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本实验旨在研究小檗碱(berberine, BBR)对急淋白血病细胞Jurkat的在体抗肿瘤作用及与阿糖胞苷(cytosine, Ara-C)的联合作用。本研究通过体外培养Jurkat细胞株,将细胞注射至裸鼠皮下,建立皮下移植瘤模型,待肿瘤体积长至约100 mm~3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小檗碱处理组,分别口服PBS、200 mg/kg小檗碱,隔天给药一次,隔天记录裸鼠体重及肿瘤体积大小。给药30 d后处死动物,剥离肿瘤组织,称量肿瘤大小,绘制肿瘤生长曲线、体重图及瘤重图,计算抑瘤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的表达水平。同时,本研究用一线用药阿糖胞苷(cytarabine, Ara-C)与小檗碱联合处理Jurkat细胞,研究两药联用的药效。发现小檗碱处理组移植瘤大小受到明显的抑制,瘤块组织中Ki-67的表达明显降低;Ara-C与小檗碱能协同抑制Jurkat细胞的增殖,联合指数(combination index, CI)1。本研究发现小檗碱能够抑制Jurkat细胞皮下移植瘤的增殖,在体内发挥抗急淋白血病活性,并能与一线用药Ara-C协同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沙利度胺联合放疗对宫颈癌裸鼠移植瘤的VEGF、bFGF、TNF-α表达的影响,探究其增敏作用的机制。方法:选择24只裸鼠,均在左侧腋部皮下注射0.2 m L Hela细胞悬浊液进行造模。将造模成功的裸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ontrol group,CG)、沙利度胺组(Thalidomide group,TG)、放疗组(Radiotherapy group,RG)和联合治疗组(TG+RG),每组6只,分别给予羧甲基纤维素钠、沙利度胺溶液、放疗、沙利度胺溶液+放疗处理。治疗14 d后,通过检测裸鼠肿瘤体积、肿瘤抑制率、肿瘤延迟生长时间(Delayed tumor growth time,TGD)、放射增敏比(Radiosensitization ratio,SER)、肿瘤细胞的坏死程度、微血管密度、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肿瘤组织中VEGF、bF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析沙利度胺联合放疗对宫颈癌裸鼠移植瘤的放疗增敏作用及其机制。结果:治疗14 d后,与对照组相比,沙利度胺组、放疗组和联合治疗组裸鼠肿瘤体积均明显变慢,肿瘤抑制率均显著增高,TGD均显著均明显延长,坏死细胞个数均明显增多,微血管密度、血清和肿瘤组织中VEGF、bFGF、TNF-α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5);与沙利度胺组和放疗组相比,联合治疗组裸鼠瘤重均明显变慢,肿瘤抑制率均显著增高,TGD均显著均明显延长,坏死细胞个数均明显增多,微血管密度、血清和肿瘤组中VEGF、bFGF、TNF-α表达量均明显降低(均P0.05);放射增敏比(SER)大于1。结论:沙利度胺可显著增强放疗对宫颈癌裸鼠移植瘤的效果,可能与其显著降低VEGF、bFGF、TNF-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5-烯丙基-7-二氟亚甲基白杨素(ADFMChR)对人肺癌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肺癌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测定荷人肺癌裸鼠移植瘤的大小和重量,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PCNA、VEGF、CD31的表达。结果ADFMChR对肺癌移植瘤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5.0、10.0、20.0 mg/(kg.bw)的ADFMChR对移植瘤的瘤重抑制率分别为42.98%,82.31%和89.91%。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表明:ADFMChR具有抑制肺腺癌裸鼠移植瘤细胞PCNA、VEGF及CD31蛋白表达作用。结论ADFMChR抑制肺腺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作用与其抑制移植瘤细胞PCNA、VEGF以及CD31的蛋白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过表达miR-153的非小细胞肺癌的稳转细胞株,为进一步探讨miR-153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构建具有嘌呤霉素抗性的miR-153慢病毒载体;体外培养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SPC-A-1和A549,加入浓度梯度的嘌呤霉素溶液,筛选出最佳浓度;使用慢病毒转染细胞株,并在转染72 h后用荧光显微镜检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表达,评价转染效率;体外实验使用PCR检测miR-153在稳转株的表达;稳转株移植裸鼠体内成瘤,取出瘤体后检测瘤体内EGFP和miR-153的表达。结果:完成过表达miR-153慢病毒载体及阴性对照载体的构建;确定嘌呤霉素最佳筛选浓度:在SPC-A-1细胞中的浓度为2.0 g/mL,A549细胞中的浓度为3.0 g/mL;目的基因miR-153被慢病毒成功导入SPC-A-1细胞和A549细胞中,荧光显微镜下能直接观察到EGFP。转染miR-153组和阴性对照组的PCR实验结果显示:在SPC-A-1细胞中,miR-153的表达量为92.9±20.6,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6);在A549细胞中,miR-153的表达量为2624.6±153.4,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01)。稳转株能在裸鼠体内形成移植瘤,瘤体内明显有EGFP的表达;与阴性对照组的瘤体相比,移植瘤组miR-153的表达量为显著上调(P=0.048)。结论:成功构建过表达miR-153的非小细胞肺癌的稳转细胞株。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吞适配蛋白Epsin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中的潜在作用。