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日本群马大学研发成功能使癌细胞发出可视红光的有机铱络合物——EL。在特殊光线的照射下,EL在与空气相同的氧气浓度约20%的环境下不会发光,当氧浓度低于10%时则会发光。癌细胞因扩散速度快而经常处于低氧状态,癌细胞在EL作用下会发出红光。在作胃肠检查时,从内视镜的前端喷射EL,在被消化道吸收后,  相似文献   

2.
整体黄化小麦叶片经5~10分钟红光预照射并置暗处2小时以上,其在连续光下的叶绿素积累受到明显促进。红光的作用表现在消除照光初期叶绿素积累的滞后期和促进叶绿素积累稳定期的增长速度两个方面。红光也能促进叶绿素前体——δ氨基乙酰雨酸(ALA)的形成,说明红光可能是通过促进ALA的合成而影响体内叶绿素的形成。 红光对叶绿素积累和ALA形成的效应可被远红光所逆转,暗示了光敏色素参与红光的这一调节过程。另外红光还直接作用于前叶绿素,使其光转化为叶绿素而增加体内叶绿素的含量,同时也解除了前叶绿素对ALA形成的反馈抑制。这些结果指出红光的作用可能是通过体内的两个色素系统——光敏色素和前叶绿素而实现的。 红光和6BA对叶绿素积累和 ALA形成具有加成作用,在6BA作用的最适浓度(5ppm)下,二者的加成作用不变,并且这种加成作用与二者施加的先后顺序无关,看来二者在叶绿素形成中的作用可能是相互独立的。  相似文献   

3.
红光对五彩苏茎段发根及内源ABA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以红光(660nm)和远红光(780nm)照射五彩苏茎段,诱导茎段发根,并以免疫法测定五彩苏茎段内源ABA含量。结果表明,红光诱导茎段发根而远红光无效;内源ABA的含量在全茎段、特别在茎下半段用远红光较红光处理的高。以红光照射黄瓜苗可提高根冠比,进一步证明了红光促进发根的效应。  相似文献   

4.
新型光源LED辐射的不同光质配比光对菊花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新型光源LED辐射的红光[R,(658±20)nm]、远红光[Fr.(715±20)nm]和蓝光[B,(460±20)nm],观测不同红光/远红光(R/Fr)和红光/蓝光(R/B)配比光对菊花组培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红光处理的植株最高,根较长.远红光和蓝光处理的植株矮小,根短细.类胡萝卜素含量与R/Fr比率呈负相关,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 b)、类胡萝卜素含量与R/B比率也呈负相关.叶绿素a/b比值与R/Fr和R/B比率呈正相关.红光有利于可溶性糖和淀粉的积累,降低色素含量.而蓝光能够逆转此效应,可促进色素和可溶性蛋白的合成.红光和蓝光组合处理的叶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以及根系活力均高于白光处理的,尤以高R/B配比光处理的组培苗生长健壮,移栽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5.
红光、远红光、钙及IAA对绿豆下胚轴切段伸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红光明显抑制黄化绿豆下胚轴切段的伸长,远红光则有部分逆转红光的作用。黑暗条件下加钙对切段具有与红光处理相同的抑制伸长效果。IAA可完全逆转红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红光抑制而远红光促进菜豆叶枕外植体的脱落过程。红光抑制脱落必须有Ca~(2 )参与,红光效应与A_(23187)类似。La~(3 )、CPZ和TFP都具有阻止红光抑制脱落的作用。外施Ca~(2 )在红光下对脱落过程稍有促进。  相似文献   

