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麻疹的发病机制和保护性免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疹病毒侵入上呼吸道上皮组织并在其中繁殖,扩散至局部淋巴组织,由肺巨噬细胞携带经血流播散至全身网状内皮细胞引起病变。细胞免疫在麻疹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其细胞毒T细胞究竟是CD4^+细胞抑或CD8^+细胞尚有争议。但针对麻疹病毒血凝素(H)和融合(F)蛋白的中和抗体在保护性免疫中有肯定效果。  相似文献   

2.
超抗原作为一类强大的免疫激活因子,可活化T细胞和抗原呈递细胞,其作用范围从T细胞增殖的诱导,众多细胞因子释放,免疫抑制到免疫耐受和免疫无反应性,并与自身免疫和免疫机能不全有关。超抗原由某些细胞,病毒,支原体和寄生虫产生,它可以激活比普抗原多达数千倍的T淋巴细胞(包括CD^+4和CD^+8T细胞),并可活化NK细胞和单核细胞。超抗原以不同于普通抗原的方式与抗原呈递细胞(APC)上MHCⅡ类子分子及T  相似文献   

3.
胸腺基质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7(IL-7)。IL-7是早期T细胞的重要生长因子之一。它能选择性促进CD4^-CD8^-和CD4^+CD8^-/CD4^-CD8^+细胞增殖。IL-7主要维持早期前体T细胞存活,同时保持其T前体细胞潜能。IL-7结胸腺细胞分化的作用目前仍有争议。  相似文献   

4.
LBP/CD14系统及其与内毒素作用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人们发现一组机体识别和调控内毒素(ET)作用的蛋白质分子:即LBP/CD14系统:包括血清脂多糖结合蛋白(LBP)、细胞表面膜结合CD14和可溶性CD14。LBP是ET的重要载体蛋白,mCD14是单核/巨噬细胞等CD14^+细胞表面的内毒素受体,sCD14则是调节内皮细胞等CD14细胞的重要介质。LBP/CD14系统能明显提高各种细胞对ET的敏感性,与脓毒症的发病机制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5.
利用EB病毒转化可产生较高水平人IgG和特异性抗2型登革病毒人抗体的Hu-TLC-SCID小鼠脾细胞,通过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和PCR法检测转化细胞的人B细胞表面标志、EB病毒抗原和EB病毒基因。结果表明,被团体的Hu-TLC-SCID小鼠脾细胞能继续产生抗2型登革病毒的特异性人抗体,并具有人B细胞的CD20^+、SmIgG标志及EB病毒潜伏膜蛋白-1(LMP-1)基因,可表达LMP-1和EB病毒核  相似文献   

6.
含有Epstein-Barr病毒膜抗原的重组表达质粒及其基因免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Epstein-Bar(EB)病毒主要的膜抗原(MA)BLLF1基因片段插入pHD101-3质粒的CMV启动子下游,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HD-gp350,并转染293细胞进行瞬间表达。用免疫荧光法从细胞膜检测到表达的抗原能与其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Western-blot法证实,表达的抗原分子量为350kD.用能在真核细胞表达的重组质粒pHD-gp350的DNA,经Sepharose2B柱纯化后,注射经普鲁卡因预处理的Balb/C小鼠的四头肌,观察到EBV-IgA/MA抗体水平比EBV-IgG/MA低,而EBV-IgA/MA的持续时间比EBV-IgG/MA长。采用表达EBVMA的质粒DNA与CHO细胞表达的MA蛋白免疫小鼠,均获得抗EBVMA的抗体。  相似文献   

7.
内皮素对培养心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Wang TH  Wu B  Zhu XN  Pan JY 《生理学报》1999,51(4):391-396
实验用培养新生SD大鼠心室肌细胞,以Fura-2/AM荧光指示剂负载检测收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的变化,探讨内皮素-1(ET-1)对「Ca^2+」i的作用及其机制。结果显示:ET-1引起心肌细胞「Ca^2+」i升高有两个时相,瞬时相持续相。ET-1诱导的瞬时相「Ca^2+」i升高呈浓度依赖性,预先用ETA特异性受阻断剂BQ123处理,可阻断ET-1引起的「Ca^2+」i升高,揭示上述  相似文献   

8.
CD23是一个分子量45kD单链糖蛋白,主要表达在sIgD和sIgM双阳性B细胞目前已知CD23有两个配体:即IgE和CD21。完整的CD23分子及其可溶性片段具有介导B细胞生长,诱导B细胞转化,维持EBVDNA^+Burkitt淋巴瘤细胞系和EBV转化的B细胞系的自生长以及诱导IgE的合成等多种生物学功能,本着重介绍CD23分子的BCGF作用。  相似文献   

9.
袁生  尹丽红 《菌物系统》2000,19(3):354-359
外源钙调素(CaM)对粟酒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细胞增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外源CaM能明显抑制粟酒裂殖酵母细胞的增殖,其作用方式是延长了粟酒裂殖酵母细胞生长的延滞期,抗粟酒裂殖酵母CaM抗体,TFP及Phenyl-SepharoseCL-4B能降低CaM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而Ca^2+及Ca^2+螯合剂EGTA对CaM的抑制作用均无影响。以上结果提示,外  相似文献   