方法:选择体外培养的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筛选Epsin 1和Epsin 2 shRNA干扰效率达标的细胞。将裸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第1、2组裸鼠分别经胸腔植入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及epsin表达敲减的A549细胞,第3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比较1、2组小鼠肿瘤体积的变化。8周后,处死所有裸鼠,留取肺组织及肿瘤组织,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非肿瘤(正常)肺和致瘤性肺组织中的epsin 1和2的蛋白质水平。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来研究epsin 1和2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肺肿瘤组织epsin1和2的m 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中(P0.05)。种植epsin表达敲减的A549细胞裸鼠肿瘤生长速度及体积均大于种植正常A549细胞的裸鼠肿瘤。结论:Epsins表达上调可能促进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的发生发展,而敲减epsins的表达可能为未来的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胰腺癌细胞和胰腺癌裸鼠移植瘤放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胰腺癌Bx PC-3和As PC-1细胞,分为二甲双胍处理组和未处理组,处理组给予10 mmol/L二甲双胍作用48小时后分别给予0、1、2、4、6、8Gy射线对两种细胞进行照射,运用克隆形成实验,Giemsa染色后计算克隆形成率及SF2,并拟合细胞存活曲线。应用裸鼠皮下注射胰腺癌细胞,建立两种细胞的裸鼠移植瘤模型,裸鼠肿瘤体积达到100 mm~3时,作为0天,并开始分组,每种移植瘤使用24只裸鼠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单纯二甲双胍治疗组、单纯照射组、二甲双胍+照射组,二甲双胍处理组每天给予250 mg/kg(50μL/每只)腹腔注射,对照组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注射(50μL/每只)。每4天用游标卡尺测量移植瘤的长径和宽径,并绘制生长曲线。当对照组体积达到200 mm~3时,照射组和联合组,给予一次性照射6Gy射线,当对照组体积达到1000 mm~3时,将裸鼠进行麻醉,剥出皮下移植瘤,进行称量和保存,并计算抑瘤率。结果:两细胞系经过二甲双胍处理后,经2、4、6、8Gy照射后存活分数明显低于未处理组(P0.01),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大,克隆形成数量明显减少,两个细胞系经二甲双胍处理后进行照射,其SF2、D0,N值均较未处理组明显减少(P0.01),表明经二甲双胍处理后,Bx PC-3细胞和As PC-1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增强,增敏比分别为1.2368和1.1179。二甲双胍和放射联合处理组的体积、瘤重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和单独处理组,Bx PC-3和As PC-1移植瘤的抑瘤率分别为62.14%、61.53%,均明显高于各自单独处理组(P0.01或P0.05)。结论:二甲双胍能够增强胰腺癌的放疗敏感性,在临床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鸟氨酸脱羧酶(ODC)和S-甲硫氨酸脱羧酶(AdoMetDC)是多胺体内合成的2个关键酶.研究腺病毒Ad-ODC-AdoMetDCas介导的ODC和AdoMetDC反义RNA对肺癌多胺合成,细胞增殖以及侵袭的抑制作用.用活细胞计数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Ad-ODCas和Ad-ODC-AdoMetDCas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蛋白质印迹和HPLC方法分别检测腺病毒对肺癌A-549细胞中ODC和AdoMetDC蛋白表达以及胞内多胺含量的抑制作用,TUNEL标记检测法观察Ad-ODC-AdoMetDCas对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Matrigel侵袭实验分析腺病毒对肺癌A-549细胞侵袭活性的改变,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研究Ad-ODC-AdoMetDCas对体内肺癌生长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显示,Ad-ODC-AdoMetDCas明显抑制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导致细胞凋亡,显著降低肺癌A-549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肺癌A-549细胞感染Ad-ODC-AdoMetDCas后细胞内3种多胺含量都明显降低,Ad-ODC-AdoMetDCas对已形成的裸鼠皮下移植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实验表明,ODC和AdoMetDC双反义腺病毒具有显著抑制肺癌增殖和侵袭的作用,对于肺癌的防治研究具有一定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鸟氨酸脱羧酶(ODC)和S-甲硫氨酸脱羧酶(AdoMetDC)是多胺体内合成的2个关键酶.研究腺病毒Ad-ODC-AdoMetDCas介导的ODC和AdoMetDC反义RNA对肺癌多胺合成,细胞增殖以及侵袭的抑制作用.