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8 毫秒
1.
目的:通过尾静脉注射L1210细胞建立昆明小鼠及DBA/2小鼠的白血病模型,观察肿瘤细胞的迁移情况以及小鼠存活时间,为后续L1210细胞迁移的细胞内信号通路研究及抗肿瘤药物筛选奠定基础。方法:常规培养小鼠白血病细胞L1210系,将昆明小鼠及DBA/2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C)和实验组(B、D),实验组尾静脉注射5×10^6L1210细胞,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PBS。昆明小鼠组饲养56d,DBA/2小鼠组饲养14d。定期测量小鼠体重并观察小鼠形态,取濒死小鼠以及最后解剖的小鼠的心、肝、脾、肺等脏器称重并测量,统计结果。结果:A、B、C、D组小鼠的平均存活天数分别为56、56、13.83±0.37、10.33±3.40d。昆明小鼠实验组脾脏明显肿大,肺脏有少量白细胞浸润,心脏和肝脏无明显变化,无死亡现象;DBA/2小鼠注射L1210细胞后第7d开始出现死亡,随着饲养时间的延长,死亡率不断上升。结论:昆明小鼠或DBA/2小鼠尾静脉注射L1210细胞均可引起肿瘤细胞的体内浸润。昆明小鼠尾静脉注射L1210细胞存活时间长,适合长期观察或周期比较长的实验;DBA/2小鼠尾静脉注射L1210细胞存活时间短,但实验现象明显。后期研究可以针对不同的研究目的和实验周期来选择合适的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2.
水迷宫实验中三种品系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三种品系小鼠在Morris水迷宫实验中的学习记忆能力差异,为与改善学习记忆能力相关新药研究的实验动物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用C57BL/6小鼠、昆明种小鼠和ICR小鼠,进行定位航行实验(5d)、空间搜索实验(1d)和工作记忆实验(4d),考察其学习记忆能力。结果定位航行实验从第3天起C57BL/6小鼠的潜伏期明显小于昆明种小鼠和ICR小鼠(P0.01);空间搜索实验C57BL/6小鼠穿过原平台位置的次数、在原平台象限游程比率和时间比率均明显多于昆明种小鼠和ICR小鼠(P0.05);动物每天工作记忆实验的潜伏期随测试次数增加而缩短,C57BL/6小鼠缩短的较昆明种小鼠和ICR小鼠稍多。结论C57BL/6小鼠的空间参考记忆能力与工作记忆能力均优于昆明种小鼠和ICR小鼠,且非空间因素对其学习记忆能力的评价干扰较小,可作为优先选择的水迷宫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3.
在实验室饲养条件下, 对东方田鼠指名亚种繁殖特性和幼仔生长发育进行了初步观察。该鼠全年均可繁殖, 平均每胎产仔3.8 ±1.5 只, 妊娠期20~21 d , 繁殖间隔期39.3 ±26.4 d , 雌雄比为1.48。幼鼠3 日龄耳壳完全直立, 4 日龄开始长下门齿, 5 日龄长上门齿, 7~8 日龄睁眼, 20 日龄可断奶, 55 日龄左右性成熟。3 种生长模型(Logistic 方程、Gompertz 方程和Von Bertalanffy 方程) 对体重、体长、尾和后足的生长过程的拟合优度均很高,择优选用Von Bertalanffy 方程对体重、体长和尾长进行描述, 选用Logistic 方程对后足长的生长过程进行描述。将该鼠的生长发育过程划分为4 个阶段, 乳鼠阶段: 初生至10 日龄; 幼鼠阶段: 11 日龄至20 日龄; 亚成年阶段: 21至55 日龄; 成年阶段: 56 日龄以后。对指名亚种和长江亚种生长、繁殖特性异同亦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
草原兔尾鼠的生长发育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对初生至100日龄的草原兔尾鼠进行逐日观察,并测量其个体的体重、体长、尾长、、后足长、记录其生长发育特征。幼鼠睁眼期为10-12日龄;自由采食期为15-18日龄;断奶期为19-20日龄;性成熟期为45-60日龄。生长发育大致分为四个阶段;乳鼠阶段,初生至15日龄,体长70毫米以下;幼鼠阶段,16-30日龄,体长70-84毫米;亚成体阶段,30-60龄,体长85-92毫米;成体阶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和比较不同年龄段实验小鼠的抑郁及焦虑样行为。方法将27只雄性C57BL/6小鼠按年龄分为青年组(3月龄,n=9)、中年组(10月龄,n=9)、老年组(18月龄,n=9),分别进行悬尾测试、强迫游泳测试、高架十字迷宫测试、开放旷场测试和糖水偏好测试,观察小鼠抑郁及焦虑样行为,并用液质联用(LC-MS/MS)法检测C57BL/6小鼠血清5-羟色胺含量。结果中年组小鼠比老年组小鼠的悬尾不动时间长(P0. 05);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小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递减,青年组小鼠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大于中年组小鼠(P0. 001)和老年组小鼠(P0. 