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滇黄芩毛状根的诱导及其黄芩苷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发根农杆菌A grobacterizum rhizogenes1.2556感染滇黄芩再生苗的茎段和叶片,建立了毛状根培养及其植株再生体系。毛状根可直接从受伤的茎、叶外植体表面产生,在无外源激素的MS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上自主生长,表现出典型的发根特征。毛状根茎段的诱导率较叶片高,最高可达到14.44%;经rolB基因PCR分析和甘露碱纸电泳检测,证明Ri质粒T-DNA已整合到滇黄芩基因组中并表达;毛状根在附加6-BA2mg/L和NAA0.2mg/L的MS固体培养基上直接诱导不定芽,并在MS培养基上生根,形成再生植株。获得的毛状根系经MS液体培养基培养30d后通过HPLC都能检测到黄芩苷,其中1个转化系黄芩苷含量为2.59%,是药材黄芩的0.20倍,而从3年单位时间黄芩苷生成量计算,毛状根是药材黄芩的7.18倍。本研究建立的毛状根培养体系,将对滇黄芩转基因技术的完善和利用毛状根生产黄芩苷的生物转化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利用发根农杆菌遗传转化所产生的毛状根来创新香石竹种质的可能性,本文采用叶盘法,建立了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对香石竹Dianthus caryophyllus L.叶片外植体的遗传转化及其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发根农杆菌ATCC15834感染香石竹幼嫩叶片外植体12 d后,从叶片外植体切口中脉处产生白色毛状根,21 d后约90%的叶片外植体产生毛状根。所获得的无菌毛状根能在无外源激素的MS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中快速自主生长。PCR扩增和硅胶薄层层析结果显示发根农杆菌Ri质粒的rol B和rol C基因以及冠瘿碱合成酶基因已在香石竹毛状根基因组中整合并得到表达。将毛状根置于MS+6-BA 1.0-3.0 mg/L+NAA 0.1-0.2 mg/L中培养15 d后产生淡黄绿色的疏松愈伤组织。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02 mg/L,培养6周后不定芽分化率为100%;平均每个愈伤组织产生30-40个不定芽;将不定芽转至1/2 MS或1/2 MS+0.5 mg/L NAA的培养基中10 d后产生不定根,发育成再生植株。再生植株移植于栽培基质中20 d后,成活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3.
以辣椒子叶为外植体,比较不同浓度BA和IAA激素组合对辣椒再生芽诱导的差异,利用筛选出的高效芽诱导培养基为基础,研究了赤霉素、芽诱导时间、培养基有机成分、不同激素组合和品种等因素对辣椒不定芽伸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辣椒子叶再生能力不同,BA3.0mg.L-1 IAA0.5mg.L-1的激素配比对不定芽诱导频率最高;不定芽的伸长百分率随着GA3浓度的增加而增加,GA3的适合浓度为1.0~2.0mg.L-1;不定芽诱导时间对不定芽的伸长有一定的影响,诱导21d的不定芽,其伸长频率明显高于诱导14d的不定芽;B5有机成分在辣椒不定芽的伸长中效果优于MS有机成分;激素组合对不定芽伸长有一定的影响,Zeatin GA3激素组合对伸长效果最好,BA IAA GA3伸长效果较好,BA PAA(苯乙酸,phenylaceticacid) GA3伸长效果次之;不同品种辣椒不定芽的伸长能力有一定差异,楚风和苏椒五号再生芽伸长能力最佳。与IAA和NAA相比,IBA对再生芽生根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以泰山酸枣叶片为外植体,以WPM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浓度及培养方法等因素对离体叶片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定芽启动的最佳培养基激素组合为1.0 mg·L-1 TDZ+0.5 mg·L-1 IAA;不定芽诱导伸长最佳培养基的激素组合为0.1 mg·L-1 IAA+0.5 mg·L-1 GA3.暗培养是不定芽再生的必需条件,在最适宜的不定芽再生培养基上,叶片连续光培养,不定芽不能再生;叶片先进行暗培养3周后转入光下培养,叶片不定芽再生效果最好,再生率最高可达100%.  相似文献   

5.
任如意 《植物学报》2017,52(6):783-787
利用发根农杆菌A4和R1601感染北玄参(Scrophularia buergeriana)叶片外植体,诱导产生毛状根,产生的毛状根可在无激素的液体和固体MS培养基上快速生长。rol B基因的PCR检测表明,Ri质粒中的T-DNA片段整合到了北玄参毛状根的基因组中。毛状根在附加0.5 mg·L–1 6-BA及0.1 mg·L–1 NAA的MS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绿色愈伤组织,之后形成不定芽,并获得再生植株;毛状根在附加0.5 mg·L–1 6-BA及0.02 mg·L–1 NAA的MS固体培养基上培养约15–20天可直接形成不定芽,且不定芽的诱导率达85%。  相似文献   