7.
10分钟虹光照射抑制绿豆叶绿体Ca~(2 )-ATPase活性,远红光照射有逆转红光的作用。酶活性的高低取决于最终照射的光质。红光照射后2小时,叶绿体Ca~(2 )-ATPase活性增加。红光和远红光对离体的叶绿体Ca~(2 )-ATPase活性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外源GA_3和红光都能有效地诱导台湾红番茄种子萌发;外源ABA对光诱导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白光和红光诱导萌发过程中内源ABA水平急剧降低,而在黑暗或远红光下则一直保持在与风干种子中原有的高水平。1 mol/L HCl酸化1h后加100 ppm GA_3诱导萌发时内源ABA含量也随培养时间的延续而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
红光(R)和远红光(Fr)都抑制水稻胚芽的生长,但对胚芽鞘来说,红光抑制其生长,远红光表现出部分逆转效应。一定浓度单一生长素(IAA)促进水稻胚芽鞘的生长,而赤霉素(GA_3)与生长素作用相反。对于水稻的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X),红光促进两种酶的活性,远红光则表现出逆转效应。单一10~(-2)ppmIAA、10~(-2)ppmGA_3都促进其活性。照光时,在10~(-2)ppm IAA存在的条件下,红光表现为促进,远红光则表现为抑制;但在10~(-2)ppm GA_3存在的条件下,红光反而对两种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远红光则表现为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蓝光,红光,远红外都可诱导小麦幼苗硝酸还原酶的活性。黄化苗经红光照射后立即照射远红光,可逆转红光对硝酸还原酶活性的诱导效应,钙可促进这一效应。绿苗在缺钙时滑有光逆转效应,有钙时则表现部分逆转效应。  相似文献   