001),中年组小鼠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大于老年组小鼠(P0. 01);中年组小鼠比老年组小鼠12小时糖水偏好率高(P0. 05),青年组小鼠比老年组小鼠12、36、48、60小时糖水偏好率高(P0. 05);老年组小鼠比中年组和青年组小鼠开臂时间长(P0. 05),青年组小鼠比中年组小鼠探头次数多(P0. 01);青年组小鼠比老年组小鼠在旷场中的移动总距离长(P0. 05);老年组、中年组、青年组小鼠血清5-HT含量呈递减趋势,青年组小鼠血清5-HT显著低于中年组(P0. 05)和老年组(P0. 01)。结论整体而言,同一刺激下,小鼠的年龄越小,越易表现出抑郁及焦虑样行为,血清中5-HT水平越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4种不同品系小鼠在3种实验(空场实验、悬尾实验及强迫游泳实验)中的行为学差异,为抗抑郁新药研究中的实验动物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空场实验检测C57BL/6、BALB/c、ICR、和昆明小鼠的自主活动能力和对新奇环境的探索能力;利用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检测它们在应激刺激下的行为绝望状态。结果在空场实验中,BALB/c、ICR和昆明小鼠的运动总路程、运动速度和运动时间明显高于C57BL/6小鼠(P〈0.05),ICR和昆明小鼠的直立次数也明显高于C57BL/6小鼠(P〈0.05);悬尾实验C57BL/6小鼠的不动时间显著长于其他3种品系小鼠(P〈0.05),但是4种品系小鼠在强迫游泳实验中的不动时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C57BL/6小鼠自发活动量低,对新奇环境的探索能力差,并且在急性应激刺激下容易造成行为绝望,因此C57BL/6小鼠可能适合作为急性应激抑郁模型动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对金霉素菌渣的降解调控作用。【方法】选用同一天收集的黑水虻虫卵培育至3日龄幼虫,转入麦麸与金霉素菌渣不同质量配比(麦麸∶金霉素菌渣=1∶0, 1∶1, 2∶1, 5∶1, 10∶1和20∶1)混合养殖料中饲养,测定不同日龄黑水虻幼虫体长与体重,依据幼虫和养殖残料中金霉素含量计算不同日龄金霉素降解率。【结果】金霉素菌渣在混合养殖料中的含量对黑水虻幼虫体长和体重等生物学特征具有显著影响,且对不同日龄黑水虻幼虫对金霉素降解率产生显著影响。麦麸与金霉素菌渣不同质量配比混合养殖料饲养的黑水虻幼虫体长与体重在11日龄前随着日龄增加逐渐增加,13日龄时体长与体重出现下降趋势。麦麸与金霉素菌渣5∶1, 10∶1和20∶1质量配比混合养殖料饲养时幼虫体长和体重大于对照(纯麦麸饲养组)。通过计算不同质量配比养殖料饲养的不同日龄黑水虻幼虫对金霉素降解率,发现金霉素初始含量是影响降解率的重要因素,麦麸与金霉素菌渣5∶1质量配比混合养殖料饲养的7, 9, 11和13日龄黑水虻幼虫对金霉素降解率分别为39.21%, 68.94%, 66.53%和68.26%,显...  相似文献   

8.
封闭群草原兔尾鼠正常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雅培 (AEROSET)全自动血液生化测定仪对封闭群草原兔尾鼠 2 3项血液正常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与昆明小鼠、BALB c nu小鼠、Wistar大鼠、人的正常值相比较 ,该种实验动物血液正常生化指标具有以下特点 :①总蛋白 (TPROT)、白蛋白 (ALB)、球蛋白 (GLOB)、总胆红素 (TBILI)、直接胆红素 (DBILI)、间接胆红素 (IBILI)、尿素氮 (UREA)、二氧化碳 (CO2 )、甘油三脂 (TG)、胆固醇 (CHOL)、钠 (Na)、氯 (Cl)、镁(Mg)、总钙 (TCA)的测定值 ,五者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②封闭群草原兔尾鼠与昆明小鼠相比 ,谷草转氨酶 (AST)、谷丙转氨酶 (ALT)、糖 (GLU)、钾 (K)、磷 (P3 + )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1或P <0 0 5 ) ;③封闭群草原兔尾鼠与BALB c nu小鼠相比 ,谷草转氨酶 (AST)、谷丙转氨酶 (ALT)、碱性磷酸酶 (ALP)、糖 (GLU)测定值 ,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1或P <0 0 5 ) ;④封闭群草原兔尾鼠与Wistar大鼠相比 ,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钾、糖测定值 ,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1或P <0 0 5 ) ;⑤封闭群草原兔尾鼠与人相比 ,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 (LDH)、肌肝 (CREAT)、尿酸 (UA)、钾 (K)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1或P <0 0 5 )。结果表明 :该种动物可能适合于作为研  相似文献   

9.
