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中国大蒜(Allium sativum L.)18个品种的酯酶同工酶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分离了中国大蒜3个生态型(低温反应敏感型、低温反应中间型和低温反应迟钝型)中18个较典型的品种的酯酶同工酶,并用排序分析法对18个品种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将18个品种分为3个变种群:1.“苏联”蒜变种群(var.Russia),2.吉木萨尔白皮蒜变种群(var.:Jimusaer。),3.中国内陆大蒜变种群(var.China)。其中中国内陆大蒜变种群又可分为5个品种群:①关中蒜品种群,②西北蒜品种群,③西南蒜品种群,④云贵蒜品种群,⑤华东蒜品种群。实验结果初步证实,大蒜生态型不能完全等同于基因型,酯酶同工酶的变化可能更能说明大蒜的亲缘进化关系。  相似文献   

2.
大蒜品种生态型的数量分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实验分类学和数量分类学相结合的方法,将来自北纬22˚~45˚、东经77˚~127˚ 的73个大蒜品种分为3大生态型。不同生态型的主要区别性状是秋、春播的叶片数差比,它反映了鳞芽花芽分化对低温反应的敏感性。由此划分的3大生态型为:低温反应敏感型——秋、春播叶片数差比值大,越冬期叶片生长较快,但一般不耐寒,分布于北纬31˚以南的地区;低 温反应迟钝型——秋、春播叶片数差比值小,越冬期叶片生长缓慢,耐寒,分布于低纬高海拔地区和北纬35˚以北的地区;低温反应中间型——生态特征介于低温反应敏感型和低温反应迟钝型之间,分布于北纬23˚~39˚的地域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在各植物种和品种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同工酶区带数随着物种和品种而变,不论在常温或低温下,一般抗冷性强的比抗冷性弱的多出1~6条区带。低温处理后水稻、黄瓜、龙舌兰麻各品种均可观察到显著的变化,除皮带麻低温处理后同工酶区带减少,某些区带活性减弱外,其余各品种均出现1~3条新的同工酶区带,越耐冷的品系区带活性越大。酯酶同工酶在低温下,除水稻的珍珠矮酶谱的区带数不变,皮带麻某些同工酶区带减少外,其余品种有些出现了新的同工酶区带,有些区带则增强了活性。试验结果表明植物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和同工酶区带数明显地受温度所影响,而酯酶受低温影响相对比较稳定。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区带的数目及其相对活性的改变似乎与植物的抗冷力有关,亦即植物对不良温度抵抗力的水平与植物酶系统的合成和它的功能活性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代表中国海菜花属全部已知分类群的18个野生居群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POX),和其中7个居群的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COX),3个居群的酯酶同工酶酶谱式样及其系统学含义。结果表明:所有分类群的POX酶谱和龙舌草的COX酶谱均具多形现象,暗示编码有关同工酶的基因在种内居群间存在差异;3种同工酶都具分类价值,其分类结果与形态学分类结果一致支持将出水水菜花归并到水菜花中,取消海菜花的两个变种——路南海菜花和通海海菜花,而仅保留变种波叶海菜花。此外,本文初步揭示了POX酶谱式样与繁育系统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表型性状的芍药不同品种群亲缘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芍药品种变异丰富,表型性状的研究对各品种进行科学分类及亲缘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芍药DUS测试指南(2012版)为依据,以不同品种群的47个芍药品种为研究对象,选取了株高、分枝能力、茎秆颜色等33个表型性状(二元性状9个,数量多态性状3个,定性多态性状21个)进行了R型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Q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基于33个表型性状的聚类结果可以较好地区分芍药不同品种群的品种,其中国内品种与大多数国外品种亲缘关系较远;杂种芍药品种群的品种由于多亲本参与,起源复杂,聚类结果比较分散;伊藤品种群与杂种芍药品种群存在较近亲缘关系。本研究与前人利用形态和分子标记进行品种分类的结果基本一致,能够较准确反映品种间、品种群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了柑桔近缘植物14个种群的种子及幼苗的酯酶同工酶,根据酶谱及扫描图的异同,分析了彼此的亲缘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柑桔近缘植物种属间的酯酶同工酶的酶带数目,酶活性,迁移率及酶谱扫描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同一品种不同发育时期的同工酶也具有不同表现形式,特别是柑桔种子的酯酶同工酶谱一般较稳定,可以作为柑桔亲缘关系的生化遗传指标。  相似文献   

7.
柑桔近缘植物酯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了柑桔近缘植物14个种群的种子及幼苗的酯酶同工酶,根据酶谱及扫描图的异同,分析了彼此的亲缘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柑桔近缘植物种属间的酯酶同工酶的酶带数目,酶活性,迁移率及酶谱扫描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同一品种不同发育时期的同工酶也具有不同表现形式,特别是柑桔种子的酯酶同工酶谱一般较稳定,可以作为柑桔亲缘关系的生化遗传指标。  相似文献   

