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将"海上引进"定义为海洋生物国际贸易形式。CITES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海洋物种资源的管理,"与专业渔业组织的合作"、"海上引进"管理及"非致危性判定"是CITES推进海洋物种管理进程的3个重要步骤。2006年,CITES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就海洋物种管理签订了合作备忘录;2013年,CITES第十六次缔约国大会表决通过了海洋物种"海上引进"管理框架。本文以CITES及相关国际渔业组织的会议记录为依据,系统回顾了CITES海洋物种管理议题,总结了"海上引进"管理提案在CITES缔约国大会获得通过的过程,分析并展望了CITES参与海洋物种管理的未来趋势。作者认为,"海上引进"管理为CITES参与和推进海洋渔业资源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并因此对公海渔业资源利益分配产生深刻影响。建议我国有关部门关注CITES海洋物种管理进展,积极参与CITES海洋物种管理政策及技术规则的制定,提高并完善海洋渔业资源保护利用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柯丽娜  阴曙升  刘万波 《生态学报》2018,38(15):5602-5610
以CNKI和CSSCI数据库中1980—2017年的1779篇文献为原始数据,基于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和文献可视化工具,对海洋生态经济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信息挖掘。研究发现:(1)海洋生态经济的研究始于1982年,2009年论文发表数量激增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2)狄乾斌、高强、殷克东等在海洋生态经济方面做出了大量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和辽宁师范大学为主要研究机构,研究机构之间合作联系主要以部门和地域联系为主,跨区域和跨部门的合作有待增强。(3)海洋生态经济的研究热点指向"蓝色经济"、"海洋生态系统协调"、"人海可持续发展"等方向。(4)海洋生态经济研究的综合性不断增强,《海洋开发与管理》是海洋生态经济研究刊文量最多的期刊。  相似文献   

3.
《生命世界》2008,(3):9-9
美国多家研究机构的科学家合作完成全球海洋状况的示意图,这一研究将有助于优先规划某些海洋保护区项目。对全球海洋进行的最新数据分析显示人类活动遍及全球海洋,其中有40%的海洋受到人类各种活动的严重影响,其中包括东加勒比海、西欧的北海和日本海,而人类活动最少的是南北极海域。  相似文献   

4.
正它是人类为争夺海洋控制权而诉诸武力的一个缩影。但是,正如中国《"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所言,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也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空间和宝贵财富。加强海上合作顺应了世界发展潮流与开放合作大势,是促进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更趋紧密、互惠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为广阔的必然选择,也是  相似文献   

5.
李健,博士(左图)是我国首个横跨南海-东印度洋浮标/潜标长时间序列观测阵列主要的设计和建设者之一,为我国南海-印度洋观测系统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是我国高频地波雷达观测技术专家,解决了我国近岸海洋实时全天候观测的技术问题,并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建设我国第一个深水时间序列观测站——西沙站,该项成果入选2015年度中国海洋与湖沼十大科技进展。生前系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人员潘文亮博士(右图)自2006年起作为科研骨干负责了中国西沙、珠海、湛江、台山、三亚和斯里兰卡等地30多个海洋水文气象实时观测站的建设和维护,并参与了海洋观测网络的显示界面研发和监控电视墙的建设,实现了海洋水文和气象等多个关键要素的远程、无人、实时获取,极大地降低了我国海洋观测所需的投入。  相似文献   

6.
印度洋红树林沉积物可培养海洋放线菌多样性及其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印度洋红树林沉积物可培养海洋放线菌多样性、抗菌活性及产酶活性。【方法】选用24种碳源为唯一能源培养基,利用稀释平板涂布方法对8个印度洋红树林沉积物样品进行分离,并基于16S rRN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的方法研究样品中海洋放线菌多样性;对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抗菌活性和产酶活性检测。【结果】24种唯一碳源分离培养基中,非糖类碳源特别是甘油、丙氨酸分离效果最好,其次是多糖物质,最后是单糖。共分离得到521株海洋放线菌,经并菌后选取其中的139株代表性菌株测序,结果发现它们主要分布在放线菌纲7个亚目10个科的16个属,其中35个为潜在新种。有43.1%、33.3%、26.9%、25.5%、15.7%的实验菌株分别对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具有抑制作用;有36.5%、26.5%、22.4%、15.9%的实验菌株分别具有蛋白酶活性、纤维素酶活、淀粉酶活性、酯酶活性。【结论】印度洋红树林沉积物蕴藏着丰富的海洋放线菌资源,并具有较高生物活性,为后续工作提供良好的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7.
乔迪斯(JOIDES)(联合海洋机构地球深层取样)印度洋综合研讨会于1991年7月16—18日在英国加迪夫市威尔士大学召开。来自北美、欧洲和亚洲的近百名学者参加了会议,其中包括前印度洋委员会首席科学家们,海上钻探工作主要参加者以及古海洋学印度洋综合计划(PALIOS)研究组的成员。会议的目的是将1988—1989年大洋钻探计划(ODP)在印度洋钻探  相似文献   

