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Humidified High Flow Nasal Cannula,HFNC)治疗肺移植术后原发性移植物失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我院行肺移植手术后出现原发性移植物的患者48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HFNC或NPPV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入组当时、入组后24、48、72小时)的氧合指数Pa O_2/Fi O_2、再插管率、气管切开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病死率及ICU住院时间。结果:入组后24、48、72小时,HFNC组氧合指数Pa O_2/Fi O_2均明显高于NPPV组(P0.05),再次插管率、气管切开率、VAP发生率均显著低于NPPV组(P0.05)。患者ICU住院时间较NPPV组明显缩短(P0.05),住院病死率显著低于NPPV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掌握应用指征的前提下,HFNC治疗肺移植术后移植物失功患者可有效改善其氧合和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长期应用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及对晨峰现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64例,按照患者入院顺序交替均分为两组(n=82)。观察组长期给予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给予非洛地平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后,比较其降压效果及晨峰血压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白昼平均收缩压(Day systolic blood pressure,dSBP)、白昼平均舒张压(Day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ight systolic blood pressure,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ight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n,DBP)、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ystolic blood pressure,24h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24hDBP)均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0.05);观察组的晨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前两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0.05),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长期应用氨氯地平不但降压安全、有效,且对控制血压晨峰现象具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究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对肺癌放射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8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因肺癌放射治疗出现放射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氧疗方法的不同分为HFNC组和COT组,每组各43例, COT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鼻导管供氧治疗。HFNC组患者给予HFNC氧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呼吸频率及舒适度、疲劳程度评分的差异及对比两组的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12 h、24 h、48 h两组PaO2//FiO2/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后各个时间点HFNC组对PaO2/FiO2/指标改善明显优于CO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2 h、24 h、48 h两组呼吸频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各个时间点HFNC组对呼吸频率改善明显优于CO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舒适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疲劳程度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HFNC组对舒适度、疲劳程度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COT组(P<0.01)。HFNC组患者气管插管占比、非机械通气天数明显少于COT组(P<0.01),死亡人数占比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可以改善肺癌放射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氧合指数,降低患者呼吸频率,改善患者舒适度和促进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钠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HDF)对终末期肾脏病合并顽固性高血压的透析患者血压节律、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将62例终末期肾脏病合并顽固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HD治疗,每周3次,每次4 h,治疗组低钠联合HDF治疗,每周1次,3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昼夜节律、钙磷代谢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24 h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24h SBP)、24 h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24h DBP)、日间收缩压(day systolic blood pressure,dSBP)、日间舒张压(day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SBP)、夜间收缩压(night systolic blood pressure,nSBP)、夜间舒张压(night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nSB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除nSBP外,其余血压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C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血P、PTH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1%、1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钠HD联合HDF治疗终末期肾脏病合并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可有效改善钙磷代谢并促进血压节律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PAP(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临床疗效及对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100例。A组给予CPAP(持续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B组给予CPAP(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分析和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新生儿患者PaO_2均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aCO_2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A组PaO_2显著高于B组(P0.05),PaCO_2显著低于B组(P0.05);A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B组(P0.05),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5);两组新生儿患者的胸部X线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A组12 h和24 h胸部X线评分均显著性低于B组(P0.05);A组PEEP/cmH_2O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5),Fi O_2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两组生儿患者的的OI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A组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NRDS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用CPAP(持续正压通气)治疗,且且可显著改善患儿血气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感染性休克对患者血流动力学、血乳酸及肌酐清除率(CCr)、滤过水排泄分数(FEH_2O)、滤过钠排泄分数(FENa)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两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多巴酚丁胺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采用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对照组给予多巴胺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血乳酸、CCr、FEH_2O、FENa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6、12、24、48 h血乳酸、FENa水平逐渐下降,且均明显低于治疗前;CCr、FEH_2O水平逐渐升高,且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治疗后6、12、24、48 h血乳酸、FEN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点(P0.01),FEH_2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点(P0.01)。