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5 毫秒
1.
牟秀林 《生态学报》1994,14(3):318-322
辽东半岛水利建设造成洄游型香鱼资源下降,并在碧流河水库、转角楼水库形成了陆封型香鱼。陆封型香鱼发生了①个体小型化:体长和体重由洄游型香鱼的20─25cm(平均22.6cm),150─250g(平均204g),分别下降到10─18cm(平均13.6cm),和13─73g(平均36.5g)。②性状变异:洄游型香鱼体长为体高的3.7─4.7倍,为头长的4.5─5.3倍,而陆封型香鱼体长为体高的4.3─6.5倍,为头长的3.9─4.3倍。③怀卵量减少,产卵期提前:洄游型香鱼怀卵量为1.0─8.5万粒(平均3.1万位).产卵盛期为9月底至10月上旬,而陆封型香鱼的怀卵量为0.32─0.61万粒(平均0.40万粒),产卵盛期为9月上旬至下旬,提前20d左右。  相似文献   

2.
济南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儿童少年生长的长期变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分析了1956-1995年济南市7-18岁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变化趋势。39年间,男女生身高平均增长值分别为10.83cm的9.47cm,平均每10年增长2.768cm和2.43cm;男一体重增长值分别为9.19kg和5.12kg,平均每10年增长2.36kg和1.31kg。将不同年代人均工业总产值作对数转换后发现,与各年龄儿童少年身高、体重的发育水平呈明显的直线正相关,不同年代人均工业总产值的  相似文献   

3.
家蝇幼虫集约化生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家蝇幼虫在人工条件下的集约化饲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240m2场地(日生产单元60m2)上得到鲜蛆日产量最高超过200kg,平均约150kg;蝇蛆自卵孵出的第2天是蝇蛆生长的最关键阶段,此时要严格控制环境条件和饲料质量;同日龄的成蝇群体开始产卵后,约3d便进入产卵高峰期并维持3~4d;雌蝇一生产卵10~14次,每产100~200粒,最多900多粒;蝇卵约1d即孵化成幼蛆,由卵到成品蛆的时间需5~6d;蝇蛆体重的增长过程符合Logistic曲线;蛆料比0.4~0.5,产投比2.1~3.3;试验条件下,家蝇经过一个世代后个体数的实际倍增为理论倍增的25.5%.利用农业生产中的各种副产品和废弃物进行蝇蛆的集约化生产,以获得高质量的动物蛋白和精饲料是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大兴安岭林区貂熊冬季活动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9-1992年冬季,作者在大兴安岭林区调查2569km样线,遇见57条貂熊足迹链和5个洞穴,研究了貂熊的冬季活动特征和卧息习性。结果表明,在25cm雪深时,貂熊足迹印大小平均长宽为8×25cm,印深5.5cm,步距28cm,左右步宽24cm;每昼夜活动距离为14.03±2.87km。据此推算貂熊在大兴安岭冬季活动范围可达262-422km ̄2,其活动路线主要有捕食、游荡和拾渣等各种类型。貂熊多夜间活动,白天卧息,行走时很少休息。卧息地分为临时休息地、睡卧地和洞穴3种。洞穴最大可达2.5×1.8×0.8m ̄3。  相似文献   

5.
中原制药厂引进国外技术与设备生产葡萄糖,山梨醇,Vc等系列产品,日排废水7000m^3左右,为了使废水达标排放,对引进处理工艺进行了合理的改造,改造后使容积负荷从3.0kgCOD/m^3.d提高到5.0kg/COD/m^3.d,沼气产率从1.0m^3/m^3.d,提高到3.0m^3/m^3.d并最终达到了环保排放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白鲟年龄鉴定及其生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齿骨和胸鳍条为年龄鉴定材料,通过其骨磨片比较研究,结果显示用胸鳍条鉴定白鲟的年龄较为可靠。所收集的66尾白鲟样品中,根据胸鳍条鉴定年龄,幼鲟8尾,1-3龄。成鱼58尾中,雄鱼33尾,最低6龄,最高11龄,多数个体为8-9龄。雌鱼25尾,最低7龄,最高17龄,多数为10-12。白鲟生长速度快,特别在第一年其长度生长最为突出。当年10月份的幼鱼全长达53-61cm,1龄鱼平均全长75cm。推算结果表明雌雄鱼在性成熟前生长无明显差异,性成熟后,雌鱼的长度及重量均大于相同年龄雄鱼。采用VBGF描述白鲟全长及体重的增长。  相似文献   