8.
当前全球海洋面临巨大挑战,我们必须在全球范围内采取应对措施,否则海洋经济将被推向岌岌可危的悬崖,这关系到全人类的福祉,并直接影响到数以亿计依赖海洋以获得食物和工作的人们。国际社会需要在五大领域开展海洋保护工作,包括发展可持续渔业以保障海洋健康和人类福祉、与沿海社区合作以确保海洋的未来、保护有复原力的沿海生态环境、建立全球伙伴关系以解决海洋塑料问题、发展可持续的蓝色经济。  相似文献   

9.
江南 《生命世界》2009,(1):76-77
人有人言,兽有兽语。动物之间建立友善关系,双方必须彼此了解才行。这种了解的方式,也叫"禽言兽语"。科学家发现,海洋动物尤其是海兽不仅存在着"语言",而且还有不同的"方言"。  相似文献   

10.
海洋食品中富含结构新颖、功能独特的功效成分,是人类膳食营养的重要来源。海洋食品功效成分化学结构与营养功能间构效关系的研究是食品科学基础研究领域的前沿方向,其中的科学问题包括海洋食品功效成分结构的阐明、营养功能与其作用机理的探究,以及结构与功能之间关系的诠释。研究成果是解决海洋食品,尤其是海珍品加工过程中营养特性保持、海洋功能食品合理开发等产业实际问题的理论基础。以海洋食品蛋白、糖类、脂质、皂苷类化合物为代表,对海洋食品功效成分构效关系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及展望。  相似文献   

11.
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CO2浓度的升高,除了使全球温度升高外,导致的另一个严重生态问题——海洋酸化(Ocean acidification,OA),受到社会各界包括科研界的高度重视,该领域的大部分研究结果都是在近十年才发表出来的,目前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海洋酸化的研究涉及到很多学科的交叉包括化学、古生物学、生态学、生物地球化学等等。在生物学领域,海洋酸化主要围绕敏感物种,例如由碳酸钙形成贝壳或外骨骼的贝类,珊瑚礁群体等。鱼类作为海洋脊椎动物的代表生物类群,自身具有一定的酸碱平衡调节能力,但相关海洋酸化方向的研究并不是很多。尽管人们对于海洋酸化对鱼类的影响了解甚少,这并不说明海洋酸化对鱼类没有作用或者效应小,在相关研究逐步展开的同时,发现鱼类同样受到海洋酸化的危害,几乎涉及到鱼类整个生活史和几乎大部分生理过程,尤其是早期生活史的高度敏感。因此就目前国内外对此领域研究结果做综述,以期待业界同行能够对海水鱼类这个大的类群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我大学专业是海洋捕捞,毕业之后曾留校工作十多年,主要研究鱼类的行为。1990年9月,位于浙江温州的南麂列岛成为首批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由于急需科研人员,我于1993年4月调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温州平阳县,踏上南麂列岛这块熟悉又陌生的土地。一路走来,每一步都与大海和渔民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3.
【背景】放线菌具有丰富的遗传和功能多样性,其次级代谢产物活性广泛,在临床医疗、农业生产和污染防治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海洋放线菌由于其特殊的代谢途径,能产生独特的活性天然产物而受到广泛关注。【目的】探究国内外海洋放线菌领域研究的热点和趋势,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marine actinomycetes or marine actinobacteria”为关键词,在Web of Science中检索海洋放线菌领域的文章进行计量分析,使用VOSviewer软件对其关键词、国家、机构、作者、发表时间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海洋放线菌领域的文章发表数量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集中在微生物学及药学领域,中美两国在论文数量和引用频次上远超其他国家,海洋放线菌领域的研究集中在菌株的分离鉴定、活性天然产物挖掘以及生物信息学等方面。【结论】海洋放线菌在全球范围内愈发受到重视,国内外机构应当加强合作,运用生物信息学技术进一步挖掘活性次级代谢产物,推动海洋放线菌领域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郭艳婷 《生态科学》2001,20(4):94-98
针对沿海增养殖业对海洋生态的影响,对中国南部沿海2个增养殖业发达区——南澳岛深澳湾"海上渔村"和赤潮灾区饶平柘林湾进行了实地考察和取样分析.考察发现,目前中国南部沿海增养殖业普遍存在技术落后、缺乏科学技术指导和统一管理等问题, 对海洋生态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通过海水水质测定实验,发现这2个养殖区水样的平均含氮量较高(2.154 mg/L),氮磷质量比较高(22),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浮游植物平均密度较高(1 908.6个/mL),个体含叶绿素a量较低(1.74×10-6 mg/个),出现生态衰退现象.  相似文献   