两组治疗后6、12、24、48 h MAP、SVRI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治疗后24、48 h CI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观察组治疗后6、12、24、48 h MAP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治疗后6、12 h MAP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观察组治疗后6、12、24、48 h HR显著低于对照组,SVR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28 d病死率为18.33%,对照组为35.00%,观察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感染性休克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降低血乳酸水平,改善肾脏灌注和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对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效果及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9月我院84例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仅给予胺碘酮治疗,研究组给予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心功能、hs-CRP水平、24 h动态心电图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9%(P0.05);治疗前两组各心功能指标及hs-CR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心功能指标及hs-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24 h动态心电图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24 h动态心电图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心电图指标,降低血清hs-CRP水平,疗效确切,对促进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病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成药清脑复神液(四川中方制药)对COPD失眠的疗效及对呼吸中枢的安全性;方法:将88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人给予口服清脑复神液20ml,每日两次治疗,对照组每晚口服VitB1片10mg,共7d.阿森斯失眠量表(AIS)判定疗效,同时查血气分析测定PaO2、PaCO2.结果:治疗组治疗后AI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1),两组治疗后AIS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AI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病人治疗后PaO2、PaCO2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清脑复神液能改善COPD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且对COPD患者无明显呼吸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脊柱转移瘤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行微创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30例)行开放性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24、48 h的VAS评分、镇痛次数,术前及术后24、48 h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术前及术后3、6个月的Prolo评分。结果:术后12、24、48 h,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逐渐下降,且观察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镇痛次数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24、48 h,两组患者血清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且观察组血清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6个月,两组患者的Prolo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Prolo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期间,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椎体成形术可以明显减轻脊柱转移性瘤的疼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较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序贯机械通气联合尼可刹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将64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分成两组,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组患者给予序贯机械通气联合尼可刹米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24 h和48h的pH值、PaO2、PaCO2以及VAP、总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总住院时间,再插管率以及死亡率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pH值改善明显、PaO2明显增长、PaCO2下降显著,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ICU时间,总住院时间,再插管率以及死亡率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序贯机械通气联合尼可刹米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讨高流量湿化治疗仪(HFNC)治疗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 年 4 月至 2022 年 3 月就诊于我院的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共151名。随机分为接受 HFNC治疗组和NIV治疗组(HFNC组77名,NIV组74名)。分别评估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小时、24小时以及治疗结束前心率(heart rate,HR)、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PaO2/FiO2)、CO2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O2,PaCO2)的变化、治疗不耐受和失败、有气管插管需求的情况、住院时间以及住院死亡率。结果:治疗后,两组各有6名患者死亡,死亡率分别为HFNC组7.8%,NIV组8.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R、RR、平均动脉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PaO2/FiO2、PaCO2、动脉血酸碱度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与NIV组相比,HFNC组气道护理干预次数明显减少(4±1 vs 8±2,P<0.05),皮肤破损发生率明显降低(5.2% vs 20.3%,P<0.05),住院天数明显缩短(6±2 vs 8±2,P<0.05)。结论:HFNC治疗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COPD 患者效果并不亚于NIV,且HFNC的安全性更高,可作为该类患者的首选通气支持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IPPV)联合纤维支气管镜(FB)肺泡灌洗对老年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及血气指标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82例于2017年1月~2019年1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AE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IPPV联合FB肺泡灌洗治疗,n=42)与对照组(单独NIPPV治疗,n=40)。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抗菌药静脉滴注时间,并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pH值(pH)、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饱和度(SaO_2)]、肺功能指标[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活量(FVC)、呼气峰值流速(PEF)]的变化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及抗菌药物静脉滴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H、PaO_2、SaO_2明显上升,而PaCO_2明显下降(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pH、PaO_2、SaO_2明显较高,而PaCO_2明显较低(P0.05)。