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鳜鱼摄食的感觉原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鳜鱼摄食的感觉原理梁旭方(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430072)鳜鱼(Sinipercachuats)是一种主要在夜间捕食的底栖偷袭型凶猛鱼类。捕食行为实验的结果表明,视觉和侧线机械感觉在鳜鱼捕食行为中起主要作用。分别抑制其中一种感官,鳜鱼的日摄...  相似文献   

2.
海洋保种是补充完善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生活史,实现陆海接力保种的重要举措,为探究近海围栏是海洋牧场中华鲟幼鱼的潜在饵料资源及承载能力,研究对浙江温州近海的白龙屿海洋牧场进行周年调查,评估了海洋牧场中底栖动物及中下层生物资源量,并通过放养中华鲟摄食生长状况和消化道内容物分析,获得了海洋牧场中中华鲟幼鱼可摄食饵料种类,同时估算了其最大资源承载力。结果表明,白龙屿海洋牧场周年共采集到共47种饵料生物隶属于5门8纲,其中底栖动物38种、中下层生物9种,依据历史记录均为中华鲟可摄食种类;根据消化道内容物实测分析,放养中华鲟能够在海洋牧场中自主摄食,验证其摄食了4门5纲共16种饵料生物,其食物组成按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大小排列:甲壳纲(主要为虾蟹类)>腹足纲>鱼纲>瓣鳃纲>多毛纲,摄食偏好按摄食选择系数大小排列:甲壳纲>腹足纲>瓣鳃纲>多毛纲>鱼纲;估算结果表明海域面积650亩的白龙屿海洋牧场中适合中华鲟摄食的饵料资源最大年产量约为818.389 kg,仅靠这些天然饵料供给的情况下,可供69尾中华鲟幼鲟正常生长发育。研究...  相似文献   

3.
2006年1月13日~7月15日,研究了不同喂食方法对产后野生雌性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的摄食促进效果。研究表明,经人工繁殖后的中华鲟身体较虚弱,在人工环境下无主动摄食行为。野生中华鲟对投洒的人工配合饲料及天然饲料均无摄食反应,水下直接喂食天然饲料的效果依赖于中华鲟主动摄食能力的恢复,而采用导管喂食方法可以实现中华鲟的被动摄食,摄食量由76g逐步增加至382g,20d后开始出现主动摄食行为,日食量逐步上升至1822g并趋于稳定。导管喂食过程中健康状况也逐步得到改善,胸围和腹围开始提高,主动摄食后健康状况得到彻底改善。实验表明产后野生中华鲟的体能恢复有望在水族馆较好的环境条件中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4.
以初始体重为(7.90±0.07)g的大菱鲆为实验对象,鱼粉、豆粕、玉米蛋白粉和谷朊粉为主要蛋白质来源,鱼油为主要脂肪源,在此基础配方中分别添加0、1%、2%牛磺酸,0.5%蛋氨酸及0.5%半胱氨酸(分别命名为T-0、T-1、T-2、M-0.5和C-0.5),配制5种等氮等脂的配合饲料,在室内流水养殖系统进行为期10周的养殖实验,目的是研究饲料中含有高比例植物蛋白时牛磺酸、蛋氨酸和半胱氨酸对大菱鲆幼鱼生长及牛磺酸转运载体(TauT)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T-1、T-2组大菱鲆幼鱼的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效率(FE)提高(P < 0.05),内脏指数(VSI)降低(P < 0.05);M-0.5组大菱鲆幼鱼SGR和FE较对照组提高(P>0.05),VSI低于对照组(P < 0.05),肥满度(CF)高于对照组(P < 0.05);C-0.5组SGR较对照组降低(P < 0.05),但FE、VSI和CF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T-1、T-2组大菱鲆幼鱼肝脏、脑和眼中TauT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 < 0.05),且随着饲料中牛磺酸含量的增加大菱鲆幼鱼肝脏、脑和眼中TauT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 < 0.05);M-0.5组大菱鲆幼鱼肝脏、脑和眼中TauT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T-0、T-1、T-2组(P < 0.05);C-0.5组大菱鲆幼鱼肝脏、脑和眼中TauT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T-0、T-1、T-2组(P < 0.05),但与M-0.5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分析表明,在实验条件下,饲料中牛磺酸含量为0.48%、1.06%时能够提高大菱鲆幼鱼的生长性能;大菱鲆幼鱼体内TauT mRNA表达可能受饲料中牛磺酸、蛋氨酸和半胱氨酸等含硫氨基酸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华鲟天然群体蛋白质水平遗传多样性贫乏的初步证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阐明我国Ⅰ级珍稀水生保护动物中华鲟天然群体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特征,为其资源的监测量民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对中华鲟天然群体进行了蛋白质遗传多态性研究。共研究了15种蛋白质,有4种蛋白无活呈活性很低,在有活性的11种蛋白中人测得26个座位;在26个座位中,只有1个座位(MDH-1)为多态座位。中华鲟多态座位比例(P)为3.90%,遗传杂合度(H)为0.04,均远远低于  相似文献   