用活细胞计数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Ad-ODCas和Ad-ODC-AdoMetDCas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蛋白质印迹和HPLC方法分别检测腺病毒对肺癌A-549细胞中ODC和AdoMetDC蛋白表达以及胞内多胺含量的抑制作用,TUNEL标记检测法观察Ad-ODC-AdoMetDCas对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Matrigel侵袭实验分析腺病毒对肺癌A-549细胞侵袭活性的改变,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研究Ad-ODC-AdoMetDCas对体内肺癌生长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显示,Ad-ODC-AdoMetDCas明显抑制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导致细胞凋亡,显著降低肺癌A-549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肺癌A-549细胞感染Ad-ODC-AdoMetDCas后细胞内3种多胺含量都明显降低,Ad-ODC-AdoMetDCas对已形成的裸鼠皮下移植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实验表明,ODC和AdoMetDC双反义腺病毒具有显著抑制肺癌增殖和侵袭的作用,对于肺癌的防治研究具有一定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肿瘤干细胞 (CSC)是一类具有肿瘤起始、自我更新及无限增殖潜能的细胞亚群,与肿瘤的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密切相关,是肿瘤放射治疗抵抗的根源。非小细胞肺癌是目前发病率及致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已证实非小细胞肺癌中具有干细胞特性的CSC亚群,目前通过分离CD133等一系列已知免疫表型阳性细胞是获得非小细胞肺癌CSC的主要手段。研究证实CSC主要是通过DNA损伤、细胞自噬和缺氧肿瘤微环境等机制介导非小细胞肺癌的放疗抵抗效应。本文主要对非小细胞肺癌CSC的生物学特性、免疫表型表达及放疗抵抗的分子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放射疗效提供线索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替吉奥复方制剂联合三维适形放射疗法对胰腺癌细胞生物学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方法:培养PANC-1人胰腺癌细胞,构建PANC。1胰腺癌裸鼠异位肿瘤模型并随机进行分组。观察替吉奥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对胰腺癌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记录荷瘤裸鼠的肿瘤体积以及生存期。同时观察联合治疗所产生的副作用。结果:相比于单独用药组和单独放疗组,联合组能够显著抑制肿瘤体积生长,延长荷瘤裸鼠的中位生存期。结论:替吉奥单独给药和单独三维适形放疗均能抑制肿瘤的生长,二者联合使用能够发挥协同作用,是一种潜在的高效的胰腺癌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放疗增强DC疫苗治疗小鼠肾癌的作用机理.方法 Renca肾癌细胞制作BALB/c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分别用单纯放疗、单纯DC和Dc瘤内注射联合放疗等方法治疗,第28天牺牲小鼠.体外培养2×106Renca肾癌细胞,经20 Gy X射线单次照射培养24 h后,收获细胞.提取细胞和肿瘤组织蛋白,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法检测治疗后肿瘤组织中TNF-α、CD3、CD11和F4/80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DC瘤内注射联合放疗有效抑制肾癌细胞在BALB/c小鼠体内生长,局部放疗明显增加了肿瘤组织内TNF-α表达水平,体外培养的Renca肾癌细胞经放射线处理后TNF-α表达明显上调.结论 放射线能够促进肿瘤细胞分泌TNF-α,瘤内注射DC联合放疗的增效作用与肿瘤局部产生的TNF-α表达上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该文旨在研究人肝细胞癌异位移植瘤裸鼠模型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3,SIRT3)对肝细胞癌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建立稳定过表达SIRT3和pc DNA3.1的SK-Hep-1细胞株;将稳定过表达SIRT3和pc DNA3.1的细胞悬液分别注射入裸鼠皮下,实时监测两组移植瘤的生长,25 d后剥离出移植瘤并称重;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移植瘤中SIRT3、Ki67的表达水平;应用定量逆转录PCR(q RT-PCR)筛选SIRT3影响移植瘤生长的下游靶向分子,Western blot检测下游靶向分子Bax的表达量以及移植瘤中cleaved-PARP(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过表达SIRT3组移植瘤的体积和重量都小于pc DNA3.1组;过表达SIRT3组移植瘤中Ki67的表达水平较pc DNA3.1组降低;过表达SIRT3上调Bax的m RNA和蛋白质水平并促进PARP的剪切。该文结果提示,SIRT3可能通过Bax凋亡信号通路抑制人肝细胞癌异位移植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干扰素β(IFN-β)和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是有效抗癌药物。腺相关病毒(AAV)为目前最有应用前景的基因转移载体之一。利用AAV携带IFN-β和TRAIL基因并置于hTERT启动子控制下分别构建成肿瘤靶向病毒AAV-hTERT-IFN-β和AAV-hTERT-TRAIL,且单个IFN-β或TRAIL基因治疗发挥了一定的抗癌效果。将AAV-hTERT-IFN-β和AAV-hTERT-TRAIL进行联合,旨在研究其对A549肺癌细胞体内外的生长抑制效应。