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国著名的微生态学家、中国微生态学创始人康白教授最近撰文明确提出“正常微生物群是一个新的人体生理学系统”。这是一个极有价值的新观点 ,这一新理论的出现将为微生态学和生理学增添新的内容 ,对未来医学将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就人体正常微生物群生理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研究的层次、人体正常微生物群所处的环境 ,人体正常微生物群的生理功能、人体微生态系统的调控等问题加以论述 ,供大家参考。1 人体正常微生物群生理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人体正常微生物群生理学是当代人体生理学研究的一个新内容 ,它是以人体正常微生物群的生命活动…  相似文献   

2.
微生态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定位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人体 ,或更正确地说生物体 ,其生命的存在必须与其内、外环境相适应。不适应 ,只能是患病或死亡。生命与环境是对立的统一体。没有生命无所谓环境 ,没有环境无所谓生命。一切生物体都有其适应环境的极限 ,超过极限就必然失去生命。人类是智慧动物 ,能够扩大其适应环境的极限 ,但不可能没有极限。没有极限就违背了“生命与环境对立的统一”客观规律。因此人体或生物体必须与环境相适应。人体或生物体对外必须适应大环境 ,亦即必须适应地球上的水、土壤及大气结构与变化的客观环境。这就是宏观生态学 (m acroecology)研究的领域。在另一方面 ,…  相似文献   

3.
空气、水与土壤等外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均属于宏观生态学,矿泉水的健身治病也属于此例。但是,矿泉水等一切宏观因素都必须通过构成人体内环境的微观生态规律而起作用。我们观察了五大连池矿泉水浴前后,皮温、心率、血压和脑血流图等变化,从而证明矿泉浴有利于维持和调正人体微观生态平衡。下面分别介绍五大连池矿泉水的医疗特点,矿泉浴前后皮温等循环系统的变化和矿泉浴微  相似文献   

4.
人体微生态是人体内的微生物生态群落,是存在于人体组织和体液中的共生和病原微生物的总和,也是近年来发现的"新器官",它在维持人体健康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微生态与宿主间有着全面广泛的相互作用机制,微生态失衡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概述了人体微生态与健康和疾病研究的重要意义,并对国内外研究进展作总结评述。  相似文献   

5.
正常菌群与菌群失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自从上个世纪中期微生态平衡的概念建立以来,人们对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菌群失调对人体的影响和治疗措施以及相关测试手段等都有了深入的研究,特别是今年来微生态制剂的研究开发更为一些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6.
柯为 《微生物学通报》2007,34(3):583-583
在人的肠道中生活着100多种细菌,其数量超过100万亿个,它们被称为“肠内菌群”。肠内菌群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益菌群如乳酸菌群等,它们可以帮助肠道维持健康的微生态平衡;另一类是有害的菌群如大肠杆菌、魏尔希氏杆菌等腐败细菌,它们危害人体健康。此外,还有一些厌氧菌群生活在肠道内平衡其共生作用。重要的是人肠道中那些有益菌群如乳酸菌家族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占优势,这对人的健康和延年益寿起着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微生态学正在迅猛发展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6  
微生态学正在迅猛发展大连医科大学微生态学研究所大连116027康白人类面临着内、外两个环境的挑战。内环境属于微观生态学研究领域,外环境属于宏观生态学的研究领域。宏观生态学,已经取得了大量的科学信息,并引起了人类的高度重视。微观生态学(微生态学),却刚...  相似文献   

8.
自从上个世纪中期微生态平衡的概念建立以来,人们对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菌群失调对人体的影响和治疗措施以及相关测试手段等都有了深入的研究,特别是今年来微生态制剂的研究开发更为一些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9.
肠道微生物在人体健康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肠道微生态环境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随着对肠道微生物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人们发现益生菌在肠道菌群和宿主健康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大量的研究发现,乳酸菌作为益生菌在人体肠道微生态平衡、疾病防治和保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综述了乳酸菌对人体微生态环境的益生功能,并对乳酸菌和人体微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关系,以及乳酸菌对一些常见人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系统论信息控制论与医学微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世纪 40至 5 0年代 ,出现了一系列崭新的科学技术和有关理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就是当时出现的最引人注目的理论 ,它们向其他学科渗透 ,形成了一系列新的边缘学科 ,对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1 ] 。作者用“三论”来研究医学微生态学的某些问题 ,以丰富微生态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探究人体微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状态和异常功能状态 ,指导人们运用“三论”的原理和方法来维护人体微生态平衡和矫正微生态失调。1 系统论与人体微生态系统作为一般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是 2 0世纪 2 0年代初由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  相似文献   