8.
紫薇品种表型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11个紫薇品种的17个表型分类性状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薇品种具有丰富的表型多样性,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707。总体上是数量性状形态多样性指数大于质量性状,其中花色、瓣爪色2个质量性状和花径、着花数、花序长、花序宽、种子千粒重5个数量性状变异明显,其多样性指数分别大于1.2和1.4。不同紫薇品种群表型性状多样性差异明显,多样性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红薇品种群(H'=0.838)、堇薇品种群(H'=0.823)、银薇品种群(H'=0.696)、矮生品种群(H'=0.604)、复色品种群(H'=0.573)。通过主成分分析,上述2个质量性状和5个数量性状主成分的贡献率为67.70%,包括花序长、花序宽、着花数、花色数、花色、种子千粒重、瓣爪色、叶色、小枝四棱、花香、花径等11个形态性状指标,代表了紫薇品种表型分类性状的综合特征。基于表型形态性状,111个紫薇品种可聚类为5大类群,其遗传聚类与花色及株型关系密切,4个以花色为主要分类性状的品种群总体演化趋势是:堇薇品种群→红薇品种群→银薇品种群→复色品种群。  相似文献   

9.
苏芸金杆菌的酯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Bacillus thuringtcnsis 20个变种21个菌株的酯酶图型。试验证明,酯酶的电泳图型与H抗原密切相关,除了个别血清型外,苏芸金杆菌的每一个血清型都表现出一个不同的酯酶图型。本试验采用的方法优于淀粉凝肢电泳方法,因而分离的酯酶区带比国外报道的要多,其图型也有变化。文中还首次报道了 B. t. var. Kurstaki、B. t. var.Ostriniae、B.T.Var.Dsrmstadiensis、B. t. var toumanoffi B. t. var thompsoni、B. t. var.Pakistani、B. t. var. israelensis和B.T.Var.Yunnanensis的酯酶图型,并将20个变种定为17个酯酶型。文中讨论了酯酶型与生化特征及血清型之间的关系。改进了的这一方法可用于苏芸金杆菌的快速鉴定中,本试验得到的各种酯酶图型可为苏芸金杆菌的酯酶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139个水稻品种幼苗和其中的72个品种灌浆期胚乳酯酶同工酶进行测定,在阳极迁移率为0.818和0.876位置表现3种酶带类型:慢带型E_3~S,快带型E_3~F和无酶带型E_3~0。对不同酶带型品种杂交的F_1和F_2酯酶遗传分析表明:阳极标志酶带E_3~S和E_3~F分别受Est_3位点上两个共显性等位基因控制,而无酶带型则受同一位点上一个隐性无效等位基因控制。苗期和灌浆期遗传分析结果是一致的。胚乳酯酶还表现明显的基因剂量效应。据此,作者提出胚乳酯酶的遗传模式。  相似文献   

11.
灵芝栽培菌株酯酶同工酶的酶谱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酯酶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方法,对灵芝属(GanodermaKarst.)9株灵芝进行品系间鉴定,并采用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9个菌株(16 d)中共检测到40条酶带,各个菌株分别具有3至6条酶带,9个菌株共有4种酶谱类型。在相异系数为0.62时所有供试菌株归为1个群,在相异系数为0.81时,把9个菌株分为5个群。酯酶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方法可有效应用于灵芝属真菌品种鉴定及亲缘关系分析。  相似文献   

12.
对东亚飞蝗山西临猗和永济2个地理种群的酯酶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显示:以a-乙酸萘酯为底物染色,2个东亚飞蝗种群谱带差别不明显.但是,酯酶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以a-乙酸萘酯和α-丁酸萘酯为底物时,永济种群的酯酶活性分别是临猗种群的1.81倍和1.20倍.永济种群酯酶活性的增高可能与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显示出较临猗种群多出的酶带有关.体外酯酶抑制动力学研究表明:永济和临猗2种群所含酯酶大都为B型酯酶,其含量分别为84.94%和91.47%.永济种群对对氧磷的耐受性要高于临猗种群,我们推测可能与2种群马拉硫磷使用背景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3.
数种癞蝗酯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及其在分类上的应用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黄原  郑哲民 《昆虫学报》1990,33(2):149-154
本文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析了癞蝗科三属及一种共十四个种群的酯酶同工酶(EST),结果证明EST在属内具有某些共性.同一种群的个体不存在明显的差异,不同种群间略有差异,而种间则差别非常明显.生化和形态特征结合进行的聚类分析提出将短鼻蝗属的三个类群提升到属或亚属的地位,同时还支持将种群7C和9独立成新种.  相似文献   

14.
通过林间接种式放菌及其后一周年的野外调查,从林间采集到30种寄主昆虫及从土壤、落叶和气流中分离到119株球孢白僵菌.酯酶同工酶分析表明,它们属于32个不同酯酶型,呈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释放菌株所属的酯酶型02包括从11种昆虫上分离出的18个菌株,表明林间释放的菌株已成功地在不同寄主昆虫种群中宿存下来,并以常发的地方病状态存在于松毛虫及松灰象甲等12种昆虫种群之中;当林间目标寄主缺乏时,其它寄主可将食物链维系下去.其它酯酶型分别包括1~23个菌株.一周年内的寄主转移动态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在松林生态系统中不同寄主间可转移寄生.每个酯酶型中的菌株对松毛虫的毒力相差很大.表明球孢白僵菌在松林中的延续和扩散流行不是1条路线,每个酯酶型至少代表食物网上的1条支链.有些环节的寄主连接了不同的酯酶型,使松林中食物网变得十分复杂.另外,从土壤、枯枝落叶层、林冠层和空气中分离到的球孢白僵菌分属于不同的酯酶型,表明松林中还存在着复杂的腐生食物链,有利于松毛虫及其它害虫的持续控制.  相似文献   