7.
保安湖沙塘鳢的食性、繁殖、年龄及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保安湖沙塘鳢1冬龄成熟,雌雄比1:1.34,4月初至6月中旬繁殖;个体绝对繁殖力540—1943egg(1154±314egg)。渔获物中以体长8.0—14.0cm,体重10.0—40.0g,2、3龄个体为主。体长-体重关系为W=0.02129L3.0585。3龄前生长较快;雄鱼略快于雌鱼。肥满度冬春季较高,最高在3月。体长和体重与年龄的关系可用Bertalanffy生长方程描述,参数分别为:雌鱼L∞=15.29cm,k=0.4072,t0=0.1596,W∞=84.9g;雄鱼L∞=16.71cm,k=0.3736,t0=0.1095,W∞=118.5g;体重生长拐点年龄和拐点体重雌鱼分别为2.86a和25.1g,雄鱼3.13a和35.4g。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大庆市庆华玻璃器皿厂工人兰海双通过提高蛇箱温度的方法,打破了蛇的冬眠习性,使南蛇北养首次获得成功。饲养5个月后,最大蛇的体长达58cm,体重245g,最小蛇的体长48cm,体重218g,且在饲养过程中,无蛇死亡,成活率达到100%。兰海双系该...  相似文献   

9.
水螅和涡虫的立体生态养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水螅(Hydra)和三角头涡虫(Dugesia)是动物学实验与研究的重要材料,但由于河流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野外已不易采到。人们曾摸索了许多单纯饲养水螅和涡虫的方法,但由于投饵和经常换水等问题,工作量较大而不能长期养殖。我们在研究野外水螅和涡虫共同栖息的小生境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一些经验,于1994年开始在室内进行了水螅和涡虫的立体生态混养实验,获得了成功。1 饲养缸的制作和安放用0.5cm厚的普通玻璃制作长55cm、宽33cm、高25cm和长35cm、宽35cm、高15cm的玻璃缸各1个,前…  相似文献   

10.
山地麻晰繁殖生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7年3月至1998年8月,在徐州市近郊的牛头山对山地麻晰的繁殖生态进行了研究。3~7月为繁殖期,其中4~5月为交配产卵盛期。雌雄性比为11.6。从交配到产卵为26天,卵白色、革质、椭圆形。长径平均为1.37(1.23~1.53)cm,短径平均为0.86(0.7~1.06)cm,卵重平均为0.6(0.4~0.85)g,每窝平均产卵4.1(3~5)枚。孵化期为50天。初孵出的小麻晰尾端为蓝绿色,  相似文献   

11.
1997年9月9日下午,山东莱州市朱桥镇后杨村村民杨明耀,在自家院内收获的花生蔓中发现一条极为罕见的双头蛇。这条怪蛇长约30cm,最粗处直径约1.1cm,头长约2cm,两头合在一起宽约2.5cm,头与头之间底部有一小蹼相连,两头最大分距可达到3.1c...  相似文献   

12.
长江口中华鲟幼鱼感觉器官在摄食行为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华鲟为我国一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其幼鱼生活史研究尚有许多空白。本文通过分别封闭中华鲟幼鱼不同感觉器官(包括视觉、嗅觉、触觉、侧线感觉、电感觉等),研究了这些感觉器官在中华鲟幼鱼摄食行为中的重要性,旨存为改进中华鲟幼鱼的保护措施和人工培育技术提供科学依据。63尾实验鱼于2006年5—6月采集于长江口水域,实验鱼在试验开始前暂养适应2周,实验设计7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实验期水温为24.5—27.0℃。实验结果显示:封闭视觉、侧线感觉和电感觉器官后幼鱼的摄食量与正常幼鱼(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封闭嗅觉幼鱼的摄食量只有正常幼鱼的34.76%。封闭触觉幼鱼的摄食量只有正常幼鱼的73.80%。同一时间封闭嗅觉和触觉后,幼鱼的摄食量仅为正常幼鱼的17.01%。因此,可以推断嗅觉和触觉在中华鲟幼鱼觅食过程中起着主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普陀及宁波滩涂弧边招潮蟹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告了浙江普陀及宁波沿海滩涂弧边招潮蟹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雄蟹的螯足大小相差悬殊,大螯重占体重的35.89%,大螯重、体重关系式为g=0.4314W-0.7708,体重,甲壳宽关系式为W♀=0.2397d^3.3089,W♂=0.1953d^3.5886。弧边招潮蟹群体主要由甲壳宽为1.8-2.8cm个体组成,占84.48%。洞穴为单洞口型,平均栖息密度为13只/m^2。摄食有机碎屑、底栖硅  相似文献   