ELISA法检测了AAV-hTERT-IFN-β感染A549细胞后分泌型IFN-β的表达;MTT法检测AAV-hTERT-IFN-β联合AAV-hTERT-TRAIL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凋亡细胞染色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了AAV-hTERT-IFN-β、AAV-hTERT-TRAIL及其联合对A549细胞的凋亡效应;进一步评价了联合AAV-hTERT-IFN-β和AAV-hTERT-TRAIL对A549裸鼠移植瘤的抑癌效果。结果显示,联合治疗优于任一单独治疗并且导致了增强的肿瘤细胞毒性和凋亡诱导效应。更进一步显示,联合AAV-hTERT-IFN-β和AAV-hTERT-TRAIL治疗发挥了重要的抑制裸鼠移植瘤效果甚至消除全部移植瘤,为探究IFN-β和TRAIL联合抗癌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生理性深层海水(PDSW)联合热疗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体外和体内的抗癌作用,通过在体外培养人胃癌SGC-7901细胞株,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组,实验组加PDSW,对照组加生理盐水,空白组不做其他处理,分别在37℃、40℃和43℃热疗温度下培养。同时,将SGC-7901细胞注射至裸鼠皮下,建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5组,至肿瘤长至直径为1 cm时,分别进行H_2O+RT、H_2O+40℃、H_2O+43℃、PDSW+40℃、PDSW+43℃处理,然后绘制裸鼠肿瘤生长曲线,观察裸鼠肿瘤组织切片,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和组织中NF-κB基因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NF-κB蛋白的表达情况。研究发现,与其他处理相比,PDSW联合热疗处理后肿瘤生长缓慢,肿瘤细胞的增长明显受抑,细胞和裸鼠皮下移植瘤组织中NF-κB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量较低。说明PDSW联合热疗能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中NF-κB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从而有效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雌激素对STGC3基因抑瘤的促进作用,将重组的pcDNA3.1( )-STGC3真核表达载体导入鼻咽癌细胞系CNE2,经G418筛选,RT-PCR及蛋白质印迹检测STGC3的表达,获得稳定高表达STGC3基因的pcDNA3.1( )/STGC3/CNE2细胞系.采用细胞计数法,检测雌二醇(β-estradiol)对体外培养pcDNA3.1( )/STGC3/CNE2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将pcDNA3.1( )/STGC3/CNE2细胞接种于裸小鼠前肢背部皮下,观察分析雌性与雄性裸鼠成瘤的差别.运用RT-PCR、免疫组织化学及蛋白质印迹方法,分别从mRNA及蛋白质水平,分析STGC3基因在裸鼠移植瘤组织中的表达状况.移植瘤组织病理切片检查,观察瘤细胞形态学变化.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移植瘤组织的细胞周期分布.研究结果表明:细胞体外培养,pcDNA3.1( )/STGC3/CNE2细胞经β-estradiol处理后,其生长速度明显减缓(P<0.05);裸鼠体内研究,接种pcDNA3.1( )/STGC3/CNE2细胞实验组的移植瘤体积和重量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中,雌性裸鼠组移植瘤体积和重量均小于雄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雌性裸鼠组移植瘤生长最慢,而对照组中雄性与雌性裸鼠组间瘤块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接种pcDNA3.1( )/STGC3/CNE2细胞的雌性裸鼠组移植瘤,阻滞于G0/G1期细胞数大于其他各组(P<0.05).上述体内外研究结果显示,雌激素可能具有增强STGC3基因对CNE2细胞系的生长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中药吴茱萸碱联合西药吉西他滨对舌鳞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建立舌鳞癌荷瘤裸鼠模型,药物干预后观察裸鼠瘤体积、进食量、进水量及对外界刺激的应激反应变化,HE染色观察移植瘤及各脏器组织病理结构,透射电镜观察肿瘤组织超微结构,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检测NF-κB及Bcl-2家族基因蛋白表达。结果显示,较模型对照组及单药组,联合组移植瘤体积显著减小,荷瘤裸鼠的生活质量提高,肿瘤细胞病理性核分裂像数目减少,凋亡率增加,Bax、Ik-βα蛋白表达明显增加,Bcl-2、Bcl-xl、P65表达水平明显减少。吴茱萸碱联合吉西他滨抗肿瘤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NF-κB及Bcl-2家族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17.
该文旨在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6(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6,SIRT6)基因沉默对裸鼠异位移植人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构建稳定细胞系SIRT6-sh RNA-SK-Hep-1和sh Cont-SKHep-1,并应用定量逆转录PCR(q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IRT6基因的表达水平;将稳定转染细胞注入裸鼠皮下,实时监测裸鼠移植瘤的生长,7周后剥离出裸鼠移植瘤并称重;免疫组织化学分析SIRT6、Ki-67的蛋白质水平。