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9年9月在长沙召开了国际水稻害虫防治现场会。9月8日、10日,粮农组织国家间水稻害虫综合防治项目协调人比特·肯摩博士(美国)、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菲律宾、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印度、孟加拉、越南、印度尼西亚及泰国的水稻专家;农业部、中国水稻研  相似文献   

2.
仇序佳 《昆虫知识》1994,31(6):373-374
1蝗虫的防治在肯尼亚内罗华的国际昆虫生理生态中心和在英国爱斯科的国际生物防治研究所分别报道了防治蝗虫的研究进展。国际昆虫生理生态中心的科学家研究了许多半化学物质。这些化合物很少量就能使散栖型和群栖型蝗虫产生效果。目前已证明或确定的半化学物质有4类,其中包括在散栖型雌虫中产生的性引诱物,能加速群栖型雄虫和雌虫性成熟的雄虫信号;能刺激群栖型雌虫在一定范围内产卵的信号Z寄主植物的引诱物质。他们希望3、4年后完成鉴定,作出管理蝗虫的新发展策略。国际生物防治所由ChrisPrior博士领导,经18个月时间,研究发现了真…  相似文献   

3.
国际蝗虫灾害的防治策略和技术: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简要地综述了国际上对蝗虫灾害管理策略与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包括:监测与预警技术、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综合管理对策以及目前的研究热点方向。比较分析了国际、国内蝗虫发生及其治理中存在问题的异同。国际上控制蝗虫灾害的理论、技术、措施、对策,对中国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一般来说, 控制蝗虫灾害的IPM计划中应该包括:在策略上,强调提前预防压制优于后期灭杀处理;在规律认识上,重视基础生物学和生态学的研究,并将之模型化和标准化;在测报方法上,积极发展和改善监测预警技术水平,将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技术集成引入到防治决策的整体系统中,使信息能够快速、准确地传递;在防治手段上,注意新型防治药剂和施药技术的研究开发和集成,增加用药效果;在天敌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充分认识和评估自然天敌的控制作用,正确地估计防治效益和挽回的损失,重视对环境价值的评价;同时加强多个地区间的联合与协调。  相似文献   

4.
<正> 1984年由John Wiley&Sons公司出版,共844页。该书是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国际综合防治和生物防治中心等单位的主持下,由5个国家的45名昆虫生态学专家集体撰写的,主编是加利福尔亚大学Berkeley分校昆虫系的C.B.Huffaker教授和北卡罗来纳州州立大学昆虫系的R.L.Rabb教授。 全书分为五部分,25章。第一部分:引言。1.生态昆虫学的含义——生态系统;2.生态系统的概念。第二部分:基本的生物学和生态学适应性、特征、行为和过程。3.昆虫的生长和发育;4.昆虫的食物;5.昆虫的繁  相似文献   

5.
<正> 第三届城市昆虫学国际会议于1990年2月26~28日在美国马里兰大学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有来自加拿大、英国、匈牙利、瑞典和西印度群岛等国家的大学、卫生权威、商业公司等单位共300人。会议主题是关于防治侵害人的昆虫、它们的性质及其在城市中的环境。下届会议将于  相似文献   

6.
中国资源昆虫应用研究进展简介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孟祥玲 《昆虫知识》1992,29(3):186-189
<正> 中国资源昆虫丰富,它们在农林生产、国际贸易和人类保健方面,都起有重要作用。天敌昆虫和传粉昆虫广布于农林作物存在的各个角落,对抑制害虫发生和为农林作物授粉等所获经济效益是巨大的,我国生物防治水平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昆虫产的某些商品,在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例如蚕茧生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0%以上,生丝出口约占国际贸易额的90%;蜂蜜和王浆的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五倍子、虫白蜡的总产量和国际贸易额也均居世界第一。中国  相似文献   

7.
印楝质杀虫剂对昆虫生态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忠孝  胡国文 《昆虫知识》1992,29(5):314-317
<正> 近年来对植物质杀虫剂的研究比较重视,特别是对一种楝科植物印楝Azadirachtaindica的研究,曾在1980,1983和1986年在西德召开了三次国际印楝会议。1984年8月在菲律宾召开了一次国际性的杀虫植物讨论会。1986~1988年由亚洲发展银行(ADB)提供资助,对印楝质杀虫剂防治水稻害虫进行了国际合作研究(包括中国共4国参加),1990~1992年ADB再次提供资助,共有亚洲9国参加合作研究。已从楝树中分离到280多种柠檬苦素  相似文献   

8.
周少雄 《蛇志》1998,10(1):77-77
由亚洲蛇伤防治学会、湛江市临床医学研究所共同发起和组织的第一届国际蛇伤学术研讨会,于1997年10月15~19日在中国广东省湛江市召开。会议收到论文186篇,其中包括来自俄罗斯等24个国家和地区的论文36篇;出席会议代表136人,其中国外代表4人。会...  相似文献   