14.
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剧烈扰动土地生态重建研究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采用调查、类比、室内模拟和野外试验示范相结合的方法,1991~1995年对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土地扰动特征和生态重建适用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原有地层被100~150m的岩土混乱排弃层所代替,形成了典型的人工松散堆积地貌———排土场;原有地面形态被平盘与边坡相间的梯状地形所代替,5~10年间非均匀沉降剧烈,边坡不稳;原有地表土壤被黄土类母质和石砾状物质所代替,土体容重>1.6g·cm-3,根系穿透阻力30~60kg·cm-3,有机质含量<4.0g·kg-1;原有植被破坏后不易恢复,土壤侵蚀模数>15000t·km-2·a-1,比原地貌大33%.生态重建适用技术体系包括5项工程复垦技术和3项生物复垦技术.  相似文献   

15.
淤泥湖寡齿新银鱼的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寡齿新银鱼的繁殖期为春夏季的3月初至5月末,产卵盛期为3月下旬和4月下旬。性成熟年龄为1上,属分批产卵类型。终生以浮游动物为食,生长1年平均全长为44.2mm,平均体重为0.252g。产卵后不久便死亡,寿命只有1年。  相似文献   

16.
美洲斑潜蝇生活史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美洲斑潜蝇 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 1995年传入我市,严重危害蔬菜及花卉等作物[1]。为模清该虫的发生规律,作者于 1996-1998年连续三年对其生活史进行了周年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露地大田发生代数观察 采用室外罩笼法饲养,时间为5月初至11月上旬。饲养植物为斑潜蝇喜食的芸豆。5月初采集塑料大棚内同一天化的蛹(不少于120头),接虫于室外饲养宠内(长1.5m,宽1.3m,高1.2m,60目),共设4笼。成虫产卵孵化的幼虫定为大田一代,一代前三天…  相似文献   

17.
菜心下胚轴原生质体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萌发3—4 天(长约4 cm )的菜心(Brassica campestris var.parachinesis)无菌苗苍白下胚轴为材料,酶解分离原生质体。经纯化的原生质体,在含0.5 m g/LZT、0.5 m g/L2,4-D、1.0 m g/LNAA 和0.4 m ol/L葡萄糖的K8p 培养基中,进行微滴培养。在起始培养14—18小时,原生质体再生新的细胞壁。36 小时再生细胞开始第一次分裂。第三天分裂细胞频率可达35% 。培养第8—9 天,可见含8—16个细胞的小细胞团,植板率为15% —18% 。3 周后将发育成直径为2 m m 的白色小愈伤组织,转到含0.3 m g/L 2,4-D并用gelrite半固化的培养基上,增殖成4—5 m m 直径的愈伤组织。在MS+ 3.2(或1.6) m g/L BA+ 1.6(或0.8) m g/LZT+ 0.01 m g/L NAA+ 0.1 m g/LGA3 和0.2% 蔗糖的分化培养基上,获得芽的分化。切下约2 cm 长的芽苗,转移到含0.2 m g/LIAA 和2% 蔗糖的培养基上,生根形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18.
通过野生种分离选用的平菇丰收一号,染色体数为9(n=9),菌丝生长速度比一般品种快2—34cm/h,平均投料0.5kg(块)产鲜菇0.6~2.5kg,个别单株重10~20kg左右,生物效率100~150%,高者达200%以上,是一种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新菌种。  相似文献   

19.
黑山晋枣芽培养及值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珍稀、优质黑山晋枣液芽为外植体建立了原种无性繁殖系。继代繁殖培养基(mg/L):MS+BA0.1+IAA0.1和MS+BA0.1+IBA0.5,培养30d平均苗高3.0-3.3cm,芽繁殖系数3.3-3.5;生根培养基为MS+IAA0.1+IBA0.2及MS+IAA0.2+IBA0.2两种,生根率83.3%,培养40d平均具根苗高达4.99cm,一次成苗,简化程序,缩短成苗期。移载成活率83.0  相似文献   

20.
不同质地土壤的水热状况及其对冬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豫东平原3种质地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冬小麦籽粒生长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冬小麦籽粒生长阶段,粘壤土5cm处的日平均温度最低,为18.3℃,砂壤土最高,为19.5℃,中壤居中,为19.1℃.3种土壤的含水量大小顺序为粘壤>中壤>砂壤,粘壤土上小麦籽粒灌浆时间最长,千粒重最高,分别为38d和45.5g,砂壤土小麦籽粒灌浆时间最短,千粒重最低,分别为33d和42.4g,中壤土小麦2项指标居中,分别为36d和43.1g.高产栽培条件下,粘壤土冬小麦产量最高,为8253kg·hm-2,中壤次之,为7980kg·hm-2,砂壤最低,为7617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