11.
人体肠道微生态系统是人体微生态系统中最大最复杂的一部分,参与机体代谢、免疫等各方面的生理作用。由于内外源性的病理因素导致肠道微生态的破坏可能会引起人体疾病。随着肠道微生态与消化道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肠道微生态与非消化道疾病的相关性。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肠道微生态与肥胖、神经精神病、皮肤病、心脑血管疾病、消化道外肿瘤、感染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病等非消化系统疾病具有相关性。微生态制剂和粪菌移植可以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参与这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肠道微生态系统与消化系统疾病的相关性已被广泛研究和阐述,本文侧重对肠道微生态与非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临床肠道微生态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肠道菌群是人体最大和最复杂的微生态系统,与人体的营养和免疫有重要关系.深入了解该系统的构成、代谢及与疾病的关系不仅对其他微生态系统如呼吸道、泌尿道和生殖道和研究有重要的示范作用,而且在临床上也意义重大.本文谨就近年的临床肠道微生态的几点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阴道微生态及其微生态疗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健康妇女阴道内存在着多种的正常微生物群落。它们与宿主、环境之间构成了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动态的阴道微生态平衡。由于多种原因引起阴道生境改变,机体内分泌紊乱以及免疫功能下降时,阴道的微生物种群发生生态演替,当这种演替超过了生理波动范围时,阴道的微生态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人体微生态是世界主要国家争先布局的前沿领域。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宏观角度量化分析人体微生态领域的国际研究态势和热点主题。方法选用PubMed/Medline数据库,采用主题词检索法构建含33 024条信息的"人体微生态"国际论文题录信息数据库,筛选2008年以来(近10年)31 060条文献信息用以主题分析。通过对题录信息的计量分析得到该领域的主要研究特点;将高频主题词(MeSH词)按照菌群、人体部位、疾病和人群分为4类,采用词频标准化和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热点主题与趋势;采用共词法对研究国别间、菌群—疾病间、疾病—人群间主题词关联度进行量化,并采用网络图法分析主题词间关系,以识别热点领域。结果人体微生态领域研究论文共33 024篇,其中94.1%的研究集中在近10年(2008年以来)。美国学者发表论文数量最多,占27.1%(8 414篇),我国学者论文数位居第二位(3 182篇,占10.2%);我国与美国合作发表论文432篇,居各国间合作论文数量之首。在热点主题方面,乳酸菌、双歧杆菌、古生菌、艰难梭菌、真菌等重点菌群主题词平均标化频次分别为5.1%、4.7%、1.6%、1.5%和1.8%;肠道、阴道、口腔、皮肤等人体主要部位主题词平均标化频次为12.5%、1.8%、1.7%和1.6%;相关疾病方面,炎性肠病、肥胖、克罗恩病、免疫系统、结直肠癌、糖尿病等主题词的平均标化频次为3.5%、3.5%、1.6%、1.1%、0.9%和0.8%。重点主题词关联度方面,艰难梭菌与梭菌感染和痢疾,梭菌感染、结直肠癌、2型糖尿病与中老年人群,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与中青年人群,肥胖、免疫系统疾病与妊娠期女性、新生儿等有较为密切的关联。结论本研究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量化依据,综合分析了人体微生态领域的重点菌群、主要疾病及重点人群方面的热点主题及其变化趋势,可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植物多糖对肠道微生态的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微生态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肠道微生态平衡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许多研究表明植物多糖作为肠道微生态调节剂,具有调节肠道菌群比例、促进肠黏膜修复、增强肠黏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表达及调节细胞因子水平等作用。除此以外,植物多糖具有来源广泛、成本低廉、作用效果好等优势。本文归纳了近年来报道的具有肠道微生态调节功能的植物多糖及其研究方法和作用机制等,希望为今后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海南省作为我国生态旅游岛,拥有美丽的风光,得天独厚的海岛环境。不仅如此,在现在提倡“人与自然和谐”之时,海南更是将这一目标付诸于现实。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的证明,她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同时也孕育着待发掘的生态资源;包括博大的自然生态平衡和人体微生态平衡。保护生态就是保护我们人类生存的地球;保护微生态就是保护我们自身的健康  相似文献   

17.
临床微生态学及其理论基础   总被引:46,自引:8,他引:38  
人体内细菌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已分离鉴定的细菌就达数百种,此外还有各种不同的亚种和菌株,同时还受到同样复杂、繁多的体内、体外因素的影响,因而人体微生态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也可以说复杂性是人体菌群或人体微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特征。那么,复杂的人体菌群在分布、演变及相互作用等等诸方面究竟遵循什么样的规律?菌群的复杂性后面是否隐藏有一定的“秩序”?菌群演变与人体的生理、病理过程有什么联系?如何进行诊断、处理,使菌群向有利于人体的方向演变?这些问题临床上每天都可碰到,常常令临床医师们十分困惑,难于入手…  相似文献   

18.
海南省作为我国生态旅游岛,拥有美丽的风光,得天独厚的海岛环境。不仅如此,在现在提倡“人与自然和谐”之时,海南更是将这一目标付诸于现实。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的证明,她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同时也孕育着待发掘的生态资源;包括博大的自然生态平衡和人体微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9.
水面和水下长航对艇员肠道菌群影响的比较及意义探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比较研究和水下两种长期航行条件对航艇和核潜艇艇员肠道菌群的影响并对其意义进行初步探讨。结果显示两种长航条件均对人体肠道菌群产生显著影响,可打破肠道微生态平衡,但两者所致的肠道菌群构成变化的特点不同。提示不同长航条件可造成不同的微生态失调,需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肠道微生态学已经成为众学者的研究热点,肠道微生态平衡影响人体健康,尤其与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关系密切。许多CRC患者在早期并无明显症状,在进入中晚期时才被确诊,因错过早期治疗的机会而导致治疗效果欠佳,目前亟需更新更优的CRC早期诊断方法。基于肠道微生态与CRC的密切关系,肠道微生态已成为CRC新诊断方法的主要选择之一,主要研究方向是肠道中的细菌、病毒及其代谢产物的种类与数量的检测。本文就近年来关于肠道微生态对CRC诊断作用的相关热点问题进行概述,并展望肠道微生态在CRC诊断作用研究的主要方向及预期进展,旨在为通过肠道微生态诊断CRC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