进一步应用q RT-PCR检测SIRT6基因沉默对下游靶向分子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s,IAPs)家族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 gene,XIAP)和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PARP)蛋白质水平。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沉默SIRT6基因的SK-Hep-1稳定细胞系;SIRT6-sh RNASK-Hep-1组裸鼠移植瘤体积和质量较sh Cont-SK-Hep-1组均减少(P0.01);免疫组织化学发现,SIRT6-sh RNA-SK-Hep-1组Ki-67水平下调;沉默SIRT6基因下调XIAP m RNA和蛋白质水平,并增加PARP蛋白质的剪切水平。该研究结果提示,SIRT6基因沉默可能通过下调XIAP的表达抑制裸鼠异位移植人肝癌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藏红花素(crocin)对人膀胱移行细胞癌T24细胞株裸鼠移植瘤的作用。方法12只裸鼠右后腿背侧皮下接种T24移植瘤细胞后随机分为PBS对照组(6只)和50mmol/L藏红花素治疗组(6只)。从接种后第28d开始,每3d一次于肿瘤局部注射给予PBS或藏红花素,每3d测量1次肿瘤大小,并绘制移植瘤生长曲线;处理后第21d杀鼠摘取移植瘤,光镜、电镜观察肿瘤组织形态改变;RT-PCR检测Bcl-2、Bax mRNA表达;SP-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sur-vivin、cyclinD1蛋白表达。结果藏红花素对人膀胱癌T24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抑制率达28.7%。HE染色结果显示肿瘤标本内出现片状坏死灶;电镜观察可见凋亡的形态学改变;RT-PCR检测结果显示Bcl-2的表达水平下降,而Bax的表达水平上调;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经藏红花素处理后survivin、CyclinD1的表达下调。结论藏红花素能够抑制人膀胱癌T24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作用的分子机制与下调Bcl-2、survivin、cyclinD1和上调Bax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罗格列酮(rosiiglitazone,ROZ)对裸鼠体内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肝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实验动物分为罗格列酮治疗组及对照组.观察罗格列酮对移植瘤体积和重量的变化,采用光镜观察移植瘤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移植瘤细胞周期分布,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印迹检测瘤组织内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nuclear antigen,PCNA)蛋白表达变化.结果:罗格列酮在体内能明显抑制移植瘤的生长,抑瘤率为50.81%;组织学显示治疗组瘤细胞异型性降低,核质比下降;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对照组移植瘤细胞处于G2/M期细胞为13.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处于G2/M期细胞显著增多(29.1%).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印迹检测均显示检测显示,经罗格列酮处理后,裸鼠移植瘤组织PCNA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罗格列酮可体内抑制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并使癌细胞阻滞于G2/M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核蛋白1(Nupr1)调控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迁移、凋亡机制的研究。方法:肿瘤抑制剂盐酸素(salinomycin)不同时间处理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中Cleaved Caspase-3、Nupr1的蛋白表达;Transwell小室检测Nupr1基因沉默后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细胞体外迁移、侵袭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Nupr1沉默后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 MMP-2、TIMP-1的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Nupr1沉默后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的凋亡情况。结果:与未经肿瘤抑制剂salinomycin处理对照组相比较,salinomycin处理后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中Nupr1蛋白表达量下降,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量升高,并且随着作用时间呈依赖关系。Nupr1-siRNA转染组的迁移能力相比对照组未转染组下降(64.4±7.2)%,Nupr1-siRNA转染组的侵袭能力相比对照组下降(58.7±7.3)%。与未转染Nupr1-siRNA对照组相比较,转染后TIMP-1的表达明显上调,而MMP-2的表达则明显下调。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Nupr1沉默后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出现大量凋亡。结论:Nupr1基因沉默后通过上调TIMP-1的表达,下调MMP-2的表达降低肺癌A549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进而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