治疗后,对照组FEV1、FVC、PEF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FEV1、FVC、PEF均明显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IPPV联合FB肺泡灌洗治疗对老年AE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指标及肺功能均有较好的改善效果,能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抗菌药静脉滴注时间,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枸橼酸咖啡因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其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科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12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56)。对照组患儿采取枸橼酸咖啡因联合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再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及心肌酶的变化,同时观察并发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4 h及48 h,两组患儿PaO2和PaO2/FiO2显著上升,PaCO2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患儿PaO2及PaO2/FiO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两组患儿FEV1和FEV1/FV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观察组FEV1/FV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8 h,患儿FEV1和FEV1/FVC进一步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也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患儿CK-MB和LDH水平较治疗前逐渐下降,且观察组CK-MB和LD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07%,显著高于对照组82.14%,且不良反应BPD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橼酸咖啡因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NRDS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减少心肌损伤,从而降低心肺不良反应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助于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联合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呼吸窘迫综合症患儿60例,根据电脑生成的随机数字表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使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进行治疗,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猪肺磷脂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动脉血氧分压(Pa 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_2)、氧合指数及血样饱和度(Sa O_2)水平的变化,统计并记录两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病情况,并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儿Pa CO_2水平均降低,Pa O_2、Sa O_2水平及氧合指数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儿Pa CO_2水平较低,Pa O_2、Sa O_2水平及氧合指数较高(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病率较低,临床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经鼻间歇正压通气联合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前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呼吸支持的最佳时间窗。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NRDS患儿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给予PS前预先进行小于2 h的nCPAP,n=33)、B组(给予PS前预先进行2-4 h的nCPAP,n=33)和C组(立即给予PS,n=34)。对比三组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指标、临床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B组给予PS后4h、给予PS后24 h动脉血氧分压(PaO2)、pH值高于C组,且B组高于A组(P<0.05),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C组,且B组低于A组(P<0.05)。A组、B组给予PS后4 h、给予PS后24 h潮气量(VT)、肺动态顺应性(CD)高于C组,且B组高于A组(P<0.05),而吸气阻力(Raw)低于C组,且B组低于A组(P<0.05)。B组用药后3天内需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例数少于A组和C组,住院时间短于A组和C组(P<0.05),A组、C组的用药后3天内需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例数、住院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给予PS前预先进行2-4h的nCPAP,可较好地改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和肺功能,有助于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清咽滴丸药物冰块治疗甲状腺术后咽痛的疗效,分析其对相关临床症状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1年8月期间广东省中医院甲状腺诊治中心收治的甲状腺术后咽痛患者24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成三组,每组80例。对照组为药物组,给予清咽滴丸含服;实验I组为冰块组,给予25%高糖冰块含漱;实验II组为药冰组,给予自制清咽滴丸药物冰块含漱。观察比较三组患者治疗48 h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48 h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深睡眠质量评分以及治疗前、治疗8 h、24 h和48 h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实验II组治疗48 h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实验I组和对照组(P<0.05)。三组患者治疗48 h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和深睡眠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三组患者治疗8 h、24 h、48 h后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实验II组治疗48 h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和深睡眠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实验I组与对照组(P<0.05),实验II组治疗8 h、24 h、48 h后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实验I组与对照组(P<0.05)。结论:清咽滴丸药物冰块治疗可有效缓解甲状腺术后咽痛及相关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考察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presure ventilation,NIPPV)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evere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SCAP)的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7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SCA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无创组和常规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在在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无创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NIPPV治疗。详细记录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 h、24 h的体温、呼吸、血压、心率、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O2,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气管插管率、病死率、ICU住院天数,对患者入院的第1、3、7 d的血清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oluble urokinase-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suPAR)、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后1 h和24 h,无创组患者呼吸、心率、PaCO2、PaO2/FIO2和PH均显著的改善(P<0.05),显示NIPPV可明显改善患者肺部气体交换,减慢呼吸频率、提高氧和指数,降低二氧化碳分压;第1 d两组患者的PCT、CRP和suPAR的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相对于第1 d,两组患者第3 d和第7 d的PCT、CRP和suPAR水平均明显的降低(P<0.05);相对于常规组,第3 d和第7 d无创组患者的PCT、CRP和suPAR水平有显著的降低(P<0.05);与常规组相比,无创组患者的插管率、ICU住院天数和死亡率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有一定程度上的降低。结论:NIPPV能显著改善SCAP患者的呼气情况,降低血清PCT、CRP和suPAR水平,对降低气管插管率、缩短ICU住院天数,降低患者死亡率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