6.
不同辣椒材料离体再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8个辣椒(Capsicum annuumL.)纯系为材料,对不同材料、外植体种类和激素组合等因素对辣椒植株离体再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较高的6-BA/IAA值有利于辣椒外植体的分化再生,而6-BA/IAA值较低则适合于再生芽的伸长;不同辣椒材料的再生能力差别较大;辣椒带柄子叶再生能力比下胚轴强,是较好的外植体材料;12~16 d苗龄的外植体分化频率较高;在供试的8个辣椒材料中‘2096’、‘B4’和‘B7’的再生能力较强。高频率的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为MB(MS无机成分 B5有机成分) 0.8 mg/L IAA 5.0 mg/L 6-BA 4.0 mg/L Ag-NO3;不定芽伸长的培养基为MB 0.8 mg/L IAA 2.0 mg/L 6-BA 2.0 mg/L GA3 4.0 mg/L AgNO3;高效生根诱导培养基为MB 0.2 mg/L IAA 0.1 mg/L NAA。  相似文献   

7.
为了建立韭菜高频植株再生体系,以韭菜胚根的不同部位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部位愈伤组织和芽的诱导。结果表明,胚根尖为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外植体,愈伤诱导率达到81.4%,出芽率达到73.3%;比较在不同激素配方上的愈伤组织诱导和芽的分化,在MS+1 mg/L BA+0.5 mg/L NAA+0.5 mg/L KT培养基中再生率最高,诱愈率达到80%以上,不定芽分化率达78.8%,繁殖系数为24.7;在MS+1 mg/L GA+0.5 mg/L KT不定芽伸长培养基中,30 d不定芽伸长为独立植株,比例为85.5%;独立的韭菜苗在1/2MS+0.3 mg/L IAA中生根率及根系状况最佳。通过该方法 130 d左右即可从胚根脱分化再生出植株。  相似文献   

8.
木本曼陀罗毛状根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木本曼陀罗(Datura arborea L.)毛状根的植株再生体系并对再生植株进行了初步检测.采用"一步法"诱导不定芽的适宜培养基为MS 6-BA 2.0 mg L-1 NAA 0.2 mg L-1;采用"两步法"诱导不定芽时,先在MS 6-BA 4.0 mg L-1 KT 0.5 mgL-1 2.4-D 0.5 mg L-1.上诱导愈伤组织,然后在MS 6-BA 4.0 mg L-1 NAA 0.2 mgL-1上诱导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诱导不定芽的最适宜生根培养基为1/2MS IBA 0.1 mgL-1.用PCR技术从再生植株叶片中得到了rolB、rolC目的基因片段.HPLC检测结果表明毛状根再生植株中莨菪烷类生物碱(Tropme alkaloids,TA)的含量较野生植株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烟草的烟碱含量,采用发根农杆菌遗传转化和人工染色体加倍技术,进行了烟草毛状根及其多倍体诱导、植株再生及其烟碱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发根农杆菌ATCC15834感染烟草叶片外植体8 d后产生白色毛状根,15 d后所有叶片外植体产生毛状根。毛状根能在无外源激素的MS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上自主生长。PCR扩增结果显示发根农杆菌Ri质粒的rol B和rol C基因以及冠瘿碱合成酶基因已在烟草毛状根基因组中整合并得到表达。烟草毛状根多倍体诱导的最适条件为0.1%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36 h,其多倍体诱导率为64.71%。经秋水仙素加倍的烟草毛状根多倍体植株再生的最适宜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0.2 mg/L。与对照(二倍体非转化植株)相比,烟草二倍体毛状根再生植株的顶端优势减弱,腋芽增多,叶片变窄;而烟草毛状根多倍体再生植株茎更粗,节间变短,叶色更深,叶片的宽度和厚度均较对照明显增大。根尖细胞染色体压片观察证实,所获得的烟草毛状根多倍体再生植株为四倍体,其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约为4n=96。盆栽实验表明,烟草二倍体毛状根植株和多倍体毛状根再生植株比对照植株延迟约21 d开花。GC-MS检测表明,烟草毛状根多倍体再生植株的烟碱含量比对照及二倍体毛状根再生植株显著提高,分别约为对照及二倍体毛状根再生植株的6.90倍和4.57倍。  相似文献   

10.
白皮松成熟胚的离体培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白皮松成熟胚为外植体诱导再生小植株.试验结果表明,成熟胚不定芽诱导以MS培养基最佳,附加0.294 mg/L的NAA和3.56 mg/L的6-BA时,诱导率接近100%;MS培养基附加NAA(0.05 mg/L)时,平均增殖系数可达6.3以上.不定芽增殖率最大值(10)出现在SH培养基上,此时NAA浓度为0.05 mg/L、6-BA浓度为4 mg/L.MS培养基中加入适量活性炭和GA3能促进不定芽生长,随着活性炭和GA3浓度的增加,有效嫩梢(≥2cm和≥4 cm)的比率显著增高;当活性炭和GA3浓度过高时(分别超过2.75 g/L和4.1 mg/L),不定芽的伸长与生长受到抑制.在离体培养条件下,以种胚为外植体获得了无根苗.  相似文献   