15.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通过对CO~2的固定以及与大气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海洋对全球气候的变化起到关键的调控作用。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增加海洋碳汇已经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热门研究课题和主要途径之一。海洋微型生物在海洋的固碳过程及碳循环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对海洋碳汇意义重大。本文综述了一类重要的海洋微型生物——单细胞原生生物在海洋碳汇研究中的重要性,分析了其中的代表——网粘菌门(Labyrintholomycota)原生生物在海洋碳循环和次级生产中的意义,并从清楚地认识海洋碳汇的过程和机制方面,提出未来该领域急需解决的科学问题和可能的研究方案,为丰富海洋碳汇研究的生物学基础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海洋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艳华  张利平   《微生物学通报》2003,30(3):113-114
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人口剧增、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三大问题的严峻挑战 ,随着陆地资源的日趋减少 ,开发海洋 ,向海洋索取资源 ,尤其是海洋微生物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将从海洋微生物多样性、海洋药物及保健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海洋极端酶、海洋微生物在消除海洋污染物等方面给予介绍。  相似文献   

17.
<正>加强物理海洋、海洋生物、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海洋化学等优势领域研究。支持工程海洋学、极地海洋学、海洋观测技术学等新兴领域的研究。推进海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科学创新基地建设。拓展野外科学观测站点建设,完善海洋科学观测网络,推进海上综合科学试验场建设。当雷州半岛与海南岛上升为陆地后,火山仍继续活动,玄武岩又覆盖于更新世地层之上。中更新世末至上更新世初,琼州海峡沿断层而下陷,致使雷州半岛与海南岛分离。雷州半岛玄武岩台地面积为3136平方千米,火山76座,分  相似文献   

18.
海洋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与生态学认知的提高使海洋生态红线区管理制度成为必然。总结了中国海洋保护区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了发展海洋生态红线的必要性、区划原则、概念及组成体系;提出海洋保护区与海洋生态红线区可分别籍空间统一性、决策统一性、工作内容与管理要求的一致性相关联,海洋保护区的核心、关键和重要因素与海洋生态红线的范围划定、宏观应对策略制定、微观管理规定一一对应。对海洋保护区管理向海洋生态红线区划与管理的转变给出了若干建议,认为海洋生态红线区划指标体系可以参照海洋保护区绩效评估、保护区选划与评估指标;并从海洋生态红线的尺度,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格局-结构\过程-机理,复杂生态系统与海洋生态红线的结合,海洋生态红线基点观测等方面对海洋生态红线的研究和工作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可培养海洋放线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放线菌是新药开发和天然活性产物的重要来源,海洋放线菌的生物多样性是代谢产物功能多样性的基础,因此研究可培养放线菌的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综述了近年来可培养的海洋放线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进展,尤其是海绵共附生放线菌、深海放线菌和海洋固有放线菌的研究进展,对可培养的海洋放线菌的分离培养方法,包括样品处理、培养基的选择等进行了重点介绍,并对未培养海洋放线菌的分离培养进行了探讨,强调了建立区域性海洋放线菌菌种及基因资源库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海洋微生物资源及其产生生物活性代谢产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洋微生物,尤其海洋细菌以其分类的多样性和规模而言,作为生物活性物质产生菌的潜力是巨大的。海洋微生物研究依据分离菌的生境来源可分为海水、沉积物、共栖、共生和深海菌群。生境的不同,不但影响菌群的分布,而且影响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合成。从报道的研究结果看,沉积物细菌、共栖细菌和共生细菌是海洋微生物天然药物筛选的重要来源。目前海洋微生物生物活性代谢产物资源的研究仍主要限制在那些在“标准”条件下易于生长和培养的微生物类群。本文对海洋微生物资源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