侏儒小鼠与津白3体重的比值为1:2.5。它们的骨骼、休重、休长及尾长的测量均具非常显著或显著意义。经均衡性检验,不同日龄、不同性别间TA3/dw~t小鼠的不同骨骼、体重、体长及尾长的比值变化是均匀一致的。证明侏儒小鼠骨骼、体重、体长及尾长均系均匀缩小,是身体各部分匀称的侏儒小鼠。  相似文献   

10.
建鲤GHR基因多态性及与增重相关的SNP位点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长激素是调控动物生长的关键因子,它通过与膜蛋白生长激素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因此生长激素受体基因的变异对动物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实验根据已分离的4个建鲤jlGHRs基因,通过测定来自6尾建鲤的序列,共找到38个SNP位点。使用PCR-RFLP方法检测了353尾建鲤在其中5个SNP位点(1a内含子3 A43G、1a外显子8 A361G、1b外显子8 C12T、2a外显子8 A555G和2b外显子8 A315G)的基因型,分析了不同基因型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5个位点均与增重显性相关;1a内含子3 A43G还与体高/体长和体厚/体长显性相关;1b外显子8 C12T与体高/体长和尾柄高/尾柄长显性相关;1a外显子8 A361G和2a外显子8 A555G也与尾柄高/尾柄长显性相关。数据分析还显示增重标记个数富集4个以上的个体明显比标记少的个体生长快,在选育群中增重标记数有2个的个体最多占30%,而增重标记数4个以上的只占14%,说明存在着较大的选育空间。实验筛选的5个位点可以作为建鲤分子育种的有效标记。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氟18-脱氧葡萄糖MicroPET(18F-FDG microPET)影像技术观察姜黄素对9月龄AD小鼠的脑葡萄糖代谢影响。方法随机挑选9月龄(3月龄小鼠,干预6个月)模型组、西药组和姜黄素大、中、小剂量组AD小鼠各3只,以及同月龄C57BL/6J正常对照组小鼠3只,通过吸入2%异氟烷麻醉后,每例弹丸式从尾静脉注射放射性示踪剂18F-FDG约14.8~16.5 MBq,摄取1 h后采集10 min MicroPET图像。计算每组小鼠每克脑组织(除小脑)18F-FDG的摄取率并比较分析其差异。结果姜黄素中剂量组小鼠和西药组小鼠每克脑组织18F-FDG的摄取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结论姜黄素治疗后,9月龄AD模型小鼠脑18F-FDG的摄取有所改善,提示AD模型脑糖代谢所反映的脑功能得到改善,姜黄素发挥了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野生小鼠来源1号染色体替换系小鼠群体的生长表型与血液生化指标,探讨替换系群体的QTL定位潜力。方法以染色体替换系近交后代小鼠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体重、体长、尾长、血液生化、内脏器官重量等表型数据,统计其与C57BL/6差异显著性。结果发现替换系小鼠在多个指标上与C57BL/6具差异有显著性。不同发育时期的外部表型上与C57BL/6相比,体重具显著差异的是B6-Chr1KM等6个品系,体长具显著差异的是B6-Chr1K M等5个品系,尾长具显著差异的是B6-Chr1K M等9个品系;部分品系在肝、脾、肾脏和脑部重量上存在与C57BL/6的显著差异;生化指标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B6-Chr1CM雌鼠显著偏高,碱性磷酸酶B6-Chr1HZ雌鼠显著偏高、B6-Chr1KM雄鼠显著偏低,总胆红素B6-Chr1CM雄鼠、B6-Chr1SMX雄鼠和B6-Chr1HZ雄鼠显著偏高,甘油三酯B6-Chr1SMX雄鼠显著偏高,总胆固醇B6-Chr1TW雄鼠显著偏高。