15.
研究测定了棉花、一品红、茄子和番茄4个B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种群岐睳A羧酸酯酶、猹睳A羧酸酯酶、乙酰胆碱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结果表明:岐睳A羧酸酯酶活性与猹睳A羧酸酯酶活性比值均大于1,说明B型烟粉虱水解岐睳A的能力高于对猹睳A的水解能力;B型烟粉虱不同寄主种群岐睳A羧酸酯酶、猹睳A羧酸酯酶活性个体分布频率均存在一定差异.B型烟粉虱番茄种群羧酸酯酶活性最高(93.06 mOD/(mg protein·min)),是棉花种群的1.49倍.B型烟粉虱茄子种群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明显高于其他寄主种群,达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茄子种群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分布频率在>4U/mg protein区间段的分布高达85%,与其他3个寄主种群分布明显不同.B型烟粉虱茄子种群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最高,与其他3个寄主种群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上述结果表明,B型烟粉虱主要解毒酶活性在不同的寄主植物上具有一定的生理可塑性.研究有利于揭示该害虫寄主范围广和寄主适应性强的生理生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塔里木马鹿(Cervus elaphus yarkandensis)为马鹿的新疆特有亚种,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现已隔离成3个孤立的小种群,即沙雅种群、尉犁种群和且末种群.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濒危野生动物.方法:基于塔里木马鹿线粒体控制区部分序列对3个种群的控制区结构和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在34个序列比对中得到342bp的片段,含变异位点12个,占分析序列长度的3.51%,由此定义了6个单倍型.显示出3个种群总的核苷酸多样性较低(0.01351±0.00063),单倍型多样性较高(0.693±0.051);就单个种群而言,且末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最低,而沙雅种群最高.从Tajima's D和Fu and Li's D值的估算结果来看,塔里木马鹿尉犁和沙雅种群相对于中性进化的歧异度并没有明显的偏离(P>0.1),且末种群则出现了明显的偏离(分别为P<0.05和P<0.02),这预示着3个塔里木马鹿种群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平衡选择.分子变异分析表明,沙雅和尉犁种群间基因流Nm大于4,说明这2个塔里木马鹿种群间存在着非常丰富的基因流,且末种群分别与沙雅、尉犁种群间基因流Nm均小于1,而且末种群分别与沙雅和尉犁种群产生了明显的遗传分化(Fst分别为0.409;0.718,P值均小于0.001),以及3个塔里木马鹿种群单倍型间的序列差异为0.012.结论:以上数据都显示了3个塔里木马鹿种群的单倍型间已经出现了明显分化.结合系统发生关系分析,应将沙雅种群和尉犁种群联合建立管理单元进行重点保护.  相似文献   

17.
对瓜尔豆10个品种酯酶(EST)同工酶分析及抗霜冻性测试表明,酯酶同工酶带数及酶活性在品种间有明显差异.抗霜冻性强的品种同工酶带数多、活性高,其中品种G1抗霜冻性最强,且具有1条特异EST同工酶带。  相似文献   

18.
毛木耳种质资源的酯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毛木耳56个菌株酯酶同工酶的酶谱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6份材料有一定的遗传变异,共检测到迁移率不同的10条谱带,各菌株分别具有1~6条酶带,共有26种酶谱类型。菌株被分成了8大群:第一群包括黄耳zh等34个菌株;第二群包括白背木耳等8个菌株;第三、第四群分别为黑木耳和915两个单独的菌株;第五群包括99等4个菌株;第六群包括43等4个菌株;第七群包括50385和AP067两个菌株;第八群包括小上3和杂交34两个菌株。酯酶同工酶分析技术是鉴别种及品种以下菌株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李萌  宋慧  姚旭  张爽  张宇 《菌物研究》2010,8(2):93-95
应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不同低温、不同缓化方式处理后的侧耳属(Pleurotus)不同栽培种12个菌株进行酯酶(EST)同工酶谱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对低温的耐受能力不同,缓化方式对于酯酶基因表达的影响不同,但低温并没有使其酯酶酶活力完全丧失。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pH不连续系统聚丙烯酰胺垂直平板电泳方法,对鲫鱼和红虎头金鱼的眼、肝脏、肾脏、肌肉、卵巢(或精巢)、脑和心脏等7种新鲜组织的酯酶(EST)同工酶进行了比较研究。其结果是:鲫鱼(Carassius auratus)和红虎头金鱼(Carassius auratus var.)不仅具有丰富的EST同工酶和组织特异性,而且在它们的各个相应组织之间也显示出差异。表明酯酶同工酶在金鱼种内是有差异的。这对于探讨金鱼种内各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将是一个很有用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