑制肿瘤, GJIC已成为肿瘤预防与治疗研究的潜在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口腔鳞癌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本研究以侧群细胞为肿瘤干细胞突破口,通过检测、分选口腔鳞癌细胞系NTCR中侧群细胞(side population,SP)细胞亚群,深入研究不同细胞亚群的体内、外相关生物学特性,寻找口腔鳞癌中肿瘤干细胞存在的证据。方法:选取口腔鳞癌细胞系NTCR作为研究对象,Hoechst 33342染色后行流式细胞仪检测,分选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SP细胞和非SP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长期分化和体内成瘤实验,对2种亚群细胞的体内和体外生物学特性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系NTCR中含有9.3%SP细胞,其SP细胞在细胞的增殖能力、自我更新能力及裸鼠体内成瘤能力等方面与干细胞特性相似。结论:SP细胞可以认为是肿瘤干细胞的富集。进一步深入研究,有可能作为口腔鳞癌诊断、治疗和预后的靶标。  相似文献   

10.
细胞焦亡(pyroptosis)又称细胞炎性坏死,是Gasdermin蛋白家族介导的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表现为细胞不断肿胀直至细胞膜破裂,导致细胞内容物释放,进而激活强烈的炎症反应。近年来,细胞焦亡在肿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突出,焦亡信号通路分子及细胞焦亡过程中释放的多种炎症介质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对肿瘤化疗和免疫治疗的反应密切相关。由于肿瘤的异质性,细胞焦亡在不同肿瘤中的作用并不相同,因此有必要研究细胞焦亡在不同肿瘤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从药理学角度,寻求促进生成炎症小体或激活焦亡通路的分子底物,为肿瘤药物的研发和治疗提供更多思路。细胞焦亡在一定程度上也解答了肿瘤化疗和免疫治疗副作用产生的原因。细胞焦亡在肿瘤治疗过程中是“双刃剑”,如何调节药物在肿瘤组织、正常组织和免疫微环境中诱导细胞焦亡的方式和程度,对于提高肿瘤的化疗和免疫治疗效果,降低毒副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细胞焦亡的类型及分子机制,细胞焦亡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其在肿瘤化疗、放射治疗、中药治疗和免疫治疗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肿瘤治疗和预后分析提供新靶点。  相似文献   

11.
肿瘤血管生成在肿瘤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外周循环血中存在的一些髓样细胞,如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具有多方面的能力,被募集到肿瘤组织中,在肿瘤微环境中促进肿瘤的血管生成。这些髓样细胞在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该文对这些不同类型细胞促进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内源凝集素与细胞分化和细胞恶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细胞中的凝集素叫内源凝集素,介导蛋白和糖的相互作用,是细胞-细胞识别、细胞粘附和细胞分化中的重要因素。在胚胎形成和器官发育过程中内源凝集素有发育调节作用。近年来又发现内源凝集素和细胞恶化、肿瘤恶性程度以及肿瘤转移都有关,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整合素是一类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及细胞与细胞间黏附的细胞黏附分子受体,肿瘤细胞与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对肿瘤的生成及转移有着重要的影响,整合素在肿瘤的生成、侵袭、转移以及肿瘤血管的生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整合素的结构、功能,以及它在肿瘤的血管生成过程中的作用,它与细胞外基质间的相互关系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最主要的疾病之一,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的手术/放化疗联合治疗的疗效有限,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肿瘤临床疗效仍是巨大的挑战。免疫细胞过继是肿瘤治疗技术中迅速发展的一种生物治疗技术,通过输入自身或同种"抗肿瘤免疫效应细胞"达到直接杀伤肿瘤或增强机体自身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由于γδT细胞对肿瘤细胞具有强有力的直接细胞毒性,并可与其他免疫细胞协同作用发挥其抗肿瘤活性,因而成为了细胞免疫治疗中新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叙述了γδT细胞与肿瘤相关的基础研究及临床试验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5.
陈量  孙立  袁胜涛 《生物磁学》2011,(21):4175-4177
肿瘤的微环境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实体瘤中除肿瘤细胞外存在大量的非肿瘤细胞,如肿瘤闻质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免疫细胞、脂肪细胞等等,这一系列的细胞与肿瘤细胞相互作用,通过一系列的因子分泌而促使肿瘤的进一步的恶化,目前传统的抗肿瘤药物研究往往局限于肿瘤细胞本身而忽略了肿瘤周围的细胞作用,使得肿瘤久治不愈。将来的药物开发应该围绕肿瘤细胞为主体的同时,兼顾微环境中的其他细胞,多靶点治疗肿瘤,真正实现肿瘤的治愈。  相似文献   

16.
大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过继免疫治疗是当今肿瘤治疗的热点,已逐步成为一些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已知功能最强大的抗原呈递细胞,具有呈递肿瘤抗原和抵制肿瘤细胞免疫逃逸及刺激T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应答的作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由多种细胞因子诱导而成,具有T淋巴细胞及NK细胞抗肿瘤作用的特点。DC和CIK细胞有效结合可以同时促进DC细胞的增殖和免疫功能及加强CIK细胞的抗肿瘤作用。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应用DC-CIK治疗大肠癌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肿瘤靶向性病毒作为一种特殊的肿瘤治疗药物和基因治疗载体近年来已得到长足发展,许多高效、靶向性病毒载体已被相继研究开发,但仍不能满足临床上肿瘤靶向治疗的需要,如何将这些靶向病毒准确而高效地运输到肿瘤病变部位仍然未得到充分解决.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killercells,CIK)作为肿瘤的细胞治疗方法之一已成功地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最近科学家使用CIK细胞作为病毒运载工具,成功地将病毒运载到肿瘤组织部位并显示出高效的抗肿瘤作用,该方法为病毒运输定位于肿瘤病变部位找到了突破口,实验资料显示其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周文  姚开泰 《生命科学》2007,19(2):164-168
clara细胞为一类无纤毛、无粘液,而有着丰富分泌颗粒的呼吸道上皮细胞。clara细胞的功能为分泌蛋白、表达细胞色素氧化酶、对外源物的生物转换作用,以及作为呼吸道中的短暂扩充细胞来修复受损的呼吸道上皮。随着对干细胞、肿瘤干细胞及所处壁龛的深入研究,其在呼吸道上皮中的更新、修复及肿瘤发生中的作用也愈来愈受到重视,并为肿瘤的治疗研究带来了前景。  相似文献   

19.
人们早就知道抗原提呈细胞(APC)在激发机体细胞,乃至体液免疫响应方面的重要作用。一直在实验研究中用成纤维细胞等细胞作为APC以图激活机体的免疫响应。但是,可能这些细胞缺乏专业精神和合作态度,也可能它们心有余而力不足,很难取得满意的结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与免疫有关的疾病,特别是肿瘤、AIDS、感染病和各种炎症的肆虐,科学家、医务工作者、患者及其家属都在呼唤专业的APC。人们在呼喊:专业的APC,你(你们)在哪里?你知道我们在期盼着你吗?在严格分析了细胞对肿瘤和病毒抗原免疫响应的早期过程之后,人们终于认识树状细…  相似文献   

20.
波形蛋白是真核细胞骨架系统的组成成分之一,除了对细胞的黏附、迁移、增殖、凋亡等生理功能起重要作用,同时也与间充质细胞来源的肿瘤分化、转移和增殖以及肿瘤微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文章结合近期有关波形蛋白的研究,综述了波形蛋白结构形态、细胞生物学功能上最新的研究进展以及波形蛋白在肿瘤研究中的相关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