结论培育的野生小鼠来源的1号染色体替换系群体在部分表型上与C57BL/6差异有显著性,具备作为QTL定位的遗传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骨骼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及胰岛素受体的功能缺失(Mouse overexpressing adominant-negative IGF-I receptor specifically in muscle,MKR mouse)转基因2型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及其生长情况。方法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授权使用引进的MKR鼠,经自然交配后繁殖的子代作为研究对象,制备尾组织基因组DNA,经聚合酶链反应得到扩增产物,1%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鉴定。同时对MKR鼠子代出生后的血糖、体重、胰岛素定时检测。同期采用昆明种小鼠或C57野生型小鼠进行对照。结果MKR鼠所有子代鼠均会出现长度为330 bp的DNA片段,表明该MKR鼠后代能稳定遗传。新生MKR鼠自出生3周开始,即出现显著的血糖增高,5周以后血糖则较稳定地维持在高水平。与对照组小鼠同期的血糖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其体重增长随年龄的增长而减慢,至4月龄时体重基本稳定,但无下降趋势。MKR鼠在2月龄时即表现出显著的高胰岛素血症及糖耐量低下,与对照组小鼠同期比较,亦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MKR鼠在生长过程中无自然死亡发生。结论MKR鼠是至今为止一种非常良好的2型糖尿病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阿莫西林干预对婴儿优势菌双歧杆菌及乳杆菌在无菌小鼠体内定植的影响。方法 1日龄Balb/c无菌乳鼠接种婴儿粪便悬液。饲养至7~21日龄灌胃阿莫西林(100mg/kg),对照组在同日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利用qRT-PCR检测小鼠粪便中双歧杆菌、乳杆菌的含量。结果阿莫西林处理可显著降低乳杆菌(P0.05)、双歧杆菌(P0.05)在无菌小鼠体内定植数量,但停药后饲养至成年(53日龄)二者定植数量与对照组小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哺乳期阿莫西林干预会导致乳杆菌、双歧杆菌在小鼠体内定植量下降,但停药后小鼠饲养至成年二者可达到正常定植量,婴儿菌群定植小鼠模型可以模拟与现有动物模型一致的阿莫西林对双歧杆菌、乳杆菌定植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5.
人β_2m转基因小鼠的制备及鉴定(英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制备人 β2m转基因小鼠 ,研究HLA B2 70 4基因的表达 .应用显微注射将人 β2m基因注入C5 7BL 6×昆明鼠和昆明鼠×昆明鼠F1代受精卵 .出生动物及其后代经PCR筛选 ,采用斑点杂交和Southern杂交对阳性鼠基因组DNA标本进行进一步鉴定和测定整合拷贝数 ,利用RT PCR检测阳性鼠中人 β2m转基因的表达 .6只原代仔鼠及 7只它们的下一代鼠 (F1)带有人 β2m基因 .由微注射基因后移卵出生的 86只小鼠中 ,C5 7BL 6×昆明鼠杂交仔鼠 35只 ,其中 4只阳性 (11 4 % ) ,昆明鼠×昆明鼠杂交仔鼠 5 1只 ,其中 2只阳性 (3 9% ) ,含有人 β2m基因的原代鼠×昆明鼠杂交仔鼠 2 0只 ,其中 7只阳性 .整合的转基因均为单拷贝 .Southern杂交证实上述阳性鼠确有转基因整合 .阳性鼠的皮肤、结肠、睾丸和脾脏组织中均有人β2m转基因mRNA的表达 .在转基因动物制备中 ,C5 7BL 6×昆明鼠F1代明显优于昆明鼠×昆明鼠F1代 .与人HLA B2 70 4基因相比 ,人 β2m基因不易整合 ,其整合率与整合拷贝数均较低 .得到的人 β2m转基因小鼠能够将人 β2m基困传给下一代 ,并可与人HLA B2 70 4转基因鼠交配 ,研究它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16.