11.
照射远红光后杜氏盐藻毫秒延迟发光快相强度明显增加,而红光处理结果则相反.低温条件明显抑制远红光引起的毫秒延迟发光快相强度的上升,而红光则仍能够有效地引起毫秒延迟发光快相强度的降低.加入消除跨类囊体膜质子梯度的尼日利亚菌素后,远红光不能引起延迟荧光强度的上升.与以前在高等植物中得到的结果相比,在杜氏盐藻中远红光处理后毫秒延迟发光快相强度增加的幅度更大,红光处理后没有出现毫秒延迟发光快相强度先增加后降低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潘照明 《生命世界》1992,19(2):32-33
众所周知,光能是地球上生命活动所需的最终能源,因此,光对葡萄植株的生长发育十分重要。太阳的光能都能通过辐射吸收来影响葡萄植株的光合作用和温度以及浆果的温度。不同光质(如紫外线、红光和远红光)对葡萄植株的生长发育也有较大的作用,尤其是红光(R)(660nm)和远红光(FR)(730nm)能调控植物的光敏素反应。那么光的调控机制是什么呢?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几方面:光合效应、热量效应和光敏素效应。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胞壁钙在红光抑制黄化绿豆(PhaseolusradiatusL.)下胚轴切段伸长生长中的作用。培养在有Ca2+介质中的切段胞壁钙含量比无Ca2+介质中的高3倍多,但不论介质中有无外源Ca2+,红光对下胚轴伸长的抑制程度都为20%~25%。乙醇双乙胺醚N,N,N′,N′四乙酸(EGTA)减少胞壁钙含量,相应地抵消红光对伸长的抑制;verapamil、La3+处理的切段胞壁钙含量与黑暗对照接近,但削弱红光的抑制作用;A23187减少胞壁钙,相应地抵消红光作用,甚至促进伸长生长。此外,氯丙嗪不影响胞壁钙含量,却阻止红光抑制伸长。表明红光无需外源Ca2+也能抑制切段伸长生长,但并非完全不需要Ca2+,可能胞壁自身的Ca2+基本能满足伸长生长所需。胞壁Ca2+的作用很复杂,它既可作为钙库起内流Ca2+信号的作用,也可在壁区起生长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光敏色素对黄化绿豆幼苗下胚轴原生质体膨大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光引起黄化绿豆(PhaseolusraditusL.)幼苗下胚轴原生质体膨大,远红光可逆转红光的作用。这种可逆现象至少能在两个红光-远红光循环中观察到;膨大反应与红光光照强度和时间呈正相关,表明黄化绿豆幼苗下胚轴原生质体膨大是由光敏色素诱导的。红光引起的膨大只是在培养液中有Ca2+ 存在时才能发生,Mg2+ 、Ba2+ 、Zn2+ 或K+ 均不能替代Ca2+ 的作用。膨大与原生质体吸水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5.
蓝光、红光、远红光都可诱导小麦幼苗硝酸还原酶的活性。黄化苗经红光照射后立即照射远红光,可逆转红光对硝酸还原酶活性的诱导效应,钙可促进这一效应。绿苗在缺钙时没有光逆转效应,有钙时则表现部分逆转效应。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在总体上是一致的。两种酶活性受钙促进,与NO~(-)_3-N积累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红光引起黄化绿豆(Phaseolus raditus L.)幼苗下胚轴原生质体积累~(45)Ca~(2 ),在光辐照度未达到饱和值前,~(45)Ca~(2 )积累量与光照强度或光照时间呈正相关;远红光可逆转红光引起的~(45)Ca~(2 )积累,~(45)Ca~(2 )积累的多寡取决于最后一次是照射红光还是远红光,表明光敏色素对Ca~(2 )吸收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光敏色素对黄化绿豆幼苗下胚轴原生质体钙吸收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光引起黄化绿豆(phaseolus raditus L.)幼苗下胚轴原生质体积累45Ca^2+,在光辐照度未达到饱和值前,45Ca^2+积累量与光照强度或光照时间呈正相关;远红光可逆转红光引起的45Ca^2+积累,45Ca^2+积累的多寡取决于最后一次是照射红光还是远红光,表明光敏色素对Ca^2+吸收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先前的研究考察了红光对玉米(Zea mays L.cv.Royaldent Hit85)胚芽鞘向光性反应的影响,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了红光对蓝光照射时间依赖型向光性(TDP)影响的光具-反应曲线,发现该反应不像红光对脉冲蓝光诱导的向光性的影响那样属于超低光量反应,而是一种低光量反应,且之后的脉冲远红光可以逆转红光对TDP影响的效果。但远红光预处理延长后,逆转了的TDP反应性可以得到恢复。不仅如此,暗适应胚芽鞘接受不同时间的单独远红光预处理后可同样获得与预处理光量成比例的TDP反应性,表明暗适应胚芽鞘在接受远红光顶处理后亦可建立起长时间向光性蓝光照射的反应能力。远红光对TDP反应性影响的光量-反应曲线分析揭示,该远红光影响依赖于照射时间并要求高光量。鉴于高光量范围内上述远红影响不符合所谓反比定律,远红光对TDP反应性的影响很可能属一高辐照反应,根据上述研究发现探讨了植物光敏素作用模式与不同光性反应信号转导途径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9.
气生茎中内皮层的缺乏与光照有关。高强度的白光(大于1mW/cm~2)及高强度的红光(0.2mW/cm)可以抑制茎中内皮层的形成,而低强度的白光(小于1mW/~2),低强度的红光(0.03mW/cm~2),远红光(0.01mw/cm~2)及黑暗可以诱导茎中内皮层的产生。但是,茎中内皮层产生与否不受典型的红光/远红光逆转的光敏素调节,它与光强度有更大的依赖性。在低光强及暗中生长的幼苗,茎中内皮层在栓化过程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增高,同时产生新的与栓化有关的阳极同工酶谱带,生长在高光强下的茎不具内皮层也没有阳极带的出现。用组织化学方法研究发现过氧化物酶在组织中普遍分布,但在黑暗及低光强下生长的茎中过氧化物酶在皮层与小柱之间活性更高,而高光强下的茎不具此差异。  相似文献   

20.
用红光(650nm)或远红光(740nm)照射后,测定了黄化芥菜子叶中活化状态下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PCase,E.C.4.1.1,39),果糖1,6-二磷酸酯酶(FBPase,E.C.3.1.3.11)和景天庚酮糖1,6-二磷酸酯酶(SBPase,E.C.3,1.3.37)的酶活性。叶片对光的反应表明存在光敏感期。在光敏感期的红光可使 RuBPCase 和 FBPase 合成,但对 SBPase 的合成没有影响。红光的这种作用可被远红光逆转,所以红光对这两种酶的合成的启动是通过光敏色素而实现的。在超过阈值的光下,酶合成的量与光量子数无关,光敏色素只影响酶合成的启动,但是酶的持续合成还要依赖其它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