10.
CD1系统有别于一般抗原呈递细胞(APC)表面分化抗原,在于期能呈递分枝杆菌脂聚糖。CE1的疏水性光槽与旨酸结合,并以共价键连接于糖类,以供T细胞识别。这种致敏T细胞能协助B细胞产生针对多糖抗原的抗体形成应答。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有关CD4+和CD8+T细胞识别的抗原研究,扩大了制备有效T细胞疫苗新的途径,在T细胞疫苗的研究上也有了新的进展。这些研究进展在诱发针对细胞内寄生病原体的保护性免疫以及自身免疫病、过敏反庆性疾病和癌症的免疫治疗上,都有其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周玲  王汉明 《病毒学报》1997,13(1):41-46
将Epstein-Barr(EB)病毒主要的膜抗原(MA)BLLF1基因片段插入pHD101-3质粒的CMV启动子下游,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HD-gp350,并转染293细胞进行瞬间表达。用免疫荧光法从细胞膜检测到表达的抗原能与其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Westem-blot法证实,表达的抗原分子量为350kD。用能在真核细胞表达的重组质粒pHD-gp350的DNA,经Sepharose 2B柱  相似文献   

13.
叶萍  李燕 《病毒学报》1998,14(3):215-220
将Epstein-Barr病毒(EBV)膜抗原(MA)BLLF1基因,插入含有CMV启动子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下游BamHI位点,构建成真核表达质粒pcDNA3-MA。将纯化的DNA注射Balb/c小鼠股四头肌。经免疫的动物产生抗EB病毒MA特异性的抗体和中和抗体,依赖抗体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特异性T淋巴细胞增生性反应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作用。基因免疫与基因-蛋白  相似文献   

14.
谷淑燕  周为民 《病毒学报》1996,12(4):335-340
本研究的目的是以昆虫杆病毒为感染为载体表达EB病毒壳蛋白的主要多肽gp125,用间接免疫荧光和免疫的印迹技术证明表达产物的特异性,表达产物位于感染细胞的胞闪内,分子量约100kD,用免疫Dot法检查感染细胞裂解物中存在特异性表达产物的量,重组病毒裂解产物免疫小鼠后,能产生与VCA反应的抗体,重组病毒感染的细胞为靶细胞,与B95-8细胞片平行检查人血清中VC/IgG和VCA/IgA抗体,确定表达产物  相似文献   

15.
蒋玖  童善庆 《微生物与感染》1995,18(5):16-17,38
本文简述近几年来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与宿主细胞免疫应答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重点对HCV感染后体内CD4^+T细胞、CD8^+T细胞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免疫应答及其在免疫致病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人体胸腺和周围淋巴器官内T细胞亚群和NK细胞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多种T细胞和NK细胞单抗和免疫组织化学的ABC技术,在冰冻切片上对人扁桃体、淋巴结、牌和胸腺内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分布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CD5、CD8、CD4、CD3和AIG3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扁桃体,淋巴结的副皮质区、脾的动脉周围淋巴鞘和胸腺,但各种抗体的反应强度不同。从各种T细胞工群的染色强度和形状看,胸腺髓质部的胸腺细胞相当于周围淋巴器官内的胸腺依赖区。胸腺内T细胞在分化过程中,质膜上的抗原也有相应变化。NK细胞主要分布在淋巴小结的生发中心,淋巴结和扁桃体的副皮质区,脾的红髓以及胸腺的筋质部。这些不同的分布,说明NK细胞不仅与淋巴小结的活动有关,可能还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7.
应用放射性同位素^45Ca^2+示踪技术及光敏生物素标记cDNA探针杂交方法,观察了维拉帕米、黄芪、地塞米松等药物对感染柯萨奇B3病毒(CVB3)的大鼠培养心肌细胞Ca^2+内流及细胞中CVB3-RNA复制的作用。结果发现:在病毒感染48h,上述三药均可显著减少感染细胞及正常对照的心肌Ca^2+内流;若在病毒感染后即加入上药物,经48h培养后,黄芪组细胞中的CVB3-RNA含量显著少于病毒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CD28共刺激可促HIV阳性患者CD+4T细胞增殖CD+4T细胞是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主要细胞。由于在体外难以诱导HIV感染者的自体CD+4T细胞增殖,因此限制了许多疗法如基因治疗、免疫重建疗法的应用。已知在T细胞活化中,T细胞受体(TCR...  相似文献   

19.
Epstein-Barr病毒膜抗原基因免疫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叶萍  李燕  谷淑燕 《病毒学报》1998,14(3):215-220
将Epstein-Bar病毒(EBV)膜抗原(MA)BLLF1基因,插入含有CMV启动子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下游BamHI位点,构建成真核表达质粒pcDNA3-MA。将纯化的DNA注射Balb/c小鼠股四头肌。经免疫的动物产生抗EB病毒MA特异性的抗体和中和抗体,依赖抗体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特异性T淋巴细胞增生性反应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作用。基因免疫与基因-蛋白联合免疫效果相似。不同启动子控制下的MA基因,诱发小鼠免疫应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重组轮状病毒SA11 Vp4抗原表位诱导广泛交叉中和抗体反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报导在RHV-RNA2载体系统中表达的轮状病毒(RV)Vp4胰酶切割位点区抗原位可诱导动物产生具有广泛交叉中和反应的血清抗体。携带有抗原表位REA、REB和REC,及其组合REA+REB+REC基因的pET重组质粒,高水平表达了这些与载体蛋白嵌合的抗原表位。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抗原表位所诱导的动物血清抗体,具有广泛识别同源及异源血清型RV抗原的能力,和体外中和这些同源及异源血清型RV病毒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