 制备人 β2m转基因小鼠 ,研究HLA B2 70 4基因的表达 .应用显微注射将人 β2m基因注入C5 7BL 6×昆明鼠和昆明鼠×昆明鼠F1代受精卵 .出生动物及其后代经PCR筛选 ,采用斑点杂交和Southern杂交对阳性鼠基因组DNA标本进行进一步鉴定和测定整合拷贝数 ,利用RT PCR检测阳性鼠中人 β2m转基因的表达 .6只原代仔鼠及 7只它们的下一代鼠 (F1)带有人 β2m基因 .由微注射基因后移卵出生的 86只小鼠中 ,C5 7BL 6×昆明鼠杂交仔鼠 35只 ,其中 4只阳性 (11 4 % ) ,昆明鼠×昆明鼠杂交仔鼠 5 1只 ,其中 2只阳性 (3 9% ) ,含有人 β2m基因的原代鼠×昆明鼠杂交仔鼠 2 0只 ,其中 7只阳性 .整合的转基因均为单拷贝 .Southern杂交证实上述阳性鼠确有转基因整合 .阳性鼠的皮肤、结肠、睾丸和脾脏组织中均有人β2m转基因mRNA的表达 .在转基因动物制备中 ,C5 7BL 6×昆明鼠F1代明显优于昆明鼠×昆明鼠F1代 .与人HLA B2 70 4基因相比 ,人 β2m基因不易整合 ,其整合率与整合拷贝数均较低 .得到的人 β2m转基因小鼠能够将人 β2m基困传给下一代 ,并可与人HLA B2 70 4转基因鼠交配 ,研究它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17.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一种主要经过啮齿动物,特别是鼠类传播的人畜共患急性病毒性疾病。在卫生部医学实验动物微生物控制标准中,是一级实验动物应排除的病毒,必须进行定期监测,以便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保证实验动物质量。本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小鼠进行血清病毒抗体监测。实验动物计有昆明种、BALB/C、C3H、C57BL/G、615和NIH小鼠,均来源于成渝两地医学单位,开放环境中饲养;自眼眶采血,分离血清;抗原细胞片来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羊抗兔免疫血清由四川省卫生防疫站提供;羊抗鼠IgG荧光抗体购自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批号8901);…  相似文献   

18.
为准备开展实验动物的寄生虫学监测,我们于1987—1988年对成都地区有代表性的5个繁殖用鼠单位,就小鼠的寄生虫自然感染率、感染虫种、易感鼠龄、寄生部位和不同品系小鼠对寄生虫的感染差异等作初步调查。小鼠按正常试验用鼠要求随机购自华西医科大学(74只)、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94只)、省医科院医学实验动物中心(69只)、省防疫站(51只)和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341只)5个单位,共629只,鼠龄3周—12月,品系包括BALB/C小鼠74只、615小鼠78只、NIH小鼠157只及昆明系小鼠320只。每鼠同时采用直接涂片法、饱和盐水漂浮法、透明胶纸粘取法以及解…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昆明小鼠(Mus musculus)年龄相关性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改变及其与海马突触前囊泡蛋白1(synaptotagmin 1,SytⅠ)含量之间的关系。选取3个年龄段的昆明小鼠,①青年组:6月龄,28只;②中年组:11月龄,22只;③老年组:22月龄,17只。利用六臂辐射状水迷宫(RAWM)任务检测其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制作组织微阵列,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SytⅠ在海马中的的表达;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对六臂辐射状水迷宫实验参数和SytⅠ的相对含量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Spearman秩相关检测这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老年组昆明小鼠在学习期及记忆期的平均错误数及潜伏期均高于中年和青年鼠(P0.05),中年昆明小鼠与青年鼠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老年组昆明小鼠在海马CA3区及齿状回(dentate gyrus,DG区)中SytⅠ的相对含量显著高于中年鼠和青年鼠(P0.05);昆明小鼠海马CA3、DG区SytⅠ的相对含量与学习期和记忆期的错误数及潜伏期均成正相关(P0.05)。由此推断,昆明小鼠可出现年龄相关性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降低,其海马CA3和DG的SytⅠ相对含量出现年龄相关性升高,海马SytⅠ升高可能与昆明小鼠年龄相关性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减退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Ⅱ(Peroxiredoxin Ⅱ,PrxII)是否可以克服昆明(Kunming)小鼠早胚体外发育2-细胞阻滞。方法取昆明小鼠1-细胞胚置于含PrxII蛋白的M16培养液中培养,观察PrxII对昆明小鼠早胚发育潜能和2-细胞胚内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的影响;同时比较昆明和B6C3F1小鼠1-细胞胚在M16中各自的发育情况;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分别检测比较昆明与B6C3F1小鼠体外培养2-细胞胚内ROS水平以及昆明小鼠体外培养与体内发育2-细胞胚内ROS水平。结果M16培养液中添加PrxII蛋白(1nmol/L和100nMol/L)可以明显降低昆明小鼠体外培养2-细胞胚内ROS水平(P<0.05),但不能克服昆明小鼠体外发育2-细胞阻滞;昆明小鼠1-细胞胚在M16中培养存在2-细胞阻滞现象,而B6C3F1小鼠无2-细胞阻滞现象;昆明小鼠体外培养2-细胞胚内ROS水平显著低于体内发育2-细胞胚(P<0.05),亦略低于B6C3F1小鼠体外培养2-细胞胚内ROS水平(P>0.05)。结论M16培养液中添加PrxII可以明显降低2-细胞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