9.
《生命世界》2010,(3):6-6
国际蚜虫基因组联盟已成功对农业害虫蚜虫进行基因组测序,根据对蚜虫基因信息的解读,研究人员期冀将来能开发出防治蚜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吕一河  傅伯杰 《生态学报》2011,31(1):293-295
2010年11月在以色列召开了第三届荒漠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旱地、荒漠和荒漠化:探寻恢复之路"。会议设20个专题,可以归纳为8个科学问题,表现出了多学科性、地域广泛性及多尺度性、关注社会人文机制等突出特点。以色列在荒漠化防治、生态恢复与区域发展方面的辉煌成就以及本次会议所反映的国际前沿和趋势对中国有着重要启示:(1)加强技术研发和推广,提高干旱、半干旱区人口的可持续生计与能力建设是中国防治土地生态退化和荒漠化的关键所在;(2)在土地生态退化和恢复的研究和实践中必须重视社会人文因素的作用;(3)深化中国干旱、半干旱区全球变化响应与适应的研究,推动荒漠化防治、生态保护与恢复、全球变化方面的国际合作是一项非常紧迫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1.
<正>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是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它除直接取食为害使水稻减产外,还通过传播病毒间接引起损失。进入70年代后,褐飞虱在亚洲各国直至澳大利亚北部等地相继普遍发生为害。抗性育种是防治褐飞虱最经济有效的途径之一。但褐飞虱新生物型的出现使得抗虫育种更加复杂化,国际水稻所(IRRI)于1973年育成并推广的世界上第一  相似文献   

12.
《生物磁学》2010,(4):I0001-I0002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1月14日报告说,他们测定了3种金小蜂的基因组序列,并揭示了金小蜂具备的一些可能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有用的特征。这项研究成果刊登在美国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  相似文献   

13.
<正> 综合防治在病虫害的治理方面,愈来愈起着明显的作用。随着综合防治实践的不断深入发展,对综合防治的认识也必将获得进一步提高。现结合我省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问题,拟从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综合防治的概念和标准 综合防治的概念应是通过各种措施,从而达到压低害虫的基数,把病虫危害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阀值以下。在经济上,获取最大的收效,并无副作用出现。所以综合防治与非综合防治是有严格区别的。  相似文献   

14.
一些卫生规划人说,乙型肝炎属可能消灭的疾病之列。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组织完善的肝炎预防计划以征服这种传染性疾病,这种病能导致一些合并症,如肝硬变、肝癌,以及死亡。必须更广泛地,甚至是普遍的使用现有的乙型肝炎疫苗,至少在世界感染率高的居民中应该这样。这是美国传染病防治基金会(NFIP)主持的、1989年11月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第四届国际艾滋和乙型肝炎会议”的明确意见之一。  相似文献   

15.
枣园间种牧草对节肢动物群落营养层与优势功能团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有效地管理枣树害虫,2004年在太谷地区对4种不同处理的间作牧草枣园的生态群落变化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种草综合防治园的物种数显著大于(P〈0.05)种草常规防治园,在枣树发育后期,种草常规防治园的物种数显著大于(P〈0.05)未种草常规防治园;种草枣园基位物种的优势功能团均显著(P〈0.05)小于未种草常规防治园、而中位物种与顶位物种的优势功能团均显著(P〈0.05)大于未种草常规防治园;枣树不同发育期,种草常规防治园的基位物种与中位物种的平均丰盛度大于未种草常规防治园,顶位物种是种草综合防治园的平均丰盛度是种草常规防治园和未种草常规防治园的2倍,并且种草常规防治园大于未种草常规防治园;就害虫平均丰盛度与天敌平均丰盛度之差而言,未种草常规防治园大于种草常规防治园,种草不防治园大于种草综合防治园;多样性指数是:种草综合防治园〉种草不防治园〉种草常规防治园〉未种草常规防治园。综合分析表明,种革枣园的中性节肢动物和次要害虫在害虫与天敌的营养链中起到了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业害虫防治科技70年的成就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不断变革和科技进步,农业害虫的防治策略从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防治发展到80年代的综合防治和现阶段的绿色防控,害虫防治越来越高效、科学和环保。中国农业昆虫学家先后研究明确了水稻、小麦、玉米、棉花、蔬菜和果树等作物主要害虫发生规律,创新了一系列监测预警、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生态调控、抗药性治理和抗虫育种技术,构建了以重要作物生产过程和重大致灾害虫为对象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研发的以农业防治为主的蝗虫防控技术体系、以异地测报治理为主的粘虫Mythimnaseparata防控技术体系、以化学农药应急防治为主的稻飞虱防控技术体系、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防控技术体系和以转基因技术为主的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防控技术体系等害虫治理模式,已成为国际农业害虫防治的经典案例。展望未来,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基因组技术、农业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发展正推动害虫智能化精准识别与监测预警、智能化精准对靶施药、基因诊断与快速检测、害虫种群遗传调控、区域性生态调控和转基因防治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痛风被誉为现代病,是一种由饮食结构、环境污染、生活习惯等多因素引起的代谢性疾病,随着病发率日渐升高,严重危害着人类机体健康,已受到国际医药界高度重视。本文综述了痛风的产生原因,影响因素以及古今中外治疗的方法和手段,重点论述了乳酸菌防治痛风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发展,并对乳酸菌在防治痛风方面的发展提出了创新观点,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包括乳酸菌在内的益生菌有着重要的意义,也为防治痛风的乳酸菌医疗保健产品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昆虫知识》2010,(1):46-46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2010年1月14日报告说,他们测定了3种金小蜂的基因组序列,并揭示了金小蜂具备的一些可能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有用的特征。这项研究成果刊登在美国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国重要林区之一,小兴安岭的病虫害防治必须得到重视。采取具体措施时,要认清害虫类型,合理使用农药;还要积极开展生物防治;尽量减少病虫害中的人为因素;防治时,要有重点,做到有的放矢。希望通过如上举措,使小兴安岭病虫害防治真正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20.
<正> 1975年以来综合防治的方针已在植物保护的各个领域得到贯彻实施,并已逐步向广度和深度方向发展。初期的综合防治是以一种害虫对象为目标,组成配套防治措施,以后逐步推向以一种作物的多种害虫为对象探索建立综合防治体系,并再深入一步设想就一个地区的多种作物害虫实现系统管理。可以认为从综合防治的配套技术到建立以作物为主体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