11.
不同理化因子对雪莲毛状根生长和总黄酮生物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 1 2MS液体培养基上研究了不同理化因子对水母雪莲毛状根生长和总黄酮生物合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氮源总浓度 (包括NH+4和NO-3)为 30mmol L ;NH+4 NO-3比例为 5∶2 5 ;2 %蔗糖和 3%葡萄糖组合 ;0.5mg LGA3和 0.5mg LIBA ;pH5.8;18h d的光照 (光强为 35.0.0lx) ;2.4℃ ;摇床转速为 100rmin有利于毛状根生长及总黄酮的生物合成。在此培养条件下 ,经过21d的培养毛状根生长量达到 12.8g L(DW) ,总黄酮合成量为 192.2mg L ,即总黄酮含量占毛状根干重的 15 % ,约为干重野生水母雪莲植株总黄酮含量的 2.5倍。  相似文献   

12.
A culture of hairy roots ofPanax ginseng C.A. Meyer was set up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possibility of producing ginseng saponin. Roots cultured in 1/2 MS medium in the presence of 2 mg/L IAA and 0.1 mM spermidine showed the maximal growth rate, whereas other polyamines increased the growth of hairy roots only slightly or not at all. High saponin root contents were obtained in culture media supplemented with 0.5 mg/L GA and 1 mM putrescine.  相似文献   

13.
14.
发根农杆菌转化大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发根农杆菌感染大豆不同外植体,在成熟胚靠近子叶节部位诱导产生毛状根。经冠瘿碱检测表明,毛状根及由此产生的愈伤组织均有甘露碱存在,说明Ri质粒的T-DNA已整合到大豆的转化根及愈伤组织中。转化根再生实验表明,在含NAA和IAA8mg/L的MS培养基上得到不定根的分化,MS和B_3培养基及6%蔗糖对转化丛生芽的诱导有利。转化的丛生芽在MS基本培养基上进一步长成小植株。  相似文献   

15.
低温条件下不同抗寒性薰衣草内源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薰衣草内源激素与抗寒能力的关系,以抗寒性相对较强的狭叶薰衣草和抗寒性较弱的宽叶薰衣草为试验材料,在田间自然条件下,于越冬前不同降温时期分别对叶片和根系取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和分析了内源激素ABA、GA3、IAA和ZR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两种薰衣草的叶片和根系中的ABA、IAA和ZR的含量随气温的降低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GA3表现为持续下降的趋势。抗寒性强的狭叶薰衣草叶片和根系中的ABA、IAA和ZR含量均高于抗寒性弱的宽叶薰衣草,而GA3小于宽叶薰衣草。对薰衣草越冬起重要作用的内源激素是ABA。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NAA对艾纳香(Blumea balsamifera)扦插生根的影响,4 a生艾纳香健康枝条用500 mg/L NAA处理,对生根过程中的生理生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艾纳香扦插生根率与内源IAA、GA含量和IAA/ABA呈正相关,而与ABA含量呈负相关.NAA处理能提高插穗的IAA含量,降低ABA含量,有助...  相似文献   

17.
Ri质粒转化的青蒿发根培养及青蒿素的生物合成   总被引:51,自引:2,他引:49  
用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转化药用植物青蒿(Artemisia annua L.)并建立了发根体外培养系统。Southern杂交、NPT Ⅱ酶的检测证明Ri质粒的T—DNA转移并整合到植物的核基因组上。在发根培养系统中,检测了青蒿的重要次生代谢物一青蒿素的含量,检测了不同理化因子对发根生长及青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日光灯,12h光周期,20001x)有利于次生产物青蒿素的积累。培养基的pH值为5.4。蔗糖浓度为3%不仅促进发根的生长,而且促进青蒿素的积累。低浓度萘乙酸(NAA)对发根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但抑制青蒿素的合成。赤霉素GA,对发根的生长及次生产物的合成都具有促进作用,其最适浓度为4.8mg/L。  相似文献   

18.
新疆雪莲毛状根的诱导及其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利用发根农杆菌R1601、R1000、LBA9402感染新疆雪莲的叶片、叶柄和根段外植体,诱导产生毛状根。毛状根接种量为2.8 g/L(FW)时,20d生长量可达66.7 g/L,黄酮含量达到干重的10.23%。冠瘿碱的检测和rolB基因的PCR分析表明,Ri质粒中的T_DNA片段已经整合到毛状根细胞的基因组中。预培养时间、外植体类型以及发根农杆菌的菌株属性对毛状根诱导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预培养2 d的新疆雪莲根段外植体,经过R1601感染后,毛状根的诱导率可达100%。诱导产生的毛状根在附加生长素的液体培养基中,有少量愈伤组织产生。由毛状根再生的植株与雪莲外植体再生的植株在形态上无明显区别,但前者的黄酮含量仅为后者的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