6.
半滑舌鳎侧线器官和无眼侧皮肤表面的特殊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爱军  王新安  庄志猛 《动物学报》2007,53(6):1113-1120
为了解决半滑舌鳎的摄食难题,探讨其摄食机理,本文采用光镜和扫描电镜手段对半滑舌鳎有眼侧侧线管和无眼侧皮肤表面的特殊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有眼侧:半滑舌鳎侧线孔圆形,孔径与所在部位侧线管径相同,孔上并连有一胶质管,这种特殊结构既可以提高管道内感觉器官(管道神经丘)的敏感性,又可阻止外界异物进入侧线管内部,具有保护作用;半滑舌鳎口腔附近的侧线管管径及侧线孔孔径较其它部位大,侧线孔密度高,认为口腔附近侧线管道内的感觉器官(管道神经丘)的敏感性较其它部位高,在鱼类捕食行为中具有重要作用;(2)无眼侧:躯干部表面覆盖圆鳞,头部皮肤无鳞,表面被覆相互连结的黏液管,形成黏液管皮肤;极其发达的黏液管构成管状黏液分泌系统。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在头部黏液管皮肤表面镶嵌着一种乳头状突起(Pailla),其典型特征是在表面被覆一盾牌状结构,一般多个簇生在一起,很少单独存在,其分布密度是从吻端向内逐渐减少,组织切片显示内部结构周边是套细胞,中央是感觉细胞,具一柄或两柄。根据其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作者推测,这可能是半滑舌鳎特有的一种触觉器官,并在其摄食行为中起重要作用。半滑舌鳎极其发达的黏液分泌系统对于裸露的乳头状突起(Pailla)具有相当重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鼠类具有密度依赖的行为-内分泌反馈调节机制:当其种群密度升高时,会产生社会应激,增加紧张焦虑、攻击等行为,同时其神经内分泌也产生相应变化。然而,密度升高引起的社会应激可能涉及到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味觉等不同感官,而不同感官对社会应激反应产生的独特作用尚不清楚。我们以前的研究发现,高密度饲养可导致雄性布氏田鼠脑部催产素(OT)表达量降低、后加压素(AVP)表达量升高、血清皮质酮(CORT)含量升高,并与攻击行为增加一致,但其中嗅觉和视觉密度信号的作用尚不清楚。嗅觉信号通常用于个体领域标记和社会地位识别,而视觉信号常用于应对竞争者或天敌的群体防御,因此,二者的社会应激效应可能不同。本研究利用巢垫和镜子分别模拟嗅觉和视觉密度信号,对布氏田鼠的行为(旷场、高架十字迷宫和三箱社交测试)、体重、器官、血清生理指标、脑部神经递质表达等变化进行了分析,评估了嗅觉和视觉密度信号对布氏田鼠社会应激反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高密度嗅觉刺激下,布氏田鼠脑部OT表达量减少、AVP表达量增加,与密度拥挤效应的影响相同(除雄性OT增加外),说明高密度嗅觉信号是社会应激产生的主要信号通路。高密度视觉刺激下,雄性脑部OT表达量增加,雌性脑部糖皮质激素受体(GR)减少,且雌性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下降,焦虑性行为减少,说明高密度视觉信号是减少社会应激反应的主要信号通路。本研究揭示了视觉和嗅觉信号在社会性的布氏田鼠种群密度调节中发挥相反的调控作用,可能对于维持合适的种群密度或群体大小具有一定的生态适应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感觉包括嗅觉、味觉等化学性感觉,以及视觉、听觉、触觉、温度觉和本体感觉等物理性感觉.感觉受体接受体内外刺激,并通过相应的电化学信号编码,将信息传导到中枢神经系统(如脑和脊髓).这些信息在中枢进行解码、加工和整合,进而引导相应的行为反馈以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和适应生存环境.此外,外周调节(peripheral modulation)对感觉和行为的形成也起着精细调节的作用.感觉受体神经元的受体表达量和亲和力、受体的磷酸化修饰、离子通道活性、突触活性和功能等,都可能受到外周调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锌指结合蛋白(zincfingerE—box—bindingprotein,ZEB1)在自然流产患者绒毛和蜕膜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方法:选取2010年3月到2011年3月在我院妇产科门诊进行人工流产的患者,分为正常人工流产(对照组50例)和自然流产(实验组50例)两组,两组年龄和孕周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在绒毛和蜕膜组织中ZEBlmRNA的表达量。结果:自然流产患者绒毛(0.835±0.047)中ZEB1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1.942±0.095),自然流产患者蜕膜(0.65±0.058)中ZEBl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1.13±0.0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绒毛及蜕膜组织中ZEB1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自然流产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0.
南方鲇继饥饿后的恢复生长   总被引:83,自引:4,他引:79  
1996年1月至4月在27.5℃条件下,对南方鲇幼鱼(初始体重:73.65±9.82g)进行了不同时间的饥饿处理后再供食的恢复生长实验。实验鱼饥饿60d后,鱼体比能值、蛋白质含量及脂肪含量明显下降,灰分含量及含水量明显上升。分别将饥饿处理0(对照)、10、20、30、40、50和60d的南方鲇再恢复喂食,在饱足摄食水平下生长20d。各饥饿处理组的鱼体化学组成及比能值均接近,并恢复到对照生长组水平。饥饿处理50d组的干重及能量生长率,湿重、干重及能量摄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相应值。通过讨论认为:(1)饥饿处理50d的南方鲇在恢复生长过程中产生了显著的补偿效应;(2)该补偿现象主要因摄食水平显著升高所致。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study of four species of Erysiphaceae (Uncinula salicis, Podosphaera leucotricha, Erysiphe cichoracearum, and Microsphaera diffusa) revealed that the binucleate stages of the ascocarp are initiated in a similar manner to those of Diporotheca rhizophila Gordon & Shaw. The “appendages” developing on immature ascocarps are considered to be receptive hyphae. Appendages characteristic of mature ascocarps are produced much later. Lysis of certain centrum cells occurs, and asci are initiated from some of the remaining binucleate centrum cells. Resorption of centrum cells by the asci is supported by this investigation, corroborating Björling's earlier studies on Erysiphe gramin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